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photo.jpg
上圖:首艦聖安東尼奧號,可見到兩座先進封閉桅桿。 圖/美國海軍
下圖:2021年4月29日舉行下水典禮的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玉山號。由外觀可以看出,明顯是模仿美國海軍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的設計。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玉山軍艦的模範?
新世代兩棲作戰艦艇:
美國聖安東尼奧級船塢運輸艦

28 May, 2021 全球防衛雜誌 聯合報 鳴人堂

由台船公司為海軍建造的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2021年4月29日舉行下水典禮,正式命名為玉山號(1401)。該艦全長153公尺,舷寬23公尺,排水量10,000噸,可搭載通用登陸艇(LCU)、機械登陸艇(LCM)及AAV7兩棲突擊車等,飛行甲板還能停放兩架直升機,艦上配備76公厘快砲一座、方陣近迫武器系統兩座、自製海劍二防空飛彈發射器兩座。由玉山號的外觀可以看出,明顯是模仿美國海軍聖安東尼奧級(San Antonio)兩棲船塢運輸艦的設計。

聖安東尼奧級是為了因應美國海軍、陸戰隊21世紀新的海洋戰略及兩棲作戰的需求,實施由海上機動、艦對目標機動作戰,進而研發的新一代兩棲作戰艦艇,未來主要的任務是支援美國陸戰隊,利用直升機、登陸艇、兩棲突擊車所發起的立體突擊行動,可執行兩棲突擊、特種作戰、遠征作戰任務,或作為輔助航空單位載台等。

匿蹤設計登陸艦艇

由諾格集團旗下Avondale造船廠及因格斯公司(Huntington Ingalls)建造的聖安東尼奧級船塢運輸艦,全長208.48公尺,滿載排水量25,586噸,艦上配備四部Colt-Pielstick公司2.5 STC型渦輪增壓柴油主機,搭配雙軸、可變螺距俥葉,總出力41600馬力,最大航行速率40.74公里/時以上。艦上編制官兵363名,另可搭載699名陸戰隊員(最後兩艘減為650名)。

除了匿蹤外形的艦體,聖安東尼奧級在設計上最特殊之處是取消傳統的桅桿設計,改採用先進封閉式感測器桅桿(AEM/S),外觀為大型八面柱體結構,內部裝有偵測、通訊系統,結構體的複合材料混合頻率選擇外層(FSS),具備保護功能,還可讓搜索雷達、戰術導航儀、通訊系統等的訊號發射穿透出去,既不會破壞軍艦的匿蹤性能,也能有效降低桅桿、天線的維修成本。

不過,基於降低建造成本等考量,聖安東尼奧級的最後兩艘已改回安裝傳統桅桿,艦體設計也略有修改,包括縮小人員、裝備的搭載空間。

聖安東尼奧級的偵測系統,包括SPS-48E型3D對空搜索雷達、SPQ-9B型平面監視追蹤雷達、SPS-64(V)9型導航雷達、商規SPS-73型平面搜索雷達,搭配艦上的光纖網路,並裝有SLQ-32A(V)2型電子支援系統、SLQ-25A型拖曳式誘餌系統、Mk53型干擾火箭發射器。

在自衛武裝部分,主要是裝在艦首中央及艦體後段左舷各一座Mk46型機砲武器系統(GWS,配備30公厘鏈砲),艦首左舷、艦體後段右舷各一座Mk31型公羊(RAM)飛彈21聯裝發射器座,以及十挺12.7公厘機槍,艦上並預留未來加裝進化海麻雀艦對空飛彈(ESSM)垂直發射器的空間。

飛行甲板、航空支援設施空間都加大的聖安東尼奧級,除了艦體內車輛甲板能裝載的登陸部隊車輛之外,艦尾的泛水塢艙(Well Deck)內,最多可裝載兩艘氣墊登陸艇(LCAC),一艘通用登陸艇(LCU),或14輛AAV7型兩棲突擊車,並搭配艦尾上、下開啟的兩片大型閘門,便於登陸艇、兩棲突擊車的施放/回收作業。

