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海官  

2017 派赴美國海軍官校
第 57 屆國際事務研討會 57th Naval Academy Foreign Affairs Conference

服務機關 : 海軍軍官學校
姓名職稱 : 正期 107 年班學生賴冠穎
正期 107 年班學生林鈺惠
派赴國家 : 美國
出國時間 : 中華民國 106 年 4 月 9 日至 4 月 15 日

壹、 摘 要

美國海軍官校國際事務研討會(NAFAC)自 1961 年開始,是美國最大的大學 國際事務研討會,邀請美國各大學及各國海軍官校專長於國際關係之精英,藉此 透過民間與軍方的不同觀點,於討論及思辯中,分析國際現勢及未來世界走向。

每年的研討會會以外交、軍事的熱門議題定為主題,邀請各領域的學者或是 在相關議題中有實務經驗的資深將領擔任主講或是進行討論會。在一個場次的討 論會結束以後,則是對不同議題進行圓桌討論,每個圓桌討論組由十餘名美國各 校文、武學生組成,海軍官校生擔任主席及記錄,並有一至兩個教授在場提供建 議及指導。

今年由正期 107 年班學生賴冠穎及林鈺惠代表中華民國海軍官校參加,在入 住美國海軍官校準備研討會之餘,就近觀察美國官校生的生活管理、課業修習狀 況。並在各場合穿著軍常服,與各國海軍官校生或是軍官分享軍旅經驗、交流意見,同時向全美大學生介紹及推廣臺灣,希望透過國民外交使學員們對臺灣產生良好印象,進而提高我國能見度。

貳、 目 次

壹、摘要
貳、目次
參、研討會目的
肆、研討會過程
伍、心得
陸、建議

      一、對中華民國海軍之建議
      二、對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學校之建議

柒、附錄
      一、照片
      二、研討會行程表
      三、圓桌會議最後報告


參、 研討會目的

本次通過甄選,奉派赴美參加國際事務研討會,與國際各地的代表探討本次 研討會主題「現在是否是強權競爭的新時代?」,從一名畢業後即將於全球焦點區 域在第一線參與國際事務的準軍官出發,了解未來可能在軍政經各領域擔任要角 的美國菁英學生對於未來國際情勢發展的意見,摸索美國軍、民對各項議題所抱 有的立場與態度,同時在會議中提供臺灣身為美國盟友之觀點與正反持論。

主辦之美海軍官校學生團隊,對國際軍校生有相較於美國民間學生更禮遇及 特殊之安排,我們每人配賦有一個學生貼身接待,入住其寢室並與之一同作息, 讓我們可以體會美國海軍官校的生活、制度、食宿、校園、訓練等,從這之中吾 等也發現很多美國海軍官校與我海軍官校之差異,對我校、本軍有著深切的反思,同時發想許多建言,將在本文中一一條列、說明。

肆、 研討會過程

本次於 106 年 4 月 9 日從桃園國際機場出發,幾經轉機,到達巴爾的摩機場

為當地時間 106 年 4 月 10 日早上 11 點,由主辦方派出官校生所駕駛之箱型車接 駁至美國海軍官校安頓行李,並在盥洗後稍做休息。隨後即換著軍常服,前往美 國民間大學參加代表入住之飯店,參與見面晚會(圖一),在用晚餐之餘,與各校/ 國代表互相介紹彼此,藉此了解參與人員組成背景,也對大家有初步認識,紮實 建立友誼之基礎。

返回學校生活區後也第一次見到入住之寢室所有成員(圖二),該寢室皆為四 年級學生(MIDN 1/C),已經經過單位選填,且很剛好的是四員各是四種美國海軍 官校畢業生之任官管道-水面艦隊、水下艦隊、陸戰隊及航空,讓我有對象可以 深入探討美國海軍軍官的各項不同發展,或是兩國各單位之異同。

次日早上七點整我們一同參與了中隊(Company,原意為連,與我海軍官校之 中隊相同編階,該校編制有 30 個中隊)早點名(圖三),並與所有學生一同上餐廳 用早餐(圖四),就近了解其食宿、生活,甚至還有餐廳在座最高年班學長離座時 用力敲擊桌子,或是一年級新生不管是走動或是打取飯菜都需要用手掌伸進大帽攜帶、不得離身等各種有趣傳統。

用完早餐後,所有參與者於各場演講舉行的主要位置馬漢廳(Mahan Auditorium)齊聚一堂(圖五、圖六),研討會行程正式開始(完整行程表見附錄二), 首先由本次國際事務研討會總召集人四年級學生 Charlotte Asdal 歡迎所有參與者, 並邀請美國海軍官校校長 Walter Carter 中將為本次研討會開場。其簡短的開場詞 有提到他三十九年前還是一年級新生時,參加本研討會並擔任接待,是其官校記 憶中很特殊的一環,類似的言論也能在其他該校畢業多年之講者口中聽見,證明 NAFAC 是美國海軍官校歷史悠久的年度重大事件,此般重要任務由學生統籌、 執行,軍官及教師僅從旁幫助,足見該校學生獨當一面的能力。

