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潛直升機墜地4傷
第一時間未通報國防部
記者林保光、洪哲政、陳弘逸、張議晨、林巧璉、丘采薇
零件飛基地外 擊穿民宅鐵門
海軍左營基地反潛航空大隊機號「二三○三」的S-70C反潛直升機,昨天下午在基地執行飛行訓練返回停機坪、在八十呎高度時,疑似裝備故障,突然重落墜地,尾翼及旋翼斷裂,瞬間失火、濃煙直竄,零件還射出基地牆外,擊穿民宅鐵門,正、副駕駛等四人受傷,機工長劉尚鈞與空勤檢驗士郭冠廷嚴重灼傷,住進加護病房觀察,墜機原因正由軍方調查。
據了解,海軍第一時間未將此重大事故通報國防部,事發一個多小時後,衡山指揮所網蒐發現民間傳稱左營神鷹營區冒出濃煙,主動交查詢問海軍艦隊指揮部,位於台北中樞的國防部才獲悉上情。海軍司令部昨回應表示,該部已依規定回報。
海軍左營基地反潛航空大隊機號「2303」的S-70C反潛直升機(圖)昨天疑似裝備故障,在八十呎的高度時,突然墜毀在跑道,尾翼及旋翼斷裂。本報資料照片
修復後試飛 八十呎高度墜地
昨天是直升機完成一般線上修復後試飛,屬測試直升機固定科目,稱為「五邊練習」;直升機從左營海軍神鷹基地起飛後,向水星碼頭飛去,一出海面就往回飛,經過營區高爾夫球場,返回基地上空。事發時為下午三時五十五分,直升機在八十呎高度,突然意外墜地;飛行及意外全程都在左營海軍基地範圍內。
機工長百分之九十五燒燙傷
海軍說明,這架反潛直升機昨天下午近四時返回東碼頭停機坪,疑似裝備故障,在停機坪旁的跑道「重落地」,所幸沒有爆炸。失事時,機上包括七○一作戰隊中校正駕駛陳錦凡、七○二作戰隊上尉副駕駛鄭行杰及劉尚鈞、郭冠廷;基地官兵噴化學泡沫滅火救出四人,送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搶救;機工長劉尚鈞意識不清,全身百分之九十五的二至三度燒燙傷,其餘三人各有傷勢或燒燙傷。
府發言人主動披露四人傷勢
海軍司令梅家樹昨趕往醫院探視傷者時受訪指出,海軍立即組成專案小組,針對事發當時天候、人員操作、機件狀況調查,將盡速釐清失事原因。蔡英文總統也指示國軍醫院全力救治,並要求國防部徹底釐清事故原因。
據了解,失事的反潛直升機下午三時五十五分迫降神鷹營區,衡山指揮所(國軍聯合戰情指揮中心)四時卅分後主動蒐獲民間資訊才獲悉有直升機墜毀,五時左右透過戰情系統向海軍艦指部戰情查詢確認此事。另外,海軍司令部五時五十分發新聞稿稱「重落地」,但據悉海軍艦指部以「迫降」回報衡指所。
針對各界追問,海軍司令部發新聞稿時也一度「遲疑」,第一波新聞稿僅簡單交代直升機重落地時地及傷員人數,但總統府發言人卻主動披露四人傷勢,指出「機工長傷勢嚴重,尚未脫離險境」。海軍經外界「提醒」,晚間六時四十三分再補一則新聞稿說明送醫官兵的傷勢。
海軍S-70C反潛直升機事故 製表/張議晨、洪哲政、劉學聖
★ ★ ★ ★
海軍反潛直升機墜毀,零件射出基地牆外,擊穿約二百多公尺外的高雄市楠梓區廣昌街四十三巷民宅鐵捲門。記者劉學聖/攝影
住戶報案
警趕到才知直升機出事
記者陳弘逸、林保光、張議晨
海軍反潛直升機昨在高雄左營海軍基地執行訓練任務時意外「重落地」,機上四名軍士官送醫急救,但軍方並未及時通報警方及消防單位,直到警方獲報疑似有人尋仇惡意砸穿鐵捲門,趕往現場才發現竟是直升機墜毀、零件噴飛射到基地牆並擊穿居民捲門。軍方人員事後前往民宅取回零件,致歉並承諾賠償。
昨天下午事發時,附近住戶有人目擊直升機墜地起火冒出陣陣濃煙;直升機零件噴飛,射出基地牆外,擊穿約二百多公尺外的高雄市楠梓區廣昌街四十三巷民宅鐵捲門;屋主兒子說,當時在屋內聽到巨響,走出看見鐵捲門破個大洞嚇了一跳,以為有人惡意尋仇就向警方報案。
