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一號作戰」80周年~導致國府信用破產的豫中會戰
 

許劍虹觀點:
「一號作戰」80周年
導致國府信用破產的豫中會戰

2024-04-21 07:20  風傳媒

許劍虹  *作者為軍事史研究者

許劍虹觀點:「一號作戰」80周年~導致國府信用破產的豫中會戰
豫中會戰(一號戰爭)中的日軍裝甲部隊。(維基百科)

1944年4月17日,在支那派遣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的一聲號令下,配屬日本陸軍第37師團的獨立混成第7旅團由河南省鄭州橫渡黃河,打出了日軍「一號作戰」的第一槍。「一號作戰」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的目標是拿下國軍第1戰區司令部所在地洛陽,打通從北平到武漢的平漢鐵路,此一階段之作戰因為發生在中原,被國軍稱呼為中原會戰或者豫中會戰。

第二階段以攻佔衡陽為目標,肅清美第14航空軍在華中的據點,摧毀國軍第9戰區的中央軍嫡系部隊。

到了第三階段,則由佔領衡陽的第11軍與廣州的第23軍合作,打通連結華中和華南的粵漢鐵路,將日軍的大陸交通線從朝鮮半島到中南半島連成一線。恰恰是在1944年4月17日到5月25日的第一階段戰役中,國軍表現的最為窩囊。

尤其是湯恩伯將軍指揮的第31集團軍,雖然是號稱打過南口戰役的中央軍嫡系英雄部隊,這次遇到日軍幾乎不戰而逃,威名就此蕩然無存。為了紀念豫中會戰爆發80周年,筆者特別在今年4月13日前往台中神岡,拜訪豫中會戰的最後親身經歷者魏祖志士官長,希望能為這段歷史紀錄下最後一段來自中華民國觀點的聲音。

有追蹤筆者文章的讀者,相信對魏祖志並不陌生,先前筆者已透過他的口述歷史談論過湯恩伯將軍究竟是抗戰英雄還是「水旱蝗湯」的代表,答案其實是「都是」。第31集團軍既有英勇抗日的一面,也有魚肉鄉民的一面,很難用一刀切的二分法將其簡單定義為好人或者壞人。但是不可否認的,國軍在中原會戰中失敗,湯恩伯將軍是難辭其咎的。

是什麼原因導致第31集團軍在「一號作戰」第一階段大敗而歸,且幾乎葬送掉湯恩伯將軍從南口戰役與台兒莊大捷中所累積下來的威名呢?除了魏祖志士官長提供的第一手資料外,筆者還將搭配歐美學者的研究,給各位讀者一個客觀的答案。鑒於「一號作戰」是導致國民政府身敗名裂,中共趁勢崛起的一大關鍵,也是時候讓熱愛中華民國的讀者們面對一下現實了。

許劍虹觀點:「一號作戰」80周年~導致國府信用破產的豫中會戰
到了抗戰末期,湯恩伯將軍早已沒了抗戰爆發前意氣風發的樣子。(取自國史館)

沒仗打的軍隊易腐化

首先湯恩伯部隊面臨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太久沒仗打了。武漢會戰結束後,或者說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中國戰場的作戰中心轉移到了維繫中華民國與英美之間聯絡的滇緬戰場,其次則是以第9戰區及第6戰區為核心的湖南與湖北戰場。日軍正牢牢控制著擁有豐富煤礦的華北大後方,與駐紮河南葉縣的第31集團軍呈現對峙狀態,誰也不願意輕易動武改變現狀。

根據已故英國軍事史學家基根(John Keegan)的研究,國軍與日軍對峙久了以後就開始做起了走私生意來,導致當時中華民國生產的桐油居然賣給日本的比提供給美國的還要多。針對此事,美國對重慶當局非常不諒解。基根的研究是否有些誇張,筆者無證據可以證明,但是根據中華民國的史料,包括《蔣中正日記》在內的史料,湯恩伯確實涉及了走私生意。

在山東、江蘇、河南與安徽交界處的魯蘇豫皖邊區搞走私並不是從湯恩伯開始的,東北軍系統的何柱國與霍守義從1939年起就有通敵的紀錄。湯恩伯率領第31集團軍進駐後,也開始做起了生意來。一般是透過張嵐峰的和平建國軍第4方面軍為窗口與日軍,甚至於共軍進行買賣。可見不打仗的軍隊,腐化程度相當之快。