接著進行演講(Keynote Address)及討論會(Panel)(圖七),第一場演講即是由前 美國公共事務副國務卿、前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 Admiral Kirby 進行,從海軍基層軍官、海軍指揮官、軍隊/政府公共事務面對者等角度出 發,分析「現在是否是強權競爭的新時代? (A New Era of Great Power Competition?)」的研討會主題,為後來幾日的討論定出方向。每一場次在台上的人都是軍政經及 學術領域面對中國、俄國、印度、伊斯蘭激進主義的權威,這四者是講到「強權」 不斷在會議中提到的主體,其中軍事背景講者包括大韓民國駐美武官 Pyo, Se Woo 將軍、美國前阿富汗戰區司令陸戰隊 John Allen 將軍、前第六艦隊司令 James Foggo 中將、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 Samuel Locklear 上將等,皆是長期關注全球防務動態 就會知悉其名的大人物。民間講者也是不遑多讓,大多來自各名校安全戰略相關 研究所之學者,還有 CSIS 與蘭德等智庫的研究員,其中最有趣的莫過於幽靈艦隊一書的作者 August Cole。其講演有異於國內研討會留至最後幾分鐘再行發問的模式,安排每個場次足足一半時間來進行問答,場場踴躍發問,美國學生的開放 性思考能力可見一斑,如此方式也使研討會更為活潑,且切合學生需求。透過這 些專家學者的引導與啟發,能夠讓我們長期困頓卻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如醍醐灌 頂一般,並且帶到圓桌討論組與大家分享。

圓桌討論(Round Table)則是研討會一大重點,在各場次講演結束後,會在會 場外集合各圓桌討論組,由主席帶領至教室內實施討論。圓桌討論議題各異,大 家討論的時候會針對其議題來剖析講演,這次的議題計有:「Anyplace, Anywhere, Anytime-Power Projection and Sea Control in a Multipolar Would.(隨時隨地-多極世 界的武力投射及海洋控制)」、「Breaking the Ice-Competing for Security, Governance, and Economic Opportunity in an Emerging Arctic.(破冰-北極正在浮上檯面的安全、 控制、經濟競爭)」、「Chess in the Desert-Regional and Great Power Proxy Wars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沙漠棋局-北非及中東的代理人戰爭)」、「Crouching Tiger, Rising Power-The Growth and Influence of the World’s Largest Democracy.(猛虎出閘-印度,世界最大民主的成長與影響)」、「Defining the Undefined-What does great power mean? Are we in a new era of great power competition?(定義未明-強 權要如何認定?)」、「Duck and Cover-The Proliferation of WMDs.(閃躲!遮蔽!-大規 模毀滅性武器的擴張)」、「The Final Frontier-Corporatization,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Space.(最後的邊界-太空中的競合)」、「The Friendly Scramble for Everywhere-Building Spheres of Influence through Foreign Aid, Investment, and Disaster Response.(雜亂蔓延中的友善-利用境外人道救援、投資及賑災擴張影響 力)」、「The Ring of Fire-Political and Military Tension in East Asia.(火圈-東亞的軍政 緊張情勢)」、「The Rise of the Machines and Little Green Men-From Science Fiction to Science Fact and the Future of All Levels of Warfare.(機器及外星人的崛起-從科幻 到科學來分析未來戰爭)」、「Springtime for Putin-The Reawakening of the Russian Bear.(普丁的春天-從冬眠中甦醒的俄國熊)」、「Too Close for Comfort-Controlling Maritime Chokepoints and Trade Routes.(別進我的舒適界線!-貿易航線及海洋扼 制點的控制)」、「Virtually, Anything Goes-The Primacy of Cyberspace, Rules for Cyber Warfare,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無孔不入-網路空間的優先權、網路戰的規則、 還有各種網路)」、「Why Can't We Be Friends?-Great Power Cooperation and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Agreements.(做朋友,好嗎?-強權的合作及國際 組織/協議在其中的角色)」,還有學生林鈺惠參加的「The McDonald's Effect-The Responsibilities, Governance, and Effects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麥當勞效應-多國企業的責任)」(圖八)以及學生賴冠穎參加的「The Panda or the Dragon-The Chinese Dream and the Future of Chinese Power.(潛龍抑或是熊貓?-中國夢及中國 的未來力量)」(圖九),各個都是搔到癢處,不得不佩服主辦方訂出討論邊界及下 標題之能力。

