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1945年4月8日澎湖遭美軍空襲。 圖/取自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影像授權/甘記豪

二戰「澎湖大空襲」紀實(上):
轟炸2小時、投彈200噸的地獄

11 Mar, 2020 聯合報 鳴人堂

讀過臺灣歷史的朋友通常聽過: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末期,臺灣曾因身為日本殖民地,而被捲入戰火,淪為美軍空襲的目標。從1944年10月至1945年8月的十個月內,美機撒下的火雨席捲臺澎各地,街道城市頓成廢墟,食糧醫藥陷入短缺、許多軍民含恨斷魂,成為記憶裡的傷痛。

隨著時代進步,二戰時期臺澎各地被美軍空襲的歷史,逐漸受到考證、出版、教學與推廣,而為人提起。例如在臺南,傷亡慘烈的1945年3月1日,是極具代表性的「臺南大空襲」。至於臺北地區,1945年5月31日B-24機群大規模轟炸、造成慘重死難的往事,則於2017年改編為桌遊「臺北大空襲」,啟發玩家對島嶼歷史的重視。

那麼,孤懸臺灣海峽浪濤之中、號稱扼守臺灣門戶的澎湖群島,當年是否也有遭逢猛烈轟炸,堪稱「澎湖大空襲」的事件?

答案是肯定的,就發生在今人習稱「白色情人節」的3月14日。但「白色情人節」是遲至1977年才在日本問世的人造節慶,1945年3月14日自然與它沾不上邊。對澎湖當地的耆老而言,1945是昭和20年也好,民國34年也罷,總之歲次乙酉這一年的二月初一,是記憶裡充滿恐慌的一日。

4個轟炸大隊、60架重轟炸機,陰錯陽差的空前大規模兵力

與臺灣同於1895年被割讓給日本的澎湖群島,在美軍轟炸裡一樣未能倖免。例如1944年10月臺灣沖航空戰、1945年1月菲律賓仁牙因灣之役外圍掃蕩期間,美國海軍兩度編組第38特遣艦隊大舉轟炸臺灣時,其艦載機群也曾直入澎湖群島上空,進行猛烈空襲。

1945年1月中旬起,美國陸軍航空軍第5航空隊(5th Air Force)逐漸成為空襲臺灣的主力,搭配美國海軍陸基巡邏機的武裝偵巡任務,繼續對臺澎各地進行轟炸,直到8月初才由第13航空隊接手。而1945年3月14日,便是第5航空隊對澎湖轟炸強度最高的一日。

1.jpg
臺灣城市地圖-馬公市(Formosa City Plans-Mako)局部,1945年美軍出版,作者編輯。 圖/取自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網站

既要空襲,便應知打擊對象在哪裡。從美軍1945年所繪製的馬公城市地圖(Formosa City Plans-- Mako)可概覽當時澎湖的重要設施;最具代表性者,除了未納入此圖的猪母水飛行場外,就是馬公的測天島海軍基地。

日本佔領臺澎之初,為了強化澎湖防務,曾不惜強力遷走測天島(原稱小案山鄉)的居民,原地改建為海軍要港司令部,之後又擴大徵收附近大案山鄉的土地,建造燃料槽與油庫等支援設施,使其成為海軍重鎮;儘管此地駐軍後來降編為馬公警備府(1941)、高雄警備府馬公方面特別根據地隊(1943),但無損其戰術價值,美軍早在1943年偵照澎湖時便加以列為必除的目標,之後更多次派機進行打擊。

日軍儘管當時已失去空優,無法派出戰機和美機在天空爭雄,但在臺澎各地仍大量建立特設見張所(防空監視哨所)和防空火砲,希望提早發現敵機,爭取反應時間,並盡可能還擊。為了抵禦美軍空襲,澎湖從本島到離島、從官方到民間,都廣設防空壕、洞等設施,供軍民掩蔽避難。

可惜,當時日軍的對空偵測手段,除了少數據點配有電探(雷達)外,大多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肉眼瞭望、空中聽音方式,技術落後、效能低落,更不可能測高或測距。而防空壕、洞雖能抵抗炸彈破片,但厚度與強度不一,抗炸能力參差不齊。傷亡終究是空襲年代裡無法避免的悲歌。

