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化民  

本文摘轉自: 帥化民立法委員個人網站 http://www.ans.org.tw/index.php


 

如何落實「國軍軍事教育改革」公聽會紀錄-1 2006.04.24/帥化民委員

主席:現在開會,本次公聽會的主題是如何落實「國民軍事教育改革」公聽會。首先,請國防部柯副部長發言。

柯副部長承亨:主席、各位學者專家、各位委員。今天非常感謝國防委員會安排這場如何落實「國軍軍事教育改革」的公聽會,讓國防部有機會可以聆聽各界人士和先進的寶貴意見。

我們都非常清楚國軍軍事教育的好壞會影響國軍官兵的素質和戰力,隨著戰爭形態的改變和敵人作戰能力的增強,也隨著我國防衛構想的調整、兵力結構的改革和國防資源的分配與運用,這些改變都會影響到軍事教育的內涵。

在如何精進軍事教育改革方面,事實上國防部也不斷的在作檢討和精進,配合精進案和軍事院校的簡併,我們希望更進一步去強化軍事教育的內涵,軍事教育預算的強化,以及師資的培訓與課程的調整等都是我們今後精進、努力的目標。至於相關的細節,我請國防部人力司王司長來向各位作說明。

主席:請國防部人力司王司長發言。

王司長宗海:主席、各位學者專家、各位委員。今天公聽會的主題是如何落實「國軍軍事教育改革」,應主席之邀,針對主席所提示的5個重點,國防部在此分別作報告。

首先,在國軍軍事教育各階段的內涵上,在預備教育方面,是以培養三軍官校和政戰學校優秀預備學生以「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為目標。對高中主要是在基本課程上加強輔導,以奠定其深入正期學生及長期建軍之基礎。在基礎教育方面,我們是以完整之大學教育課程,融合全人教育之學程為內涵,以培養允文允武與術德兼修的現代化軍官。在進修教育的部分,我們會依軍種特性的規劃,針對兵種不同屬性、專長,實施戰鬥、戰技之專業和專長課程,加強磨練其指揮與參謀作業能力,並結合未來作戰形態,輔以兵軍種聯合作戰課程,奠定兵種作戰之基礎。第四,在深造教育方面,這分成兩個部分,在指參教育部分,以軍種指參職能、部隊管理、科技發展、戰爭形態與聯合作戰為基礎,建構具邏輯性和整體性之工作理念,以培養戰備幹部;在戰略教育方面,以聯合作戰、國家軍事戰略與國防資源管理為基礎,建構具開創性與前瞻性之宏觀理念,以培養建軍幹部。

在未來的規劃上,首先,在精進軍事教育發展方面,除了基礎、進修、深造等各階層之教育目標和脈絡以外,在有計畫、有準備和有步驟的政策指導下,我們亦以培養高素質的國軍幹部為目標。第二,我們以深造教育課程學分認證為近程規劃,並就高等教育相關法令研討協請教育部審定,逐步辦理碩、博士學位的獲得,及軍事學門認證等事宜。第三,在持續精進基礎、進修及深造各階段教育重點上,課程設計與規劃以滿足三軍現在及未來需求為原則,以提升整體戰力。

第二大部分是有關國軍近十年軍事院校教育預算編列,探討合理之軍事教育預算的需求與分配。首先,在國軍各軍事院校的軍事預算之統計上,應將教師人員維持費支出一併納入計算,使與民間學校計列標準相同,經重新將國軍各基礎院校軍文教師人維費納入計列之後,本部近十年的軍事教育預算平均占國防預算總額的1.65%。第二,因應精進案的國軍人力精簡,未來軍士官的初官需求逐年減少,國防部今後會於每年度概算分配時依現況合理調整分配與運用。第三,審視本部執行現況,我們可在不影響國軍資源分配及運用效應,且有助軍事教育未來發展及確保預算來源的情況下,同意採納委員所提有關軍事教育條例中增訂軍事教育法定預算比例的要求。

第三部分是有關國軍近十年國內外就讀碩、博士及軍售赴國外進修人數,檢討人才培育現況。首先,本部依軍事教育條例制訂推動國軍官兵終身教育實施辦法,並分別訂定國軍軍官、士官全職進修實施規定,及國軍幹部終身學習實施規定,另為增加與國外軍事交流及培訓軍事專業專長,另訂定國軍年度國外軍事授予訓練作業程序,以落實推動培育人才及提升官兵素質之政策。第二,為落實員額管制有關編現合一政策,及因應精進案員額分配,在維持員額入學學員之規劃上,我們是以2000員為限,這包含指參、戰略、軍售班隊及碩、博士員額等,至於分配比例,請各位參閱附圖。為考量培訓經管結合之需要,以及縮小編現差距,我們會請各單位依任務需求和現員經管規劃,來分類並檢討培訓員額,以貫徹為用而育、計畫培養、預劃派職之培訓宗旨。

從民國86年到95年,近十年來,有關國內外民間進修碩、博士學位的核定員額統計,其中包含博、碩士和國外指參三種班次,一共是1452員。統計國軍85學年度到95學年度的軍事學校碩、博士全職進修培訓員額,這11年來總共有4393員。另外,統計86年到96年國軍軍售人員的員額,扣除86年和87年,一共有1552員。

第四大部分是有關國軍基礎、進修、深造教育以及各級軍事院校應簡併之整體規劃方向,探討建軍與備戰人才之培訓與運用。首先,在前瞻軍事教育發展上,因應國軍精進案及初官需求減少等因素,為提升軍事學校教學品質,以集中教育資源及節約教行人力為原則,審慎規劃執行軍事教育組織精簡和整併工作。第二,考量三軍官校係以培養三軍建軍領導基礎軍官為主要考量,現階段各軍司令部對三軍官校仍負有督導責任,故三軍官校應維持現狀,現階段僅規劃辦理北部地區校院調併案。

接下來針對整個軍事學校整併規劃和作業流程作簡單說明,首先,北部地區校院調併目前正在執行中,其中包含國防大學和國防醫學院單獨獨立出來,直接由國防部進行督導,今後也將直屬於國防部。另外,中正預校高中部也直屬於國防部。至於三軍軍官基礎教育則維持現狀,意即三軍官校仍然隸屬於各軍司令部。三軍士官基礎教育亦維持現狀,分別為陸軍專科學校、海軍官校、士官二專班以及空軍航空技術學校的二技、二專班。在分科專業專長教育學校的整併方面,我們仍然交由各軍司令部兵科學校來作管理,分別隸屬於各軍司令部,由國防部作計室督導列管。