每個圓桌討論組由大約十餘個來自文、武各校的代表組成,由美國海軍官校 生扮演主席、紀錄的角色,還有兩至三個美國海軍官校或外校之教官/教授在場指導及解惑。大家面對教室中央圍坐(圖十),先是輪流丟出方才於講演中獲得之 論點,再來針對各員的論點做出分析,正反持方做辯論來支持自己的看法。一個 圓桌討論是兩個小時,中間是毫無冷場,有時理性的引用著名學術論文佐證,有 時激烈的互相辯駁,最後總是可以獲得客觀的結論。在每天第一場圓桌的開始,負責記錄的學生會發下一張前天討論的提要,幫助大家整理思緒並延續議題、定 調昨日的共識,面對會議十分嚴謹。在討論中,本身有一點辯論經驗的我這才發 現思辨訓練的目的,也了解到西方教育為何成功。

在會議期間的午、晚餐,主辦方都有安排精緻的飲食與妥適的地點提供代表 們在較為嚴肅的學術環境之外,還有與其他代表交換意見、向與會學者私下請教、並建立友誼的交際場合(圖十一、圖十二)。在此類場合可以發現美國學生善與人交際,舉止大方,不熟的聊天對象也能找到共通話題,滔滔不絕。

幾天的行程中最特別的莫過於 YP 艇(Yard Patrol Craft,該艇為美國海軍官校 生在暑期進行艇訓使用之訓練船隻,我海軍官校每年也會派遣兩名學生參加該訓 練)的遊港航行(圖十三),除了讓民間大學生體驗該校學生軍事的一面,也讓其他 國家的海軍官校生了解其軍事課程模式。比較有趣的是在艇上與軍校生們交流船 藝相關課程時,美國海軍官校生提到他們前兩年才將天文航海重新列入軍事必修 課程,而且是將觀測天體之方位及高度等參數輸入進電腦自動解算定位,還是覺 得課程困難繁重,雖然本科目學生賴冠穎同樣不是很上手,還是答應在稍晚要露 一手給他們看看。於是學生在晚餐時間帶上筆記本,翻出平日抄寫之天文航海例題,將需要查表之參數先行於紙上寫下,再蓋上筆記本重新解算一次,博得在場 學生一致讚賞。

最後一天的晚餐則是閉幕晚宴,各民間大學生無不穿出最正式的服裝,各國 軍校生和軍官也著禮服出席。其中令學生賴冠穎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晚宴,而是在 晚宴開始前的一個紀念儀式,美軍在所有正式晚宴都會在舞台前方空下一張單人 桌,其為留給 POW/MIA(戰俘/行動中失蹤)人員返家時所用(圖十四),每樣桌上的物品皆有不同代表意義,並恭讀完一段期待他們能夠回來的沉重文字後,宴會才 會開始,透過儀式時時提醒現役人員有這些英雄的付出才有美國今日的自由。在晚宴時除了互相對這幾天認識的朋友道別及合照外,也互換紀念品及聯絡方式、 社群帳號等(圖十五、圖十六、圖十七、圖十八)。為精彩的國際事務研討會畫下 完美句點。

次日凌晨五點,再度乘坐主辦方所派的廂型車離開美國海軍官校,並許下一 個未來要再穿著軍服與外軍交流的願望,前往巴爾的摩機場搭機回臺。

伍、 心 得

短短五天在美國的時間中,我們由外至內、由大至小,從文化、制度、學術各方面不斷的接受衝擊,但也激盪出不少想法。在此提出觀察各項事物中所得,希望帶給吾等反思空間。

本次參加學術研討會,最直接接觸的即為兩國學術環境和學習氛圍之差異。如前述般,美國學生開放性思考能力為其高等教育一大主軸,相較於我海軍官校 辦理專題演講甚或是平時課堂中,提問時總是乏人問津,重要演講甚至還出現安 排問問題公差並配發預先設定之問題,以免出現冷場或是問出完全不具深度之問 題的情況出現。當然這並不侷限於我海軍官校內,而是全臺甚或亞洲學生普遍現 象,我們經常將此弊病怪罪於亞洲人生性「害羞內向」、「有問題卻悶在心裡避免 出頭」。個人認為這些理由只顯露一小部分的原因,最主要的問題是臺灣學生在 從小被動接受填鴨式教育後,根本性的缺乏找出關鍵問題的能力。