1945年3月14日,第5航空隊出動麾下三個轟炸大隊空襲澎湖;出擊的機型為B-24「解放者式」(Liberator)轟炸機。此行攻擊目標,正是測天島海軍基地(時稱馬公方面特別根據地隊)及周邊戰略目標,包括發電廠、無線電站、港口倉庫與油槽支援設施。

2.jpg
疑似花嶼防空瞭望哨遺址的建築殘跡,位於花嶼東方小高地上,可眺望村落與周邊海域動靜。 圖/作者提供

張維斌(2015)整理美軍任務報告指出:當天出擊的單位中,第22轟炸大隊旗下第2、19、408中隊,出動15架;第43轟炸大隊第64中隊,派出6架;第90轟炸大隊第319、320、321、400中隊,出動22架,至此共計43架,但命運難料,這並非最終的機群總數。

此次任務前一天,第5航空隊才剛轟炸過南投日月潭第一發電所,由於目標區上空烏雲密布,各單位或改往攻擊南部各地預備目標(考量主要目標因天候、故障、敵軍反擊而無法遂行任務時,要改往攻擊的次要目標),或以雷達輔助勉強投彈,轟炸成果不彰。所以當天第380轟炸大隊第528、529、530、531中隊的17架B-24又奉命轟炸日月潭,由第475戰鬥機大隊的16架P-38戰鬥機護航。誰知當地天氣依然惡劣,這些機群只得加入轟炸澎湖的編隊裡,最後陰錯陽差組成一支60架重轟炸機、16架護航戰鬥機,總數76架的大編隊,是澎湖受美軍空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更糟的是,以往澎湖初春時節常有強勁東北季風,天暗雲低,但這一天竟一反常態天朗氣晴、能見度佳,是個適合投彈的「好天氣」。造化弄人,莫此為甚。

當時在澎湖廳任職技手的西嶼文人顏其碩(1900-1977)記載:「太平洋戰爭期間中澎湖受炸最烈者,厥為民國卅四年三月十四日(農曆二月一日),此日天氣晴朗恰如盛夏。自午前十一點多鐘起約亙二小時,有盟軍飛機P-38、B-24、B-29共機數約八十架次,分為四次來襲馬公。」(顏其碩,1969)對照美軍報告,顏氏雖然高估美機數量,機型紀錄也誤植B-29,卻可看出此次空襲強度對澎湖人的震撼。

3.jpg
360度方位角。以順時針方向將水平方位切分為360個刻度,用於航海或飛行時,以自己為中心,將目標物的相對方向報讀出來,如180度時物體位於正南方;225度時物體位於西南方。 圖/作者提供

那地獄漫長般的兩個小時

1945年3月14日美軍空襲澎湖的經過,可見於日軍在轟炸隔天編成的《馬公方面特別根據地隊戰鬥詳報—昭和二十年三月十四日》,帶領今人一窺當時的混亂恐慌。

當天上午,澎湖當地氣象為東北風(N/E),風速每秒2米,雲量6。上午10點整,高雄警備隊管區注意到了這批來襲的B-24、P-38機群,很快發布了警戒警報,通知群眾疏散。

10點41分,機未至聲先聞,澎湖西嶼東南角的東鼻頭砲臺,率先用空中聽音機聽到了美軍機群從方位角200°傳來的爆音;4分鐘後,澎湖西南端離島——花嶼——島上對空監視所目擊4架美機位於方位角190°、高度1500呎,往北飛行。不到3分鐘後,電探(對空雷達)也偵獲美軍機群的蹤跡,高度從4,700米到5,000米都有,直撲馬公而來。

4.jpg
疑似花嶼防空瞭望哨遺址的殘跡頂端,往南眺望可見到貓嶼。 圖/作者提供

澎湖各離島不斷傳回消息。10點52分,南方的大嶼(七美)島上對空監視所目擊十餘架美機,位於方位角220°往北飛行;幾乎同時,東南端的東吉島對空監視所則回報6架爆擊機(轟炸機)從方位角180°往西飛行。10點55分,大嶼監視所又發現了22架美機。10點59分,西南端的花嶼監視所目擊21架美機位於方位角200°,往北飛行。到了11點整,大嶼監視所再度回報6架大型美機正往北飛行。

從離島上空飛臨馬公,不過是幾分鐘的事。11點7分,澎湖地區正式發布空襲警報,測天島海軍基地的馬公方面特別根據地隊(下稱馬特根)下令對空戰鬥。西嶼的東鼻頭砲臺開始對空射擊,試圖攻擊往東飛行的美機,但說時遲,那時快,第一波投彈已經落在馬公港南側的風櫃尾機銃砲臺附近,拉開了空襲的序幕!

