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官分析表  

調查報導》將官晉升 輕作戰、重隨員


2016-07-04 自由時報電子報

六月廿三日,蔡英文總統上任甫一個月餘,她親自出席了將官晉升授階典禮。這一批定期在七月一日晉任的將級人員,共有卅七位,是近年來晉升人數最多的一次,也是蔡英文就職後核定的第一批星星。

這份星光燦爛的名單上,有七名中將與卅名少將名列其上,外行人看熱鬧,但內行人看門道,包括中國解放軍都可以透過其人員成分與結構來了解:台灣政府建軍備戰的內容到底是什麼?

那麼究竟新政府拔擢這批將官透露何種思維邏輯?又反映出哪些現實情況?

蔡晉升37人 作戰系統僅7人

如果逐一了解這次晉升將官的所屬背景,可以歸納出一點相當明確的結論,卅七人中,由作戰部隊晉升的只有七人,二名是部隊中的行政職,其他廿八人全都出於各機關,而且具有隨員資歷者特多。

作戰部隊24小時待命 更應激勵

作戰部隊廿四小時待命,機關軍職正常上下班,這麼明顯「重機關、輕部隊」的不平均現象,可想而知,其對鼓舞作戰部隊的士氣毫無助益,外界要解讀其代表的意義,恐怕也很難與新政府建軍的主要目的在提升戰備相連結,因為戰備人員獲得晉升的比例並不高。

這樣的佈局,極可能並不是蔡總統企圖向國人表達的本意,但是國防部提報上來的各單位建議名單,呈現的正是這樣的效果。

7中將 僅2人屬於作戰編制

這次晉任的七位中將,屬於作戰編制者只有二位,分別是王興禮與傅正誠;其他五位機關人員中,比較讓人關注的是熊厚基,他原是作次室助次,出任新職被視為是三級跳,其實國防部政務辦公室主任,也就是俗稱的「大辦公室」,這位置是全部的總務,並非內臣,不一定要隨部長更迭就換自己人,部長要帶人可以安排「小辦公室」,即部長辦公室,更能減少外界說話。類似的情況,稍早也出現在特任或上將的政務副部長由海軍李喜明出任一事,通常部長是空軍,兩位副部長會找其他軍種擔任,以提供必要諮詢,同時,未考慮文職的安排也讓上將七名的編制超編為八人。

另一個焦點則是空軍參謀長范大維,副參謀長要升參謀長,通常會先調到外面去歷練後再回來接,而原空軍參謀長柏鴻輝中將也未經副司令歷練,即直跳國防部常次,這兩者都成為馮部長上任後未按慣例走的實例。

少將23人出身機關 遭譏「隨員當道」

這次晉任在少將方面,先從最近誤射雄三出事的海軍說起。六位晉升少將者,逐一清點,只有二五六戰隊長趙建國一位是作戰部隊,其他五位全出身機關;而且,郭治國與徐綬章兩位跟過林鎮夷前總長,賀紘璿是高廣圻前部長的參謀主任,因而被戲稱是「隨員當道」。

空軍部分,更是顯著,這次晉升六位少將,沒有一位是作戰部隊,全部來自於機關,其中最引起討論的是:政務辦公室公共事務處長一職,空軍原來建議由該軍戰訓副處長顏有賢調任,其人事業經馮世寬批示,本人也到了國防部去銜接業務,然人事令送到總統府後臨時生變,改由前副部長柯承亨的隨員傅孟杰出任,並規劃傅孟杰在轉到國安會任職後,再將缺還給顏有賢。這過程,不知是否有指揮體系以外的力量影響?與國安會副秘書長陳文政有無關係?難免在軍中引起了討論。

至於陸軍,這次晉升少將的十八人,嚴格而言只有四人為作戰單位,且只有七人為陸軍所建議。其他十一人,倪邦臣被指為嚴德發總長的人脈;趙亞平傳出是高廣圻所建議,但屬於胡鎮埔的關係;王智弘與張宏兩位則是軍醫,前者竟涉嫌假捐贈真逃稅被起訴。

