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只教他愛,孝順是個過時的觀念
作者:白櫻(自行撰寫)
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
李安在多年前拍完《喜宴》後,說過這段話:
「與父母的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要製造一個階級觀念。
你一定要小的服從大的,但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你都要尊重他,他的性別取向、他的愛好,他的任何東西你都要尊重他、接受他,這是和平相處的一個基準。
我覺得「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當然跟中國人講,幾百年也講不過去,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存在。
可是在我的思想裡面,我已經不教小孩「孝順」這個東西,只要他感受到我的愛,同時也愛我就夠了。」
中國從古至今「孝順」二字都有些不平等的意味在其中。
因為他是長輩,所以他無理責怪你,你要忍。
因為他是長輩,他強行左右你的人生,你要接受。
因為他是長輩,即便他對你再差,你也要照顧他、要養他。
這是一點都不公平的,長輩也是人,有時候還是個惡人。
就如許多婆婆,根本不考慮媳婦,只想著自己的兒子,甚至要媳婦把薪水交給她,這樣的長輩還要順從嗎?
如果真心愛護晚輩,晚輩也是有良心的人,自然就會相愛,會對你好、會尊重你,那是發自內心的,不是強求來的。
如果要逼著人家,人家才孝順你,是不是要想想自己為何會變得如此?
一個孝字,壓了台灣人太久,「孝」也要看對象,如果對方一直在消秏你,也不曾關心你、在意你,又為何要犧牲自己成全孝?
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應該是互重的
說平等有點太強求,但互相尊重是該有的。
有的孩子對父母說話無禮隨意,有的父母強行改變孩子人生軌道,這都是不好的。
對父母講話也該保有禮貌,父母也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你只能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建議,不能替他作決定。
晚輩若不聽從父母的話,也會有罪惡感,但這本不該有的,每個人都有權決定人生該怎麼走。
就算父母的話確實是對的,他選錯了,也是他的人生,他要自己承擔。
與其一直左右孩子,不如從小就讓他養成明辨是非的判斷力,給他好的教育,讓他自己有能力做出好的決定,就算摔倒,也是他的人生。
許多父母強行介入的結果,也不一定是好的。
就像早期台灣父母的逼婚(現在可能少了一些)那時因為父母愛逼,有些人便隨意找個還可以的人就結婚了。
也沒深入了解對方,後來才知娶到一個可怕的人,把財產全都轉走,父母也只會說對方很差勁,沒檢討過是他們硬逼,孩子才為了「孝」亂娶。
當然做出亂娶決定的當事人,也要負一半責任。
為什麼不讓小孩自由自在地選擇人生呢?他想單身一輩子,也是他的人生。
結語
父母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幫孩子規劃未來,一旦孩子不從,不聽話、不孝順的帽子便扣下。
不然就是把他們如果辛苦養你的過去都搬出來,你是早產兒,全家都一直擔心你,你拿我們的錢去美國交換學生等等。
過去對你的所有好,都成了你欠下的債,只要不合他們的意,就拿出來討債,還債的方式就是順從,不管多麼無理的要求。
孩子和父母之間是各自獨立的,不聽話不等於不孝順,那只是自由選擇罷了。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
別再打著「為你好」的名義左右小孩的人生,這些父母或許不懂身為小孩的一方有多苦吧!