11點10分,白沙島的通樑上空目睹10架美機,方位角180°,往北飛行;虎井島則發現6架B-24轟炸機在方位角0°處往東飛行;與馬公隔著內海相望的西嶼北方竹篙灣監視哨,則在其方位角160°觀察到另一波投彈,馬公天降火雨。

5.jpg
疑似東吉防空監視哨的建築殘跡,基座的上方原有木製瞭望臺。 圖/作者提供

6.jpg
美軍1944年出版的澎湖群島判讀照片。圖中的「Observatory Is.」為測天島的日本海軍基地。東鼻頭砲臺可能位於50號圖示所指處。 圖/作者提供

11點11分,馬特根回報6架B-24轟炸機(可能是從虎井飛來的那6架)在其正上方,往東北飛行。11點15分,大嶼監視所回報4架P-38在方位角260°處出現,往東北飛行。11點20分,望安島發現7架美機,方位角90°,往北飛行;大案山油庫附近則發現5架B-24,方位角100°,往西北飛行。11點21分,澎湖本島南方的凸角也觀測到7架P-38,方位角120°,往東飛行,同時還有3架B-24正往西北方飛行。1分鐘後,猪母水飛行場的監視哨在其方位角130°處發現12架P-38、90°處發現8架P-38,同樣往東飛行。

11點23分,3架B-24朝向馬特根接近,到了11點25分,8枚炸彈從天而降,落在大案山油庫一帶,當地的機銃砲臺、凸角、虎井等地的電話線路應聲被毀,通聯宣告中斷。

電光石火間,美軍B-24機群攻勢不停。11點26分,竹篙灣監視哨發現B-24在其東方的空域,數量多達22架;11點27分,6架B-24飛掠測天島的馬特根正上方,隨之而來的一波投彈有2枚正中馬特根的北防空砲臺,操作防空機銃的5名砲班士兵不幸當場被活埋。

位於測天島海軍基地的馬特根,炸彈彷彿不斷降臨。11點29分,竹篙灣監視哨目擊8架P-38飛過正上方,往南前進。11點32分,馬特根再度發現6架B-24飛越上空,而西嶼東鼻頭則在方位角200°處看見11架P-38往南飛行。11點35分,4架B-24從方位角320°處接近;1分鐘之後,西嶼東鼻頭140°方位的上空,另有21架B-24掠過,往北飛行。這一連串的攻擊,讓港裡的第83號驅潛特務艇中彈沉沒,時間是11點36分;4分鐘後,第235號驅潛特務艇也因中彈重損而沉沒。

值此同時,17架B-24掠過東吉島上空,往北方飛來,可能是朝向馬公。5分鐘後的11點45分,測天島北防空砲臺的方位角120°處出現9架B-24,而馬公港入口的金龍頭則看見上空有4架P-38。西嶼東鼻頭防空砲臺旋即展開對空射擊。11點47分,良文港(龍門村)方位角230°處目擊20架B-24往北飛行,而在測天島馬特根的90°方向則目睹5架美機直撲而來。11點48分又是一波投彈,這次的投彈量約5到6枚,測天島的地面再次震動。

7.jpg
今昔對照示意圖。左為疑似1945年3月14日美軍空襲澎湖的照片,右為現貌。視角海拔高度約3,000公尺。左圖可見大案山油庫一帶被炸,升起高聳的煙霧。 圖/甘記豪、Google Earth Pro

11點50分,西嶼小池角監視哨目睹4架B-24朝馬特根飛去。11點54分,同樣位於西嶼的竹篙灣監視哨,又發現3架P-38通過上空,往西而去。1分鐘後,地面觀察美軍機群在測天島北防空砲臺上空分成兩支4機編隊,一隊飛向馬公,另一隊則飛往金龍頭;此時良文港也發現方位角220處°有7架美機正往西飛行。果然到了11點56分,B-24機群再次投彈。

