揭仲:侯友宜國防政見與賴清德明顯不同


揭仲專欄:
侯友宜國防政見與賴清德明顯不同

2023-12-22 06:50 風傳媒

揭仲*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揭仲:侯友宜國防政見與賴清德明顯不同
侯友宜提出的國防政策與其他兩位候選人相比,更為具體與完善。(資料照,柯承惠攝)

代表國民黨角逐2024年總統大選的新北市長侯友宜,於11日下午公布國防政見,是截至目前(12月20日)為止,唯一提出詳細國防政策論述的候選人;其他二位若不是僅拋出若干口號,就是只對特定議題片段地做出說明。在兩岸、外交與國防是總統的主要職權,且近年中華民國安全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候市長能主動、詳細地說明其國防政策藍圖,比其他二位候選人顯得更有擔當與更負責,光是這點就應該給予肯定。

在侯友宜公布國防政見後,賴清德競選辦公室則宣稱這些政見「不是已經在做,就是早已宣布的方針」。但若將侯友宜的國防政見,包括在《外交事務》期刊的投書、訪美期間與各智庫的座談、國內的公開發言與11日記者會所發布的內容,與賴清德提出的極少數主張、加上蔡英文政府的國防施政相對照,就至少可列出「公布國家安全戰略」、「成立全民防衛動員委員會」、「戰鬥部隊志願役大幅加薪」、「一年期義務役制度革新」、「不對稱戰力」、「建立三軍共同圖像」、「協助國防產業打入美國防廠商供應鏈」與「建立灰色地帶行為預警系統」等八大差異,賴清德陣營的說法根本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公布國家安全戰略

為應付中共所帶來的威脅與挑戰,侯友宜先是提出其國家安全戰略的核心思想,即包括「嚇阻」(Deterrence)、「對話」(Dialogue)、與「降低風險」(De-escalation)的「3D戰略」。

以前述國家安全戰略核心思想為基礎,侯友宜明確宣示在就職後10個月內公布《國家安全戰略》,將「3D戰略」具體化,明確定義中華民國之「核心目標」、「國家利益」、「實力元素」、「戰略要素」及「區域性解決辦法」等,做為統攝國防、政治、外交、經濟、科技等各政策工具與資源,達成國家安全目標的最高政策指導性文件。

揭仲:侯友宜國防政見與賴清德明顯不同
侯友宜宣布就職10個月後公佈《國家安全戰略》,以達成國家安全目標的最高政策指導性文件。(資料照,柯承惠攝)

侯友宜之所以宣示在就職後10個月公布《國家安全戰略》,研判是希望在前者的指導下,讓國防部能完成《軍事戰略》的修訂,再由國防部於向立法院提出的《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中,說明為實踐《國家安全戰略》與《軍事戰略》,未來四年國防施政的重點。

在侯友宜宣示將公佈《國家安全戰略》後,賴辦竟宣稱「民進黨早已開始執行」,例證就是蔡總統任內發布的《四年期國防總檢討》。但這剛好證明賴清德陣營連何謂《國家安全戰略》,及《國家安全戰略》與《四年期國防總檢討》之間的分野都搞不清楚;作為一位現任副總統與前行政院長,賴陣營竟會犯下如此明顯的錯誤,令人詫異。

成立全民防衛動員委員會

目前國防部的「全民防衛動員署」由於位階太低,根本叫不動中央各部會,以致無法有效做到跨部會的政策統合;以《全民國防手冊》的修訂為例,「全民防衛動員署」竟用了超過一年的時間才勉強完成,就足以證明。

為解決民進黨政府「國防動員動不了」的弊病,侯友宜主張修改並增訂法律,於行政院下,設立位階為二級機關之「全民防衛動員委員會」,並由行政院副院長兼任主任委員,以便有效的協調、督導中央政府各部會,做好全民防衛動員的政策統合工作,確實有其必要。

戰鬥部隊志願役大幅加薪

近年國軍志願役人力快速流失,今年6月全軍僅剩15萬5218人,與2021年底的16萬4884人相較,大幅減少9666人,形同未戰就先少掉18個聯兵營;陸海空軍各戰鬥部隊人力流失的情形尤其嚴重,編現比都已跌破80%。

揭仲:侯友宜國防政見與賴清德明顯不同
即便總統蔡英文有替國軍加薪,卻還是抵擋不住人才流失的速度。(資料照,張曜麟攝)

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政府確實有替國軍加薪,但戰鬥部隊官兵「招不足人」也「留不住人」的困境不僅未改善,反而更形嚴重;主要原因就是儘管經過調薪,但戰鬥單位與非戰鬥單位的薪資差距還是太小,前者平均每月只比後者多3千至5千元。在薪資差距不明顯的情況下,勤務繁重、高風險、難以兼顧家庭、專長又未必能與民間接軌的戰鬥單位當然就募不到足夠的人、也很難留人。