相較於亞洲師資偏重傳道、授業的性質,西方的老師則是主要扮演著解惑的 角色。在本次圓桌討論時西式教育取向一覽無疑,會議主席拋出問題後,每個人 都能、也都想對其發表自身意見,若發生意見衝突,代表總是可以提出該領域確 切是哪個學者曾經發表過什麼論文或是理論,他們是怎麼支持我的論點,但是這 論點本身有哪裡不符合現實云云。而在場指導教授則是靜靜的在一旁聽著,學生 的論述有缺陷也不會立即點出,等待其他學生發現攻擊的著力點,如果會議還是 朝向錯誤方向前進,教授才會開始一一指明問題、導正方向,適時提點的恰到好 處。代表不同意在座資深學者所述,也不會因為位階差異或是自認學藝不如教授 而沒有提出反對的辯駁。在互相攻防、採納後,問題都會一一取得可接受的共識, 當作繼續深入的基礎。實事求是的精神、完整的討論架構、嚴謹的學術倫理,在 在震撼著我們。

反觀亞洲教育中,教授可能說出接受反對意見之詞,也沒有任何學生膽敢犯上,唯恐該科成績不理想。但是軍官之所以為軍官,一大重要特質不正是找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嗎?

同時經過此次的研討會過後,深感臺灣教育體系對於國際關係這部分的不足, 針對國與國之間的事務,許多人是漠不關心的,而在時差 12 小時的地球另一端, 美國海軍官校的學生,不分高年級還是低年級,許多人針對全球正發燙又火熱的 議題深入討論,心態和態度與臺灣學生完全不一樣,在這個科技快速發展的社會, 發達的媒體以及網路資訊,當別人正在運用這些資源召集各校院的學生齊聚一堂, 開出許多議題做探討以及學習,反觀我們怎麼去和國際連結?在線上遊戲中流連, 對於世界的改變,大部分的我們卻依然視而不見。每個人都應該更為自己負責, 拓展自己的視野、了解外面世界的脈絡、多走出去看看,才能夠跳脫在這裡狹隘 的思維,資訊爆炸的世代,跟上社會流動的步伐儼然成為責任,國立臺灣大學政 治學系教授楊永明曾說:「在臺灣,不看新聞,與世界脫節,看了新聞,又和事實脫節。」不得不感嘆臺灣的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放眼國際是需要受到啟發以及衝擊的。

美國海軍官校學生注重本質學能以及各個科系專業領域的學習,各系的實驗 室非常先進,學生大部分也會在上課的同時使用到相關器材及設備,讀書風氣非 常好,就連四年級學生也絲毫不放過如午休等時間加緊準備課業。學習相關軟/ 硬體齊全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公發筆記型電腦及工程電子計算機、中隊交誼廳設 有無線網路,校內個人電子郵件信箱收發上課筆記、課程內容、作業分派。除了 學習的部分,在校內僅有兩個集合時間點:0700 早點名、餐前集合,除此之外 沒有任何集合,因為所有打掃或是餐廳的勤務都交給外包廠商,所有學生都可以 專注於課業、社團、大型活動、各類代表隊,培養了許多特殊才能,學習風氣非 常盛行!對比於我校學生 800 餘人,美國海軍官校人數超過六千人,這造就了根 本性的資源不對等,我們五個學系加起來所獲的的預算可能不及他們一個學系, 但是這個並不能阻擋我們效仿頂尖學府的心,硬體不如人,從軟體下手是可以更經濟的達成同樣成果的,從部分課程實驗性的改變上課模式成以提問為主,是可以嘗試的方向。

生活管理層面上,一到四年級有不同的休假模式,一年級在星期六會特別留 下作專業軍事學養的訓練或是體能訓練,尤其是以體能訓練的部分,美國海軍官 校學生總隊特別編制一個專業的體能訓練官針對各隊作出體能訓練規劃,不單只是跑步、仰臥起坐、伏地挺身等三項體能而已,訓練官更會針對有氧運動、燃脂 操、核心訓練、針對重點肌群的訓練,是有規劃循序漸進的體能鍛鍊課表,從而 帶動全校的運動風氣。與臺灣軍事養成教育最大的不同是,我國在校內的生活管 理依靠在年級高低所組成的指揮鏈上,縱然效率極佳,且在學習領導之前,學習 被領導也是必經之路,但是學生在接掌學習幹部指揮權後,卻開始面臨考慮思量交辦任務執行的深度、廣度、彈性不足的問題。美國海軍官校在一年級過後學長 姐學弟妹的上下間階層淡化,在校內敬禮時機只有遭遇軍官時,取而代之是互相 尊重、互相信任的方式,以榮譽制度下去推行政策,雖然有時候成效不彰或是執 行效率低落,但是這個氛圍不會讓學生思緒變得生硬僵化,保有自主空間反而使 學生處理大小問題更加靈活,對於事情也比較勇於發表意見或提出問題,訓練出 真正的指揮官人才。