第五大部分,有關各軍種司令部、教準部對軍事學院、三軍各學部之指導、支援與彼此關係探討,包括幹部之選、訓、用規劃。首先,各軍學部與各軍種司令部的協調必須密切聯繫,與每年班學員入學前,完成課程提報,及研討並賡續對其本軍戰術、戰略教育,進行整體之研究與發展。第二,有關人員徵選是依個人發展潛力、考績考核、工作績效等因素作綜合評量,擇優報考,並依成績比敘入取,另為輔「為用而訓」的教育目標,各軍司令部於學員入校前,均已完成預劃派職,並於畢業前實施職缺管制,俾利人員適時和適職的運用。

各軍司令部目前必須指導各軍學部於每年班學員入學前完成課程規劃提報及檢討,然後再到國防大學軍事學院和各軍學部。針對協調的部分,對聯合作戰、科技發展和戰爭形態等方面,各軍司令部需與國防大學、各軍學部作充分的協調。另外,國防大學軍事學院、各軍學部需針對支援部分,賡續對其本軍的戰術、戰略精進作整體之研究與發展。

針對主席所提出的5項重點作以上說明,後續請各位不吝指教。

另外補充說明一點,主席在第6屆第2會期提案凍結教育訓練預算的一半預算,總共凍結了3億8854萬9千元,已經對我們目前整個運作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主席:原來你還知道這有影響,本席之所以凍結預算就是希望你們能把教育精進案做好,如果你能做好,我們會馬上解凍。

王司長宗海:是。

主席:本席請教你,你負責管理軍事教育,請問你目前擁有多少人力?

王司長宗海:有60幾人。

主席:整個人力單位是60多人嗎?

王司長宗海:現員是70人。

主席:管教育的部分是多少人?

王司長宗海:21員。

主席:本席擔任軍教處長的時候是38員,所以這麼多年下來,管教育行政的上級人力已經少了17人,軍教處處長等於是一個小教育部長,你和教育部的高教司、中教司和技職司都有來往,下面則是管理31間學校。但你們首先面對的問題就是管理教育的行政人力已經減少了,這是事實。第二,從民國85年到95年,教育的平均預算比例是維持在1.65%,過去的教育預算曾經有過1.4%、1.6%、1.7%,最高曾達到1.9%,但現在卻只有1.18%,所以現在整個教育預算和教學人力都是呈現下降的趨勢,這也是事實。

本席請湯處長說明一下你的出身背景和你曾擔任過多久的教育職務?

湯處長家坤:主席、各位學者專家、各位委員。我是人力司人力培育處的處長,也是以前軍教處的處長。有關我在軍事學校服務的背景,我曾經在陸軍軍官學校當過1年的排長和1年半的連長,在陸軍官校計畫科當過1年半的參謀,在陸軍軍官學校當過2年專職部的指揮官,去年也曾當過陸軍軍官學校1年的教育長。這是我在學校教育的相關經歷。

主席:請你告訴本席,軍事教育處管理哪幾種形態的學校?

湯處長家坤:目前軍事教育處首先是管理基礎教育的部分,即陸、海、空和政治作戰學校的大學部;另外則是深造教育方面,包括國防大學的指參、戰爭學院和戰略研究所。

主席:請問你管過這幾間學校嗎?

湯處長家坤:沒有管過。

主席:你去過管理學院和理工學院嗎?

湯處長家坤:去過。

主席:你去那邊幹什麼?

湯處長家坤:我和院長去那邊討論意見。

主席:軍教處處長對於深造教育、指參等工作必須有所瞭解,請問你幹過教官和教育行政職嗎?這是軍教處職務的一大區塊。在基礎教育方面,你涉獵過陸軍官校,還涉獵不到其他如管理學院和理工學院。另外,對於兵科學校等進修教育,你有沒有相關經驗?

湯處長家坤:我在陸軍砲兵學校擔任過1年左右的教官。

主席: 多久?

湯處長家坤 : 一年

主席:我們的教育問題有很多,當然,委員感興趣的也有很多,但是今天我們是針對北部校區的調整案及教育精進案作討論。現在本席先說明這部分的背景及參考資料,也就是將問題焦點放在這次國防部的軍事教育調整案上,針對這點本席再將幾個基本問題向大家說明一下。首先,本席想請問國防部,這個案子是由誰負責實質主導的?是人力司的哪一位?依本席之見這不是司長主導的,是湯處長主導的嗎?

湯處長家坤:(在台下)我是今年來的,但案子在之前就差不多定案了。

主席:總有人是進入狀況的?

湯處長家坤:(在台下)參謀都有進入狀況。

主席:我的天呀!這樣好比散彈打鳥!現在本席就將這部分的背景資料向大家說明一下,這次軍事教育的調整案,其他院校包括南部的所有進修教育都不變,而改變的是將管院校地騰出來,交還給國有財產局,再將管院撤成兩部分,一部分是併入政戰學校,另一部分國管班就整併到三軍大學的指參教育及深造教育系統中。你們在整併案的說明部分所用的口號非常漂亮,也就是「整併以後師資人力集中做課程整合、研究推動,行政資源共享來提升教育品質」,請問司長,這是不是你們報告中所提到的內容?

王司長宗海:(在台下)是。

主席:你們整併3所學校後分為2個校區,一是位於國防大學的龍潭校區,也就是深造教育部分,另外就是政戰學校部分。龍潭校區是以陸海空指參學院、戰院兵研所為主的校區,換言之,這是以打仗、用兵教學為主的,今天你們順便就將國管班、情研班,只是名詞上差不多就將其整併到這裡,所以,這裡面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因為原來指參教育11個月的學程是不夠的,這一點本席還曾特別訪問過所有的陸軍上將,最近5、6年以來,凡是寫重大演訓的計畫作為時,都需要高階長官的協助,這也是事實,因為當年的陸院、戰研班及兵研所這3個課程合計可能學到十幾個想定習作,但現在已經大量減少,而陸軍指參學院的學生畢業後,是否還能作大型的演訓計畫?這個就自有公評,換言之,你們本身的用兵教育時間是不足的。今天陸軍指參學院是否有派代表與會?你們該來開會的都沒來!

我們延續剛才的問題,你們把國管班列入整併,當初我們在設計國管班時,通識課程只占30%,專識課程占70%,但經過你們這次整併後,通識課程卻占了69%,專識課程只占31%,這樣又何必設立國管班呢?你們將這兩個課程合併後,戰爭學院減少了159小時,而國管班的戰略班自己的專識課程減少了216小時,反而增加了軍事學與地略學,國管的戰略班應該是學習高階管理,為什麼還要學習地略學和軍事學呢?國管班是要應付包括人力、財力、後勤、資訊等官科專長,它本身就做了很多專業分組,因此,它應以專業課程為主,但經過你們這麼整併以後,它已經沒有專業性了,這個班根本就設計得沒有意義,因為它被合併後也壓縮了指參戰院的課程,基本上,對這兩個校班是相互排擠的,這是兩害,而你們所謂的課程整併、提升教育品質,根本就是鬼扯!