少將製造機?國安會半年升2人

比較特別的是,韓立昱與余劍鋒兩位是前國安會秘書長高華柱的色彩,而國安會半年就晉升兩名將官,如同少將製造機,過往少見,且余劍鋒是上校調至國安會佔少將缺,立刻再外調佔花防部參謀長實缺;國安會、國安局是軍文通用的缺,國防部幹部可以調國安會或國安局佔將官缺,但除非是國安會秘書長帶去的隨員,一般外調到部外的幹部回軍就是退伍,很少再回去佔高缺的。因此,新政府會同意這安排,讓人意外。若再加上今年元旦馬英九最後晉任的周國健少將等著回陸軍佔實缺,作戰單位怎麼會有士氣?

統整下來,還可發現這次晉升中,會計管錢的有一中將(國防部主計長陳國勝)一少將(財務中心財務長沈健群),總務有一中將(熊厚基)二少將(賀紘璿與韓立昱),這些皆與強化作戰無關,國防部多年實施裁軍下來,這些單位縮不掉?值得思考。

精實案推動多年 將官減幅不足

如果國軍推動精實案,是要建立一支「小而精、小而強、小而巧」的精銳勁旅,那麼將官員額不減反增,是否適當?這有關戰力配置與國家財政的雙重問題。

國軍自一九九七年實施精實案始,兵力員額已由當年的四十五萬二千人降到現在的廿一萬五千人,但將官員額在馬英九上任之初仍達三九三人,面對將官員額降得不夠快的包袱,馬英九在任內曾經立下每半年一次的晉升不超過卅人的規定,卻仍持續超編。但是這次新政府上台,蔡英文一下子就核示晉升卅七位中少將,超過了前朝的限制,該如何合理看待這個人事安排?負責提報的國防部也需要提出足以說服的理由,然從量化的角度看,應該很困難吧。

建軍備戰思想 國防部應說清楚

交出這樣的首份晉升名單,國防部長顯有必要說明其建軍備戰的思想到底是什麼?總統的國防幕僚有沒有發揮正確的作用?總統府這麼多戰略顧問,是又顧又問或不顧不問?這三類人是否稱職,攸關三軍統帥能否耳聰目明,不被浮雲蔽日。

#########################

林弘展  

您不知道的國軍將官晉升演變史│資深記者沒說的事

Mon Dec 21 10:25:13 CST 2015

作者/林弘展

每年聖誕節前夕,依照慣例,總統都會選在聖誕節前,公佈國軍符合晉升的將官晉升名單,而且,只要算一算符合晉階的「停年」(晉任現階幾年)資格、也確定佔了將缺,通常,晉升名單都不太會有讓人錯愕現象發生。 

這個被稱為是三軍統帥送給新科將官家庭的聖誕節禮物,現在看起來,包括佔缺、停年通過審核、上大簽到總統府等程序,已有一套SOP作業,晉升名單不致有出入與意外,但在當年,可不是這麼可以預期在公佈晉升名單之內,而這簡單的國軍將官晉升過程中,其實還藏著一部不為外人所知的國軍將官晉升演變史,這部演變史,如何演變?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國軍將官晉升目前分成上半年的及下半年定期公佈,外界或許很好奇,國軍將官調動與將官晉升到底有何不同?又為何不同。 

其實,在以往,國軍重要軍職調動,如果是上校軍官調升少將編缺的職務,原本是採取隨調隨升的作業,也就是上校軍官調升一個少將編階的職務,馬上會由三顆梅花換成一顆星。 

但,在郝柏村擔任參謀總長後(1981年12月01日-1989年12月04日),認為這種各人掛各人的軍階,好像沒什麼正式,也少掉讓新科將領風光的機會,更難以彰顯高層施予新科將官厚愛的象徵意義。 

