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近期氣候忽冷忽熱,有陸軍官兵在臉書粉專「靠北長官」反應,部分營區沒有熱水沐浴,有的甚至在春寒氣候中洗冷水澡長達一星期。
幾年前也爆發過類似的新聞,有軍事網紅在YouTube製作質疑的影片(如截圖),「什麼年代了,沒有熱水澡」「要一個熱水澡,真的有那麼難嗎?」。
臉友李扶桑也撰文提及,他35年前(1990年)就讀「中正預校」與後來服役時,遇到大停水的個人應變方式。
這讓我回憶起,我與所屬幹部自建「簡易熱水浴室」和申請「沐浴機」的往事。
話說民國71年(1982)前後,我在金門金東師,擔任「兵器連」上尉連長一職。
部隊下完基地,奉令移防至沙美鎮後方的「面前山」駐地,發現只有「依山開挖」的小型住宿碉堡與42砲陣地外無餐廳及中山室後,副連長(軍情局中將局長退伍)隨即帶者公差人員運用周邊環境中的茅草、毀損之樹木、廢料、塑膠棚,倚者廚房牆壁當支柱搭建一簡易地「草棚中山室兼餐廳」(如我對弟兄們講話的照片)。
完工後,連輔導長租用了一套撞球台並運用公發但僅能收視華視節目的電視機置於該簡陋餐廳中,供弟兄們用餐、晚自習、莒光日、娛樂。
別的「海防據點」附近都有村落或是住家開的小店,提供小吃、雜貨、洗衣、熱水澡的服務。唯獨我們連隊的據點「前不著村、後不著店」。
為了這個問題,我和各級幹部傷透了腦筋,特別是冬天時,弟兄們無熱水沐浴,連隊則自行切割廢棄的汽油桶,改裝成簡易熱水器,而為了怕熱水浪費,還特地於簡易浴室中製作了一套多人用的克難淋浴設備應急,可惜當年未能拍照留存記念。
後來於民國84年(1995年),我擔任「動員旅」的「上校旅長」期間,為了長年實施「七天的教育召集」,而營區的浴室不足後,向上級軍團申請「沐浴機(如照片)」進駐營區支援(含操作人員),並於1995年的「同心7號」演習期間大放異彩。
因此後來軍方所有的動員教召演習與民間地方災難都可以看到軍方提供「沐浴機」的相關新聞。
而「同心7號」期間我還接受軍聞社的採訪,於國軍莒光日和一日的教育點召時播放。事後又與軍團的另一位少將師長(我的老長官、國安局中將局長退伍)接受華視新聞的專訪,可惜當時的錄影帶都未能保留。
2023/04/17金門日報「解決問題的能力」,作者「路向南」撰文提及: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長官信任你有本事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才願意賦予你更多權力。弟兄相信你有能力一次就把事情做完,甚至是又快又好地做完,才願意聽你的話,服從你的領導。有人說,解決問題的能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好難。不會解決問題,很大原因是沒有動腦去想,總想著等長官直接說答案、給資源,如果養成這種依賴性,就永遠沒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