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不戰而敗的兩岸心戰(七):
對中共發動網路輿論戰的19項要領(下)
2018/12/04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何中尉
心理作戰情報軍官,現役陸軍政戰中尉,目前任職於國防部心戰大隊,主要研究國際戰略。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接續前文,分享筆者近年來私下從事對敵心戰實驗所獲得的結論,提供給今後的各級長官、友軍(友部)單位、友我盟邦、民間志士、海內外華人與各民族人士參考運用。
台灣已經迎來了民主轉型以來最大的變局:在抵禦中共干涉內政上,遭逢了20多年來最嚴重的危機。在輿論戰上反制中共網軍(尤其是共軍編制部隊採取的認知空間作戰),是國軍政治作戰系統編制內已在進行的任務,確實不是國安局、NCC、資安處、資通電軍的權責範圍。
反制一直都有做,只是此前一直做得很失敗。在中央單位政治作戰系統一直都有在進行對國內輿論撥亂反正的任務,也有面向對岸網民的網路心戰宣傳。
可惜因為缺乏符合現實環境教範與人員訓練機制,加上機構不按專業用人、指導工作者不具國家宏觀思維,此類反制作為傳散管道錯誤、產出成品無用,所作所為始終只能自娛娛人、自欺欺人。
想要及時掌握議題,就要有進步、暢通的情蒐能力。但政戰部門對於情蒐的態度也極其消極、落後,不重視由下而上、自主發現的第一手資訊,只能跟風媒體報導與立委質詢來下令情蒐。
所謂「巨魔工廠」、新疆集中營暴行、對岸藉宮廟滲透國內民間等情形,早在距今半年至一年前就已經被掌握與提報了,但上級指導單位只在乎當時在新聞上熱門的共軍演訓、對臺利多、斷交等問題,對當時仍處於發端階段的新議題興致缺缺。
等到媒體、立委或高層長官開始追問這些議題時,毫無頭緒的上級指導單位只能急忙讓下屬「上網找資料」,殊不知下屬早在一年半載以前就把議題呈上去了,只是他們無心追蹤與瞭解罷了。這種只會跟風媒體與立委,全無早期預警能力的情蒐指導方式,註定臺灣「不知己,不知彼,每戰必殆」。
在政治作戰的領域,這是一個對守方極度不利的年代,如果一個民主國家想保為自己的社會制度不受專制國家侵犯,那麼對專制國家的攻擊就勢在必行。專制國家的輿論生態迥異於擁有言論自由的國家,想要對專制國家有效發動輿論攻勢與網路心戰,就要瞭解專制國家的網路輿論特性。
近來國家幾番人事變動,新環境、新長官、新思維領導下的政戰系統,或許就快面臨到十餘年最重大的全面轉型。
自從筆者被心戰大隊大隊長張景泰上校調離原職後,手邊經營的大量網絡已然中斷,筆者無法再將對敵心戰實驗所獲回饋給國家決策層級,也無法從體制內對心戰工作方向繼續提供建言,甚要遭受踐踏與要脅。臺灣已經到了不得不全面反擊的時機,筆者若無緣參與,只能抱憾自願接受體制汰除,另覓戰場。
本文接續前文,分享筆者近年來私下從事對敵心戰實驗所獲得的結論,提供給今後的各級長官、友軍(友部)單位、友我盟邦、民間志士、海內外華人與各民族人士參考運用,尤其冀盼政戰長官、同仁先進、在校學弟妹來日能實現筆者未竟的心願:
三、輿論管控下的技術性反制
10. 要活用網路監控的人力死角與系統死角
中共的網路巡管實際上是充滿侷限的。以系統來說,各級巡管部門依然是透過關鍵字系統來搜尋網友發言中的「敏感詞」;換言之,你只要使用同音異字、諧音字、特定代稱、拼音或縮寫,系統就很難搜尋到你的言論,或者阻止你發表敏感詞。