因此,郝柏村即建請蔣經國總統,在每年元旦舉行一次盛大的將官晉升大典,讓所有佔少將缺的上校或少將佔中將缺的軍官,同時在同一天晉升更高一階。 

為對新任官的能力有一個緩衝觀察期,觀察是否適任「為將之才」,所以,當時還規定觀察期設定在必須任「將職」滿三個月,也就是每年十月一日之前佔少將或中將缺者,才有機會列入隔年元旦國軍將官晉升的候選名單,但,即使您已佔缺,還得依「晉任比率」(俗稱「排生肖」、或「排軍士象」),跟其他符合晉升條件的比高下之外,還得比跟高層間的親疏關係。 

而當時,國軍將領會有「郝家班」之稱的原因,就是郝柏村當參謀總長八年,每位將領幾乎都是由他親手掛上將星軍階,並在透過審核機制的篩選下,所謂親郝將領就這樣應運而生,所以,這種每年一次晉升大拜拜,其實就是在增添郝柏村將星環繞的光環。 

這種規定一直延續到李登輝任期結束後,都未曾更改過,每一年國軍將官晉升,就如同是參謀總長校閱子弟兵一樣,而無其他特別意義。

直到阿扁總統上任後,立即改成半年晉升一次,阿扁總統第一次晉升新科將官的時間是在民國八十九年七月一日,而佔缺「觀察期」亦改成「作業期」,作業期為期一個月,也就是在每年十二月一日(含)前佔將缺的將領,才可列入隔年元旦晉升名單、每年六月一日(含)前佔將缺者才可列入七月一日晉升名單。

而佔將缺者,也不一定會獲得晉升,諸如有些將領佔中將缺多年,卻每年「摃龜」,諸如曾涉及官司、嚴重敗壞軍紀等問題而考量到外界感受或當年考績受到影響者,就會無緣拿到位列將門的門票。

當年,國軍將官晉升從佔缺即升,到郝柏村建請改為一年晉升一次後,出現了總數至少500位已佔少將缺,卻升不到將軍的老上校,這群人掛著上校階級退伍,而這群老上校,在阿扁執政時期,還特別組成一個叫「國軍少將禮遇榮員聯合會」,要爭取他們應有的榮銜與禮遇。之後,在2007年,退輔會製發榮民證的對象中,在「申請更正榮民證資料」這個項目的第5點,增列了:佔少將職缺上校退伍人員,得檢具證明,申請榮民證退伍軍階欄內加註「少將禮遇」戳記。

那到底「禮遇」什麼呢?這學問大了,這目前暫不在本文探討內容,我們還是回歸將官晉任發展史來繼續看下去。

目前國軍將官晉升,正式列為國防部定期對外公開發佈的訊息,其實又有故事可講了。外界可知,國軍將官晉升,在1993年之前,總統晉升了誰當將領?這竟然是「極機密」,在當年,是不得對外曝光的。

但,當時筆者這群軍事記者們就是不信邪,結合幾位軍事記者要打破這個假機密資料,所以,當時我們每年到了年底,就開始在那邊晉升名單大報派,這一招因為有些名單是我們自己想像的,但卻都同時好幾家報紙刊登,但實際上卻與軍方送給總統的大簽出入甚多,還曾經因為有幾位上校親友看到媒體報導列入「報派」晉升名單後,一攤一攤的「將軍宴」就這樣吃下去,結果,正式名單根本沒他的份,這「將軍宴」都吃了,最後竟然榜上無名,那種在親友間面子都掛不住的現象已經夠慘了,曾慘到,這種「報派」晉升名單還害得候選晉升卻未晉升的上校家庭夫妻因此吵架,上校老婆連娘家都不敢回,還曾因此鬧離婚的事件頻傳。

親友間混不下去也就算了,這在部隊中更慘,慘到連在部隊都不敢公開亮相的事例,在那個年代還真發生過不少實例。

不過即使將官晉升名單被媒體惡搞,搞到軍方內部都聯名拜託能不能讓媒體有正確的訊息,否則這樣搞下去,搞到都無顏見親友、沒臉去帶兵。當時國防部也不為所動。直到一件事情發生後,國防部就乖乖的每年定期公佈了。什麼事呢?