生活管理中培養的事務處理能力,讓僅僅二十餘人、全由學生組成的團隊可 以承辦有來自多國多校院兩百多個參加者、歷史悠久且於學術界別具指標性的大 活動,從人員選定到邀請各方重要人士演講,從機票到住宿地點,從所有接待人員的培訓到相關場地、工作單位的協調絲毫不馬虎,足見該校學生的能力。

接下來探討制度面的問題,其畢業選填單位職位、任官制度與我國大致相同, 皆為按照成績上台撕榜,選擇初派單位。但是美海官是於四年級下學期初即辦理 選填作業,因此畢業後能夠依照未來單位、職位,將新科少尉們送至不同技術性 班隊接受專業訓練。而我國則是將所有海軍組畢業生一同送至海軍技術學校接受 初官班,再根據其官校與技校成績選填單位。與前述制度相衝突的是美國的兵科海軍軍官的航行值更官資格不分艙面/輪機,合格的航行值更官需要具備全艦各 部門執掌的基本知識,可見兩國於專才/通才教育上之不同理念。

潛艦軍官的選派也不一樣,我海軍在正期班學生畢業一年後,會召集全年班 一同說明,並做筆試、面試、壓力艙等初選,通過後才能進入潛艦軍官班受訓。美國則是每年分配一定量的潛艦名額在選船作業中,這些職位有一些成績、體能 上的選填門檻,若是成績到達一定水準,潛艦名額尚有剩餘的情況下,可能會被 迫選擇潛艦。我國現行潛戰隊軍官選任可能對四艘潛艦的情況下成效優良,高淘 汰率篩選出之潛艦見習官皆十分優秀,但是在我國水下艦隊擴張情況下,可以參考美國海軍的方式,增加試圖進入潛艦服役之軍官的母數,在不大幅降低素質情 況下,獲得足量的員額補充。

當然我海軍官校也有值得一談之優勢,上述之天文航海之修習即為一表徵, 美軍及其軍事養成教育因為資源充足,有許多科技產物輔佐,反而造成偏廢許多 種傳統技術的狀況。美國海軍官校在兩年前恢復天文航海的修習,在整個美國海 軍掀起一股波瀾,在其中一場講演的前五分鐘,該校畢業的學者們也在台上談論 這件事,並提到他們樂見其成,有些能力還是必須具有。我並在與美國海軍軍官深談中發現同樣的狀況不只出現在定位上,射控解算、船藝、通訊、組合指管等能由電腦輔助之學能也有新生代軍官過度依賴科技的情況,並提到像是美國那種 半自動的天文航海,若是船艦受到嚴重戰損連用來解算天體參數的電腦都無法使用,那不就失去學習天文航海作為 GPS 外之備用定位方法的效果了。

同時美國在每個軍官身上投資大量金錢,但是財大氣粗的做法,經常招致鋪 張浪費及不符合成本效益的批評,許多可以重複利用或是精簡的資源都沒有省下。 而我國在勤儉建軍的環境下,可以在相對美軍少很多的投資下,獲得素質接近的 有生戰力,相信經過社會支持、預算挹注、長官重視下,採購相關訓練、模擬設 施,並時常更新符合國際潮流及建軍需求的準則教範,我海軍也能培育出第一等 的人才,來建立第一等海軍。

在美國社會大眾對待現、退役軍人的尊重也是令人印象深刻,從一下飛機到 美國舊金山機場就聽到其他登機門廣播:「現在請頭等艙、白金會員、以及現役 軍人登機」,在洛杉磯時也有聽到:「我是洛杉磯市長,本機場為現役軍人提供休息室……,謝謝你們的付出」,而民眾在公共場合看見兩腿皆為義肢的戰傷榮民, 都會對其點頭示意。在本次研討會閉幕晚宴過後稍有空檔,本校派赴美國海軍官 校就讀的正期 106 年班(Class of 2017)學生林彥廷帶著我們至校外瀏覽街區,著軍常服走在街上,也經常見到民眾點頭打招呼,在聊天時也提到學長他們經常一群 同學穿軍服至校外小聚,要買單時店家卻通知已經由店內其他客人請客,這些客 人也會請店家帶句話給他們:「Thanks for your service!」。歷史中種種教訓已經告訴 我們,軍隊久訓不戰會使軍人社會地位低下,美國抑是長年投入戰爭,社會才會 不分立場的尊軍、愛軍。

近年國軍為了提升形象,過度強調國軍的救災功能,我們必須了解,救災不 是國軍本務,而是附加價值及愛民行為,絕不能本末倒置。美軍在美國的天災人 禍中同樣有著不可抹滅的汗馬功勞,可是卻不會不停拿出來邀功,就是其深知太 過於強調非戰爭軍事行動的能力,會使軍隊的專業模糊化。我軍現在的做法短期 間可以見到社會觀感良好的效果,但是長期卻會使國軍的不可替代性降低,並且有可能在軍事投資因為專業性受民意的質疑而在審查時受挫,在處理公關的份量拿捏上,高層不可不予以重視。

