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奧本海默
弟弟在加州成立共黨小組
其實有招募中國「火箭之父」錢學森
其實,羅伯特·奧本海默與中國近代史也有間接關係,他的弟弟法蘭克,曾在1930年代招募後來成為中國火箭之父的錢學森(圖),加入一個10人組成的共產黨黨員小組。新華社
由知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E. Nolan)執導的電影《奧本海默》(Oppenheimer),終於在7月21日上映了。這部電影講述人稱「原子彈之父」的美國理論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在二次大戰期間參與研發原子彈的過程,同時也描述他在戰後身陷政治鬥爭的困境。諾蘭將奧本海默充滿紛紛擾擾的一生濃縮成3小時,確實令人難忘,但裡頭出現的龐大歷史事件與人物,對一般觀眾來說卻不一定熟悉,或許得在觀影前後補充相關知識,才能更加看懂片中諸多的細節門道。以下就讓聯合報數位版來為讀者整理,那些電影沒提到的延伸故事吧!
其實,羅伯特‧奧本海默與中國近代史也有間接關係。他的弟弟法蘭克,曾在1930年代招募後來成為中國火箭之父的錢學森,加入一個10人組成的共產黨黨員小組。而戰後,錢學森受美國政府迫害與軟禁,直到北京在美中日內瓦大使級會談展開營救,才以換俘方式讓美國釋放錢學森。...
※ ※ ※ ※ ※
2023/07/28 08:08 更新
1945年7月16日清晨,在新墨西哥州沙漠舉行的「三位一體」測試,是人類史上第一枚核彈,電影《奧本海默》花了很大篇幅來講述這起試爆,卻未解釋當時試爆原子彈和同年8月6日投在廣島的原子彈,從原料到起爆都是不同設計。圖/美國能源部檔案照
看懂奧本海默
轟炸廣島的原子彈
部分原料竟由日本埋單
美軍甚至不曾試爆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作《奧本海默》上映,立刻開出漂亮票房。片中敘述了1954年美國核能委員會對奧本海默(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進行安全調查,以及1959年核委會主席史特勞斯轉任商務部長被國會否決。這些歷史對一般觀眾來說是知識門檻,但諾蘭一秉風格,對不同場景連介紹字幕都不打,儼然認為,觀眾應該自己作功課,才能看懂片中諸多的細緻門道。
就像電影花了很大篇幅,敘述代號「三位一體」(Trinity)的人類歷史第一次核子試爆,卻未解釋,當時試爆原子彈和1945年8月6日投在廣島的原子彈,從原料到起爆其實都是不同設計。轟炸廣島是對日本首度原子彈攻擊,不容失誤,但為何美軍居然不曾測試,就將原子彈投出?而這命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當中部分原料甚至是由日本自己埋單的?以下就讓聯合報數位版來為讀者整理,那些電影沒提到的延伸故事吧!