警方趕往採證時,里長也趕往現場,以為發生火警,經居民告知才知道是直升機墜毀、零件飛射,幸未造成傷亡;基地外汽車保養廠蕭姓男子說,他工作期間聽到巨響,跑出來看才發現海軍基地出事,濃煙很大。
海軍司令梅家樹指出,海軍針對此次意外會坦誠檢討,立即組成專案小組,將盡速釐清失事原因。記者劉學聖/攝影
據了解,四名軍士官傷勢最嚴重的劉尚鈞士官長(約四十歲)意識不清,全身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二至三度燒燙傷,在加護病房插管治療,未脫險;另外三人都意識清楚,補修隊空勤檢驗士郭冠廷士官長(約四十歲)有百分之十至十五的二至三度以上燒燙傷,住加護病房觀察。
七○一作戰隊中校正駕駛陳錦凡(約四十歲)臉部、左手及左腳撕裂傷,左脛骨閉鎖性骨折,七○二作戰隊上尉副駕駛鄭行杰(約卅歲)右上臂穿刺傷、右膝撕裂傷縫合處理、左側肋骨骨折,由於燙傷屬高能受傷,院方會謹慎治療。
受傷軍士官家屬在軍方人員陪同下趕抵醫院,直奔急診室,面對媒體提問不發一語;隔著醫院玻璃門,可見家屬神情凝重。許多軍中同袍趕到探視集氣,盼四人能平安脫險。海軍司令梅家樹探視傷者受訪表示,希望國人為重傷救治中的機工長祈福。
★ ★ ★ ★
圖/TVBS
海軍S-70C反潛直升機重摔
冒濃煙零件飛散砸破民宅
記者 何宜信 / 攝影 林義邦
https://youtu.be/uWI8v9apf0s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海軍一架S-70C反潛直升機,今天(22日)下午,在高雄左營反潛飛行大隊基地進行訓練,保養試飛,結果發生故障,直升機重摔落地,機上後座有4人受傷送醫,其中機工長劉尚鈞傷勢嚴重,尚未脫離險境,意外發生時,直升機重摔,零件四射,還飛過僅有一牆之隔的民宅,砸破鐵門。
民眾拍下,軍事基地旁突然冒出大量黑煙,出事了,從大樓制高點拍下,海軍一架機尾編號230S-70C反潛直升機重落地,機尾似乎已經斷成一節,機上的零件四散,甚至還穿破民宅鐵門。
民宅主人:「那邊在施工想說有貨車掉落零件,但想說不會這麼大力,問一下結果發現有直升機掉下來。」
圖/TVBS
鐵門直接被灌穿一個大洞,被砸穿的民宅,剛好與基地只有一牆之隔,重落地瞬間,從機身噴出的金屬零件掉在地上,現場拉起封鎖線,還好沒有砸到人,但機上四人受傷,送往高雄國軍醫院治療。
記者vs.家屬vs.院方:「可以說明一下嗎?傷勢怎麼樣狀況現在還好嗎?」
家屬、軍方人員、院方都很低調,根據了解,這架S-70C反潛直升機,22日下午4點多時在高雄左營基地進行保養試飛,結果疑似設備發生故障導致直升機重摔落地,其中正副駕駛、檢驗士官長三人有部分傷勢,燒燙傷,生命跡象穩定可以自行走動之外,機工長劉尚鈞士官長則傷勢嚴重,尚未脫離險境。
圖/TVBS
附近民眾:「就是因為他們每天都在飛,所以那時候我們聽到,它變比較空洞的聲音,完了,就聽到那種就是很大聲,那種那個東西重墜落的聲音,所以大概就知道是重落地。」
一般來說,保養試飛是飛機檢修後,進行各項零件妥善測試的程序,具有相當風險性,所以都是由資深的試飛官(MTP)執行,這次為何會重落地,軍方還要再調查釐清肇事原因,另外也同步要求該型直升機,立即暫停任務派遣,實施飛安特檢。
https://youtu.be/pViPI6MpLbs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 ★ ★ ★
海軍高雄左營軍區一架反潛直升機重落地墜毀。記者劉學聖/攝影
【即時短評】
國軍「高鐵級」情傳
重蹈雄三誤射覆轍?
