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y Chao
國內兩大軍事雜誌《尖端科技》與《天生射手》專欄作家。
恐攻中緊急醫療之能力加強 2015年11月22日
相關文章分享請註明出處,未經許可不得投稿或營利用!
據聯邦調查局舊金山特殊武器與戰術小隊(SWAT)的戰術急救員Jim Morrissey在其活動槍手的專文內指出,近年來警方面臨隨機攻擊事件,主要的改變之一是了解需以當前現有人力對付威脅,不能再坐等至戰術小隊抵達;第二,除了在戰術小隊內編入專門的特種醫療人力外,其他小隊成員乃至一般員警,也要進行如止血類的自救/互救訓練。
攻擊事件中急救的分區概念:
一般的緊急醫療技術員EMT必須要待在安全的位置,也就是所謂的冷區(Cold Zone),直到警方有系統地肅清現場,然後他們才可以接近傷者(或是由員警將傷者搬運/護送到安全的位置,再移交給緊急醫療技術員)。
而暖區(Warm Zone)的傷患處理,則可能交由所謂的救援特遣隊(Rescue Task Force)來進行:所謂暖區是指威脅剛剛被消滅或轉移,或員警當下才肅清的區域,因此在進入這個區域的執法和急救人員,除了事前要有協同訓練與計劃的經驗外,一律都需要穿戴防彈背心與頭盔;至於特遣隊的成員,則由員警和消防等單位共同組成,進入現場後,這些人會快速地確保安全,然後進行檢傷分類(triage),為危及性命的傷勢進行緊急處理(emergency care)與傷患搬運(extrication)。
至於風險最高的熱區(Hot Zone)則是由隨隊的戰術急救員(Tactical Medic)來處理:和救援特遣隊不太一樣的是,戰術急救員是特殊武器與戰術小組內部的成員,而非來自其他配合單位。他除了平常處理隊員的輕微受傷外,在隊伍受命要準備行動時,也負責和消防/急救單位的人員/救護車做好溝通協調甚至簡報。而在隊伍展開行動之際,戰術急救員會隨他們一起進入現場,為當時受傷的戰術小組組員,其他單位的員警,百姓甚至嫌犯,做當下必要的緊急處理。等現場安全之後,他會將各類傷者移交給其他緊急醫療人員,準備為其進行後送。
因此我國反恐部隊可能需要的,便是培養一定數量的戰術急救員人力,以便在狀況發生時,於現場進行挽救生命,爭取時間的必要處理;而其他支援警力(保警/霹靂小組等),應考慮採行國外救援特遣隊的模式,和所在地的消防醫護人員,進行協同計畫/訓練,並在事發時提供他們必須的裝備與隨扈,緊跟在維安或其他特勤部隊之後,去為傷者做進一步的處理,搬運和後送。這樣的人力,與現有的緊急醫療和急診/外科能量整合後,對於國內降低恐怖攻擊的傷亡,一定會有顯著的幫助!
寫在前面:幾年前在下於尖端科技刊登過使用止血帶的國外文獻(正反方都有列表),所以在這裡不會引太多這方面的資料;本文主要是在寫過執法人員對攻擊事件的因應之後,延伸出來的引用資料與思考。
提過了軍警單位,現在我們可能得回過頭來看看民眾的部分
首先,戰鬥醫療研究或面對的樣本,通常是在一定年齡範圍(18-40)內且身體健康,較無宿疾顧慮的男性,這和民間急救面對老弱婦孺和各類
好吧,那我現在很想問一個問題,是不是我們乾脆放棄了事?