陸、 建 議

在數日的貼近觀察下,我們除了受到許多衝擊,也有以往對國軍改革發想的 建議,在與外軍交流時發現這些建議已經在他國的經驗中獲得驗證,以下分為「對 中華民國海軍」、「對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學校」兩部分的建言,並以條列式的呈現。

一、對中華民國海軍之建議

(一)、恢復禮服服制

我國海軍曾經配發有晚公服、晚常服、晚禮服(圖十九)、禮服等正 式服裝,用於出席宴會、晚會、舞會或類似之場合。在本研討會最後一 天閉幕晚宴時,各國軍校代表/軍官無不穿著學生口中的 Mess Dress 或 是美海軍歸類中的 Dinner Dress(註一)(圖十五、圖十六),男生帥氣筆挺, 女生的長裙裝也顯得莊重大方,甚至民間學生也穿著燕尾服或是小禮服。 全場僅有我國未配發禮服,穿著冬季軍常服參加,十分的突兀且不得體。

一國海軍是否真正做到國際化,從服制就能得知。在與外軍交流的 活動中,一定會舉辦正式的宴會,這時穿出來的衣服則是代表禮數,同 時扮演外交工具的重要角色。常服在美軍服制中為「平民穿著西裝外套 打領帶時的對應服裝,或是在禮服未規定穿著時的替代正裝」(註二), 可見穿著場合偏向正式的公務場合,出席晚宴並不適合。

考量我國國情及需要性,海軍全面配發禮服可能並不合適且不具成本效益,但建議可以任務性的選擇配發於可能會出席正式宴會之人員, 如海軍官校學生、敦睦遠航支隊納編人員、駐外武官/軍事代表團、赴 外受訓/交流/開會人員等。
其餘未配發禮服的人員遇到正式宴會,可以在服制中仿效美軍的折

衷方法-著冬季軍常服時打上領結(註三),更換一個小配件即有畫龍點 睛之效用。

註一、Male Officer Uniforms - Formal and Dinner Dress (http://www.public.navy.mil/bupers-npc/support/uniforms/uniformregulations/chapter 3/MaleOfficer/MO_DinnerDress/Pages/default.aspx)
註二、Male Officer Service Dress Uniform - Service Dress Blue (http://www.public.navy.mil/bupers-npc/support/uniforms/uniformregulations/chapter 3/MaleOfficer/MO_ServiceDress/Pages/ServiceDressBlue.aspx)
註三、Male Officer Formal and Dinner Dress Uniform - Dinner Dress Blue (http://www.public.navy.mil/bupers-npc/support/uniforms/uniformregulations/chapter 3/MaleOfficer/MO_DinnerDress/Pages/DinnerDressBlue.aspx)

(二)、配發洽當之操作服裝

在我海軍中,連身工作服經常被視為「太過舒適」的非正式服裝,平常船艦泊港不可穿著,航行時的穿著時機也僅限輪機人員,實為沒有 體諒艙面官兵在航行中可能有粗重工作需執行。同時也沒有考量到戰備 需求,操演時頭部及雙手皆有防火頭套/手套保護,大面積的軀幹及四 肢卻是保護不足(使用排扣)且材質遇高熱容易起火燃燒的軍便服,十分矛盾。

艦艇其實有公發之防焰連身工作服,但其為布料覆蓋特殊塗料的傳 統防焰處理,幾經清洗則失去效果,且該工作服厚重、剪裁不佳,甚至不是藍色而是紅色,招致艦上士官兵一致批評,皆自行購買民間廠商之 市場現貨來穿著。外面購買之工作服較輕便,剪裁也合身,工作起來舒 適許多,但是非公發裝具,時常需要遮遮掩掩,尼龍的材質在高溫情況