海軍高雄左營軍區1架反潛直升機重落地墜毀,在通傳上明顯重蹈「雄三誤射」事件,位於台北的國軍聯合戰情指揮中心要主動自民間網蒐,事發後1個多小時後才能獲悉。1個多小時,已可搭高鐵從高雄到台北。在光纖高速的世代裡,國軍反應速度追不上高鐵。
發生在2016年7月的海軍雄三反艦飛彈誤射事件,造成漁民1死3傷,事發地點「水星碼頭」距昨天發生直升機墜毀意外的「神鷹基地」不遠,甚至昨天這架發生意外的直升機,事發前就曾自水星碼頭上空穿越。當年飛彈上午8時12分左右被誤射升空,最先披露此節者,竟是人在台北的政治人物蔡正元,他在8時54分在臉書發文,外界因此緊急查證。根據他出示的情報來源對話,雄三誤射的消息是8時34分流出。
但當年事發第一時間,位在台北的衡山指揮所(JOCC)卻根本未接獲回報,政壇流傳軍方高層曾抱怨為何此事他須自媒體報導得知。蔡正元當年因此一度遭查洩密,保防對內大查特查,衍生成政治事件。後來軍方宣稱256戰隊值日官室是在8時16分向聯合作戰中心回報,只慢了4分鐘,並將這拗成「攝影機時差」,但外界普遍質疑這項說法的真實性。
昨天海軍直升機墜地意外,不但JOCC須自監控民間公開訊息察知左營軍區出事,1個多小時後主動詢問左營艦隊指揮部才確知此事。位於台北的海軍司令部對此事宣稱曾依規定回報,但實則媒體16時48分至50分左右致電詢問司令部時,獲得的是「還在掌握中」,仍無法簡要證實事件發生,過程明顯重蹈當年雄三誤射通傳延遲的覆轍。
當年海軍處理誤射事件的主要人物之一,是海軍參謀長梅家樹,他近日甫接任海軍司令,新官就任意氣風發之際,遭逢部隊意外,不免挫折士氣。所屬或許因新任司令而如履薄冰,對訊息通傳謹慎異常。
外界或不能指責海軍第一時間試圖「吃案」,甚至是事發錯亂間「忘記」回報國防部與JOCC。但這樣離譜的錯誤,顯示國軍情傳系統必須再加釐清,否則這種「比高鐵慢」的情傳速度,不可能肆應現代戰爭。
★ ★ ★ ★
海軍左營基地反潛航空大隊機號「2303」的S-70C反潛直升機昨天疑似裝備故障,在八十呎的高度時,突然墜毀在跑道(圖),尾翼及旋翼斷裂。記者劉學聖/攝影
【重磅快評】
諱莫如深或趁「機」造神
才是軍方大問題
軍方又傳出飛機失事:海軍反潛大隊一架S-70C(M)直升機,22日下午故障墜毀在左營機場內。從前年1月2日,造成參謀總長沈一鳴等將領殉職的黑鷹直升機空難以來,兩年半之內,國軍已經損失10架各型軍機,而且陸海空三軍都無法倖免:包括空軍3架F-5戰機、2架F-16戰機、1架幻象2000戰鬥機、1架AT-3教練機、1架UH-60M直升機,陸軍1架OH-58D戰搜直升機,海軍1架S-70C(M)反潛直升機。絕對是近卅年來,軍方最糟的飛安成績。
軍隊工作原本就是操練「殺人技」,為了能在戰場上消滅敵人,日常訓練必須有相當程度風險。如果什麼危險都不願意觸及,什麼意外都不願意發生,也許平常的數據好看,一旦真正要派上戰場,先前的粉飾太平,就會連本帶利輸光光。
