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昇華 臉書
于昇華
預備班11期,陸官校42期,步兵雜學科。足跡踏遍本外島大部分地區,三個月兩次500公里,摸熟北部山區,主管師對抗兩次,所有中南部的大溪全下去穿插砂石車進出道,方便用兵。70年金馬自衛隊回台閱兵少校總教官【前後,都是上校級擔任】。編寫解嚴後海岸巡防班哨手冊,成全國範本。上過外傘頂洲。中壢事件時,中壢師戰情官、第一次抗議時,台北衛戊師中興橋守備營長。澎湖漢光一號演習,正規登陸及空降地武德守備指揮官。30年前的馬祖,澎湖,台灣地形瞭若指掌。有在駐地留下工程奇事。北竿的軍魂發電廠進出道、中壢雙連坡重慶八號大炮掩體、金門二士校改建戰鬥營洗滌工程、澎湖山水高地參觀台。
寫作經史:幾乎,寫作的作品,總是以多面向,大視野的俯視開場,又用同時報導方式呈現,使讀者既錯身在兩個甚至多種動機迥異,撲朔迷離的事件裏,又浸淫於詭譎懸疑,緊張刺激的小說情節中,背景更是都以發生在台灣和所有外島的軍旅,以及當今和歷史的真人真事貫穿,讓讀者有著似曾相識的臨場感以及不可思議的真實感!烴爆的連串事件導火線,直接引燃了故事的烈焰。每個故事高潮迭起的熱力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讓讀者再也「無法享受」看結尾就知事件的快閃感!如果讀者照著書上所述,上網查看,更會驚訝很多資料的正確性。恍惚間不禁要問,真有這回事嗎?!從無意中因為(疑青峰命案【抱歉不能直書】)奇異,又正逢農曆年,於是趁機振筆疾書,寫下了【誰殺了上校】一書。蒙書華書局約稿,三個月完成了四十萬字的【戰計畫~~攻略澎湖】一書,開創了台灣軍事預言書的先河。在香港和北美多種文字出版,也隱隱然成了研究台灣戰爭的軍事工具書。之後戲作【軍中求生手冊】更獲年青朋友喜愛,當成軍中摸魚的教科書。事隔十年,同時出印了【殺戮戰場台北101(誰殺了上校第二集)】,【野戰之狼成吉思汗】,【活棺人(穿越小說)】,再印【台灣阿甘(書局要的名字)】,【奔襲台灣救國軍】編成【玄機圖】(誰殺了上校第三集,310000字)未付印。承網路 曾彥霖 朋友幫忙,在臉書開了[于昇華軍史讀書會~奔襲台灣救國軍],變成寫作貼文之處。常敍軍旅心得和軍事未來發展淺見。承蒙網友不棄,貼出的像樣作品都有幾千的讀者涉獵,上萬的也不在少數。
隨興手談,漫無章法。
淺嚐即止,談笑寫文。
★ ★ ★ ★
拜讀諸君大作,或寫意或轉傳,都很有看頭,就隨手回應了。
現將近日順手但用心的回答問題,聚集博君一燦。問題漂浮不定。所以回的也就千奇百怪。
古有「呂氏春秋」,今來「于式夏冬」。
夏冬者夏日語冰,冬日飲水,冷暖自知也。
望文知義,當可反推原文多為精品,略加小(蛀),以彰顯可讀性。
#######$
中國自古就擁有大地。
所以賜印日本,直稱「倭」,日本也跪拜接受。
是他自己找上門的認祖歸宗。
按照歐洲史觀,歐洲其實就是地中海文化!比諸周朝後期的春秋時代,能爭輝?
西藏,交趾戰戰合合,二千年以上,俯首稱臣時多。
民國三十二年吧,達賴坐禪,一定要等到中國的蔣委員長派大員來主持,把英國晾在一邊也是事實。
如果重溫歷史,瞭解一點中國的「朝貢關係」,就會明白,一帶一路是一種中國文化的延續。
日本在幕府時代就有佔領中土的癡夢,連印度都在併吞之列。
國內大位未定,就出兵朝鮮,給中國喀爛飯外,也因這種不自量力,被德川滅了。
四百年後,還想三月亡華,同樣步上所有列強後塵,中國的大一統反而讓所有鼻屎大的列強無從瓜分。
再次不知天高地厚的發起珍珠港和東南亞之戰,結果卻是造成了今日中國海域及陸上版圖的擴張。
中華民國在美國協助承認的海上十一段線,確立了南海版圖,只要一提歷史,東南亞各國都啞口無言!
當中國在1945到1946巡迴南海時,所有國家中除了當年親日而怕的要死的泰國,都是英,法,荷蘭殖民地,誰會向四大強國之一的中華民國為殖民地爭海權?
