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photo1.jpg
AT-6(上圖)和A-29(下圖)。去年6月一架A-29在美國空軍的招標試飛過程中墜毀並致使一人遇難一人受傷,空軍因此重啟競標,因此直到近期才確定採購方案。

大國競爭戰略背景下,美國為啥要買這兩款落後戰機?或另有隱情

2019-11-04 16:36:23 網易談兵

近日,美國空軍終於正式決定撥款購買兩種輕型偵察/攻擊機,分別為德事隆航空的AT-6B“金剛狼”以及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和內華達山脈公司聯合研發的A-29“超級巨嘴鳥”攻擊機。

據悉,這批訂單將包括A-29和AT-6B各三架,A-29的訂單將於今年年底之前授予,而AT-6B的訂單合同則要等到明年年初才會簽署。

美國空軍對輕型攻擊/武裝偵察機的需求源自於2009年7月開始的“輕型空中支援計畫”(LAS),旨在獲得一款具備平叛、對地攻擊、輕型對空以及偵察能力的戰機,可以自行或支援地面部隊尋找、跟蹤並攻擊目標。

當時美國空軍預計採購至少100架輕型攻擊機,但這一計畫最終並沒有得到國會預算部門的支援,暫時只處於小規模裝備測試階段。2013年,美國空軍再次開啟輕攻項目研究,不過這次招標的主要要求從對地支援轉變為培訓飛行員。

由於任務範圍的縮減,輕攻需求量也降低到15架左右,整個項目轉變為OA-X。最後向阿富汗出口了20架A-29攻擊機,而美國空軍依舊沒有大批採購輕攻。

1.png
阿富汗空軍裝備的A-29攻擊機,配備兩挺12.7毫米機內機槍,翼下可掛載20毫米航炮吊艙和MK82、MK83炸彈以及2.75英寸制導火箭彈發射巢。對阿富汗這樣的小國而言稱得上便宜好用,使用經驗也能供美軍參考。

2017年,輕型攻擊機採購計畫又被提了出來,但直到最近才確定正式購買,此時美國空軍對輕型攻擊機的定位與10年前相比已經大為不同了。最初的近距離對地支援到培訓飛行員,主要是從自身需求出發的,而現在則把重心放在了國際市場,試圖培養盟友或國際合作夥伴的作戰能力。

在常年的非對稱戰鬥中,美空軍發現即使是這種看上去十分“復古”的螺旋槳輕型攻擊機,依舊也有它的用武之地。

1.png
2009年競標中甚至有人拿出了PA-84攻擊機投標,其實它就是“二戰”期間著名的P-51“野馬”戰鬥機的渦槳型號。

首先,美國空軍主要採用F-15、F-16、F-18、F-35多用途戰機以及A-10C攻擊機來承擔近距離地面支援任務,其中只有A-10C是專門設計用於近接支援的攻擊機。

除了有人駕駛飛機,越來越多的無人攻擊機也被投入實戰。雖然先進的噴氣式戰機和無人機的組合看上去可以執行各類戰鬥任務,但也必須考慮到這些強大武器的運行成本。

1.png
XQ-58A和F-35等先進戰機的“高端”組合,在低端的近距對地支援任務中性價比不高。

這一成本不僅包括購買、維護和操作這些複雜武器的費用,而且還包括了系統的開發成本。可以預見每一代新技術的開發成本都將成倍地上漲,隨之而來的是培訓和維護費用的水漲船高。

具體到近距離地面支援任務上來看,它要求戰機滯空時間長、乘員艙和發動機艙須有裝甲保護、具備完善的情報偵察能力、低空機動性較強、主要掛載對地精確制導彈藥以及少量自衛空空彈藥,並且要具備前線機場起降能力等。當然,這種專司一類任務的戰機的運營成本也要盡可能地壓低。

而類似F-35等高端先進戰機具備的隱形性能、戰場態勢感知能力等功能,在這樣的低端任務中並不是重點,所以空軍還在為服役超過40年的A-10攻擊機不斷延壽升級,以節約高端戰機寶貴的飛行小時數,而A-29和AT-6B的運行成本甚至比A-10C還要低。