出人意料的是,這次地點卻不是海軍基地,竟是充斥平民的市區——馬公街(馬公市的舊名)!11點58分,又是6枚炸彈落入了馬公街,再次引發強烈爆炸。

馬特根也不好過。稍早的11點57分,6架B-24朝當地飛來。沒多久,測天島再次結結實實挨了一陣炸彈雨,馬特根的中央唧筒所隨之起火,花了半個小時才撲滅。

12點01分,死神繼續叩門。10架美機改變航向,往西飛往馬公街上空,測天島又挨了1枚炸彈。同時間,東鼻頭觀察到數量不明的B-24在其正北方,往北飛行。12點05分,4架B-24在馬公街西北方進行最後一波投彈,機群隨即改變航向,朝西嶼外垵「吃仔尾」方向飛去。

在天邊遠去的機影背後,地面各處的烈焰與濃煙正沖天而起,伴隨著救火人員惶急的的吆喝聲。

12點30分,隨著美機一一遠離,澎湖島地區終於解除空襲警報。儘管稍後仍有零星敵情而短暫重新發布警報,但美機並未再次投彈。當天午後4點30分,澎湖島地區終於正式解除空襲警報狀態。

8.jpg
於1895年被割讓給日本的澎湖群島,在美軍轟炸裡一樣未能倖免。 圖/取自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影像授權/甘記豪

photo.jpg
自1944年以來,美軍曾多次空襲澎湖群島。圖為1945年4月4日美軍空襲澎湖檔案照。 圖/取自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影像授權/甘記豪

二戰「澎湖大空襲」紀實(下):
人們是忘記了,還是從未理明白?

你的戰果,我的死難與悲傷

這一趟轟炸,堪稱太平洋戰爭美軍空襲澎湖以來,出擊規模最大、造成當地死傷最慘重的一日。儘管純就出擊架次而論,1944年10月12日、13日,美國海軍第38.3特遣支隊曾分別派遣79架、80架多機種混合編隊空襲澎湖;而1945年1月15日,美國海軍第38.2特遣支隊也曾派機153架赴澎轟炸,都高過1945年3月14日此役,但艦載機「載彈量」遠遜於陸基重轟炸機,且前述任務有些是使用火箭和機槍、有些目標是澎湖沿海船隻,對馬公街區造成的損害相對輕微,因此將這天稱之為「太平洋戰爭期間澎湖受炸最烈者」並不為過。

根據美軍陸軍航空軍第5航空隊的統計,以及第321轟炸中隊的任務報告:當日實際出擊的B-24轟炸機群達60架,以每架搭載8枚1,000磅通用高爆炸彈(AN-M44或AN-M45)的方式出擊,其中部分炸彈使用延遲引信。機群雖然遭受日軍輕、重防空炮火的洗禮,但因為射擊並不精準,未構成明顯威脅,各中隊陸續於11,000呎至13,000呎高度進行投彈,與日軍報告提及美機投彈高度3,000到4,000公尺不謀而合。

總計當日美軍投彈量約200噸,報告評估摧毀了50%以上的地面目標,也確認造成測天島日本海軍基地的大火。在美軍統計裡,澎湖(Pescadore)、馬公(Mako)等目標的歷次投彈量排行榜,幾乎都以本日為首,可知「戰果豐碩」。

「戰果」易地而處,便是「損失」與「傷亡」了。多年後對比《馬公方面特別根據地隊戰鬥詳報—昭和二十年三月十四日》與美軍統計可知,日軍從地面的肉眼觀測,並無法精確紀錄美機的架次與投彈量,傷亡數字卻真實得可以:各防空砲臺消耗4發120mm高射炮彈、204發80mm高射砲彈,未有戰果,但有42人戰死、120人輕重傷、17棟建築全毀、40棟建築半毀,電話線路也被炸毀。其中測天島海軍基地(馬特根)的中央唧筒所一度起火,遙遙呼應了美軍的戰果報告。

1.jpg
二戰時期美軍1,000磅通用航空炸彈(AN-M44或AN-M45)的剖面圖。澎湖大空襲當日,B-24機群便是以這種炸彈轟炸馬公軍民設施,落彈量約達200噸。 圖/取自bulletpicker