其次,情研班與指參班的教學內容是不同的,指參班的教育是教導一般情報的獲得與資料運用,至於情研班是教導如何分析、如何獲取情報,基本上,這兩班的老師是不能扯在一起的。本席曾到情研班看過教學情況,他們有的是教開鎖、有的是寫密碼,指參學院的教官用這些做什麼?在我們內行人看來,你們所提的整併案是專業的不夠專業,通識的不夠通識,還互相壓縮別人的時間。你們也不檢討一下,當年三軍大學為何無法辦好國管班而要將其丟到國管院去?你們也不考慮這些歷史因素,實際上是因為沒有師資來源。今天國管班的課程包括人力、物力、物流、後勤、資訊等,這些都是與管理學很密切的部分,它只有跟國管院的系所作矩陣式的管理,才獲得人力的支援,他被分到了三軍大學, 試問三軍大學有哪位指參學院的教官能兼任國管班的課程?

你們提出這麼美麗的口號,也就是「人力整合、課程整併、行政人力」,其中行政人力也很重要,現在整個國防管理學院的教學人力中行政人力減少了34人,換言之,它必須依附在幹校的行政系統中,如果他們需要場地開會,必須先經過申請、打報告,最後還並不一定能獲得,這樣校長還能做什麼事情?這個整併案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不由得本席懷疑,你們就是要擠出一塊地將它處理掉,這樣又怎能說服本席支持你們的教育改革?本席真的有心要提高你們的教育預算,但你們的訓額減少,講好聽一點是部隊精簡,你們的人力司又提到一人要多專,要如何多專呢?就是要經過很多班隊的教育機構的訓練才能多專,結果你們現在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有一個職缺就送一個去,相信只要有管過人事的都知道,你所訓練的人不見得都能達到那個位置,所以你們儲備的人才數應該要有3倍、5倍甚至10倍之多,因為你們不見得跟該處的長官有關。劉鴻鳴也在會場,請問,現在三軍大學兵學教育的內涵夠不夠?你們的困難在哪裡?校長、陸院、空院院長是否能向軍種要到優秀人才當教官?你們能在教準部中得到多少教材的研發與推廣?本席並未從你們的檢討報告中看到這些關鍵問題,本席倒是懷疑你們該如何達成你們的口號?

美國的指導教育是聯七,完整的一個聯參組織,反觀你們的整併是將一個教育處從38人砍到剩下20幾人,而且併入人力司,你們有足夠的教育專家來指導這個問題嗎?本席並不是對湯處長個人有意見,本席覺得,你們遴選出來的教育處長應該對深造教育、現在要撥出去的進修教育、基礎教育都要有所瞭解,湯處長對於基礎教育可能有所瞭解,但是深造教育部分要由誰來主導?沒有人主導!當年要不是郝伯村先生開設這麼多班隊,今天哪來這麼多傑出的中、上將?你們壓縮了指參教育的時間,教育內容又喪失國軍自信,兵學也不好好的發展,只開設一堆大學課程,坦白說,這些課程對他們沒有助益,還放縱學生回家後不做術技,這種教育品質怎麼會提高?請問你們整合這兩個校區的好處在哪裡?這就是你們要求的標準,也就是達到師資人力的整合。管院整併到幹校後,幹校中有哪些師資可以支持它?行政人力的精簡只會讓校長能力癱瘓、沒有作為。所以,不論你們再怎麼做國軍精實案,本席覺得,在教育部分,你們不能自己作賤自己。

待一會兒本席會請各院及各校代表發言,國防部應該不會先開會議,決定哪些話能講,哪些話不能講,先統一意見。更荒謬的是,本席前陣子還曾聽到你們的高階長官要求國防醫學院和三軍總醫院分立,簡直是開時代的倒車,全中華民國只有幾家醫院是教學醫院,三軍總醫院還是去年全國評鑑第一名的醫院,你們竟叫它分立!請問,分立後對人力、床位有什麼好處?這就是不懂教育的人在指導教育,這才是嚴重的問題。今天我們開公聽會的目的不是要鬥爭你們,本席在你們的相關院所教學最久。現在我們回到問題的焦點,你們這兩個校區的整併,是否有助於教學?以上是本席的導言。


 李文忠

如何落實「國軍軍事教育改革」公聽會紀錄-2 李文忠委員
 
接下來請李委員文忠發言。

李委員文忠:主席、各位學者專家、各位同仁。請教主席兩個問題:第一,我們討論的範圍為何?第二,進行的步驟為何?

主席:因為教育問題很廣,剛才有委員提到招生資格的問題,不過,我們今天是針對國防部的北區教育和整併案作討論,這樣我們的公聽會才有具體結果。也就是,針對這兩個校區的整併案作討論,因為南部的3所軍校,除了降編以外,其他的都不變。

李委員文忠:請問,進行的程序為何?

主席:你可以自由發言與討論,請問李委員有何意見?

李委員文忠:我沒有意見,我本來以為今天的公聽會是先請每位學者、代表發言。

主席:因為上次公聽會的經驗有漏掉一個重點,所以今天我們就針對這兩個校區的整併案作討論,至於其他有關教育的問題,當然你也可以附帶提出來。

李委員文忠:好,謝謝。本席廣泛地提出意見供大家參考,本席覺得,國軍在軍事教育的改革及院校的整併方面都以非常低的標準來處理,現在就有很多學生在處理這些問題,而且你們的軍事教育有很多很嚴重的問題卻沒有去處理,譬如三軍官校是學校還是營區?該校的畢業生拿到大學文憑就算是合格的大學生嗎?不是的!大概帥委員很重視,相信在座的有很多人也都會同意,光用嘴巴講大概都會同意,但是只有少數像帥委員這樣提出教育是很重要的。暫且不談三軍官校,其實三軍官校還算好一點,今天國防大學的校長並未與會,國防大學的校長之所以能擔任校長,是因為其具有軍事戰略素養或對於軍事教育的熱忱,還是因為不知道要安插到哪裡任職?本席對連續幾任的國防大學校長都算熟識,我們應該用制度來處理最高軍事教育的問題。

