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博士(前中權軍艦艦長):

陸配亞亞日前表示,自己的言論被斷章取義,很冤屈。記者董子誠/攝影

【專家之眼】武統狂想曲

2025-03-28 06:04 聯合報

張競
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大學執教國際關係等政治學門課程。勤於媒體針砭時政與探論國際現勢,亦經常接受媒體電訪;偶爾出席政論節目,評論政軍議題。著述文稿課題廣泛,獲得讀者極多迴響。 

中國大陸籍配偶「亞亞」劉振亞,因為被指透過社群媒體鼓吹武統,招致移民署廢止其依親居留許可,並要求其限期離境;目前此事在當事者離境後暫告落幕,後續是否會餘波盪漾尚待觀察。不過就對岸對此並未多予評論來看,希望不要再起波折,禱告能夠順利收場。

但在當事者離境前與政府展開法理攻防與輿論較勁,確實是讓其知名度與曝光度急遽提升;在該事件尚未定案前,筆者曾經接到過媒體記者來電,希望能夠對此事件發表評論。當時筆者堅稱此非本身研究領域亦非專長所在婉拒受訪,但卻向來訪記者提到,假若要真正是主張或是贊同武統當成罪大惡極,其實真是會讓人極度尷尬。

當年與筆者同輩投身軍旅者,有那個不是篤信並且支持政府聲稱未來將要揮軍西渡反攻大陸光復河山?若是現在筆者出面主張要以軍事力量反攻大陸統一中國,不也就是在主張武統嗎?只要回顧當年只要公開聲稱反攻無望論,不但政治極不正確會面臨口誅筆伐,大家都還可以查得到持此論者最後下場如何。

世事變化無常,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兩岸情勢不斷變化,走過面對中共高調宣稱將血洗臺灣,然後調子放軟到解放臺灣,最後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開始宣稱將推動一國兩制和平統一臺灣。兩岸關係起起伏伏,峰迴路轉冷冷熱熱,儘管當前狀況確實是互動不睦,溝通管道中斷,但執政者突然高調將對岸定位成境外敵對勢力,又如此強勢手段處置陸配劉振亞宣揚武統案,確實是讓人相當錯愕。

筆者當時在回覆記者時,其實也逗趣鬼扯出另個狂想曲;筆者提到假若有位臺灣小姐,比方說名字是田苔媚(不能叫辣臺妹,所以換個口味成為甜臺妹),嫁到大陸去以後,仿照陸配亞亞也在社群媒體開帳戶,同樣是主張武統,但卻是呼籲中華民國國軍早日反攻大陸,不知道帳戶會不會被關掉?還是同樣會被檢舉,然後被北京要求離境,並以強硬手段驅離,抑或是被大陸網友當成笑話,根本就不在乎甜臺妹怎麼講,最後變成網路有趣笑料,我們可能永遠猜不到真正答案!

政府不論如何作為,總都要付出代價;要求亞亞限期離境,整個過程其實並不平順,同時亦激發出許多社會負面評議,當然亦讓許多對當事者抱持負面觀感者,獲得許多在網際空間四處胡亂射擊時可用子彈。但吾人必須思考,此事是否會對臺灣在國際社會聲譽產生負面效應?此事是否會損傷臺灣國際社會形象?但最重要的是主政者是否在乎?

臺灣鄉親必須冷靜思考,政府強勢處置亞亞案,究竟是存心揮劍指向北京,在兩岸關係上立馬樹威,抑或是滿足國內政治消費需求,成為內部政治動員誘因與催化劑?吾人更必須再問,在北京對臺是否動武決策體制中,亞亞有何地位?其高聲吶喊到聲嘶力竭地步,能否更改兩岸關係運行方向,能否轉變雙方和戰決心變化軌跡?公部門如此動員與投入資源及人力,究竟是要達到何種目的?

筆者試問,假若在兩岸對話研討會中,態度嚴肅地提出主張臺灣應當反攻大陸,透過武力統一中國,大家猜猜會有何種反應?其實筆者早就在兩岸學者唇槍舌劍互不相讓時如此試過,通常都會惹來哄堂大笑,亦會將對立氣氛轉為緩和。認真想想,為何目前執政高層要以如此強勢態度去將主張武統當事者驅逐離境,究竟是要藉此彰顯政治意志堅定?抑或是反而弄巧成拙,無意間招認出內心恐懼與缺乏信心呢?

筆者走過臺灣社會戒嚴時期,更在軍旅服務期間內,多次在海峽歷經過劍拔弩張隨時可能開戰緊張時刻,人生不堪回首,不論如何撥弄時針,歷史終究難以反轉。臺灣社會最難堪歷史教訓,說起來就是各個政府最不想讓其成為事實之論述觀點,並且拚盡全力要反對與抵抗之歷史浪潮,到頭來都會變成苦酒不得不吞下去;所有當權者全力宣揚與倡議之信念,到頭來都成為泡影。只有我們這些傻瓜,就算有可能會餓死在首陽山,還在認真主張武統,打算要反攻大陸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