當天日軍的艦艇也受到損失:沉沒2艘150噸水船、1艘曳船、1艘大發、1艘驅潛特務艇(第83號);重損1艘驅潛特務艇(第235號);另外曳船、大發、150噸水船、150噸雜貨船各有1艘受損。當地耆老則回憶:大案山油庫遭到空襲後引發爆炸,大火燒了好幾天才平息,補充日軍檔案未提及的細節。

民間傷亡方面,B-24機群對市區的投彈集中於馬公街東側,當地又是行政、民生設施的聚集處,慘況可想而知,連信仰重鎮之一——東甲北極殿——廟身也因此毀損。顏其碩(1969)的記載「市街地投下大型爆彈約80個(200瓩至一噸)」如今證明需要修正:美軍彈種實為1,000磅炸彈,市區投彈應屬第400、528、321中隊共15架轟炸機所為,投彈數約120枚,投彈量約達55噸。然而他的損害記載極具參考價值:馬公民宅有260間全毀、250間半毀、340間嚴重受損,被害區域佔全市區60%以上。

當時就連躲在防空設施裡避難也未必安全,因為馬公街松島公園的公共防空洞被炸彈直接命中,裡面的學生、工人、船員及路人慘遭活埋,估計民間死亡達50人。顏其碩心有餘悸的寫下:

……馬公街東半部受害最慘。澎湖廳舍、南日本造船所及倉庫、私立醫院四、青年鍊成所、教育會館(即松島紀念館)、武德殿新舊二棟、軍人館、電力公司等重要建築物均被炸壞。港內之機帆船數支亦被炸沉。電燈、自來水、電話均受莫大損害。一時民心達恐怖之極,紛紛向村落方面逃難,馬公街內變如廢墟。

這場轟炸發生於星期三,迅速引發逃離馬公的人潮,顏其碩也在其中:

……當時余在澎湖廳防空壕內避難,於是急將重要物件與仁(按:其妻顏江仁)二人親自運搬到火燒坪港,擬搭船回西嶼。當時雖有西嶼方面船隻甚多,但均係人家所僱專船。因避難者人山人海狀極混亂,日暮前無法乘坐,待至下午九時頃始乘小池角下寮盧罩氏之船回大菓葉,再僱車運搬行李回至老家已近午夜。九死一生得與老父母重聚。

由於馬公居民多半逃難到鄉下,一時市區各機關跟著人去樓空,直到3月19日星期一恢復上班,也不得不疏散到附近的澎湖水產學校或火燒坪辦公,街道行人仍寥寥無幾。轟炸數日後,市民雖然回到家園,但房舍多半殘破,只得往市郊後窟潭、西衛、湖西庄等地「疏散」寄寓,周遭村里頓時人滿為患,例如西衛便湧入2,000人,連牛舍也有臨時充為人住的情形(顏其碩,1969)。

「汝先走,我等咧就來」,與炸彈擦肩而過的記憶

這場恐怖的空襲,在其他耆老的回憶中也能印證。本文作者曾於2015年訪談西嶼某洪姓村民(男性,1929—2016),據其自述:當年松島公園防空壕被炸時,他僥倖逃過一劫,一輩子都忘不掉。

洪姓村民表示:那年他16歲,在馬公街南日本造船所當打雜小工,每逢「米國人飛龍機丟炸彈」,居民便要「覕空襲」。轟炸當日為二月初一,是個「好天」、「足燒熱」。接近中午11點空襲警報響起,南日本造船所裡的工人們紛紛放下工作,進行疏散。由於接近午餐時間,他與同伴黃姓少年只好把鐵製便當盒打包,跟隨人群跑到松島公園裡的防空壕準備掩蔽,誰知道去得太晚,裡面早就擠滿了人,兩人被擋在外面。而美國飛機已經在天空飛行盤旋,不時可聽到落彈的爆炸聲。