下更有可能融化、沾黏皮膚。

美海軍艦艇單位在 2009 年開始穿著海洋迷彩(NWU type 1),後來卻 發現其聚酯纖維與棉混紡之布料極為易燃,用同樣材質製造的連身工作 服(潛艦及水面艦輪機部門穿著)也有一樣問題。於是在 2014 年採購市場 現貨連身工作服供官兵著用及測試,被稱為 FRV(Fire Retardant Variant), 同時自行研製新型連身工作服,並研擬廢除海洋迷彩,全面著用連身工作服。新型連身工作服 IFRV(Improved Fire Retardant Variant)於今年年初 正式發表且開始發放,相較於 FRV,其抗燃性、彈性、透氣性、輕便程 度都大勝以往(註四)。學生賴冠穎這次接待寢室中的準潛艦軍官即有領 到 IFRV,所以我得以有實物可以看,其拿在手上就可以發現重量極輕, 差不多為我海軍普遍穿著之民間廠商尼龍款的三分之二重。連身工作服 上下身一體,代表布料彈性不佳的話,上身的動作可能會使胯部不舒服, 而 IFRV 布料也極具彈性,在關節活動處時更為明顯。同時美軍的連身工作服尺寸分級細,容易找到合身的大小,其分成 36 到 48 不同尺寸, 各尺寸又有 S、R、L 不同身長選擇,總共有 32 種不同大小可以挑選。 我海軍官兵穿著連身工作服時,稍微有工安概念的會自行購買低筒 鋼頭安全鞋,但是這些鞋子對腳踝處的保護稍嫌不足。其餘大部分則是 直接流用穿軍便服時的皮鞋,不但沒有腳趾防護作用,鞋底的細紋路在 濕滑的露天甲板,或是攀爬垂直梯時非常危險。個人就有親身經歷在艦 訓時穿著亮皮皮鞋準備進入機艙,卻於表面稍微油膩且接近垂直的樓梯 滑倒之情事,還好當時有緊握扶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而美海軍則是穿著九吋的甲板靴,其具有鋼頭,擁有防油、防靜電、防穿刺的黃金大底,且紋路專門為踩踏艦上階梯及沙道所設計。在國軍地面單位個人裝備漸漸受到重視的同時,研發實穿的操作服裝同樣也有迫切需求,建議海軍結合軍備局近年開發之高性能布料,開發防焰、耐髒、耐磨、透氣、輕便的高性能連身工作服及符合船上需求 的長筒鋼頭安全靴,並統一頒定該服裝的穿著時機,如當日有航行全艦 即可全天候穿著連身工作服配黑便帽等,造福官兵,也藉增加機能性、保護力來增強海軍人員戰力。

註四、Navy Times - An exclusive first look at the Navy's new fire-retardant coveralls(https://www.navytimes.com/articles/new-navy-fire-resistant-coveralls-for-2017)


二、對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學校之建議

(一)、重視重量訓練室

要強健體魄,光靠伏地挺身等徒手訓練是沒有辦法取得顯著效果的, 唯有重量訓練才能大幅度的增強肌力,時至今日重量訓練已成為有氧運 動外最重要的運動。美國海軍官校全校擁有多間重量訓練室,燈光明亮、 環境整潔,裡面的器材皆為 Cybex 等大廠製造之營業用規格設施,數量 充足並有定期維護。

而本校在 107 年籌獲預算更新體育館二樓之重量訓練室是一大好消息,但是有幾點務必重視。原本重訓室器材老舊,多項設施損壞卻無 定期編列預算來修復,學生賴冠穎甚至有親眼目睹器材使用中鋼纜斷裂,十分危險。在社會健身風氣日益成長情況下,本校重訓室大小與器材數 量無法滿足全校需求,各體能活動時間經常人滿為患,使用器材皆要排 隊,健身相當沒有效率,使的很多人打消在校內使用重訓室的念頭而採取替代運動。

建議學校設計重訓室的購案時可設定為採購健身房同級設備,而不 是採用家庭或是社區級別的簡易設施。並比照飲水機或冷氣模式,採保養工作外包之商維模式,定期由廠商進行檢修,如此設備才得以長期使 用並確保使用安全,保養得宜的話,商業等級的器材可以使用很久,全 壽期成本將會比每過幾年就要重新採購補充損壞的簡易器材來的經濟。除了體育館二樓外,體育館一樓訓練室及休息室也可以擺放器材,甚至 另尋其他空間再開闢一間健身房,將體能活動時間的人潮分散。期望學生養成習慣運動,自我要求維持良好體能時,學校也要予以支持,提供 良好的運動環境。

(二)、增加學生接觸國際關係的管道 本校學生如同我在參加目的所述,本校學生畢業後就即將成為於全球焦點區域在第一線參與國際事務的準軍官,很有可能直接與假想敵機 艦在海上遭遇,但對周邊國家軍情動態、爭議海域情勢發展、區域爭端歷史背景、甚至是實務工作會使用之相關國際法等知識卻是可謂之貧乏。當全世界都在談論我們的時候,自己卻漠不關心。

代理學習總隊部現正推行增進學生軍事常識之簽證制度,建議學校 予以支持,提供更多資源,如請學校教官指導有相關背景知識之學生編 撰簽證用教材,並且加入關心國際事務應具備之常識。同時在各項集合 機會,上至月會,下至早晚點名,加入近期國際軍政經新聞提要的時間, 同時配合獎懲的給予建立測考制度,驗證學生學習狀態,以符合海軍軍 官養成需求。