你也可以透過圖檔來散播訊息,如果想迴避中共的圖片辨識系統,你也可以故意上傳上下顛倒、左右翻轉的圖檔,或者故意調低圖檔解析度。中共運用台灣LINE群組尚流行的「長輩圖」來發動輿論戰,我們則可以用對岸流行的「表情包」來偷渡一些隱晦的政治宣傳。
透過通訊軟體發送的私人訊息,也是網路監控的一個盲點。雖然中共當局有能力監看微信裡面的私訊對話,但說穿了,除卻已被鎖定的重點人物以外,當局根本不可能監控全中國每個人的微信帳戶。
事實上,很多記錄下對岸群眾抗爭、城管毆打民眾的影片,根本就是透過微信流出牆外的,當局攔都攔不住。政戰特遣隊準則第309條提到,「祕密傳播」須能使目標群眾在不公開的環境下發現獲取得宣傳材料,當代的手機通訊軟體其實就能發揮這種功效。
足以監控私人訊息、盜用私人帳戶的網路技術,大多存在於中央層級的情治單位,地方的治安部門通常不具備這樣的高端網路技術(不過也有某些地方例外)。以在對岸活動的台灣詐騙集團為例,他們因為手機通訊被警方掌控而落網的案例比較稀少,對岸警察往往要透過喬裝和臥底才能掌握台籍詐騙集團罪證。這也呼應本文第1點:攻擊地方比攻擊中央更容易得手。
11. 要蒐集各級官員貪腐內幕,並運用駭客予以曝光
台灣如果真的要蒐集對岸情資,其實CP值最高的應該是蒐集各級官員貪腐、淫穢的證據(反倒不是軍事武器諸元或部隊動態)。自從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推動反腐工作,大量敵對派系的文武官員被鬥倒、鬥死。真正能讓黨、政、軍官員恐懼的,是自己腐敗的證據被別人掌握與揭發,只要掌握這些人的罪狀,就能箝制這些人的言行。那麼,如果掌握這些罪狀的是台灣呢?
這些罪證可以直接從體制內舉報,也可以藉由網路輿論戰來發揮作用。如果有某位對岸官員發表了對台灣挑釁的言論,我們大可運用駭客技術在網路上大舉揭發此人的醜聞與弊端(比方駭入特定省市人民政府的官網發布圖文),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進而嚇阻其他官員在言行、政策上挑釁台灣。
政戰特遣隊準則第313條提到「黑函是以文字攻心的心戰媒介之一」,同樣的作法完全可以在網路時代活用於中國共產黨身上。或許他們早就已經在用上述手法對付我們官員了,只是我們不自知而已。
12. 要順著他們的宣傳政策去製造恐慌
中共喜歡藉由宣傳工具來製造小幅度的群眾集體焦慮,進而轉移民眾焦點、穩固政權統治。前陣子對岸媒體大肆操弄的「台諜案」,就是為了將境內的混亂怪罪給境外勢力。這提供台灣一種新的操作選擇:順勢接球、火上添油、誇大事態、假戲真做。
舉例來說,面對中共操作「台諜」議題,台灣除了官方澄清以外,其實也有其它選項,譬如透過非官方管道釋出訊息:你謊稱抓到了100個台諜,我就陪你演戲,宣稱其實「還有900個台諜沒抓到」,其實「好多黨幹部都是台諜」,其實「你爸你媽也都是台諜」。
這種宣傳方式順應了中共官方的政策,不會立刻遭到刪帖,卻能有效擴大敵人內部的恐慌與自我猜疑,達成內部破壞的效果,讓中共宣傳部門玩火自焚。政戰特遣隊準則第331條提到藉由「篡改敵方宣傳標語」來替自己宣傳,其實「讓宣傳自己失控」的收效也不亞於「篡改」。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四、政治操作
13. 要與中國共產黨內部派系裡應外合,縮小打擊對象
對岸操弄台灣政黨間的矛盾,我們可以操弄中共黨內派系的矛盾。實際上,當你真正開始從事對中共的心戰工作以後,你會發現很多對敵宣傳會得到「莫名的外力幫助」。你本來以為你投放的訊息會被全力封鎖與壓制,結果卻被某些官媒用「譴責」的方式「大肆報導」出來,搞得眾所皆知。