※ ※ ※ ※ ※
燎原出版 臉書
最近朋友圈紛紛在分享電影名導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最新作品《奧本海默》的電影預告片,都在問說要不要去看。
電影上映之前,知道內情的朋友都透露,最好先去看看一些背景資料,否則整部電影下來會讓人一頭霧水。這麼說起來,燎原正好有好料可以提供給大家。
《奧本海默》(其實我們比較習慣用「歐本海默」)究竟是不是一部戰爭片呢?故事的背景是放在二戰沒有錯,但述說的是研發原子彈的過程,以及「曼哈頓」這個計畫的靈魂人物,性情古怪又絕頂聰明的物理學家羅伯特.歐本海默的故事。
如果您還記得的話,燎原在2020年曾經出版過一本名為《狙殺太陽旗:美國如何擊潰大日本帝國》的書本,裡面就有不少的篇幅討論歐本海默、新墨西哥州、三位一體,乃至原爆的歷史。
在這裡,作者比爾‧歐萊利和馬汀‧杜格就引述了這些被關在新墨西哥州的秘密研發地點洛斯阿拉莫斯的科學家們,曾經聚在一起討論,利用原子彈轟炸一個快要投降的國家是不是符合科學家的道德倫理。有些人認為投下原子彈後,會引發全球性的軍備競賽。事實上,匈牙利物理學家利奧.西拉德正隱密地準備與杜魯門碰面,討論這棘手的問題。
洛斯阿拉莫斯位處海拔七千三百英尺的沙漠台地。初來乍到的人往往不能在那邊喝太多酒,因為稀薄的空氣會讓他們頭暈目眩。然而歐本海默的酒力在他們那群人中堪稱傳奇,不過比他的酒力更傳奇的是他對製造出世界第一個原子武器的深深執念。雖然週日喝酒慶祝了一晚上,但第二天他仍在七點半之前就起床,那時候連工廠的開工汽笛都還沒響呢。
「我的兩個最愛,」歐本海默在戰爭未開始很久以前寫信給朋友,「是物理和沙漠,很遺憾不能把它倆結合起來。」
現在,多虧了萊斯利.葛羅夫斯少將和最高機密的曼哈頓計畫,歐本海默可以把兩大最愛結合起來了。六年前,羅斯福與亞歷山大.薩赫斯在橢圓形辦公室的談話,結果喚起了美國發展核武之心。但三年前,歐本海默才從體重過重的陸軍官僚接獲授命,不僅要他在一個鳥不生蛋的地方建立世界頂尖的實驗室,還要說服最首屈一指的科學家來此地全情投入研發原子武器的工作。
歐本海默顯然不是管理實驗室的最佳人選。他的過往有些問題:這位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年輕教授,有抑鬱症史且行為古怪。一九三○年代末,歐本海默與一個據稱是共產黨員的女生交往,引起陸軍反情報單位和聯邦調查局的注意。另外,歐本海默沒有管理一大群人的經驗,也沒得過諾貝爾獎。很多人懷疑他是否具備研發世界首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能力。
但是直言不諱的葛羅夫斯將軍堅持要選他。「歐本海默什麼都能跟你聊。你說什麼他都能接話。不對,也不盡然⋯⋯他對體育一無所知。」葛羅夫斯後來告訴記者,並稱歐本海默為「天才」。
聖塔菲西北部三十五英里處,一所二十五年歷史的男校,有著原木的宿舍,以及觀賞桑格雷克里斯托山脈美景的絕佳視角,很快被買下來用於建立歐本海默的新實驗室。四十四萬美金買下了八千九百英畝土地、六十匹馬、五十個馬鞍,以及一條電話線。名叫洛斯阿拉莫斯的學校周圍,很快立起了圍籬,上面覆蓋著刀片刺網,也有軍人和軍犬守衛著。於是歐本海默手下那些科學家覺得非常安全,很多人早上出門上班的時候乾脆都不鎖門了。然而這樣的安全是有代價的: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男女雇員的私生活都要一直處於保全人員的監視之下。
