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崑玉:
台灣的保護費應該怎麼付?
吳崑玉 ※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專欄作家
日美兩國的「鐵拳2024」演習開幕式,在日本佐世保營區舉行。(取自DVIDS)
展示武力是一種「威望政策(Prestige Policy)」的手段。一個國家軍力再強大,也不可能處處設防,國國駐軍,因此需要陸上巡邏,海上巡弋,實施所謂「砲艦外交」,這是對低衝突地區的一種勢力範圍與保護範圍宣示。如果發生低度衝突或有衝突危機,武力展示也可作為嚇阻戰略的最後一條防線,亦即劍拔弩張,箭在弦上,能不發就不發,有人不聽話,那就馬上發。823砲戰一起,美國第七艦隊宣佈巡弋台海;1996年台海危機,柯林頓派兩個航母戰鬥群前進至台灣南北兩端,都是「武力展示」手段的應用。
沒有「購買武器」式的保護費
僱請傭兵是古代很常見,現代較少見,卻永遠不會不見的方式。有錢的國家人民多半不願自身犯險,多會花錢請人代打,卻總是後患無窮。西羅馬滅亡前,羅馬人已無凱撒時代的勇武精神,主力部隊多是蠻族傭兵,結果就被端了。埃及阿尤布王朝衰落,軍權落入奴隸部隊馬木魯克之手,結果就被他們滅了。就連現今聞名的法國外籍兵團,也曾在戴高樂主政期間發動政變,最後失敗解散。即使副作用頗大,但傭兵是緊急狀態下,不得不採取的作為。二戰時的飛虎隊是傭兵,現在烏克蘭也有國際軍團協助作戰,許多人是現役軍人報退,轉身加入傭兵組織參戰,由當地國付薪水,這也是不得不然的作法之一。
最後是大國直接派兵下場參戰。這種案例出於當地國付保護費請來的少,肇因於大國自身利益考量者多。美國出兵科威特、伊拉克、阿富汗,皆有其自身的利益考量,前兩者是石油,阿富汗是反恐。但這種出兵,只能打短期戰,長期消耗戰誰也受不了。大國直接派兵干預的最後結果,通常都是灰溜溜的自行撤離,阿富汗是最好的例子,早一點的英國,近一點的前蘇聯,前兩年的美國,最後都在這片魔地上鎩羽而歸。
在四種運作模式中,沒有一條叫作「購買武器」。購買武器裝備,是為了加強自身防衛力量,這仗還是得自己打,沒有買了你的武器,你就要來幫我打仗的道理,亦無此種案例。二戰初期,英國有滿手現金,卻缺乏軍工生產能量,於是向美國購買大量武器,美軍也有不少人加入英軍成為志願軍,但直到1941年偷襲珍珠港,希特勒又向美國宣戰,美軍才正式下場。所以,把「繳保護費」與「增加軍購」劃上等號,恐怕是理解錯了。錯誤的期待可能會造成災難性後果,到時人家不來,或頂多來打個醬油,我們又因錯誤期待而沒有充份的作戰準備,那才是真正的災難。
以台美現今的戰略形勢而言,美中對抗已是定局,而中共武統台灣意圖也非常明顯。軍事地理上,沒有一個將軍,或一個有點基本軍事常識的連長,會讓他的西太平洋防線,在中央出現一個巨大破口,任由敵軍將防線截斷。川普雖然是個政客、商人、口無遮攔的網紅,但他挨槍後站起來大喊三聲:「Fight! Fight! Fight!」顯示他骨頭裡還是個軍人,那是13-18歲就讀紐約軍事學院留下的基因,他不太可能犧牲或出賣台灣,從而丟掉整條西太平洋防線的完整性。
川爺開口 台灣提需求
所以,川普要台灣交保護費,恐怕是另有所指,至於究竟是什麼?我們還是得問個清楚,而且必須有明確的條約或契約保障,和明確的政治宣示,那可能需要一種具體的交換,而且是對美國有相當利益的交換。舉例來說,允許美軍使用台灣基地,或美軍可以在台灣設立薩德(THAAD)反飛彈基地,畢竟樂山雷達都設了,光看得見卻打不到,那是更讓人氣餒的。設薩德基地,可以幫台灣打下中共飛彈,也可以幫美國推進對中共核彈與飛彈的防線。雖然設美軍基地可能會惹毛中共,但現實上只要台灣不接受統一,中共每天都會起毛的,擋住中共武統的關鍵要素是讓他「不能」、「不敢」,而不是讓他別生氣。就跟前述那個環保蟑螂的例子一樣,雙方武力值相當,就會乖乖去旁邊冰果室喬一下了。
美軍終端高空防禦飛彈(THAAD或薩德)系統。 (圖片翻攝自 US ARMY)
講白點,要台灣交保護費?可以,但美軍得進來,而且得附帶明文規定的安全保障。有人會質疑美軍基地若要台灣付費,那得付多少錢?參考一下駐日美軍,海、陸、空、陸戰隊總計約3萬5千人,嘉手納、三澤、橫田等大大小小數十個基地,在川普上一任要求日本增加負擔後,現在每年日本要支付駐日美軍2110億日元,約等於422億新台幣,包括駐日美軍基地工作人員的薪水、基地水電費、美軍訓練與移動費用等。如果台灣美軍基地規模沒有那麼大,其費用也應不會超過400億台幣上限。這400億拿去軍購,或拿來讓美軍設基地,那一個划算,其實可以好好想想。
其次,我國可以考慮成立類似飛虎隊的志願軍組織,用來補充中、高階技術人力,包括飛行員與電子戰、資訊戰人員。這些技術美軍可能不願釋出,因為台灣有太高洩密風險,那我們直接聘用你們的退役人員來操作總可以吧?這些保護費付得銀貨兩訖,心安理得,比花錢買裝備、買人情,要更值得吧?!
總結而言,保護費不是不能付,而是要看怎麼付?商人最愛明碼標價,現金交易,最好還有契約保障。川爺這個商人已經開了口,我們也就更好直接提出需求,雙方的談話就不必再繞來繞去。反正美中關係已經破了,聯中制俄眼看著就要轉成聯俄制中了,那三個公報也不見得要嚴守了,大膽一點提出台灣方面的需求,也不見得沒有成交的機會。
當然,買裝備武裝自己,央請美軍協助改善國軍體質,還是必須要的。終究我們有防衛自己的決心,人家才願意來幫助我們防衛自己。台灣到底要在川普2.0時代,跟美國要什麼?換什麼?仍須高層仔細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