在中共展開反腐工作以後,派系間的鬥爭愈演愈烈,許多非當權派系的成員朝不保夕,巴不得有多一點材料彰顯當權者的無能(比方:故意誇大一些問題的嚴重性),迫使當權派系讓步。
台灣如果要散播中共官員的負面訊息,首先要看清楚他們的派系歸屬。如果打得對、打得巧,中共黨內會有很多人跳出來朝政敵補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政戰特遣隊準則第317條提到,由於我方「缺乏在敵後長期潛伏經營之基礎」,所以應該要靈活結合既有的黨、政、軍、民勢力來進行操作。
14. 要善用「帶路黨」
中共透過台商出資給台灣的公關公司,把輿論戰、宣傳戰工作「外包」給台灣人,這證明了他們開始意識到:他們再怎麼想偽裝成台灣民眾,都實在學得不像,很容易被揭穿,所以不如找真正的台灣人來辦事。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和立場一致的對岸網友合作,打擊共同敵人(中共)。在對岸也有一群早已對中共政權不滿的人,他們抱持著各式各樣的政治主張與民族立場,但都希望能做些什麼來反制中共、改變國家。他們非常瞭解在地民情與輿論生態,與他們保持一定程度的默契(甚或直接合作),將能彌補台灣在操作上的許多限制。
15. 要消除公民一方的資訊不對稱
現實世界絕對不是我們想像中那個網路資訊四通八達的全球化時代。經濟生活、語言文字、交通距離、流行文化等等因素,都能使人與人對彼此無知。在對岸,牆內不懂牆外、內陸不懂沿海、農村不懂城市、北方不懂南方、屌絲不懂土豪,漢族不懂少民,多數人只能透過官方媒體來瞭解這整個巨大的國家,而中共的官方媒體通常會選擇把現實中的黑暗面隱藏起來。
這種人民與人民之間的無知、隔閡與誤解,使得跨境的公民運動串聯不容易促成,任何一群人在黨國機器面前都處在嚴重資訊不對稱的地位上。
如果能運用牆外的資訊流通來幫助特定群體打破資訊不對稱,甚至運用駭客技術選擇性地攻破防火長城、讓特定資訊大幅流入,那就會嚴重鬆動中共對公民活動的控制,讓民間更有能力去判斷情勢、衝擊惡政。
16. 要鼓勵中共把資源花在沒價值的台灣人身上
實際上,在今年以前,中共絕大多數對台統戰所投入的資金都是被浪費掉的,因為台灣有太多牟取中間利益的政治掮客和沒有真本事的譁眾取寵者,他們從北京那裡獲取了大量的資源,卻沒發揮多少實際用處,無法影響台灣主流民意。我方自然應該誇大這些人的功用,讓對岸的對台工作部門志得意滿,繼續把資源浪費在這些人身上。
Credit: Reuters / TPG
五、外圍操作
17. 要認識香港的重要性
曾有一種說法:香港對台灣防務的重要性不亞於金門和馬祖,都是自由世界釘在鐵幕上的一個重要據點。受到香港政治情勢轉變的影響,香港知識份子現正經歷自香港開埠以來最需要台灣、心向台灣的時期。
香港不論在各種意義上都處於樞紐地位(東西樞紐、兩岸樞紐),對於台灣的政戰工作而言,香港既可以作為進出的門戶、也可以作為掩護。對香港民心的支持、鼓舞與掌握,能為台灣帶來很大的戰略利多。
18. 要運用民族的天然界線
共產中國大致承襲了大清國晚期的疆域,是一個同時統治多民族的國家。雖然本質上有許多差異,但中共實際上還是承襲了不少清廷的民族治理特色──分而治之,讓各民族互相箝制。
你可以把今日的中國視為一個整體,但你不能不像庖丁解牛一般注意到這個國家內部的肌骨縫隙:民族是比省份更天然、更有機的一種界線,如果省界是肌肉間的接合處,那民族界線就是四肢與軀幹之間的關節,他們是可以活動的、可以變動的,甚至能分能合。