實驗室快速地擴張,形成了一座小鎮。鎮上還成立了戲劇社,歐本海默本人在《毒藥與老婦》(Arsenic and Old Lace)劇目中友情客串一具屍體。人們還選出了管委會。派對經常舉辦,而且通常持續到深夜,有時候這些世界上的金頭腦還會表演鋼琴或小提琴助興。一些人覺得這麼偏僻幽閉的地方令他們害怕,而其他人卻覺得很浪漫,因此此地的出生率非常驚人。
與歐本海默結婚五年的妻子凱蒂,這個全憑自己努力而成為生物學奇才的科學家,因壓力過大而崩潰了。她帶著四歲的兒子彼德回到匹茲堡的娘家和父母一起住。奇怪的是,她沒有帶走才四個月大的女兒托妮。
歐本海默盼著凱蒂歸來。她是歐本海默唯一的知心人,也是能信任的少數人之一。然而凱蒂不在的時候,緋聞卻產生了。雖然歐本海默看起來形容枯槁,那腐舊的菸味也如影隨形般跟著他,但有些女人仍然對他著迷。他也不是沒有注意到她們的魅力。在洛斯阿拉莫斯的日子,他一直緋聞不斷。
歐本海默僅用三年就獲得了哈佛的榮譽學位,之後在德國哥廷根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他是天生的領袖人物,喜歡萬眾矚目,但卻極少表露真情。
他興趣廣泛,其中之一就是東方哲學。他為即將試爆的原子彈取的代號是「三位一體」,指三位印度教神明,梵天、毗濕奴和濕婆。歐本海默對印度教經書《薄伽梵歌》的經文倒背如流:「倘若有一千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光芒才能與這位靈魂偉大者相比。⋯⋯如此我成為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
雖然他經常喝酒,但每次都喜歡小口啜飲,慢慢品嘗,很少喝醉過。
歐本海默的一生充滿了矛盾。但就像《薄伽梵歌》中他最喜歡的那句話所暗示的,這個選擇在舞台上扮演一具死屍的人,不吸取基本營養物質而身體枯萎凋零的人,在生活中正是一個死神。
他也深知這一點。
====
電影即將上映,不要錯過了難得的好題材。但了解了主角、曼哈頓計畫等背景後,看起來就會有更多的樂趣了。
對更多相關話題有興趣的,可以購買以下作品喔
狙殺太陽旗:
美國如何擊潰大日本帝國
博客來-狙殺太陽旗:美國如何擊潰大日本帝國
內容簡介
戰火越是靠近,日本反抗越是堅定
美國只想盡快結束戰爭,不管用的是什麼手段
原子彈兩聲巨轟,敲醒日本投降的覺悟
人類釋放出地獄之火,成為史上最慘烈的結局
帝國的一起一落,就在那瞬息之間
榮登《紐約時報》百萬銷售排行榜
「我成為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歐本海默(原子彈發明者)
「我們已經發現了史上最可怕的物理公式。」——杜魯門(美國總統)
美國開始大反攻!攻打貝里琉、奪回菲律賓,塞班、硫磺島、沖繩都成了鬼哭神號之地,雙方損兵折將,傷亡慘重。登陸本土會不會是「不可承受之代價」?戰爭還要繼續下去嗎?麥克阿瑟磨刀霍霍,準備要在史上最大規模的登陸戰名垂青史,攻向日本。
如今,戰火已經來到日本的大門前,美國發動毀滅性的燃燒彈轟炸,城市千瘡百孔,民眾流離失所、受苦挨餓。裕仁天皇站在宮城目睹一切,城外的東京已被夷為平地,日本大本營戰報每天還在粉飾太平,欺騙百姓。「一億玉碎」、「本土作戰」之聲琅琅上口,此起彼落,就等你美國人上岸登陸。