(三)、培養學生參加正式場合的能力 本校學生在四年級都會舉行全年班的「西餐禮儀示範」, 並在之前學習正式的餐會禮儀還有西裝的穿著,但是這些訓練太少且太晚。美國 海軍學生在這次研討會各交際場總是顯得落落大方,禮數周到,把「半個外交官」的稱號發揮的淋漓盡致。聊天時,每個學生都能對不同背景 的人深入探討與其相關的議題,面對大學生、外國人、專家學者也毫不 怯場,其背景知識及經驗不言而喻。在處理酒類的方面也有相關制度如指派“Task Force”檢查證件,符合法定飲酒年齡會在手腕戴上橘色手 環識別。
原來該校宴會機會眾多,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此類活動,同時各中隊 也會假海軍俱樂部等地舉辦“Dining-Out”的活動,讓大家穿著禮服, 邀請家人、男女朋友一同參加正式晚宴。

我們的學生卻是在活動中晚會與外校交流時,經常是一群官校生聚 在一起聊天,不知道如何應付此類場合。甚至新加坡堅忍級艦舉行晚宴 邀請學生,我們也是不懂相關禮儀,也不知道如何與外賓交際,顯得手 足無措,為了避免尷尬而不停的吃。

我們學校其實也可以藉著校慶等紀念場合舉行盛大的晚會,一樣可以邀請家人朋友一同共襄盛舉,從中獲得參與正式場合的經驗。同時在這種活動中,會提供酒精飲料,畢竟其為宴會不可或缺的一環,吾等不可視之為畏途,而是學習如何在這種場合中透過小酌交際。

(四)、未來派赴國際事務研討會之人員一併參加國際舞會

研討會行程是在 4 月 10 日晚間開始,而在 4 月 8 日(星期六)晚上, 美國海軍官校舉辦 International Ball,是為歡迎該校國際學生的舞會,同 時使美國官校生了解不同文化。在其中不但各國國際學生皆會參與,中 華民國派赴海/陸/空軍官校、色岱爾、維吉尼亞、威爾猛各軍校之留學 生也會一同收邀參加。該舞會舉辦時間與國際事務研討會相近,用意在 於希望參與研討會之國際代表一同參與舞會,本次韓國、日本等多國軍 校代表皆提早進駐美國海軍官校共襄盛舉,並提早熟悉環境且調整時差,

使代表在研討會有更佳表現。建議往後本校派赴國際事務研討會之學生 於舞會當日早上到達美國海軍官校,安頓以後參加當日晚上的國際舞會, 並利用我國各軍校留學生難得齊聚一堂之際,同時距離華盛頓特區距離 近的機會,於舞會隔日(星期日)一同至我國駐美軍事代表團參訪,同時 研討會代表回至學校也可獲得一日充分休息。

以上為本次國際事務研討會期間所見所得,經過反覆的思量,咀嚼眾多衝擊後的結果,期待能拋磚引玉,這些建議能夠有更多權責單位/長官著手研究可行 性。在此,海軍軍官學校正期 107 年班學生賴冠穎、林鈺惠,誠心希望建言能夠 被重視,帶領海軍進步是大家的共同責任!

柒、 附錄

一、 照片

美海官校  

美海官校  

美海官校  

美海官校  

美海官校  

美海官校  

美海官校

美海官校   

美海官校  

美海官校  

美海官校  

美海官校  

美海官校  

美海官校  

美海官校  

美海官校  

美海官校  

美海官校  

海官校  

本文出處:
http://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report_result.jspx?cateType=1&categoryId=2.4
 

 

延伸閱讀:

美國空軍航空生理官2016年班返國報告

美國空軍財務軍官班2016年班返國報告
 

美國空軍戰爭學院2016年班受訓心得報告  

美國陸軍指參學院2014年班受訓心得報告   

美國陸軍戰爭學院2015年班進修心得報告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2016年班返國心得報告   

約旦皇家國防學院2015年班受訓心得報告  

美國海軍陸戰隊指揮參謀學院2016年班返國心得報告  

美國醫療策略領導軍官班2015年班受訓報告   

美國防空領導軍官高級班2016年班完訓心得報告    

美國防空初級班2015年班返國受訓心得報告  

派赴「美國維吉尼亞軍校見學」2015年參訪報告   

派赴「美國憲兵初級班,美國陸軍戰士領導班
及陸軍基礎教官班」2016年受訓報告
 

赴美空軍「士官督導長領導課程(CLC)」2017受訓心得報告

派赴美軍「特戰指揮部民事班」2016 結訓報告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