1.png
今年8月,美軍為約100架A-10攻擊機訂購了全新的機翼,換翼後的的A-10預計將服役到2030年代中期。

至於近幾年發展迅速的武裝無人機則暫時缺乏多用途能力,掛載彈藥的種類以及可執行的任務類型比較有限,總的來說還不足以完全承擔近距離對地支援任務,所以輕型攻擊機就成了彌補這一空白的不錯選項。

而對於防務壓力並不是很大,或者財力一般的國家而言,它們往往沒有能力購買和運營高端戰機,此時輕型攻擊機的高性價比就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了。美國空軍正是看到了這一需求,才針對性的重啟了輕型攻擊機測試計畫。

1.png
AT-6輕型攻擊機掛載鐳射制導炸彈和機炮吊艙,機腹前部還安裝了一個大型光電偵查儀。

此前美國空軍發佈的聲明稱:“這批飛機的主要作用是繼續測試和制訂可出口戰術網路的作戰策略和標準,以改善與國際夥伴的協作能力。”

也就是說這些飛機將會接受改進,配備北約制式的航電與武器整合包,引入美國空軍飛行員的培訓方式,可以滿足夥伴國對輕型攻擊支援日益增長的需求。而且美國空軍自己也會按照規劃少量部署這種戰機,通過與夥伴國聯合行動就可以為美國空軍提供支援。

1.png
將先進戰鬥機的部分航電以及武器彈藥整合成裝備包安裝到輕型攻擊機上,並對發動機和整機防護裝甲進行特別加強後,這種不起眼的小飛機也可以成為非對稱戰鬥中的利器。

可以看出,美國軍方意圖通過輸出這種輕型攻擊機,幫助夥伴國建立空中力量的同時輸出自身軟實力。從短期來看可以出口戰機和培訓維護服務,而從長期來看,則能讓夥伴國建立起應對不對稱戰爭的能力,從而減輕美國空軍的作戰壓力,將精銳裝備從低端任務中抽出來從事更重要、當然也更適合的作戰任務。

美國空軍在2015年曾重啟了兩架OV-10“野馬”輕型攻擊機執行近距對地支援測試。在為期三個月的行動中,OV-10共出動134架次,完成了120次作戰任務。

1.png
大批OV-10在退役後被其它國家買走,從事軍事或者准軍事任務直至今天。

之所以重啟這種1995年就正式退役的戰機,是為了將其作為低端廉價作戰飛機實驗的一個重要環節。實踐表明,當時的1架“野馬”每小時飛行成本只有1000美元,而1架F-15戰機則高達40000美元,而且“野馬”也順利完成了絕大多數預定任務,足夠可靠耐用。

但空軍認為,雖然“野馬”在特殊使用情境下具備一定的實用性,但裝備數量過少則會失去性價比,所以依舊使用現役戰機從事近距對地支援任務。

一般而言,美軍在採購戰機時往往單個批次會購買幾十架或上百架不等,否則很難拉低價格,也就是說雖然輕型攻擊機的單機價格和使用成本均低於現役戰機,但如果不批量採購則很難對現役戰機形成成本上的優勢。從美國空軍在長達10年時間裡也沒有大批購入這種飛機的情況來看,空軍自身對它並沒有特別緊迫的需求。

進一步說,現在美軍正在將建設重點轉向應對“大國競爭”,輕型攻擊機飛行速度慢、高度低,在擁有較強防空實力的對手面前生存性堪憂,本不應該投入過多經費。所以美國空軍著重強調此類機型與美軍其它飛機的協同作戰能力,並試圖向夥伴國輸出也就不難理解了。

1.png
美軍未來建設大轉向的步伐明顯加快,以便從非對稱戰爭中盡可能抽出資源應對傳統戰爭的需要。

總的來說,美軍購買這一批輕型攻擊機應該不是大批裝備的先兆,更不會很快就出現在戰場上,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研究與夥伴國統一空軍裝備系統,進行協同作戰以應對非對稱戰爭的可行性。

原文網址:
https://war.163.com/19/1104/16/ET5DA1VH000181KT.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