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y Chao
國內兩大軍事雜誌《尖端科技》與《天生射手》專欄作家。
這是遊騎兵醫護士手冊第四版,裡面關於更換止血帶的程序
我知道這和國防醫學院,特戰醫療期刊2015年的論文(我之前寫替換止血帶的網誌根據),以及我自己原本在課程上的作法都不一樣
但他們絕對遵照了治療傷患時「樽節器材」的鐵則:因為你永遠無法擔保不會有下個傷患出現
這也就是TCCC和EMT天大的不同之一
所以什麼作法對,老實說我沒有意見;但我很確定,除非你以後上完TCCC的人,能從國防醫學院領一個「裝滿器材」的戰鬥急救員醫療袋CLS Bag走,然後每次消耗或到期能持續獲得撥補;或是國防部和衛福部簽個備忘錄,放寬軍人在救災與戰鬥中醫療器材的選擇權,否則我們那些慎重的作法(先在傷處使用繃帶甚至Combat Gauze,然後解開止血帶觀察;或是像特戰醫療期刊那樣,「一開始」就用兩條止血帶),根本不可能落實在基層部隊
如果我沒記錯,那一個傷患就要用掉「全連」的止血帶
p.s.在看過特戰部隊醫護士手冊和遊騎兵醫護士手冊後,我非常確定軍醫體系寧可猛搞看似高深,金額高昂,卻相關人數甚少的航空與潛水醫學,卻不肯把上述從戰傷,平常患病甚至運動傷害,牽連甚廣的資訊,用一點零頭和人力來普及化,是一種瀆職甚至利敵的行為!
臉書網友留言:
器材不可能隨時隨地都能獲得補充
Casey Chao So you know the rest.
永遠有通信中斷、補給中斷的覺悟⋯能補給就不要放過機會⋯ 沒補給就要謹慎了⋯避免無謂的消耗
看了,整張圖片就發現我又有非常多需要去翻譯的內容了😂,所以遊騎兵的醫療手冊可以說是以他們在TCCC跟TECC的前提下,更改成更符合當下面對情況的處理方式跟流程嗎?
Casey Chao 在下只提一個數字 當美軍陣亡人員裡有24%屬於可預防死因時 遊騎兵團在2012年的可預防死因是0%
之前有看過特南大說過遊騎兵在戰傷救護方面優於大多數部隊,沒想到居然是這麼大的差距!!😮
Casey Chao 遊騎兵有兩個可怕的特點
1.所有人都受過Ranger First Responder Course,當然,我是指那些在75團的人,在基礎上無比紮實
2.Ranger Medic則受過特戰醫護士SOCM課程,處理高階問題
所以人家才有如此顯赫的成果
臉書網友留言:
器材不可能隨時隨地都能獲得補充
Casey Chao Jeng So you know the rest.
永遠有通信中斷、補給中斷的覺悟⋯能補給就不要放過機會⋯ 沒補給就要謹慎了⋯避免無謂的消耗
Casey Chao 平常就要準備 戰時補給根本不能寄望 平時的補給都什麼德性了
看了,整張圖片就發現我又有非常多需要去翻譯的內容了😂,所以遊騎兵的醫療手冊可以說是以他們在TCCC跟TECC的前提下,更改成更符合當下面對情況的處理方式跟流程嗎?
Casey Chao 在下只提一個數字 當美軍陣亡人員裡有24%屬於可預防死因時 遊騎兵團在2012年的可預防死因是0%
之前有看過特南大說過遊騎兵在戰傷救護方面優於大多數部隊,沒想到居然是這麼大的差距!!😮
Casey Chao 遊騎兵有兩個可怕的特點
1.所有人都受過Ranger First Responder Course,當然,我是指那些在75團的人,在基礎上無比紮實
2.Ranger Medic則受過特戰醫護士SOCM課程,處理高階問題
所以人家才有如此顯赫的成果
因為那些會被看見
上文承蒙 Casey Chao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