帥委員非常關心軍事教育的問題,我們在軍事教育的投資方面,軍校與國立臺灣大學的學生,兩者對社會的貢獻不知誰多誰少?但是軍校的學生對國家的貢獻是比較直接的,所以我們對軍校學生的投資會比文學校還多,這是當然的。但實際上我們對軍事院校學生的投資比文學校公立大學還多嗎?包括我們所提供的師資、設備、軟硬體等都有比文學校還好嗎?其實不是的,對不對?本席剛才提到的只有少數幾個問題,本席並非指責國防大學的校長,記得在上次的國防改革會議上本席還曾與海軍官校校長碰面,但本席提的法案還沒送到立法院,他現在已經榮升為海軍官校的副總司令了。我說他如果是非常好的海軍官校校長,他已經當過參謀長,為什麼那麼快就升到副總司令?我今天是從這個角度來看軍事教育,你們將每一所軍事院校校長當成一個職缺,對不起,我並不是說每一位校長都是如此,但在制度上被當成一個職缺,你們這樣算是重視軍事教育嗎?這其中有一些關鍵的問題,例如,面對未來戰爭的同時我們還需要維持一所政戰學校嗎?這才是問題的關鍵,究竟是要取消政戰學校,將部隊仍需要的一些科系由政戰學校移到官校或國防管理學院,還是將國防管理學院移到政戰學校?這才是基本問題的根源,也是比較核心的問題,我們現在要授予碩士、博士學位,請問國防大學校長,國防大學內要設立多少學院?既然要授予碩、博士學位,擔任國防大學校長者是否需具備教育的學經歷要求?我不認為軍事院校校長一定要擁有博士或教授資歷,當然他必須要具備軍事戰略素養、軍事教育熱忱及一些學歷,有了這些條件是好事,一位名將、一位好的指揮官可否擔任軍事院校的好校長?當然可以。因此我不認為對其學經歷要求須比照一般文學校,可是我們的軍事院校很奇怪,對最重要的校長、教育長、政戰主任等沒有任何學經歷的要求,只要求具備中將資格即可,但卻對下面的系所主任、所長、老師要求相關的學經歷,這不是很奇怪嗎?未來你打算針對國防大學體制下哪幾所學院授予碩、博士學位?國防大學最核心、最上層的人卻不需要這方面的學經歷要求,制度性的不需要,這不是很奇怪嗎?若一位在國防大學內表現非常好的教官是否可能一路晉升到校長職位?我再說一遍,我沒有說在軍事院校內教書的很好的人、軍事戰略好的人,就一定會是一位好校長,相同的,一位好的總司令就一定是一位好校長嗎?好的總司令與好的學校教官一樣有機會成為一位好校長,不是嗎?但在你們的制度上是否允許一位好的學校主任教官、一位好的老師,可以當系主任、升教育長、升副校長、升校長呢?有無這種可能呢?完全不可能,對不對?本席要強調的是我剛才點出的這些問題,你們完全沒有處理,因此,你現在談的這些內容只是非常低層次的減併,根本不是改革,而且還可能併錯了,因為要被裁併的學校應該是政戰學校而非國防管理學院,帥委員,這些話當作我們的共同努力。

大家都會說教育很重要,請問在座的各位不論是校長或教育長,是否曾好好想過如何建立較好的制度以培養下一代優秀的軍官?我常常向帥委員感嘆,我在國防委員會7年半的時間發現軍人最大的問題在於軍人的素質都很好,但是都沒有想法,為什麼會沒有想法?很簡單,因為從官校學生開始到現在,永遠都只能說yes man,不能與上級有不同意見,40年累積下來每一個人都變成yes man,請問在此情況下你要如何建立較好的軍校環境,讓軍校有一點點大學的樣子、大學的味道?你們並沒有進行這些努力。我認為軍事教育最重要,我坦白說,沒有任何一位總統、部長、總長會重視這些,因為他們光處理今天、明天的事情,以及今年、明年的事情就忙不完了,但是如果我們今天不做,10年後我們的軍官還會是這個樣子,我覺得非常可惜的是我們的軍官素質並不遜於民間大學生,只有在思考、討論能力輸了一大截。這不是軍人的錯,而是我們過去的教育訓練體質所造成的問題,既然如此要不要從制度上創設較好的制度來改變它呢,固然經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不光只是談經費而已,我們也要提供較好的制度、好的軟硬體,以訓練出下一代優秀的軍官,我希望能夠進行這些努力,謝謝大家。

主席:現在在場的學者專家、委員可以交替發言,不要都是委員發言,接下來先由尤委員清發言5分鐘,之後便依序請學者專家、委員輪流發言。

請尤委員清發言。

尤委員清: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今天我知道國防委員會有此一議程,因此特別從司法委員會趕過來發言,我只要發言5分鐘,向在座的學者專家、國防部官員請教,之後若本席來不及聽到各位的答復意見,也會事後參閱相關書面記錄。我有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請在座各位及國防部人員研究一下,除了陸軍、海軍、空軍等三所三軍官校外,是否可將其它與國防有關的相關學院,包括將政戰學校、國防醫學院及國防管理學院全部整併為一所國防大學。現在各大學均在進行系所合一,事實上,基礎教育、系的教育與碩士班、博士班的教育是採合一考量,我希望以後我國國防大學的畢業生若要到國外進修可以全球接軌,不要讓他在臺灣已付出的4年或6年或者8年時間浪費,屆時又要從新開始。我記得有位從政工幹校畢業的優秀學生後來要申請到德國念書,請求我代寫推薦信,該生畢業學校英文翻譯為華岡college,正所謂名實不相符。最近我看到軍校入學考試,有一些優秀考生比一般文學校更優秀,一旦這些人錄取就讀4年,再加2年等於6年,甚至前後攻讀8年,畢業後他才發現人生開始起步就與別人差距很大。本席想為他們爭取進修機會,國防是長遠的,不是今天訓練、明年就馬上要打仗,而是要從長遠的、百年樹人的眼光來培養國防人才。大家可能較關心的學校例如中正理工學院,事實上,美國現在已考慮到有一些常備兵須操作現代科技,現有人員除軍事訓練之外,需要更高水平的人員,因此需要向文學校徵才,這也是我提出的第二個問題,例如等到大學生唸到大三、大四,意向明朗後,政府可以代其支付大三、大四的學費及生活費,助其完成文學校的學位,之後與他簽訂6年或其它期限的契約,延聘他到軍事機構工作,尤其是涉及理工科系方面,向文學校徵才會比現行方式更廣泛,我不是說軍事學校人才不好,而是強調如此可增加一個人才來源。第三個問題,我曾經參觀美國華府附近一所國防大學,希望國防部能去比較、研究美國設立該校建制的目的,因為我國許多的軍事操典均仿照美國,尤其這幾年來很多軍事教育制度大概都是採用美式,我希望能夠取法乎上、進而引頭趕上,這是我的期待,請大家多多指教,謝謝。

主席:尤委員的提議很好,國防部應該考慮將來的留學政策是什麼?我感覺最近幾年送訓員額正被快速壓縮、大量減少,國軍應該看看美軍的深造計畫,假如是單位是為用而訓,則其送訓學費應由國家支付。如果是屬於個人性向,但與國軍有關者,我建議補貼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費用。如果純粹屬於個人終身學習的選擇,則與國防部無關,應由自己支付在職進修學費,如果有此概念,將來國軍送訓政策就可以進一步的跨越。反觀目前的送訓作法是隨個人自行申請,上面再批覆,送訓的內容可能不是學校或單位需要的,國防部回去後應針對送訓政策進行專題研究。