白櫻的父母從不干涉我的未來,其實我是沒體會過的,倒是看過身邊不少人遭遇這樣的事。
我的人生一直自己決定,有的時候我的決定看起來不那麼好,但我都取得了好的結果,自己決定,自己承擔,用自己的意志生活。
如果你正在被長輩左右著,請站穩自己的腳步,你要明白任何結果他們都無法替你承受,所以請做出自己的決定,努力地抗爭,這不是不孝,你只是想要一個屬於自己的未來,無論好或壞。
當然爸媽都是出於善意才想左右孩子的人生,這點也不可否定,但做法真的該改改了。
★ ★ ★ ★
李安:我從不教孩子孝順,我只教他如何去愛
2018-07-02 由 給孩子最好 發表于親子 原文網址
讓孩子感受到愛,比愛孩子更重要,而愛的真正基礎是尊重,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當生命被尊重時,才會更加的自由與綻放。
知乎上有個討論曾經極其火熱:
父母講得過你的時候和你「講道理」。
他們講不過你的時候和你「講倫理」。
讓很多網友深有同感,面對父母的強勢,我們無法反駁,一旦反駁就會稱為「不孝」;但是不反駁壓抑在心中的難受又真實存在,好矛盾。
那我們應該如何面對與解決呢?下面的文章中或許會讓你找到答案。
1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
李安在多年前拍完父親三部曲中的《喜宴》後,說過一段話:
與父母的關係,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要製造一個階級觀念。
你一定要小的服從大的,但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你都要尊重他,他的性取向、他的愛好,他的任何東西你都要尊重他、接受他,這是和平相處的一個基準。
我覺得「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
李安和兒子李淳
當然跟中國人講,幾百年也講不過去,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存在。可是在我的思想裡面,我已經不教小孩「孝順」這個東西,只要他感受到我的愛,同時也愛我就夠了。
李安提到,中國自古以來的所謂「孝順」,其實是有一個不平等的階級觀念在裡面,認定小孩一定要服從家長,要「順」,它跟現在的普世價值中「平等」衝突,是一種過時的觀念。
父母跟孩子的關係,說到底也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親子關係也應當平等自由,沒有高低階級之分。
看到這個觀念的時候,很多人豁然開朗,如釋重負——這些年,因為「違背」父母意願而產生的罪惡感終於開始消散。
父母和孩子都是平等獨立的人,孩子的想法也應當獲得尊重,不聽父母的話不是不孝順,不是忤逆,那只是個人的自由選擇罷了。
大人們總按照自己的生活經驗給你規劃好人生軌跡,一旦你做出了另外的選擇,「不懂事」的帽子就扣在了頭上,並會施加各種壓力,甚至把養育你的辛苦作為一個殺手鐧,每次談不攏就放大招。
孩子真的不是父母的附屬品。
2育兒先育自己
父母首先需要把養育的注意力從孩子轉向自身,唯有改變自己、豐富自己、提升自己,以充滿愛、價值感、尊重人際界限、擁抱改變的積極狀態,才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也就是說,好的親子關係中,父母應該更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姿態,應該努力去成為一個充滿愛與責任、獨立而且追求自我價值的人,成為小孩模仿的榜樣。
而不是一味對著孩子指手畫腳,用一些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去要求小孩。
畢竟,父母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扇窗戶。
做一個快樂,開明的父母很重要
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在最近兩年已經討論得很充分了。
很多父母喜歡把「我這輩子都是為了你」之類的話掛在嘴邊,把一生的重量都壓在孩子身上,這樣的愛,太沉重,讓人喘不過氣。
這種思想包袱籠罩下的小孩,很容易悶悶不樂。家庭的環境應該是輕鬆,快樂,沒有包袱的,過度的壓力對任何一個成長中的小孩都是不利的。
父母帶給孩子的,更多的應該是一個愉快的成長環境。
3父母的給予不是理所應當的
當然,期望父母平等地對待我們,那麼我們也要學會正確地對待父母。
獨立自主,不向父母索取,不認為父母的給予都是理所應當,對於養育之恩,要心懷感激。傳統文化宣揚長幼尊卑,大多數父母顯得很強勢,而他們的強勢,需要的是包容,而不是指責、埋怨。
看到很多關於「母親強勢毀滅家庭」的言論,想替我強勢的媽說幾句話。
再強勢的母親,也請你多愛她一點
我承認有個強勢的母親是挺不好過,但如果你用愛去解釋她的強勢,就會讓彼此的感受變得美好。
我曾把一篇關於「強勢媽媽對家庭毀滅」的文章轉發給我媽,她沒有回覆我,兩天後才給我打了一個電話,後來才知道她看完這篇文章哭了,難過了兩天不知道該跟我說什麼。
我那時選擇站在對立的角度,用一篇文章來責怪她的行為,而非女兒的角度理解她,這很殘忍。
父母的愛從不會減少
父母要理解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意識到它們不同年齡段的行為都有其正當性,就會對他們的行為更加寬容。
反過來,我們不也應該這樣去包容她們嗎?
和父母產生矛盾的時候,不妨試著脫離中國傳統價值觀中的「孝順」枷鎖,讓愛而非血緣成為這段關係的紐帶,把父母當做朋友,用溝通代替指責,爭取把給彼此的傷害降到最低。
愛和理解,尊重和溝通,在任何關係中都適用,所以更耐心的對待你的父母吧。
讓孩子感受到愛,比愛孩子更重要,
而愛的真正基礎是尊重,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當生命被尊重時,才會更加的自由與綻放。
延伸閱讀:
指揮官與爸爸的角色 (摘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