美國新墨西哥州一處秘密基地,人類有史以來最致命的武器試爆成功。「我們將很可能製造出人類史上最可怕的武器,一顆這種炸彈就能毀滅一座城市。」
原子彈準備就緒,美國已經沒有必要登陸日本了。同盟國發出《波茨坦宣言》要日本無條件投降,可是日本內閣卻來個「不予評論」的回覆。空投原子彈的最終決定將由杜魯門一人做出,雖然這時他還不知道原子彈到底是什麼一回事。杜魯門只知道,不能再讓美國人流血犧牲了,一定要把日本擊潰。
杜魯門下令,麥克阿瑟揮軍,裕仁天皇臣服。一本書把三個背景截然不同的歷史關鍵人物串在一起,不僅看到他們決策的心路歷程,還有三人如何改變了歷史的命運。
本書特點
1.生動的文筆帶領讀者重返血腥的戰場,重回每一個美日激烈爭奪的島嶼戰役。
2.串聯二戰後期空投原子彈的前後歷史脈絡,釐清歷史發展的走向。
3.多幅精美地圖的輔助,對戰役及事件的輪廓有更清晰的畫面。
4.不拐彎抹角,直接告訴你戰爭的殘酷與傷害。警惕讀者對戰爭的嚴肅看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比爾‧歐萊利(Bill O'Reilly)
美國著名節目主持人、作家、歷史學家、編劇、政治評論家,是美國收視率最高的有線電視新聞節目《歐萊利實情》(The O’Reilly Factor)的主持人。他的「謀殺」系列(書名以Killing開頭),成為了暢銷書排行榜的常客。
馬汀‧杜格(Martin Dugard)
三次艾美獎得主,是《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暢銷歷史作家。他和妻子以及三個兒子現居南加州。
譯者簡介
莊逸抒
外語學院高級翻譯系碩士,大學講師,譯有多本暢銷書。
劉曉同
大學講師,譯有多本暢銷書。
劉彥之
外語高級翻譯系碩士。
目錄
寫給讀者的話
引 言 我們要有所行動
第一章 他不會是最後一個犧牲者
第二章 麥克亞瑟:我回來了
第三章 「誰是杜魯門?」
第四章 激戰一五四高地
第五章 「留在神聖的土地上,奮戰到死」
第六章 羅斯福時日無多
第七章 馬尼拉的夢魘
第八章 東京大轟炸
第九章 現在陷入麻煩的是杜魯門了
第十章 歐本海默的「三位一體」
第十一章 血戰鋼鋸嶺
第十二章 無望的談判
第十三章 試爆,釋放出地獄的力量
第十四章 伊五十八號的啟航
第十五章 「加快你們的腳步」
第十六章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的悲劇
第十七章 「沒有什麼好著急的」
第十八章 八月六日出發
第十九章 災難前的不氣味
第二十章 目標是廣島
第二十一章 「小男孩」
第二十二章 「美國已經成為毀滅的代名詞」
第二十三章 第二次原爆悄悄登場
第二十四章 「胖子」
第二十五章 玉音放送
第二十六章 最後一役
第二十七章 戰爭結束了,危險還沒過去
第二十八章 救活他,然後絞死他
第二十九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
第三十章 我的父親
後 記
附錄
參考資料來源
謝誌
內容連載
第一章 他不會是最後一個犧牲者
貝里琉,加羅林群島
太平洋
一九四四年九月十五日
○八三二時
帝國存亡,危在旦夕。
