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傷醫療-介紹》
因最近終於取得本隊的「TC3-ASM」「TC3-CLS」資格,加上專頁剛開創時期,美術天份沒有那麼的好,就將先前分享的回收再更新,希望有將重點擷取幫助到各位。
想必大家都看過二戰時期的電影,例如「搶救雷恩大兵」、「鋼鐵英雄」、「1917」、「敦克爾克大行動」等等諸如此類的電影,而在電影中不難免看到戰爭的真實性,也就是人員的「傷亡」,會聽到這些傷患常喊道一句「Medic /醫官」,而一個連隊又有多少專業醫療人員?
以目前我國的狀況來說,一個營級單位總共才一位從醫療體系畢業出身的醫官,陸戰隊全營一共將近500個隊員,一位醫官能應付這樣的傷患數量嗎?而目前國內的醫護兵所受的訓練不外乎以「EMT」來當作軍用醫療,但是這樣真的能符合部隊的需求嗎?
今天就是要和大家介紹戰術傷患照護TCCC(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 自救互救技術與能力是每一位基層軍士官兵都應該必備的基礎能力,承如前面所說的,部隊擁有醫護能力就那幾位隊員,根本無法顧及所有隊員,加上若是這些專業技術隊員陣亡了....那麼這個班排不就等於完蛋了!
在開始之前你必須要了解,TC3依照訓練一共區分4個程度:
1. 所有服務成員(ASM):包括出血控制和對更嚴重問題的基本識別知識
* 即「所有軍事相關人員」
2. 戰鬥救生員(CLS):治療創傷(包括出血(四肢/交界處)、張力型氣胸和呼吸道創傷及阻塞等,一些常見且能夠預防的症狀,以及識別和處置其他不會立即危及生命的創傷
* 即「連、排級的照護人員」
3. 戰鬥醫官/醫護人員(CMC):是第一個在院前環境中提供醫療手段的人員,能夠處置更多醫療手段以及更高階護理。
* 即「營、旅級醫療人員」
4. 醫官/醫師(CPP):受到最多且最完善的醫療訓練,被期望提供最複雜的醫療手段,使傷患能夠生存下去,並讓他們得到好的照護。
* 即「所有軍團、醫師醫療人員」
戰傷醫療TC3的大原則:
1. 成完成任務
2. 預防更多傷患
3. 傷患
TC3一共可大致區分三個階段:
1. 敵火下照護
2. 戰術區照護
3. 後送照護
這或許和各位以前所學習的EMT有相違背,但是事實就是如此,要記住有傷患的地方,絕對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並且「救護品質」和「敵情威脅」是相對成反比,威脅越高品質就越低!所以即便你是在「戰術區照護」或者「後送階段」,都有可能面臨到敵火威脅,所以「警戒」是不容忽視的關鍵!
第一階段「敵火下照護」:
1. 還擊找掩護。
2. 引導傷患處置威脅或自行至掩體自救。
3. 避免傷患受到更多傷害。
4. 若傷患處於燃燒區域,需傷患移至相對安全的位置,並將其火撲滅。
5. 狀況允許下,優先處置「大出血」。
6. 此階段僅處置「大出血」及「排除威脅」!
第二階段「戰術區照護」:
1. M大量出血
2. A呼吸道評估
3. R呼吸循環
4. C循環管理
5. H失溫處理
第三階段「戰傷接送回報-9Line」:
1. Line1:傷患接送地點
2. Line2:無線電頻率
3. Line3:傷患情況/數量
1. A-緊急
2. B-緊急手術
3. C-優先
4. D-一般
5. E-輕微
4. Line4:特殊裝備需求
1. A-無
2. B-吊掛
3. C-破壞器材
4. D-呼吸器
5. Line5:傷患運輸狀況
1. A-擔架
2. B-可自行移動
6. Line6:撤離區域的安全狀況
1. N-無敵情威脅
2. P-可能有敵情威脅(接近時需保持警戒)
3. E-有敵情威脅(接近時需保持警戒)
4. X-有嚴重敵情威脅(需要武裝護衛)
7. Line7:標示接送區域的方式
1. A-標示版
2. B-信號彈
3. C-煙霧彈
4. D-無信號
5. E-其他
8. Line8:傷患身分
1. A-本國軍人
2. B-本國國民
3. C-其他國家軍人
4. D-其他國家國民
5. E-敵方人員
9. Line9:地形狀況(是否有核生化污染)
1. N-核子傷情
2. B-生物傷情
3. C-化學傷情
請將這篇分享給你的隊員,讓他們知道我們缺少什麼。
參考資料:
https://www.naemt.org/education/naemt-tccc
海軍陸戰隊
戰傷醫療
醫療
醫護兵
marines
tccc
上文承蒙 陸戰訓練先驅 同意,引用他們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