魏祖志伯伯是被「半強迫」進入第31集團軍服役的,在石覺將軍的第13軍第89師第266團特務排服務,並沒有上到第一線交戰,亦沒接觸過走私業務。對於湯恩伯部隊腐敗的情況,他瞭解的並不多,但是知道國軍在地方上與老百姓相處,徵收糧食引起了不少的民怨。不過是否真如中共宣傳那般,出現國軍被老百姓繳械的情況,魏祖志表示自己沒看到。

他表示飢荒的時候,無論老百姓還是國軍的日子都不好過,但是他們被發放的饅頭太大,多數阿兵哥吃不完。所以每次魏祖志吃不下的時候,都會把手中的食物分給老百姓,可見即便同樣是來自第31集團軍,每個士兵的經歷各有不同。有搶老百姓食物的國軍,也有給老百姓食物的國軍,很多事情確實不能一概而論。

許劍虹觀點:「一號作戰」80周年~導致國府信用破產的豫中會戰
想瞭解莫耶支援洛陽保衛戰的故事,可參考筆者的著作《中美聯合:美國陸航在二戰中國戰場》。(作者提供)

國軍不忘剿滅共軍

另外一個讓盟軍比較難以接受的,是國軍,尤其是華北地區國軍不忘圍堵,甚至於剿滅共軍的心態。而且即便日軍動員52萬大軍南下進犯,也絲毫改變不了蔣中正委員長以剿滅中共為優先的心態。不只胡宗南部隊如此,湯恩伯部隊更是如此。中央軍嫡系部隊三大主力,到了抗戰末期幾乎只剩下陳誠部隊還專注於對日作戰。

去年底曾致信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還在北京歡慶103歲生日的第14航空軍第33戰鬥機大隊第59中隊飛行員莫耶(Harry A. Moyer)中尉,晚年受訪時回憶他駕駛P-47掩護國軍的P-40戰鬥機攻擊洛陽周邊的地面目標。莫耶表示自己懷疑當天中國空軍實際上炸射的是共產黨而非日本人,他們根深蒂固的認為蔣中正只會挪用美援物資打內戰。

其實莫耶多慮了,根據《空軍抗日戰史》,國府空軍第3大隊P-40在1944年5月24日當天炸射的目標為日軍列車,並非共產黨。然而莫耶對國軍有不抗日的偏見固然不對,但我們也要理解到第3大隊屬於中美空軍混合團,指揮權實際上被掌握在美國人手中,才會比較配合盟軍的太平洋戰區大戰略積極投入對日作戰。

陸軍的情況也一樣,比較積極抗日的都是由美軍直接指揮跟補給的駐印軍或者遠征軍單位,其次則是固守湖南或湖北的中央軍部隊,他們只有在日軍進攻的時候才會被動還擊。至於像湯恩伯或者胡宗南這些脫離美軍指揮體系外的部隊,還是以打內戰為優先考量,根本上就不認為對日作戰是自己的任務,或者至少不是主要任務。

魏祖志在過去受訪的時候,也指出第31集團軍在豫中會戰剛爆發的時候還以為日軍是要圍剿中共,起初還有些興喜若狂,期待先由日軍幫國軍解決共產黨,再由美軍幫國軍解決日軍。這種等待勝利的心態確實存在,對於已經獨立在抗日戰場上支撐四年,已經打到山窮水盡的國民政府而言,雖然不能稱得上是錯誤,但是被莫耶等美軍非議實在也不奇怪。

許劍虹觀點:「一號作戰」80周年~導致國府信用破產的豫中會戰
蔣中正把國軍指揮權交給處事圓融的魏德邁將軍,其實也是把抗戰的責任交給了美國人。(取自國史館)

阿爾發計劃帶來改變

過去讀到史迪威事件(Stilwell Incident)的歷史,我們都認為蔣中正在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總統的威逼下捍衛了中華民國的尊嚴,迫使羅斯福召回了想要奪取國軍軍權的史迪威(Joseph W. Stilwell)。事實上的發展正好相反,美國改派魏德邁(Albert C. Wedemeyer)將軍來到中國後,仍成功取得了國軍嫡系部隊39個師的指揮權,只是因為魏德邁的態度比史迪威更圓融。