清晨,驕陽似火,令人難以忍受,美國海軍陸戰隊劉易斯.巴塞爾下士熱得呼吸困難。他和十幾個來自第一陸戰師的士兵擠在兩棲登陸車裡,準備向日軍據守的橘一灘前進。早在清晨時分,溫度就徘徊在攝氏三十八度上下了。隨著裝甲登陸車距離灘頭越來越近,美軍大汗淋漓,一方面是因為天氣炎熱,另一方面是緊張。陸戰隊員很清楚他們可能馬上就會犧牲,或者終生殘疾,但只有很少人知道將面對什麼狀況。
不同於歐洲戰場更為受到關注,恩尼派爾和愛德華.蒙洛等記者以報導歐洲戰場而揚名四海。今天,並沒有記者或攝影師來到這偏遠的海灘。殘酷的對日戰役一觸即發,卻鮮為人知。
貝里琉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島上的機場,一處適合長程戰鬥-轟炸機起飛的機場。全島只有六英里長、兩英里寬,地面崎嶇不平,珊瑚礁和石灰岩上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灰土。海灘一千碼後是叢林密佈的烏穆爾布羅格爾山,綿延而嶙峋的山峰並不高聳,勾勒出島嶼的脊樑。貝里琉地處偏遠,日本覬覦已久,早在一九一四年就佔領了這座杳無人煙的小島。二十多年來幾乎未經開發,但隨著戰爭來臨,日本再次意識到它重要的戰略地位。前一年夏天,日軍得知美國很快將襲擊貝里琉後,耗費人力將其改造成一座軍事堡壘。
大部分陸戰隊員對貝里琉的歷史並不關心。每個人都以各自的方式去面對作戰。有些人靠抽菸來壓抑恐懼,有些人嘔吐在甲板上,另一些人則擔心褲子濕掉。但每個人都有共同的信念:登陸灘頭的那一刻,無論發生了什麼,都絕不投降。
劉易斯.巴塞爾此前經歷過這一切。他年方二十,之前在華府當書本裝訂工學徒,他有著拳擊手那樣的塌鼻子,臉上掛著隨和的微笑,頭髮短得可以直接看到頭皮。當日軍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轟炸珍珠港時,巴塞爾還有一個學期就可以從麥金利技術高中畢業。珍珠港事件後,他馬上輟學,申請入伍海軍卻被拒絕,不過獲准加入海軍陸戰隊。在為國效力的兩年多時間裡,巴塞爾贏得了同伴的尊敬,盡管還未正式頒佈,不過在一個月前,由於他在索羅門群島的杜拉吉島、加布圖島、瓜達康納爾、格洛斯特角等戰役中英勇奮戰、領導有方,選定要升上中士了。
此時,兩棲登陸車正穿過平靜的海面,駛向貝里琉,巴塞爾扣上了頭盔帶。登陸車立刻在離岸一百碼的珊瑚礁上停了下來,沒多久又繼續朝著登陸區翻滾前行。巴塞爾低下頭,冒險從登陸車邊窺探戰場。眾所周知,日本狙擊手喜歡瞄準好奇心重的人。
突然,登陸車周圍的水柱噴起。一五○毫米迫擊砲彈射了過來。很多敵兵都找到了目標,子彈打中了其他登陸車上巴塞爾的戰友。爆炸聲與大砲的轟鳴聲震耳欲聾,以致於巴塞爾與戰友們只有大聲吶喊才能聽到彼此的聲音。頃刻間,硝煙四起,一片澄澈的藍天被黑煙籠罩。今天,這裡變成活生生的人間煉獄。
「衝向灘頭,」兩棲登陸車的跳板觸碰到海岸時,一名中士大聲喊道。巴塞爾縱身一跳,越過登陸車邊緣,穩穩地落在白色沙灘和珊瑚上。日軍機槍突突掃射,迫使巴塞爾不得不匍匐前行。他周圍,爆炸不斷,火光四濺,海灘邊一排排棕櫚樹熊熊燃燒,美軍的鮮血與砲彈的黃磷相互混在一起。
「所有人只能忍受,祈求活命,」一名陸戰隊員後來形容來到貝里琉的第一印象。「在槍林彈雨中,恐怕只有自殺才能讓人解脫吧。」