而二千年的朝貢國西藏,也給併入了中國版圖!這也是開歷史先河。
都聽過荷蘭人跟原住民圈地的故事,畢竟在中國地太大,人太多,隨便個城就幾十萬人,當時的歐洲,有幾萬人就快撐不下去。劃地界就成了歐洲人的最愛。
中國可以百族共存,就在於胡越一體的待人竭誠。
一樣千年的英國三島,現在為什麼要鬧獨立?政府執政不公!
(這應屬於(山海經)序吧!直接點出南海定位史)
########
史書記載都要抱著設身處地才能深入。
投入和浮光掠影的差異就是設身處地
野火集粗略看過,認為挑逗居多
大江大海細讀兩遍,處處珠璣。
對於民國30到39年這段中國包含台灣的巨變史事,著墨甚深外,資訊非常踏實充分又寫實。
所以日據時,感念或當過日軍外派軍伕者,管理過台灣日本俘虜營的,會群起反對。
參與這中國共產黨正式成軍的東北之戰記錄,又都是見証了戰爭的殘酷性,不忍卒睹,當然不想將這段手足相殘的悲劇讓中學生或大眾知曉。
如果用大歷史眼光看,中國正統出版的當年戰爭史,就完全可在所有十大元帥傳中,看到完整的事實呈現。
如劉伯承和鄧小平所參與的徐蚌會戰,是怎麼動員百萬民伕,破壞一切鐵公路,讓機械化國軍都變成定點城堡,其慘烈要用想像才能瞭解。
(本文屬綜合性讀書心得)
#######$
有關台灣的地位問題
我倒是建議再看一遍地緣政治學。
歐亞大陸版塊將破「海軍戰略論」而出。
現在歐亞更多了非洲,南美洲也要重新出發
島國已經從英國變成了美國。
至於所謂島鏈
要跟實力相配合才有用。
日本何嚐不知?所以有海上擴張。
然後呢?
死在海上霸權手上。
這是敝人獻曝。
(本文屬自己見地)
#########$
描寫的非常好
唯
芹壁面北,右方島是大蚯,前方遠島是高登,左看只是往板里的轉角突出部,背後就是北竿主峯的板山和芹山
怎麼可能看到,不管在北竿午沙或是南竿馬祖停靠的海軍大型運輸艦。這個水道芹壁看不見。
或許,有穿越高登和橋仔間水道往南竿的運輸艦吧。
(本文屬見聞。)
########$
別跟著起舞!
那個燃燒煙囪,是剛剛蓋好的嗎?
在台灣,只要火車到高雄左營,
隔著下淡水溪,在林園重工業區
光這兩地方,不談斗南和麥寮
所有人到晚上都可看到幾隻燃燒的火炬!
難到台灣也出產天然氣?
這是提練石油過程必需面對的燃燒癈氣行為
我就不信
大慶油田沒有這種場景!
你們跟著西方媒體起舞?
有什麼對中國的好處?
(本文是回牛彈琴專欄對俄羅斯燒瓦斯的見歷談。)
上文承蒙 于昇華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于昇華:從俄烏之戰引出的世態變遷 中國要怎麼面對未來的爭戰呢?
于昇華:我的軍校同學,香港華僑黃景良博士,在他返鄉之際,感念知遇之恩,特,為文以記
于昇華/忘戰必危:我們需要電腦兵棋,才能在現代戰爭中存活致勝
于昇華:這兩本書是難兄難弟,不用看!不是爛,是很爛,算讀書筆記?
于昇華:看看在烏克蘭的英美志願者怕的是什麼!為什麼對戰場產生恐懼!民國64年7月個人帶兵時遇到的同樣問題,是怎麼克服的?
于昇華:民國六十三年,於北竿白沙,有當時最先進非常耗電的星光夜視鏡;標準作為「不敢用!放到壞了吧!」交接給接防者了!!!
于昇華:在戰具上,一個全新的地面作戰戰具出現了,這種戰具只要有一般科技水準,就能製造且價格低簾!就是查打一體無人機的「群蜂作戰」
于昇華:楊庭華將軍那個時代的長官真的很踏實 參謀真的學了很多
于昇華:一直到民國七十六年我脫離基層 野戰部隊都是燒媒的 外島和台北市區就是燒媒油
于昇華:回憶民國五十七年八月官校預備班二年級暑假,買了「麥帥回憶錄」,而今從書中的「仁川登陸作戰航行圖」看台海戰爭
于昇華/民國66年親眼所見「星光部隊」連長:「報告將軍,我們的士官不做雜務,他們管部隊!」
于昇華:這一回史話中 有關外島工程的事 都是兵兵的血淚過往 要細細思考 才會發現竅門
于昇華:有誰能完整地說明 政府到底要怎麼幹這些四個月的我們的子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