1993年1月,民進黨立委陳水扁揭發江南案主角陳虎門竟然晉升少將了,為了這件事,陳水扁要求國防部提供1993年元旦生效的晉升名單,而國防部當時還滿怕阿扁的,真的就用手抄本,抄一份當年元旦晉升的包括姓名、職務的新科將官名單給阿扁,但這份名單根本就沒「陳虎門」這三個字,但有一位「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特種交通中心主任」叫「陳奕樵」,原來「陳奕樵」就是陳虎門,陳虎門在特交中心任職多年後,備受軍情高層賞識,在1993年元旦,以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特種交通中心主任的職務晉升少將官銜,但陳虎門並不是以本名晉升,而是以情報部門慣用的「樵」字輩,「陳奕樵」之名晉升。

這個意外插曲發生後,從此,阿扁揚言要定期索取國軍將官晉升名單,並向國防部嗆說,以後要是國防部不公佈晉升名單,他自己來當三軍統帥公佈好了,沒想到,當年因為要向國防部索取將官晉升名單,放話要當三軍統帥自行公佈晉升名單的陳水扁,在公元2000年5月20日,阿扁真的當了三軍統帥了,這是天命或是巧合,倒也是將官晉升演變史中,一個讓人驚嘆的史料。

而國軍將官晉升名單,就因為被阿扁這樣一嗆,從此就成為每年定期公佈的資料,而將官名單公佈之後,那更有故事可講了,讓我們下一篇再繼續看下去。

#######################

隱版、化名 將官晉升名單裡的謎│資深記者沒說的事

Wed Dec 23 14:46:49 CST 2015

作者/林弘展

每年聖誕節前後,在軍中是熱門的將官晉升熱潮,而國軍將官晉升名單從1993年公開之後,這些將官晉升名單也同時檢驗官晉升是否正常的依據。

將官晉升會有什麼不正常現象呢?其一、有隱藏版。其二、有化名版。其三、有升退版。這三大不正常現象,在扁朝時代最為明顯。

阿扁接任三軍統帥後,對國軍將官的晉升過程,說真的,搞了不少小動作,而這些小動作,卻一五一十的被軍方內部爆料給外界批判。包括在2003年時,當時國安會秘書長康寧祥一直力推要晉任他的辦公室主任,但遭國防部以「總額管制沒有多餘將級員額」及「該員學經歷不完整」為由不同意。此事鬧到最後,因為參謀總長湯曜明堅持不妥協,加上當時不管是藍媒或綠媒,大都是站在湯曜明這一邊,也因為輿論一面倒,康寧祥辦公室主任即使佔了少將缺,還是升不了少將,而以上校官階退伍。

除了扁朝高官力推親信求升官外,扁朝任內也搞過「隱藏版」的將官晉升名單,這是發生在2004年6月底這一次晉升,這一次晉升過程中,國防部對外公布的名單是晉升中將9位、晉升少將25位,但在當天晉升典禮上,司儀竟然說,這次獲得總統核准晉升的共有11位中將、27名少將。

哇,這讓現場軍事記者一陣大亂了,「誰,是誰不在公佈的晉升名單中?」,「幽靈將領」之說,馬上成為電視台記者開始在將官晉升現場展開肉搜的代名詞,但其實,筆者等幾位資深軍事記者早就不必去找人了,因為,我們在現場早就看到認識已久的盧台生怎麼也跟人家站在晉升中將之列,而有他在,那就一切好辦了。

盧台生,曾任憲兵情報處處長、憲兵學校校長、當時已調任國安局特勤中心副指揮官,較資深的軍事記者都認識他,但他根本不在國防部公佈名單上,為何他會排在新科晉升中將群之接受授階,所以,一切就秒懂了,因為盧台生的現身,露出馬腳,使得國防部隱藏版的四位將領,馬上就被起底,除盧台生外,還有無法返台的國安局駐歐特派員楊六生中將,另外兩位是軍情體系的軍事情報局處長林慶祥與軍事情報局訓練中心主任于宙!