巴塞爾之前被告知有關日軍據點的說法,顯然因為他在這裡的所見所聞而不攻自破了。為發動「和棋二號行動」,美國海軍用十天空襲,以及兩天砲轟了貝里琉。在如此頻繁的轟擊下,不可能還有人能夠存活下來。「能炸的地方我們都炸了,」海軍一名高階軍官抱怨道。美軍情報單位同意這個說法,認為敵人的反抗將會是最微弱的。登陸作戰由陸戰隊軍官負責指揮,魯伯特斯少將預言戰役可以速戰速決:「猛攻的話四天就搞定,頂多五天。」
但巴塞爾下士和他的戰友們現在可以斷言,貝里琉之戰會無比艱辛。敵人精心準備了好幾個月,日軍為了精準地攻擊美軍現在上岸的地方,將迫擊砲和火砲隱藏在兩千兩百碼外的岸上。另外,日軍還建立了反戰車壕,在加羅林群島埋了數百個地雷,並在海灘沿岸布下了一圈有刺鐵線網。「蜘蛛陷阱」——由椰子樹做成的機槍陣地群——偽裝得如此之好,以至於美軍在叢林與沙灘交界的沼澤中幾乎發現不了它們。
然而日軍指揮官中川州男大佐是一位務實主義者,他知道美軍最終會有辦法上岸,美軍的戰力是如此的龐大。聰明的大佐採取了一個在戰爭中只試用過一次的策略。盡管美軍正受到可怖的迎擊,但他的目標並不是要在海灘上贏得此戰。海灘上只有一小部分日軍與美軍交戰,但其他上千日軍精英部隊還在內陸等候,躲藏在附近烏穆爾布羅格爾高地中五百個隱秘的坑道網中。
複郭陣地將使得中川和他的士兵可以與美軍交戰,他們在美軍最始料不及之時,從掩身之處殺出突襲敵方。
日本神出鬼沒的攻擊方式讓英國高級將領威廉.仕林認為這是「史上最嚴峻的戰鬥」,中川州男的第十四師團官兵印證了這種說法。大部分日本兵都是經歷了多年戰鬥的老兵,他們住在地下五層,每天只吃魚和米飯,忍受上級的打罵,遵守嚴酷的紀律,都是日本軍隊的典型特色。「你可能會因為任何事情挨揍。」一位日本士兵之後回憶道,「太矮或太高,甚至有人不喜歡你喝咖啡的樣子。這些都是為了讓士兵絕對服從命令,迅速出擊,取得成效。若想讓士兵驍勇善戰,就必須嚴格訓練他們。」
士兵還被灌輸另一個重要觀念:日本人生來優越,毋庸置疑能戰勝低等的美軍。
這是個謊言。
但對於大日本帝國陸軍的士兵而言,這無關緊要。他們強大的信念就是武士道精神,強調投降是不忠的表現之一。「一個人不想被人瞧不起就必須變得強大。」日軍的《戰陣訓》是一本行為準則的小手冊,每個士兵人手一本,其中有這樣一句話,「作為軍人活著就不能接受被俘虜囚禁的侮辱,理當以忠孝赤誠之心勇往直前,雖死猶生」。
這就是中川大佐成功佈局的基礎。
日軍沒有退路,也沒有逃生的計畫。中川大佐已經四十六歲,在中日戰爭早期因功九次受到表彰,這次他已經告訴妻子,將與她永別。
很快,不多久之後,他將把毫無戒備的美軍引誘到烏穆爾布羅格爾高地,再將他們一網打盡。
但與此同時,日軍也會慘遭屠殺。
投降不是選項。
劉易斯.巴塞爾下士從沙灘爬起,縱身一躍,呈蹲伏姿勢,他想借助內陸一百碼寬的小珊瑚群的掩護,他奔跑的時候,周圍傳來聲聲吶喊:「快離開這該死的海灘!」,同時還夾雜著求助「醫務兵」的絕望呼聲。巴塞爾從未見過此番慘像,今天將有兩百名陸戰隊員犧牲,還有幾百人受傷。隨著日軍重砲襲來、火力相交,所有的下士和列兵眼睜睜看著同胞的身體被炸得四分五裂,感到驚恐不已。
「一名戰友的身體在空中被炸分離了,」一位陸戰隊員如此回憶極其悲慘的死亡場面,「我非常清楚地看見他的腦袋和一條腿被炸飛了,太恐怖了。」
「我看到,一名受傷的陸戰隊員在我旁邊搖晃欲倒,」另一人回憶道,「他的臉有一半血肉模糊,手臂上只餘支離破碎的血肉,木然低垂……他在我身後倒下,倒在白色沙灘被染紅的泥濘裡。」