為匡正民進黨「戰鬥部隊人力嚴重不足」之缺失,侯友宜承諾推動「志願役百億加薪方案」,讓戰鬥部隊志願役官兵每月最多可加薪1萬元;藉此將戰鬥人員與非戰鬥人員的薪資差距,由目前的平均每月3千至5千元,擴大為8千至1萬3千元,應能一定程度地緩解戰鬥單位志願役人力嚴重不足的弊病。這是要解決民進黨施政的缺失,何來賴辦所說的抄襲。

一年期義務役制度革新

目前民進黨政府對一年義務役的訓練計畫,許多內容根本難以落實。以「基地訓練」為例,在台灣可供步兵營實施大型野戰訓練的基地僅有二處,連志願役聯兵營都很難每年進入二個基地受訓的情況下,義務役步兵營的營戰鬥教練與步砲協同作戰訓練等,恐怕找不到地方來完整實施。使役期雖延長為一年,但戰力成長卻有限;而目前軍事訓練役役男等當兵時間長達數個月、甚至超過半年的弊病,卻可能更嚴重,形成役男與戰力雙輸的局面。

為匡正民進黨政府義務役計畫不務實的缺失,侯友宜除了主張精進入伍流程,盡可能減少役男畢業後等當兵的時間;與分發過程精緻化,讓役男民間專長能與服役結合外;也主張依照「任務分類、訓練分流」的原則來革新訓練內容,就是根據役男服役單位之任務類型(海岸守備、縱深及城鎮地帶防衛、重要目標防護),讓役男於服役期間和退伍後的教育召集中,僅接受與日後任務有關之訓練,讓役男可以在有限的役期內,熟悉日後所要擔負的守備任務。

平心而論,比起民進黨政府的規劃,侯友宜的政策顯得更務實,更符合台灣實際的訓練條件。

不對稱戰力

在侯友宜11日公布國防政見後賴清德競選辦公室隨即聲稱早在7月,就已主張強化「不對稱作戰」,並誣指侯陣營抄襲。但事實上,在馬英九總統任內所公布的《中華民國102年國防報告書》中,就已主張建立「創新/不對稱」戰力;若依照賴辦的邏輯,則賴清德甚至民進黨政府,豈不都是抄襲馬英九政府。

其實,在兩岸國力與軍力差距懸殊的情況下,「不對稱戰力」本來就是我方必需強化的方向;不同點在於各政府如何定義、以及根據定義所產生的建軍指導。

揭仲:侯友宜國防政見與賴清德明顯不同
侯友宜明確指出「不對稱戰力」的定義,但賴清德似乎只有口號,沒有再更詳細的說明。(資料照,柯承惠攝)

侯友宜在公布政見時,將其「不對稱戰力」,明確定義為「機動、匿蹤、智慧、小型、大量」等不易被偵知,且難以反制的戰力;相形之下,賴清德競選辦公室似乎只有口號而無明確的定義,明顯不如侯友宜。

建立三軍共同作戰圖像

侯友宜在其政見中,依照前國防部副部長陳永康的建議,承諾當選後會加速建立完整的「三軍共同作戰圖像」。倘若真能實踐,不僅可提升國安決策的品質,還能使國軍「觀察—判斷—決策—打擊」(OODA)的循環時間大幅縮短、甚至近乎即時回應,有效提升國軍的接戰效率與殺傷效果。

事實上,國防部長邱國正日前於立法院答覆質詢時,就坦承「國軍確實需共同作戰圖像」,但「三軍目前各有各的圖像、還未綜整」,證明侯友宜的國防政策確實能切中時弊。

協助國防產業打入美國防廠商供應鏈

在國防產業部分,侯友宜強調當選後將輔導、協助國內廠商於2026年前,取得美國國防部「國防合約供應鏈網路安全成熟度模型認證制度(CMMC)」中, Cyber AB 或 C3PAO等級之認證,讓國內廠商有資格進入美國防工業體系的供應鏈。

這個細節,顯示出侯友宜的國安團隊,對國防產業目前所面臨的挑戰,其實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建立灰色地帶行為預警系統

為有效應對中共「灰色地帶」行為,管控共軍機艦擾台可能導致的風險,侯友宜曾在訪美期間,曾提出建立「灰色地帶行為預警系統」的主張;也就是將共軍武力展示的態樣,與「灰色地帶行為」的升級情形,先綜整出一份「路徑圖」,據以制定應變劇本和反制措施,改變目前民進黨政府只能被動接招的不利態勢。這部分也與其他二位候選人明顯不同。

除前述八大差異外,其實在其他政策上,例如強化與美國的軍事交流、提升城鎮作戰能量,與精進後備戰力等乍看之下方向相同,但在執行細節、計畫內容與資源分配的重點等方面,還是存在明顯的差異。所以賴清德競選辦公室在自身仍未完整公布國防政策論述的情況下,反而批評侯友宜的政見「不是已經在做,就是早已宣布的方針」,不僅毫無根據,甚至是「硬把馮京當馬涼」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