 
蘭寧利將軍  

如何落實「國軍軍事教育改革」公聽會紀錄-3 蘭寧利將軍

請蘭將軍寧利發言。

蘭將軍寧利:主席、各位委員。首先我趁李文忠委員還在場時提出說明,李文忠委員剛才連2次談到前任海軍官校長暨現任海軍副總司令張志澄,在此向李委員說明,如果不是他堅持的話,當年湯曜明召開會議時三軍官校可能已不存在了。當時他一個人站起來表達反對立場,而且不惜以辭職不幹來明志,才將三軍官校保留下來,他這個人對海軍及國軍的貢獻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後來他很快獲得拔擢是有其原因的。

針對今天的公聽會我有幾點意見,而軍教處處長過去的經歷對這部分的業務並不是很熟悉,所以這部分要請你加倍費心。首先在基礎教育上,過去幾十年來國軍一直有一個觀念,此即三軍官校畢業的軍官是否馬上可以用,或只是培養其基本學能,俾便使其能接受各軍種更進一步的現代軍事科技成為基礎軍官?這個爭議在海軍一直不斷,過去海軍曾數度想將海軍官校改成像過去抗戰時期的2年制電力學校,後來因美軍極力反對而作罷,究竟這是在辦教育還是在辦訓練?我想至今仍有人心中猶豫不決,如果我沒有記錯,當初陳履安接任國防部長到陸軍官校校閱時,發現3、4年級的學生已經下部隊了,當時陳履安大為震怒,才再把學生重新召回官校繼續再讀2年,這個問題在國軍內就像幽靈一般揮之不去,我們首先必須先確定此一問題。因此,三軍官校教的課程內容究竟屬於大學課程,或是教授學生畢業後到船上、部隊馬上就能應用的內容?這是一項接著而來的爭議,如果不改變4年學制,很多人希望能改變課程,讓畢業軍官一到部隊馬上能夠用,2年前國軍曾下命令希望三軍官校比照陸軍取消初級班,統統不要初級班,結果命令下達後,海軍首先就無法適應。各位都知道,日本海軍從自衛學校畢業後,接著被送到日本江田島海軍學校繼續就讀1年海軍專業課程,其中包含2個月的艦訓,之後才可以上船擔任初級軍官,如果我國海軍取消初級班,則畢業軍官到船上無法馬上用,今天我們教育所犯最大的問題在於三軍一齊向陸看,都與陸軍一樣,這也是軍教處處長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你要放手讓三軍有他們自己的特性,本於他們自己的特性進而擬定各軍種軍官需要什麼條件。

我談了很多,現在我向各位委員提到一個教訓,對美軍而言,越戰是一個非常慘痛的教訓,美軍在越戰以後,美國陸軍發起非常深刻的檢討,並且出版了一本專書,國防部也有譯本,我不相信有人看過這本書,因為大家對翻譯的書沒有太大興趣。當時美國陸軍發現三軍官校的教育以培養戰場指揮官為主,而非培養學士,因此在其三軍官校基礎教育中,除了軍科專業以外,也要加強領導統御,包括許多心理與管理課程在內。光有這些尚不能滿足軍隊需要,進而安排其高級班與美國陸院畢業成績排名前三分之一的學生馬上進行密集訓練,我國陸軍曾經有一段時間也學習美軍的方法,究竟學了多久我並不清楚。各位不要小看這件事,這項教育改革是後來促成美軍在沙漠風暴戰勝的最主要原因,當時所有制定作戰計畫人員,包括空軍在所謂的黑洞中作業的軍官,以及陸軍旅以上的所有指揮官全部都是從這個訓練班畢業的,因此他們引用當時一部電影「絕地武士」,也自稱為絕地武士。各位知道軍以戰為主,戰以求勝為主,如果軍隊的目標是培養像一般大學一樣的學生,如此一來,這所軍校與政府花錢辦一所好的臺大、清大有何不同呢?美軍經過越戰的教訓,已經將所有課程做大幅度的修改,重點放在進修教育,因為美軍認為進修教育才是重點。

第二,上周司長有列席,但軍教處處長並未到立法院列席,剛才聽到司長說目前國軍有多少人唸碩士、博士,我附和剛才帥委員的談話,要看國軍的進步不在於有多少碩士、博士員額,這些碩士、博士是否都是為了國軍的建軍而同意或送他們去唸書,或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榮耀心,就像湯部長所說的終身學習,所以他再遠也要跑到臺大進修,我不知道他去聽了幾節課,究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或是真正為了建軍而做這件事?如果真正為建軍做這件事,軍教處、人力司再擴大一倍都還不夠,因為專業性不足,你們根本不知道現在或未來5年、10年建軍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舉個例子,上次我們開會提到為什麼C3I、C4ISR或ISR在軍中推動會如此困難?最主要的原因,現在國軍哪個院校有教這些東西?這是集合的科學,裡面包括computerscience、資料管理、通信、大量的戰場管理資訊,這是很多專業集合在一起,然後由一個人在上面做總管。我曾在美國海軍請教過他們的院長,如果海軍分別派一批人來學資料管理、計算機科學、通信、戰場管理等等作業分析,畢業之後由他來幫我們整合,變成一個能夠規劃我們國軍C4ISR的專業人才,他認為這樣是可行的,可是國防部軍教處的同仁,有哪些同仁有這樣的認知?我們今天一堆人搞博勝案搞得痛苦不堪,而美軍對我們的評價之低,實在低得無以復加,恨不得抓我們的手從ABC開始教,為什麼?因為國軍沒有一個單位搞這種東西,國軍沒有一個單位知道這是國軍未來5年、10年的一個重點,所以國軍的教育和實際狀況、未來的前瞻是完全脫節的。有很多同仁在學computerscience,尤其淡江特別多,有的人跟老師很好,還帶專題給老師,但是他學了半天,到底對建軍有什麼幫助,當初核定的人根本一無所知。

