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2.jpg

3.jpg

【民國軍事人物紀念堂-開版文】(1)

感恩國軍先烈先賢保家衛國,
傳承忠勇軍風,
向前輩致上最敬禮!


圖文:曾德宜老師

在各位興高采烈地談到民國軍事人物的時候,我非常嚴肅地認為,我們不能忘本,真正的軍史,希望透過這個版能讓大家認識與了解。

護法軍政府於1917年9月1日在廣州設立,正式名稱為中華民國軍政府。從此南北正式分裂,1917年7月17日,中華革命黨總理孫中山南下廣州,舉起護法的旗幟,組建南方軍政府,與北洋政府對抗。大家在談民國軍事人物,應該要先把這段歷史瞭解,瞭解這段歷史,才有可能準確地來評斷兩岸之間的史觀差異,以及人物之間的恩怨情仇。

黃埔軍校開辦於1924年,是中山先生以俄為師,聯俄容共後的產物。在1917-1924年的這段期間,國父所能憑藉的軍事力量,只有「粵軍」和「閩南軍」。這兩支部隊的組成的領導人物,分別是丘逢甲之學生-陳炯明,林朝棟之子-林祖密。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臺灣由仕紳援萬國公法,自組臺灣民主國,以抗侵略。由臺灣同胞自籌軍餉,自募團練,以孤懸海外一島之義軍,在乙未戰爭中,勇敢地迎向現代化精銳的日本近衛師團。乙未臺灣所發動的全民抗日戰爭,雖然是以失敗坐收,然而臺灣民主國的共和政制,和臺灣一地的全民戰爭模式,卻是透過這些忍辱偷生的志士,以「強中復台」的信念,將這不屈不撓的民族志節和民主自由的價值,傳承到中國大地,掀起歷史的波滔,改變了國家民族的命運。

不僅如此,就算1924年成立黃埔軍校。軍校草創之初,頗須借重粵軍的人力物力,副校長李濟琛便來自粵軍。即便是校長蔣介石,亦曾在粵軍服務,擔任粵軍參謀長。國民政府成立後,未幾,大部分粵軍(以第一師為主)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四軍在北伐期間,戰功彪炳,號為「鐵軍」,亦被外界視為國民黨的基礎武裝力量。粵軍第二師師長張民達,在東征期間,回家省親之時奉獲軍令,疾行返營而不幸於汕頭遇難淪為波臣,其部眾在家舅公涂思宗將軍率領下,旋與何應欽的教導團會師,成為領導中央嫡系學生軍的長官,率領黃埔健兒在北伐戰爭東路軍各項戰役。

慎終追遠。因此,我們要談國民革命軍的歷史,必須要搞清楚粵軍祖師爺到底是誰?大概要討論三個問題..1.粵軍的定義;2.粵軍的組成;3.粵軍的傳承,除了祖師爺之外,還有一個很少有人想到的精神領袖-來自臺灣的丘逢甲。

在民國史中,「粵軍」是個定義並不清晰的軍事集團。因為,大概是廣東在軍閥混戰期間,沒有出過統一全省的軍閥。但「粵軍」並非單指廣東出身者所集結的軍事集團,而包括擁護以孫文為中央政府領導人的軍事集團之泛稱。

先談一下,粵軍的精神領袖-丘逢甲。120年前的庚子之亂後,清廷才痛下決心要練新兵,以免亡國,但練新兵必須招募有受過新式教育背景的年輕人,此時,廣東新式教育率由内度回籍的丘逢甲所開辦,所以,乙未之後在廣東、福建辦起新式教育丘逢甲,他親歷喪臺之痛(遠逾亡國感),欲借強中以復臺,他的目的最後可以說是達到了,包括陳炯明等都是他的學生,因此,可以說他是這支勁旅的精神領袖。

至於粵軍番號軍隊的緣起,是在1917年,南下的國會非常會議選舉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所以要說民國以來粵軍的祖師爺,恐怕非 總理莫屬。孫大元帥所統御的部隊,包括海、陸兩軍種。