這四位當中,除盧台生之外,由於國防部常會出現用化名公佈機敏單位將領晉升名單,因此第一時間,有部份臨時來代班的記者還說,那位「于宙」新科少將是化名,還開玩笑說,國軍怎會有位「宇宙無敵大將軍」來的,這一定是化名,錯不了。但我們線上資深軍事記者早在2003年5月就曾介紹過當時擔任國防大學上校教官的于宙,「于宙」大將軍確實是真名實姓,因為他當天,也現身了,連林慶祥也公開讓媒體拍照,有圖有真相,真人真姓名。

話說于宙少將可大有來頭了,他是陸軍官校第45期的「實習旅長」,于宙在軍中常被誤為姓「宇」名「宙」,據說他就是因為名字好記,人又聰明帥氣,所以被校長言百謙欽點出任「實習旅長」。

當年國防部故意隱瞞這四位將領晉升的主因,是要隱藏國安局駐歐特派員楊六生晉升的爭議。楊六生曾身陷國安密帳風波,這件事,讓他晉升中將之路延遲多年,這一次,軍方刻意隱瞞他的晉升,還把同性質的盧台生等三人綁一起陪榜當隱藏名單,但這一生恐怕只有一次能讓家人一起沾光的晉升大典,當國防部未公佈這其他三位晉升大名,使得親友團們傳出關切的詢問時,已讓他們有口難言了,為了要表示確實是晉升對象,所以這晉升大典不僅沒有不來的道理,而且還要大方的帶家屬出席,甚至,最重要的,還要讓認識的記者看到才行。

所以,就這樣,當天,盧台生這一組晉升中將的是站在第一排,他就這樣自然而然的被媒體聚焦了,當天,媒體當然不放過堵他來聯訪一下,但這位新科中將還酸記者說,你們怎麼會認識我呢?但不認識你才怪?怎麼可能不認識,所以當天,就這樣「巧合」的,看到盧台生在我們面前晃來晃去後,在媒體要求下,盧台生還是大方地挽著夫人讓媒體拍照「曝了光」。就因為盧台生現身了,國防部隱藏名單馬上就被打臉了。這件事,至今仍成為我們對將官晉升記憶最深的插曲之一。

將官晉升名單有「隱藏版」、也有「化名版」(諸如「陳奕樵」就是陳虎門的化名)。2005年6月時,共晉升55名中、少將,不過實際參加授階典禮只有53位,其中有2位因擔任敏感的國安局駐外站長職務,為避免身分曝光,並未現身,但姓名仍在晉升人員名單中。不過是否是真名?目前仍是一個謎。

將官晉升名單除「隱藏版」與「化名版」外,更有「升退版」。這個所謂「升退版」是不在公開晉升的名單之列,所謂「升退」就是已佔缺者,卻因為「總額管制」或因案或其他因素不能公開晉升,所以給予「特任晉升」的方式,晉任少將或中將令其今日升、明日退,成為「一日將領」。

這些人在扁朝時代大概至少有10人左右,所以扁朝任內,「有紀錄的」晉升中少將名單是706人(包括晉升中將149人、少將557人),但實際上,若加上「隱藏版」與「升退版」名單在內,至少得加個十幾、二十位以上,才是扁任內的晉升總數。

此外,在國軍將官晉升場合上,還有一件趣事是,將領綽號會自然而然的被長官們及長輩們說溜嘴,諸如國軍將領的外號有叫「蚯蚓」、「羊奶」、「阿美」、「阿發」及聽不懂的原住民名字(原住民將領),在那個場合上,有些真的是第一次聽到。

阿扁時代晉任將領人數超過700位,他是首開跟晉升將領及家屬一一合照的三軍統帥,原本這是攏絡將領的創舉,但在阿扁涉及官司被判刑後,去扁、反扁的心態在軍系成為一種趨勢,不僅挺扁將領紛紛跳船撇清,連軍系內部都把扁的任官令及合照收掉或處理掉,著實道盡三軍統帥與將官們互動的現實面,至於即將卸任的馬英九,會不會也出現不同樣式的「去馬化」或「挺馬化」的動作呢?真是讓值得我們繼續看下去。

延伸閱讀:
將官晉升 菜總統:不能逃避軍中改革與勿忘菜鳥時光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362819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