這個答案在許多國外的現役或退役的軍事/民間醫療人員面前,是”否定的”
即使我們國家的法律許可,但可以和各位保證-首先,在事發現場有幾十位沒有制服或章記可以識別的武裝公民,絕對會是執法單位的一大噩夢!再來,這些人的槍械和現場所有的彈殼恐怕都要一律沒收採樣,然後和死傷者的傷口以及嫌犯的武器做交叉比對,確定殺害無辜的不是這些善意的武裝公民;如果我再把訓練和法律問題加進去(沒有時常練習在壓力下進行射擊的人,他一拔槍能準確擊中目標的機會是多少?),大家就顯然了解,武裝公民在現階段(尤其是當今的台灣),不會是反恐的一個好方案
好吧,我知道一定會有人擔心被告的問題,所以先把下面國內的法規引用出來:
1.緊急救護法 第 14-2 條 救護人員以外之人,為免除他人生命之急迫危險,使用緊急救護設備或施予急救措施者,適用民法、刑法緊急避難免責之規定。 救護人員於非值勤期間,前項規定亦適用之。
2.醫師法 第 28 條 未取得合法醫師資格,擅自執行醫療業務者,處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 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金,其所使用之藥 械沒收之。但合於下列情形之一者,不罰: 一、(略)。 二、(略)。 三、(略)。 四、臨時施行急救。
當然,我乃至任何人都無法保證你不會在幫完人之後被告,告完你可能幾個月後獲得不起訴處分,或是要上法庭去說明自己的所作所為合法,法庭判決也不一定對你有利,這段期間乃至結果,對你甚至家庭事業一定都是煎熬
如果你認同在下的觀點,那請繼續看下篇;否則可以節省寶貴的時間
短時間的致命威脅
如果要問醫學研究者,在反恐戰爭以來,哪些到院前的處理方式真正能夠救命,多數人的回答可能都是止血帶(由於能夠提供遠超過雙手施壓的效果,止血帶使得肢體末梢大量失血者的死亡率減少了67%)和TXA,不過由於許多傳統觀念和錯誤資訊,即使已有很多資料豐富的文獻證明,還是面臨許多的反彈:至今還是有人以為”十分鐘要放鬆止血帶一次”,因此還是必須把和止血帶的運用效果研究,分別概述如下:
民間可預防的死亡原因- 還是大量失血
在Newtown事件過後四個月,美國外科醫師協會組成了聯合委員會,並提出建議:表示不該有人死於未經控制的失血,在隨後的論文中,這個聯合委員會更提出了”旁觀者”應該要成為”即刻反應者”,並進行如使用止血帶一類的急救方式,後來國土安全部在今年十月七號,宣導控制失血,並鼓勵在緊急狀況下使用止血帶;隨即白宮方面也開始推行,希望這類控制失血的器材,和心臟電擊器一樣,普及到每所學校,體育館,購物中心和機場等地,讓那些有意願與能力的民眾,能在狀況發生時控制失血,免得傷者枉死;事實上北卡萊納州的Charlotte Douglas機場,還有在威斯康辛,伊利諾斯和紐約州等地的學校,都已經在校內準備了許多控制失血的器材組;而此舉也獲得了相關專業人士的肯定:如退役軍醫,目前為德州休士頓大學的外科教授John Holcomb,便認為”在這樣多槍擊案發生之際,為什麼國內每所學校沒有準備控制失血的器材?””這類攻擊發生在美國本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顯然在攻擊事件當中,對真正希望為傷者爭取時間的人來說,除了避開危險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應該就是止血。所幸以往將止血帶視為最後手段的觀念,已經有了改變。但另一些軍醫人員則認為,既然民眾的生理條件與防護裝備不及軍警,如果能將止血帶和相關控制出血的器材,配合上直接施壓,使用止血材塞入止血等基本訓練,應該能進一步的挽救更多生命。因此他們深覺在推行止血帶以外,還要能辨識出傷勢的嚴重性,安全地搬運傷患,讓他們維持甚麼樣的姿勢,幫助那些胸腹受傷者繼續呼吸,替他們保暖,以及如何報案等等
目前這些急救器材已經被用在多達140個人身上,其中還有被刀械砍傷數十次的傷者,他因為員警在其手臂和腿各綁上了一條止血帶,所以挽回一命;而警方在使用這些器材後,都會留下紀錄,並和醫學中心的資料作比對,以確認使用的效果;他們接下來的目標是,讓這些器材和心臟電擊器放置在同個地點,並進行訓練-因為恐怖主義不再是一個理論,而是一個平日就可能遇上的威脅!
上文承蒙 Casey Chao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Casey Chao:急救裝備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2005567
Casey Chao:五個關於止血帶的迷思與警用急救包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2004259
Casey Chao:十個出血控制的迷思與骨盆中槍後的效應和該怎樣急救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2004073
Casey Chao:關於無差別攻擊事件的因應,給一般朋友與圈內人的參考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2004967
Casey Chao:從海豹部隊軍醫寫的 Battle Ready 談 戰術醫療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2005204
Casey Chao:對於國軍政戰文宣與戰鬥心理學和戰鬥醫療人員的一點管見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2004628
相關文章分享請註明出處,未經許可不得投稿或營利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