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出處
圖一:微型遙控載具的結構相對簡單,通常由玩家自己採購配件來組裝。
圖二:在俄烏衝突中,微型遙控載具被大量使用,搭載的戰鬥部也是多種多樣,有些穿越機甚至將搭載了地雷。
圖三:為了對付坦克裝甲車輛,不少微型遙控載具直接搭載了炸彈。
陳東龍 臉書
在東愷圖書有限公司擔任撞鐘兼校長
之前在東森新聞擔任Executive producer
之前在國防部擔任小搗蛋
俄烏戰爭是兩國正規軍的戰爭,
但本星期哈爾可夫這一仗,
竟然是民用微型遙控載具大顯神威。
烏克蘭軍隊硬是用不間斷的微型搖控攻擊載具不分日夜襲擾攻擊,破壞俄羅斯軍隊集結後的攻擊發起時序,導致攻擊行動無法在單位時間內形成優勢,消滅敵軍有生戰力,再加上俄軍輸具不足,地面兵力梯次投入戰場,無法爭取有力條件。而且,兵力機動過程,由於交通動線單一,多次遭到烏克蘭砲兵及火箭彈的計劃性攻擊。
雖說俄羅斯軍隊動用層次較高的空中無人攻擊載具,對烏克蘭砲兵陣地實施很多次有效攻擊,但烏克蘭的管式拖曳式火砲本來就被列入消耗兵力,每門砲的基本彈藥𢹂行量都不足,就算整個砲兵連都被幹掉也是可以承受的戰損,只要人員大多活著溜走就算作戰成功。從這幾天的情報顯示,烏克蘭拖曳式火砲進入陣地之後,機動車輛全部溜光光,根本就沒有準備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陣地撤收。
烏克蘭的火箭砲兵的精準射擊,也是用火力禰補兵力不足的唯一戰術,而且情報也準確,火力協調也夠水準,陣地分佈廣,以不集中為原則,打完就跑,讓俄羅斯的砲位雷達無法畫出重點目標,上級單位相對也對出動無人攻擊載具持保留態度。
火力協調,在這次哈爾可夫前線,顯然烏克蘭的作業非常專業。許多次同時彈著射擊(T.O.T.)都獲得有效戰果。
本次接近小型會戰的戰役行動,地面兵力仍然是以營級單位視為戰術基本單位。雙方都是如此。
最近的十二個月,俄羅斯的基層幹部損失比率高到嚇人,絕大多數的連級單位都是由士官長在領導,戰場經驗會隨著這些基層幹部的損失而無法傳承。反觀烏克蘭軍隊,基層幹部的陣亡率低了很多,相對也可以讓戰場經營與經驗可以持續下去⋯⋯
希望這場戰爭不要再繼續,戰爭太可怕了,戰場太殘酷了⋯⋯
上文承蒙 陳東龍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陳東龍:在黃埔百年的今天 如果大家還在高喊親愛精誠跟著拿香拜 而不願檢討那些不適任的軍人 國軍根本就不用敵人來 我們自己就跨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