至於上層結構後段的機庫內,可停放美國陸戰隊的一架CH-53E型超級種馬式直升機,一架MV-22型鶚式(Osprey)傾斜旋翼機,或三架AH-1Z型攻擊直升機;艦尾飛行甲板則最多可起降兩架CH-53E型,兩架MV-22型,或六架AH-1Z、UH-1Y型直升機。

photo.jpg
聖安東尼奧級,除了艦體內車輛甲板能裝載的登陸部隊車輛之外,艦尾的泛水塢艙內,最多可裝載兩艘氣墊登陸艇。圖為阿靈頓號。 圖/美國海軍

photo1.jpg
聖安東尼奧級可搭載CH-53等直升機實施立體登陸。圖為薩莫塞特號。 圖/美國海軍陸戰隊

美國海軍兩棲作戰骨幹

美國海軍已採購13艘聖安東尼奧級船塢運輸艦,首艘聖安東尼奧號(LPD 17)於2000年6月開工,2003年7月12日下水,2005年7月交艦,2006年1月14日成軍;第二艘紐奧良號(New Orleans, LPD 18)於2004年下水,2007年3月10日成軍;梅薩維德號(Mesa Verde, LPD 19)於2004年下水,2007年12月15日成軍;綠灣號(Green Bay, LPD 20)於2006年下水,2009年1月24日成軍。

紐約號(New York, LPD 21)艦體的部分建造材料,來自「911事件」中倒塌的紐約世貿中心的24噸廢鋼材,於2007年12月19日下水,2009年11月7日成軍;聖地牙哥號(LPD 22)於2010年下水,2012年5月19日成軍;安克拉治號(Anchorage,LPD 23)於2011年下水,2013年5月4日成軍;阿靈頓號(Arlington,LPD 24)於2010年下水,2013年2月8日成軍;薩莫塞特號(Somerset,LPD 25)於2012年下水,2014年3月1日成軍;莫沙號(John Murtha,LPD 26)於2014年下水,2016年10月8日成軍。

最新服役的波特蘭號(Portland, LPD 27)於2016年2月下水,2017年12月14日成軍。目前還有2020年3月28日剛下水的勞德岱堡號(Fort Lauderdale, LPD 28),以及建造中的小麥克庫爾號(Richard McCool Jr., LPD 29)。

目前已成軍的聖安東尼奧級中,以聖地牙哥(San Diego)為母港的為紐奧良號、綠灣號、聖地牙哥號、安克拉治號、薩莫塞特號、莫沙號、波特蘭號。以諾福克(Norfolk)為母港的則有聖安東尼奧號、梅薩維德號、紐約號、阿靈頓號。

由聖安東尼奧級進一步衍生研發的LX(R)下一代船塢登陸艦計畫,美國海軍於2018年決定改稱為聖安東尼奧級FlightⅡ級,第一艘舷號為LPD 30,也預計建造13艘;而原本的13艘則稱為聖安東尼奧級FlightⅠ級。聖安東尼奧級船塢運輸艦將取代美軍的奧斯丁級(Austin)船塢運輸艦、安克拉治級(Anchorage)/懷德貝島級(Whidbey Island)船塢登陸艦(LSD)、新港級(Newport)戰車登陸艦(LST),以及查爾斯頓級(Charleston)兩棲運輸艦,不但能大幅度降低兩棲作戰部隊的人力需求、艦艇壽期成本,並將成為未來美國海軍兩棲作戰的主力之一。

photo2.jpg
首艘聖安東尼奧號(LPD 17)於2006年1月14日成軍。 圖/美聯社

photo3.jpg
2020年3月28日剛下水的勞德岱堡號,可見到改為傳統桅桿。 圖/美國海軍

提升海、陸軍聯戰能力

我國海軍現役的大型兩棲艦艇絕大多數都服役多年,即便未來不會針對中國大陸實施兩棲作戰,但針對金、馬、澎及南海離島的防衛、馳援等,仍舊需要積極全面汰換。在代號「鴻運計畫」下,海軍新採購的玉山號船塢運輸艦,的確符合未來兩棲作戰、人道救援等的任務需求,但後續仍需增加建造數量。

此外,由聖安東尼奧級的設計可以看出,該級艦除了傳統的登陸裝載能量外,還強調兩棲作戰中搭配的航空兵力。既然玉山號模仿聖安東尼奧級的設計,且現代登陸作戰的趨勢也朝向立體化發展,未來海軍想要發揮玉山號的真正戰力,便應大幅強化艦載航空兵力的聯合作戰能量。

不過,由於海軍本身僅擁有少數的S-70C(M)反潛直升機,而陸軍航特部則配屬大型的CH-47SD型與新服役的UH-60M型直升機,因此國防部應該要認真考慮規劃陸航直升機飛行員的艦上起降訓練,同時進一步提升從兩棲艦艇上起飛執行各類任務的海、陸軍聯合作戰能量。

photo4.jpg
由聖安東尼奧級的設計可以看出,該級艦除了傳統的登陸裝載能量外,還強調兩棲作戰中搭配的航空兵力。 圖/美國海軍

延伸閱讀:
擺渡黃河(前張騫艦首任艦長):建軍首在備戰
1.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