當年海軍有位王崇五將軍,在國防部服務過,他在PG唸海洋學時,他的碩士論文是分析台灣週邊海洋環境對反潛作戰的影響,他的sponsor就是當初我們海軍作戰發展中心,我們藉由長途電話、e-mail不斷聯繫來指導他寫論文,為什麼?因為為寫這個論文, 他可以要求美國海軍專科學院把美國海軍的海洋資料庫打開讓他使用,他研究的結果帶回來對我們的建軍有很大的幫助,這個才叫做軍事深造教育。我認為我們談這個問題,有很多涉及到專業性,尤其是參謀人員的素質要足夠、要有前瞻性。上禮拜我也跟李委員提到,三軍官校的校長和教育長基本上要具備管理和領導的專才,最重要的,三軍官校的校長本身要作榜樣,過去我們在學校時,我們的校長從海軍的驅逐艦隊調過來,他到官校之後是我們學生的榜樣,因為官校的學生都想在畢業之後到驅逐艦上工作,所以大家都以當DDBOY為榮,校長就是大家的榜樣。因此我倒不認為一些硬性的規定,例如將三軍院校的教育長改為教授職,學生的質就會提升,所以我的建議是採取更大的彈性,而且對各軍種要有更大的彈性。

最後,因為我在三軍大學服務很久,最近報紙上看到負責兵棋推演的兵棋中心就是我創建的,我在那邊待了四年,所以對三軍大學非常清楚,關於情研班、國管班到後來的國管院,說實話,國管院後來被支解並非現在部長的決定,是在湯部長時就已經決定了,是不是因為湯部長本身對國管、軍備體系感到陌生,因而排斥這個體系,擔心將來會尾大不掉,是不是因為這種心態我不得而知。但是他當初一些決策,今天看來是錯誤的,例如把三軍情報署裁掉,全世界的海軍、沒有一個國家的三軍是沒有情報署的,這是一個天大的笑話,當我們到新加坡這麼小的海軍接洽時,人家出面的是情報署,我們居然沒有情報署?我不知道為什麼會作這樣的決定,不過現在又恢復了,我認為改來改去對組織功能的傷害非常嚴重,例如現在對後勤、補給的傷害也非常嚴重,就算用「大動亂」來形容也不為過。從這個問題就可以看出國軍目前的窘態,他們是為了裁減教育行政人員而裁員,並不是因為什麼偉大的建軍構想,所以會做出一些雞兔同籠、驢馬同槽的決定,今天很多國軍的決定不正是如此嗎?不就是把雞和兔子關在一起嗎?所以我認為這個問題要從根本來解決。

另外,剛才有委員提到要檢討政戰學校的問題,我提一個另類的看法,過去我們政戰同仁常常強調政治作戰六大戰法,包括情報戰等等,但是過去五十幾年來,這六大戰法從來沒有落實過,最主要原因就是這些同仁並不是作戰的軍官。所以我們一直有個想法,為什麼政戰業務不能由兵科軍官在接受專業訓練之後來擔任呢?這些人既具備作戰的素養,又具備專業的知識,這不是非常好的事嗎?這就是我們上個禮拜談專業分流時,我特別提醒各位的事,如果不循正路走,而走另一條路,當初搞一個軍政交流,陸軍還有沒有軍政交流不清楚,但是海軍在民國58年就沒有了,因為犧牲了一條船,船被炸沈了,所以大家不敢講話,案子就停掉了。你是要繼續這樣搞下去,然後六大戰法都沒有效?或者回歸正統?現在是一個可以檢討的機會,我希望大家能夠冷靜的思考這個問題,以上就各位提出的問題作一些補充,希望能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謝謝各位。

主席:蘭將軍講的兩個問題,希望柯副部長能夠記一下。一個是辦教育的路線問題,他講的是幾十年來海軍的問題,事實上,陸軍也發生過。先總統蔣公將軍校從舊制改為新制,改成四年制,後面因為校、院長對教育不瞭解,把路線改來改去,例如四年是模仿美國培養一個具有大學學資的普通科學基礎的軍事院校學生,後面歷屆總司令和陸軍官校校長,就會受到為用而訓的影響,希望官校畢業生可以馬上當排長、連長,所以不斷增加軍事課,甚至在黃幸強時代搞成三學年七學期這樣滑稽的事。這個問題其實已經獲得解決,本席到所有國家陸軍官校參訪得到的結論,陸軍官校並不培養連長的戰鬥技能,因為官校畢業以後要分科,陸軍官校學生將來可能要分成步砲裝到各校訓練,而官校只是提供一個基本的領導統御,就是管理教育,包含政治、一般通識教育,這個路線應該是確立的。我記得以前在軍事教育檢討會已經開過會,現在很多同仁可能已經忘了,但是人力司、管教育的處長應該要瞭解從基礎教育、進修教育到深造教育產生出來的人需要的是什麼東西。為什麼兵科軍官可以作得很好?因為他在教育班隊都受過,這些班隊教官都幹過,到了國防部高層之後再回過頭來看,深造教育缺什麼、少什麼?和基礎教育互動的關係?所以將來主導教育的人必須要從全盤觀之,再來作整體的調整,而不是局部動,現在問題就是下面局部在動,但是整體管理沒有產出,真正困難的問題,戰院的問題在哪裡?兵研所的問題在哪裡?指參學院的問題在哪裡?如果不去看真正關鍵的困難,你這些會變成雪上加霜的問題,這才是造成教育混亂的問題。

過去國軍還召開軍事教育大型研討會,劉鴻鳴記不記得有這件事?現在還有嗎?沒有了!換句話說,高層對教育的整體檢討和精進,已經完全授權人力司,這也把人力司司長害苦了,司長常被我修理,事實上這是不對的,整個教育的問題從參謀總長到國防部長要有整體的規劃,所以今天出這個亂子,是就錢吃麵,是精實案的後遺症,要砍人力,又要賣校地,這是唯一看到的利益,但是卻是所有的班隊都受到傷害。


 

如何落實「國軍軍事教育改革」公聽會紀錄-4 帥化民委員

主席(李委員文忠代):請帥委員化民發言。

帥委員化民:主席、各位學者專家、各位同仁。我覺得國防部和所有從事教育的同仁都可以思考一下,其實今天的會議有拋磚引玉的作用。基本上,國軍教育可以分為3個區塊,第一個區塊是基礎教育,也就是三軍官校、政戰學校、管理學院以及中正理工學院。在基礎教育這個區塊,本席認為應該先確立教育的目的為何?要培養什麼?要不然永遠會像以前一樣反反覆覆的,因為「為訓而用」,所以就加了很多立即要用的東西,但是卻忘了這是一個基礎教育。然而,當初為什麼會如此定名?此係為了奠定國軍基本幹部人才之所需。坦白說,我們實在避免不了由一個名將來當校長,問題是這個校長到底懂不懂教育?他與教評會的關係為何?他與副校長、教育長的出身能否產生互補作用?這部分一定要明白確定。其實歷屆校院長的權力很大,但他們不見得懂教育的問題,所以就變成會干預到這個問題。倘若這名校院長真的懂這部分,當然就有權指導課程設計或教育路線發展等,這中間如何取得平衡。