每個人都知道日軍如何對待戰俘。日軍不會囚禁,反倒會用最殘忍的方式殺死他們。此前與日軍交戰的老兵曾目睹日軍將活人折磨死,有些人被捆在樹上當活人靶,有些人的頭顱、手臂和大腿被割下來,許多陸戰隊員雖然已經死了,但日軍還是用刺刀將他們閹割。
「要麼殺敵,要麼被殺,」陸戰隊列兵丹.羅拉回憶道,「日軍不抓俘虜,所以我們也不抓。」
或許這樣,陸戰隊上校劉易斯.「挺胸王」.普勒在貝里琉戰役前命令他的士兵:「你們不用抓俘虜!把那些黃皮王八蛋統統殺光,這就夠了!」
時間似乎長久得無窮無盡,但巴塞爾下士和幾個戰友離開海灘才過了一個小時。原本滿臉笑容的巴塞爾,現在卻雙唇緊抿、神情緊張。有了之前的登陸經驗,他的直覺變得更加靈敏,巴塞爾目光掃過林線,尋找敵軍瞄準來襲者的機槍掩體。突然一道火光引起巴塞爾的注意。日軍機關槍射擊的曳光彈雖然可以協助修正目標,但同時也會暴露位置。巴塞爾看到一縷煙從一個小山洞中升起,山洞對灘頭有著絕佳的視野。在灌木叢和雜草的掩護下,巴塞爾一行人繼續前行。
帶領著班兵,示意戰友們跟隨他朝著山洞的位置走去。他率先到達山洞口,然後朝一個小洞口開槍。來自密西西比州格林維爾的陸戰隊少尉傑克.金伯帶領火焰噴射器兩人小組隨後到達,向洞中噴射火焰,迫使日軍出洞。巴塞爾下士同時準備著等敵軍一出現就馬上射擊。
第一個從洞中逃出的日本兵邊跑邊喊,手裡拿著手榴彈,他在巴塞爾發射M1卡賓槍前就把手榴彈的安全栓拔除了。爆炸不僅讓這名日本兵喪生,手榴彈碎片也傷到了旁邊的幾名陸戰隊員。
更多的火焰噴射進洞裡,第二個日本兵出來了。
這次,巴塞爾將他一槍擊斃。
然而,第三個日本兵從洞裡跑出來,在步槍火力中選擇了一條死路。他也拿著一個手榴彈,巴塞爾舉起武器時,他將手榴彈朝美軍扔了過來。
手榴彈在巴塞爾射擊之前就丟了出來,落在他和其他幾個弟兄身旁,這次爆炸可能會讓他們全軍覆沒。
巴塞爾毫不遲疑,迅速撲向手榴彈,他的身軀隨著手榴彈的爆炸從地面飛起,壓制爆炸範圍,他的弟兄都安然無事。
「抓住那個小日本!」巴塞爾喊道。何其幸運,他還活著。
火焰噴射器小組噴出一團火焰,立即將日本兵變成一個火把人。
登陸貝里琉不到兩小時,劉易斯.巴塞爾下士就被抬上擔架,扛回灘頭去。他被放上兩棲登陸車,後送到寬宏號醫院船,馬上進行搶救。
但巴塞爾血流不止,醫生無能為力。日軍的手榴彈爆炸後,致命的破片已經深深插入巴塞爾的內臟。一九四四年九月十八日,登陸貝里琉第三天,劉易斯.巴塞爾下士英勇捐軀。
不同於二戰時在歐洲前線奮戰的士兵,他的遺體不會埋進土裡,也不會給他立一塊紀念碑,讓他的家人也許有一天來緬懷。相反,他的遺體裹上帆布,捆綁一顆砲彈,送入海裡下葬。
劉易斯.巴塞爾下士是第一位在貝里琉戰役壯烈犧牲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他的行為超越了他的義務,他因此獲頒美國表揚英勇最高等級的獎章—榮譽勳章。
但他不會是最後一個犧牲者。
上文承蒙 燎原出版 同意,引用該社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 ※ ※ ※ ※
延伸閱讀:
燎原出版:無人機的開發是個意外 也是一個充滿機會的開發故事
燎原出版:電影《捍衛戰士:獨行俠》即將上映了!整理了6點跟大家分享,看看哪些事是你不知道的
《燎原出版:燎原的書本要做給誰看?》《專訪無人機國家隊長羅正方:確保戰時無人機供應鏈安全 100%國「機」國造該如何落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