洪姓村民回憶,他情急中想到這座防空壕有東、西兩邊,遂跟黃姓少年提議離開進不去的東邊入口,改走西邊碰碰運氣。對方則回答,反正看起來希望並不大,乾脆先坐下來吃便當,「欲死也著愛做飽鬼」。說完真的坐下打開便當吃起來,還要洪姓村民先去避難,並說:「汝先走,我等咧就來!」洪姓村民猶豫片刻,仍覺得逃命要緊,只好與同伴暫時道別,拿著自己的便當往防空壕西邊入口跑過去。沒想到快要抵達西邊入口時,陡然聽到巨大的爆炸,身後一陣強大的暴風將他吹了出去,便當盒也不知飛到哪裡去了。

洪姓村民表示,不知道多久後,他才回神過來,努力爬起身,卻驚覺防空壕東邊入口已經不見了,原處景物全非,只剩下一個焦黑的大洞。方才與自己一同逃難的黃姓少年,自是喪生矣。

洪姓村民記述,當時他驚嚇到無法反應,只見到處都是被炸壞的房屋,日本警察死命的吹著哨子指揮秩序,但市區民眾還是亂成一團,你推我擠的向外奔跑,到處都是哭喊聲。他渾身是傷,又餓又怕,聽人們說要往鄉下疏散,只好跟著逃出馬公街,漫無目的往市郊亂走,一路上崎嶇不平、不辨方向,等到傍晚還在曠野裡迷路了,幸而找到一間草寮主人收留過夜,隔天才找到正確的路,從清晨徒步走到下午,抵達白沙島的通樑,再從當地僱船橫越吼門水道(1945年當時尚無澎湖跨海大橋),總算在日落前逃回西嶼,結束這場驚魂記。

2.jpg
澎湖日治時期的松島公園一帶原址,現為馬公市區的停車場,置身當地,恍如隔世。 圖/作者提供

人們是忘記了,還是從未理明白?談美軍空襲歷史記憶

時光悠悠,物換星移。1945年3月14日美軍空襲澎湖的事件,距今(2020)已75年了。從當代回望過去,猶如火車反向穿越一段段漫長的隧道,洞口與洞口之間則籠罩著時空更迭、建設破壞、耆老凋謝、史料訛誤的迷霧,讓任何亮光都顯得彌足珍貴。

這場轟炸,何以稱為「澎湖大空襲」?因為此役美機出動規模、投彈量乃至死傷,都位居澎湖二戰時期遭轟炸的榜首。也許60架戰機投彈200噸、傷亡200餘人、軍民房舍900餘棟毀損的數字,尚難「比擬」臺灣其他城市的空襲被害紀錄;或許當地人記憶中的機種型號、戰機數量、炸彈型式有誤,但家園化為火海、同伴頃刻魂斷、街道幾成鬼城、人人爭渡出逃、電話電路供水均告癱瘓,卻是永難磨滅的傷痕。

記憶傷痛真切,可惜景物代謝馬不停蹄。當時悲劇的中心——防空壕被命中崩塌、活埋軍民達50人的松島紀念公園,曾是日治時期澎湖一大勝景,但戰後經過歷次改建,如今已是馬公市區的停車場,周邊高樓林立不復舊貌,只剩其東側的碼頭防波堤,遙望時勉強可見歲月的痕跡。而人壽有盡時,經歷過空襲的當地長者急遽凋零,讓往事比你我想像的更快消逝。

時間流逝,史料的整理與勘誤也讓人憂心。澎湖當地曾有文史工作者從事二戰空襲的口述訪談與文獻整理,甚至還早於官方行動之前。但也許從前史料取得管道與數量有限,或者「官方」與「學界」跟進後,僅是徵集民間成果出版展示、引為功績,並未跨領域深入考證,遑論滾動式修正,造成當地政府出版品的完整性、正確性至今仍有進步空間,少部分民間人士甚至拼湊情節、渲染轟炸悲情,想來不免惋惜。

往事並不如煙,端看是否留意。空襲記憶也許終會遠去,但今人可以好好梳理脈絡。唯有實事求是探究歷史,才能避免在時光洪流裡遺忘前人足跡、失落文化記憶。

澎湖人對於美軍空襲史,是忘記了,還是從未理明白呢?

3.jpg
澎湖群島的政經文化中心馬公市,曾在1945年空襲中受到嚴重損害。 圖/取自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延伸閱讀:

531台北大空襲:《美軍為何要對台灣狂轟猛炸?》《那場改變城市地景的狂轟猛炸》
photo.jpg

許劍虹:戰略轟炸與政治
photo.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