其次,有關校院的投資,請柯副部長查一下,這些基礎院校停止進用文職和軍職老師這項管制已經多少年了?將來這名校院長還要不要發展校務?其實一個校院最重要的並不是讓這些老師routine、朝九晚五來上課,否則就算找一個白痴來當校長都可以。本席認為重點是針對未來戰爭、建軍的需要來做,如果必須變更課程設計以及設計課程內容,校院的高級決策幹部就有決定性的作用了。

第二,有關用兵教育的部分,本席認為用兵教育應該要專業化。有關指參教育的時數,從當年陸大的16個月,到後來跟美軍學習而壓縮到10個月或12個月,問題是這個課程內容能否培養一名指參軍官?其實我們是走在美國的前面,因為我們有成立一個戰研班,這些人是指參中的指參,因為他們是用兵、打仗的人,所以才會成立一個戰研班。然而,當時戰研班是靠郝先生動員當年日系(包括日本實踐研究大學)所培養的人才,以及德系的老老師等,投入這麼大的教育資源之後才培養出一批現階段已經退休的優秀中、上將,問題是現在有沒有這種魄力?無論是為了中華民國的存在或其他目的,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將領人才的培育!

事實上,目前指參教育有很大一片空白就是聯合作戰教育,如果聯合作戰教育不在指參教育一開始就奠基的話,將來國軍的聯合作戰就是空的,這樣如何能容納其他亂七八糟的課程?更何況原本教育施教的時程都已經不夠了。再者,有關戰院的部分,本席要請教劉鴻鳴副校長,多年來戰院係以陸軍的課程為主,海、空軍的長官都認為在那裡可說是浪費青春,因為在那裡所學的,到了海、空軍都是沒有用處的,而這種基本結構性的缺失迄今仍無法改進。戰院的課程如果拉拉雜雜弄一些別的東西,或為了追求時時髦而弄學分、授學位,本席實在不知道這樣對未來高階人才的培養有何好處。今天有誰敢否認我方才所說的,海、空軍在戰院所學到的東西,回去之後都是沒有用的、用處不大?這只是用來升將官或占重要軍職的學歷而已。大家都知道,美軍有三軍戰院、有國家戰院等4個校院在做不同的工作,但是我們只給戰院一個教學單位來接這麼重大的職務,他們怎麼做得來?

此外,建軍以及戰備人才的培養又是另外一個區塊。當年我們跟湯先生要員額時曾計算過,有32000人是搞參二、三、搞打仗的,有37000名軍官是搞參一、四、搞後勤、搞資訊、搞財務、搞主計的,他們的教育學歷只到高級班,這樣如何讓國軍現代化?所以那個時候才成立國管班的戰略班以及指參班,結果今天又開始萎縮了。當年是由8個博士、24個碩士來成立這個班,並發展課程內容,再加上和企管研究所、資源管理研究所結合在一起,相信玩大學的人都知道,系所合一是最精簡的編組,問題是今天你們又把它分開了,其師資、人力以及課程發展可能會完全停頓,不出幾年就會回到以前授學歷的班隊,這才是本席真正憂心的部分。

為什麼今天建軍做不好?為什麼採購會有弊案?為什麼C4ISR做不好?為什麼後勤的部分會搞不好?此係因為根本沒有培養軍備、軍政人才之處,你們只把它當成一個小小的班並併到指參裡面,這樣當然會產生將來建軍的嚴重問題。為什麼郭力恆在美國出了問題,回來台灣又被海軍聘用?此係因為我們沒有這種人才,所以只能將就著用。本席認為如果人才培養足夠的話,弊端就會比較少,因為隨時可以換人做。其實今天的問題不只是一個小小的國管班,也不是因為帥委員當過院長,所以就特別關心這部分,問題是整個軍備體系以及軍政體系的人才培訓何在?方才蘭將軍曾提及一個問題,資訊化並不是沒有施教單位。據瞭解,中正理工學院有一個資訊所,這是教資工的部分,而管理學院有一個資訊所,這是教資管的部分,這兩個資訊所培養出來的人才,在你們的人事制度上仍然定位為行政人員,我請問:不管是參一、二、三、四或是高階作戰指揮官,他們根本沒有資訊的基本常識,這樣要如何去打未來的C4ISR的戰爭?然而,這些人出來之後還是行政官,而行政官管的是出納或排桌次,這樣當然留不住人才嘛!由此可知,你們的人事制度跟教育體制是無法配合的。像我在管資管的管院時,他們要把資工的課程改為資管的課程都很困難了,而且還需要大力投資,美軍的副主管都是有資訊專長………

尤委員清:(在席位上)其實我們有很多機會在立法院聽到帥委員的意見,因為今天有邀請許多人……

帥委員化民:現在我已經把問題拋出來了,否則大家根本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而且這一類的問題並不是一天就能解決的,本席希望你們能釐清國軍軍事教育以及市場的問題。今天幹校面臨的問題就是將來的市場有沒有那麼大?我絕對贊成保留它的研究所並擴大招生,但是它的大學部是否要停招?畢竟現在軍官員額已經壓縮到這麼低了,總之,國防部回去之後應該針對這些問題定出研討基礎,而不是今天看了這種病就改一下,之後看了另一種病又改一下。方才尤委員好像還有其他的問題,本席今天只是先把比較關鍵的問題提出來。

尤委員清:(在席位上)我是想聽聽來賓的意見。

主席(帥委員化民):請鍾將軍克雄發言。

鍾將軍克雄:主席、各位學者專家、各位委員。我是國防管理學院帥院長任內的教育長,在任大約四年,今天很高興有機會和各位談談相關的想法。

我要先回應有關校區變更和國管班位置的問題,然後再報告有關李委員和帥委員所提的比較大層次的軍事教育改革的問題。對於國管班要不要移到國防大學校區的問題,我建議國防部再仔細思考。國管班的國防管理指參班和國防管理戰略班其實是帥院長任內和我擔任教育長期間,大約花了3年時間蒐集很多資料,才說服國防部成立的。在整個建軍體系內,要成立一個比較高階的班其實是很困難的,在國防管理指參班和戰略班之前,除了十幾年前的兵研所之外,大概沒有成立任何一個新的班隊。

當初我們之所以能說動國防部成立這個班隊,主要是因為我們運用了幾個數據和理由。舉例來說,我們認為國防管理的人力研究付諸缺如,包括三軍的組織編配和人力編組、作戰軍官和後勤軍官的比例,以及將官、校官和尉官的比例都沒有人在研究,再進一步從國防人力體系來看,三軍官校每年都是按照既定的模式在招生,從物理的水流流量來看,如果不針對進來的人力、招生的額度和停年做任何調整的話,整個軍事結構體系將沒有下車機制,而只有上車機制。所以我們建議國防部在國防管理學院裡面建立這樣的班隊,因為這些人將成為高階軍官,是最重要的政策形成者,必須要有這樣的想法,而這些想法就來自一連串的訓練。