誠然,軍隊不可免於操作損失,國人不應一遇意外就破口開罵,但諒解與溫情不可以無限上綱:近幾年來軍方的操作意外,明顯高於過去數年。在裝備與人員的組成沒有重大改變的情況下,失事率驟然提升,就不能單單歸咎於運氣,一定有結構性問題存在。
最糟的是,國防部乃至更上級的國安會、總統府,面對意外的心態:
一是諱疾忌醫,
二是趁機造神與拍馬。
2015年2月,復興航空ATR客機墜落基隆河,有網民推測機師失事前刻意躲避地障,「救了半個台北市」。媒體對此紛紛跟進,眾口鑠金之下,連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宣稱,不排除入祀忠烈祠。幾天後飛安會公布初步事實報告,顯示當時機師遭遇故障,誤將正常的發動機關閉,導致飛機完全失去動力。由於事實獲得適時釐清,各種流言與誇大政治動作,也就得以消弭。
比起民航機空難,軍機的飛安事故,當然具有一定機敏性,無法完全資訊公開,但是也絕不代表,可以全然祕而不宣。上述多次軍機失事,除了黑鷹直升機空難,因為人員損失太慘烈,軍方曾發布初步調查報告,其他每一場意外,都不曾對外解釋,一旦新聞熱度過去,軍方對外就不再提。如今外界對事件原因的認知,往往來自於媒體挖掘的非官方消息。然而這些報導是否都正確?是否可能造成更大誤導?有沒有應該厲行改善的問題,因為失去輿論的監督壓力,所以被輕輕放下?
當局對於失事原因諱莫如深,藉機宣傳的積極度却不可同日而語。黑鷹空難震撼全國,政府立刻安排空前紀念規模,在台北賓館設靈堂供國人弔唁,安排靈車遊行市區,於國防部前豎立紀念碑,在總統大選前夕,充分收穫了「關懷國軍」的政治效益。然而隨著選後公布初步調查報告,顯示操作不當是導致撞山的主要因素,此時殉職人員都已經被捧為英雄,甚至連「侍從官捨身環抱沈一鳴」這類違反事實的情節,都已經刻上碑文,最後的究責反而變成懲罰氣象軍官,因為他們的預報內容不夠嚴重,未能讓飛行員決定提前改道。如此賞罰,當事人或其他知情官兵,怎麼能夠服氣?
蔡總統上任以來,著意強調自己對國防與國軍官兵的重視。平心而論,她在此方面表現確實勝過前任,然而過度重視宣傳,過度強調光環要「作球」給總統,反而常造成難以自圓其說。例如超大規模紀念黑鷹空難,沒想到接下來國軍操演意外頻傳,其他殉職官兵的身後待遇遠不能相較:難道因為他們官階比較低,為國犧牲的可敬程度,應該配享的身後榮典,就要跟著打折扣?或如近來軍機失事,府方也第一時間發布消息:總統關注官兵當然值得肯定,但是對於人員姓名或傷勢等資訊,府方內容往往比國防部還詳盡:難道軍方連自己弟兄的狀況都弄不清楚,還是只要有新聞價值的資訊,就要留給上級發布?
軍方敢於認真面對意外,承認己身的應改革之處,才能夠贏得民眾信任,避免不必要的小道消息流竄。層峰也要記得國防部才是官兵頂頭上司,若為了拚一時聲量,忍不住畫蛇添足,徒然製造反效果。只要真心關注,持之以恆,自然可以贏得國軍與國人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