魏德邁將軍推動「阿爾發計劃」(Operation Alpha),培訓39個師的國軍精銳部隊向廣州發起反攻,這些部隊將全部由美軍提供武器與訓練,其中也包括由第31集團軍改編的第3方面軍。根據魏祖志士官長回憶,他們的武器裝備得到了大幅提升,過去在河南使用,扣一次板機只能打一發子彈的漢陽造步槍被全面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美製的30步槍。

有了美式裝備以後,第13軍在戰場上的表現也變得更為積極主動,包括以火焰發射器對付日軍碉堡,在士氣上都有大幅度提升。所以無論是1945年春夏之交的湘西會戰,還是7月對兩廣的反攻,第3方面軍都有還算不錯的表現。不過此刻戰爭已經進入尾聲,他們部隊進入兩廣交界處的梧州時就傳來日本投降的消息。

由於魏祖志是在負責保護官長的特務排服務,他抗戰時並沒有上前線的機會,但是他對國軍在換裝美援前後的心態轉變有第一手的觀察。顯見抗戰末期的國軍還是要在美軍的訓練、裝備以及指揮下才有與日軍積極交戰的表現。當然蔣中正安排嫡系部隊,尤其是湯恩伯部隊進入「阿爾發計劃」的目的,也是想在對日反攻的過程中把共軍一起消滅掉。

可見進入抗戰末期以後,消滅共產黨才是蔣中正最念茲在茲的事情,他與美國的衝突來源從來不是應該或者不應該把國軍指揮權交給美軍,而是來自於雙方對於是否該消滅共產黨,或者何時該消滅共產黨存在分歧。美國雖然也反共,但是考量到與蘇聯合作打擊納粹的大局,希望蔣中正暫時容忍共產黨的存在,這才是史迪威事件爆發的根本原因。

許劍虹觀點:「一號作戰」80周年~導致國府信用破產的豫中會戰
在家裡陽台懸掛國旗的魏祖志士官長,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作者提供)

共產黨趁勢壯大

日軍發動「一號作戰」,目的是要打通大陸交通線並給予重慶國民政府重創,這兩大目的都達到了,但是卻沒能改變日本戰敗的命運。國軍想利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國際格局爭一個喘息的空間,靠日本幫忙剿共,再靠美國幫忙擊敗日本,贏取四強的地位。這個戰略本身並不算錯,但是卻無法如蔣中正所願得到100%的推行。

做為同盟國的一份子,面對羅斯福總統的壓力,蔣中正不可能不派兵投入美英指導下的多國聯合對日作戰,尤其是派遣接受美軍裝備和訓練的精銳部隊。留在本土的部隊想利用日軍打擊中共,卻無法與日軍在反共這件事情上達成政治默契,最後的結果是仍舊無法避免日軍動員52萬龐大兵力打擊中央軍嫡系部隊,給湯恩伯部隊沉重打擊。

擊垮了國軍後,日軍又有意無意的放手讓共軍在河南壯大,最終形成了一股國軍無法在戰後輕易消滅的力量,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打下豐厚基礎。共軍擅於發動群眾,組織基層社會,實非國軍靠著美軍提供的現代化武器所能擊敗。好在「一號作戰」的第二階段,還有方先覺將軍指揮第10軍在衡陽力抗日軍,挽回了國軍的一些尊嚴。

由於魏祖志的部隊及時離開河南的原因,他並沒有在「一號作戰」期間遭遇到羞辱的經歷。但這段經歷還是讓他對中華民國產生了認可,後來當傅作義在北平投共的時候,他得知共軍不要國軍的特務長,就乾脆謊報自己是特務長來換取了自己的自由,最後跟著老長官石覺將軍從上海一起來到台灣,從此便以台灣為家。

回憶起80年前的「一號作戰」,魏祖志表示自己是經歷過對日抗戰的老兵當中,碩果僅存的一人。直到現在,他還在台中家裡的陽台上懸掛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每當遠方清泉崗空軍基地的經國號戰鬥機起飛時,國旗就會在風中飄揚。這批經國號戰鬥機隸屬的,正是由當年在河南上空為湯恩伯部隊提供空中支援的第3大隊改編的第3戰術戰鬥機聯隊,實在也是歷史的巧合。

許劍虹觀點:「一號作戰」80周年~導致國府信用破產的豫中會戰
魏祖志老伯是少數豫中會戰的親歷者。(作者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