其次是財力問題,以這次的軍購案而言,大家所想到的財力來源就是特別預算。在座的劉立倫教授當初是我們學校的財研所所長,我們常常一起研究國防財力的籌措和運用問題。從民間公司的角度來看,一家民間公司的財力如果經年累月都不好,也想不出解決辦法,總經理早就下台了。我們現在的國防財力也不足,可是大家有思考過貸款或請美國支援銀行貸款,就像第三世界國家運用有限的國防財力來發揮相關工作一樣的作法嗎?這個問題目前國軍體系也沒有人做過研究。相對的,台灣的後勤原先是世界一流的,可是因為所有的廠庫都是沿著台鐵的路線建置,這樣的後勤和物流真的有辦法支援未來的戰事需要嗎?我想是有問題的。

所以我們當初提出很多理由和數據向部裡報告,主張國防管理學院有必要建立這樣的班隊,而其成立條件主要是因為國防管理學院設有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財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後勤資源管理研究所和資訊管理研究所,可以運用這些師資交錯執行。創立初期,因為師資還是不夠,所以我們也找了很多外面的老師,當時一個禮拜五天當中,有一天要在台大上課,透過台大的老師,讓國防管理的指參班隊和戰略班隊吸收外面的新知並進行交流,甚至現在的行政院蔡英文副院長也是當時國防管理學院的老師,為大家講授軍事採購的相關問題。因為當時我們的法制研究所必須訓練相關人才,而國軍裡面並無人研究軍事採購的相關法令,所以國防管理指參班和戰略班的成立是非常重要的。

綜上所述,國防管理指參班和戰略班的成立條件是和所有的學校結合在一起的,所以如果這個班隊搬到龍潭去的話,可能3年內就會瓦解掉,這並不是說這個單位會消失,而是其實質的存在價值和施訓方式將不再存在。

有關這個問題,正好副部長在此,所以我也特別向副部長報告,希望你們要仔細考慮。我們今天在台灣的生存,備戰基本上比較沒有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建軍,建軍就是方才李委員所講的,我們的想法到底是什麼?想法不會憑空而降,而是需要透過長期的培養、訓練和教育體系的思考才有可能形成,這個班隊就是在培養高級後勤幕僚的想法。以上是我首先要向各位報告的。

接下來是有關國軍教育的問題。國軍教育現在面臨的問題非常多,主要的問題不在備戰,而在建軍。我要在此提出四個較屬執行層面的建議:第一,個人認為在目前的建軍備戰教育中,要著重建軍方面的教育,特別是深造教育,一定要花功夫下去。我覺得在目前的建軍教育中,深造教育並未獲得應有的重視。當然,深造教育的內涵是要如何在教學和研究上精進。目前教學上是有精進,研究部分並沒有。我當教育長的時候,只要有指參班和戰略班的班隊進來,我就奉帥院長之命,帶著二、三十名學員從聯一拜訪到聯五,讓各單位認識所有的學員,並提供他們研究題目,所以每個前來受訓的學員都會有一個和自己本職有關的題目,讓他們有機會深入高師幕僚單位的問題。所以我首先要呼籲重視深造教育,特別是它的教育內涵。

第二,剛剛國防部提到目前教育訓練的預算大概占國防預算的1.65%,我不知道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可是如果以目前國防部的採購來看,不管是不是軍購,國防部目前規定所有國內外廠商提供的教育教育訓練費用是6%,所以目前的執行方式和1.65%的預算是有差距的。我的意思並不是相關預算要編到6%,但是從這個數據看來,目前的預算顯然是不足的。同時我也認為,目前的1.65%可能多半集中在訓練,而非教育。有關訓練和教育經費要如何平衡地分配,我也要特別建議國防部進行數據上的統計和分析。

第三,我剛剛提到研究很重要,而研究其實就是一個想法。國軍真正由國防部來支持三軍院校的研究經費是在孫震部長任內。現在三軍院校根本就沒有任何一筆預算是用在研究上,既然沒有研究預算,怎麼有錢支持教學單位進行研究呢?可是相對而言,教育部的體系其實另有國科會的預算來協助推動研究工作,而國軍院校目前拿不到國科會的錢。孫震部長任內,國科會曾經一年拿1億元出來從事非科學的、國防管理方面的研究,這筆錢除了給國防管理學院、國防大學和政戰學校,也給民間,大家一起競爭,看誰提的案子比較好。但是後來這樣的事就沒有了。所以我建議,要讓教學研究從國防體系裡面走出來,一定要有個機制,如果沒有機制和固定的預算,只有口號,這件事是做不好的。

最後,軍事教育改革並不是只有中華民國才重視,全世界都在重視,以美軍而言,他們就訂有Joint Vision 2010,也就是到2010年,他們希望自己的建軍達到什麼程度,而這裡面有一個子計畫—PME,就是Professional Military Education的縮寫,主要是在處理軍事教育的改革以及聯戰教育要如何帶進來的問題。目前整個軍事教育體系,如果像方才軍教處所講的只有三、五十個人,要做這件事情是有困難的。所以我有一個建議請國防部思考。雖然國防部看起來好像沒有錢,但其實國防部也是最有錢的單位,比方說,你們握有好幾十億美金的offset的錢,這筆錢原來都是經濟部在用,將來國防部是否可能把這筆錢拿一部分出來,和美軍簽個約,請美國協助我們進行軍事教育改革?尤其是博勝案之後,未來的作戰模式都會跟著美軍走,如果能夠透過這樣的機制,現階段美軍可能可以派一個team過來,協助我們做這些事情。當然,這還需要國防部做一個評估。

以上淺見,敬請各位指教。謝謝!

主席:謝謝鍾教授的建議,這些建議非常具體可行,本席也奉勸國防部官員不要搖頭,這些事情只要努力嘗試,就有可能;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必須自己去爭取。

另外,根據我前幾年的觀察,教育研究的錢就是在酬庸某些智庫;弄個兩篇文章那還不如和學校建立長久的研究機制,這是鍾教授的第二個建議,我也請柯副部長好好思考。

孫震當教育部長時,我是教育處長,那筆錢怎麼來的我很清楚,當初弄到這筆錢,就是為了彌補軍教系統很少能夠拿到國科會的資助,因為我們是研究非營利的,他們是研究營利的。所以我建議柯副部長要替我們的教育處找經費,尤其是軍購的offset,本來就可以談。上次開公聽會不就提到有直接工合和間接工合嗎?直接工合就要回沖到我們國軍的教育體系,我覺得這是非常有創意的看法。

尤委員清:(在席位上)主席,能不能請三軍官校校長或教育長講話?

主席:校長沒有來。我們還是先聽學者專家的建議,然後再做回應,以免亂了程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