共產黨所扮演的角色,則更像是讓肌肉與骨骼都困頓窒息的一條裹屍布,對外雖然能起到一點保護的作用,對內卻造成了更大的傷害。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利益排序,只要改變民族間的合作與對立關係,跳脫共產黨給定的劇本,就能撐破共產黨這條裹屍布。想要改變民族間的合作與對立關係,符合民族需求的宣傳與戰略溝通就是必須的工具。
19. 要重視俄羅斯與印度的輿情
一般民眾在考慮台灣的國家安全處境時,大多只會聯想到美國和日本。其實,站在國際戰略與輿論戰的立場上,真正具備開拓價值的國家是俄羅斯和印度。
首先,美國和日本的輿論對共產中國已經充滿敵意了,可以操作的空間不大;但俄羅斯和印度始終與中共處於曖昧狀態,有相對大的操作空間。
再者,美國與日本與中國沒有直接接壤,俄羅斯和印度卻是惟二與中國陸地邊界大幅接壤的陸權強國,無論俄羅斯與印度對中國是敵意居多還是善意居多,兩國的國力都會對共產中國構成威脅(共產中國對於兩國而言亦然)。
當中共虎視眈眈地面對台灣時,在共產中國背後摩拳擦掌、伺機而動的,就是俄羅斯和印度,印、俄可以把共產中國的國力牽制在台灣的反方向。
俄羅斯與印度的民主都尚未成熟定型,但他們終究是民主制國家,民意會對政府涉外政策產生影響,政府也必須去積極煽動民意。兩國的輿論對共產中國的敵意增加多少,共產中國在國界線上(尤其各大民族自治區)面臨的威脅就增加多少,輿論可以直接轉化成部署在中國邊境的戰車與飛彈。
台灣是個不被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小邦,很難僅靠自己的力量去爭取盟友,但我們可以協助敵人的敵對強權去爭取盟友。我們可以和俄羅斯在中亞維持檯面下的默契,和印度在東南亞保持私底下的合作,透過非正式輿論宣傳工作來促成大範圍的戰略牽制。很多時候,保持默契比實質的合作關係更有用。
在任何國家,軍事都是政治的延伸;而在台灣,政治也是軍事的延伸,絕大多數政治問題的討論核心都根植於「台灣能不能抵禦中共侵犯」。軍隊國家化以後,軍人秉持的行政中立是在國內各黨派之間保持中立,而不該是「在我國與敵國之間保持中立」。在國家政治制度蒙難的時刻,國軍的政治作戰機制應該發揮作用了。
中華民國國軍的前身,叫作「國民革命軍」。國軍《奮鬥》月刊的前身,也叫作《革命軍》。忘記如何從事革命的軍人,怎麼能以「革命軍人」自居呢?
政治作戰特遣隊準則第331條說:組織鬥爭的基本原則就是「分清敵友」、「結合群眾」、「掌握形勢」、「運用關係」、「抓住矛盾」與「嚴守祕密」。國軍擁有一套不遜於中共的政戰行動準據,可惜早已被束之高閣。
準則往往是集前人經驗之大成,猶如當代的兵法;可惜,國軍政戰系統的準則教育已經淪為不檢驗思辨能力的逐字逐句死背,枉費前人所留下的戰爭智慧結晶。
筆者只是一名中尉,閱歷淺薄,人微言輕。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在薩克森的維滕貝格教會大門張貼《九十五點論綱》,引述《聖經》闡釋「真正的信仰是什麼」。筆者在此東施效顰,引用國軍政戰過去使用過的準則來探究「真正的政戰是什麼」,希望可以引起更廣泛的反思與激盪。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延伸閱讀:
何中尉/不戰而敗的兩岸心戰(一):是他們的黨和我們的軍在對決
何中尉/不戰而敗的兩岸心戰(二):我們寫的東西 台北不看 北京會看
何中尉/不戰而敗的兩岸心戰(三):「低等五毛」與「高等五毛」一起編織出輿論假象
何中尉/不戰而敗的兩岸心戰(四):國軍政戰與共軍政工 簡直是石器時代與石油時代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