1917年12月中旬,孫中山派朱執信與時任廣東省省長朱慶瀾交涉,撥二十營警衛軍與陳炯明,改編為「援閩護法粵軍」簡稱,粵軍的第一任軍長是陳炯明,他是丘逢甲的學生,在援閩粵軍的時代,駐紮閩南26縣時,以軍令統一為由,收編了丘逢甲的外甥-閩南軍司令林祖密的部隊,之後,這支駐閩粵系的雄師開拔回師廣州平亂後,不孚眾望地擊潰外省客軍。

1919年,粵軍被編為兩個軍,以陳炯明為粵軍總司令兼第一軍軍長,鄧鏗為參謀長;許崇智為第二軍軍長(老蔣之後收编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的第3師、第14師、第20師)。後來,大家知道陳炯明和老孫的路線不同,謀殺鄧鏗並起兵叛變,此時,粵軍也分裂成兩派,陳炯明的勢力在兩次東征戰役中,被廣州的軍政府所剿滅。

1924年,許崇智就任「建國粵軍」總司令,成為國民黨最高級軍事將領,這時粵軍編制是第一師(西江)、第二師(東江),第三軍(李福林)。1925年1月在孫中山的領導下,許崇智參加第一次東征,繼續討伐陳炯明,擊敗陳軍主力。

粵軍(第一軍)第一師,大家比較清楚。第二師呢?第二師的師長是張民達,廖仲愷的親信,參謀長葉劍英,團長涂思宗等,則是臺灣民國史界較少提及的將領,委婉地說法是因為主要是建國粵軍(1924.3-1925.8)這一編制的存在是很短的時間,之後就改編原來的建國粵軍,就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一(加上很嫩的黃埔軍校學生)、四、五軍了。

至於,北伐戰爭開始之後的粵軍動向,其實也很妙。應該從一些事情說起,1926年7月,國民政府展開北伐。第四軍中的第10師、第12師及獨立團由副軍長陳可鈺指揮開往前線。第四軍的軍長李濟深身兼國民革命軍總參謀長,與第11師、第13師及兩個砲兵營留守廣州。北伐軍分成三路;在西路軍中,第四軍所向披靡。在汀泗橋、賀勝橋大勝吳佩孚部,1926年10月10日,攻克武昌。該軍亦因此榮獲「鐵軍」稱號。

此外,國府統一全國後,緊接著得來的就是對日抗戰。除了19路軍在1932年的淞滬自衛抗戰時,表現出色外;當初,奉送給孫中山20營親兵的廣東省前省長朱慶瀾,在1931年發生的九一八事件,竟然是「東北義勇軍」總司令。抗戰爆發後,接替陳濟棠出掌廣東的余漢謀,以粵軍部隊為基礎編成6個軍(62-66軍,83軍),出兵抗日。其中,這第62軍的軍隊,就是在戰後接收臺灣南部的第62軍,是國共戰爭的一個悲劇的片段,這段歷史我不寫出來,應該沒有人知道了。

敬邀賜稿:草綠服軍旅回憶錄

https://eastseasociety.blogspot.com/2019/12/1001-123-21-310-4-5-1-2-3-4-5-1.html?m=1&fbclid=IwAR24zFsCsLvqrsp9u7tZBwnRxdY0jBTpecrhOlRNhWltsrt1EF-A3UqGO3I

社團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04176276988853/?hc_location=ufi

上文承蒙 曾彥霖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曾彥霖:草綠服的光榮歲月~從草綠到迷彩/新一代國軍弟兄篇

曾彥霖:淺論民團民兵與守望相助隊

曾彥霖:ASI生存概念,體幹班口述憶往,手槍射擊與使用訓練,風險社會與風險管理,以色列的防衛技術,武裝義工團,生火~人類文明的轉捩點,南斯拉夫內戰的求生實錄,觀影隨想,課程情境與心得筆記

曾彥霖:BB槍練習(側身瞄準)

零 Zero Combat System:Red Team 紅隊測試

曾彥霖:城市生存系列~低科技生活~隨行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