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出處
于昇華
預備班11期,陸官校42期,步兵雜學科。著述:【戰計畫~~攻略澎湖】【殺戮戰場台北101(誰殺了上校第二集)】,【野戰之狼成吉思汗】,【活棺人(穿越小說)】,【台灣阿甘】,【奔襲台灣救國軍】編成【玄機圖】(誰殺了上校第三集,310000字)未付印。承網路 曾彥霖 朋友幫忙,在臉書開了[于昇華軍史讀書會~奔襲台灣救國軍]
我比較關心日本戰法呢。
美軍就是靠重火力輾壓。
佩服巴頓的大轉向聖誕之戰。
也在師對抗玩了一次大踏步後退
我只問通信營長我同學,丟開攻擊佈線,建立最後確保線,從濁水溪沿岸到後方八卦山的線夠不夠?
他咬咬牙說:「夠」。
於是遲滯作戰出現了
三步一戰外,全師連夜北走。
這是巴頓教的
他丟了十萬英哩線。
通信營演習後回到兩岸,收了兩星期線。
我的葉同學,強。
※ ※ ※ ※ ※
圖片出處
Peter Wu
中正預校5期(72年班)、陸軍官校正56期文史系,砲兵科。
陸軍防空飛彈部隊副排長、排長、副連長、連長、副營長、飛彈指揮部人事科首席參謀官、群作戰官退役(8.5年)。
退役後民間學歷: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企業人力資源主管。
現任企業講師、鐵道攝影師
我大姑丈在日據時代,因為是學歷較高,被日軍徵召當兵,有擔任日本皇軍的小隊長。
他曾經告訴我,日軍對於單兵訓練,還有團隊機率非常嚴格,還有部隊對於階級服從、資歷要求很高。
有一點他們跟美軍很像,就是非常重視士官制度。
※ ※ ※ ※ ※
圖片出處
于昇華
中國軍制就是以軍官為主。
看孫吳出處就知。
歐洲是以貴族組成城堡軍隊。
堡主和其子女就是將官
他們的管家領班等等就是士官
兵就是他們的佃農。
平時散居田邊,有災難時,堡主提供到堡內避難,但男的就要當保護者。受令於管家,領班。
拿破崙是貴族之後,就進軍校。
歐洲的戰爭都只有一天,滑鐵盧戰役就是經典。
麥克阿瑟老爸就帶莊園兵打仗,十七歲當上校團長。
之後就混軍中和政界,所以麥克阿瑟畢業就當陸軍參謀長侍從,接著到菲律賓當總督親衛,總督就是他老爸。
解放軍最弱的是參謀群,正在補正中,就是多建立幕僚人數。
他們士官很強,幾十年軍士官提幹而沒軍校的成果。
現在也走上軍官教育。
哦,韓戰,讓解放軍知道了幹部訓練的重要性。
看劉伯承傳就知了。
※ ※ ※ ※ ※
孫肇宜
放軍改革調整後,基層部隊士官選取遭遇新情況
※ ※ ※ ※ ※
于昇華
這是無法避免的。
我軍輕裝師和裝騎團合編成機械化師時一樣困難重重
倒是看郭文鍾老弟寫他的心路歷程和怎麼學習和訓練過程
我想,這種關口都會遇上。
當年美軍改編成募兵,第一件事就是改準則成更簡單,以適應募兵低學歷。
我也曾寫過美國大學生是如何變成軍官的歷程,就是在民間學校執行學長制。讓每個人成為有用之人。
※ ※ ※ ※ ※
孫肇宜
解放軍少將對英國士官制度的驚訝
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印象(一)——炸彈事件
“先生,請立即離開大樓,附近有炸彈!”
萬萬想不到學習第一天,竟聽到這句讓人大吃一驚的話。
那是個細雨濛濛的日子,下午從課堂回來,發現羅伯特大樓前停有警車,還拉上了螢色警戒線,拿步話機的員警來回奔忙指揮,不讓汽車和行人通過。一個園藝工悄悄說,前面發現了炸彈。說罷開著割草機匆匆離去。
有炸彈?我半信半疑。英國的安全據說首屈一指,倫敦員警從不帶槍,與美國員警形成極其鮮明的對照,更是世界聞名。皇家軍事科學院位於倫敦以西150公里的鄉村田園,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這裡是艾森豪的大本營,大批美國軍隊在這片區域完成向諾曼地登陸的集結與訓練。從這裡向南伸展到索斯伯瑞平原,軍事基地林立,訓練場和武器實驗場林立,是英國陸軍的核心區域,還有恐怖分子闖進來?
員警得知我們住在羅伯特大樓,勉強讓通過。但只許進樓,不許去別處。
大樓內有很多人趴在窗戶上張望。外面警車越來越多,員警越來越多。一位女警官跑進來說:所有人離開窗戶,回各自住房!窗前有危險!從她緊張的神色和窗前人迅速離去的動作,我明白不是開玩笑,是真有炸彈了。看來它的威力還不小,能夠將樓的一面完全摧毀。
誰放的炸彈?愛爾蘭共和軍?目標是誰呢?英國軍官?還是來自世界其他國家的軍官?在屋內還未想出個究竟,有人急促敲門。一位全身迷彩裝的年輕軍官在門口敬禮:“先生,請立即離開大樓!請從後門走。附近有炸彈!”
天色已黑,寒風冷雨之中,後門站滿了人。很多英國學員剛從運動場回來,短衣短褲,也無法進大樓換衣服,在門口擠成一團。
我從後門悄悄繞到前門,只見紅藍警燈交映之中增加了很多穿防彈服的軍人。一台機器人已經調整完畢,閃爍著紅色和橘黃色信號,在指令下開始緩緩朝前移動。另一台機器人正由員警和軍人七手八腳地從車上卸下,開始調整。皇家軍事科學院進出的大門被封鎖,擋在外面的軍官被告之,裡面進入“緊急狀態”。
各棟建築中疏散出來的人被領進一個簡陋的禮堂。椅子不夠坐,很多人靠牆站在兩側。我們的“國防與外交”國際研討班總負責人泰勒教授,還有下午剛講完“集體防務與國家安全”的貝勒梅博士皆夾在人群中靠牆站立,與普通“難民”毫無二致,講臺上的風采一掃無遺。
嘈雜聲中,一位手握指揮杖的年長軍人威風凜凜走上講臺,嗓門驚人洪亮,一句“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注意!”便有效控制住全場。他在臺上大聲講話,來回踱步,權威性不容置疑。擠在台下的男女學員們、軍官們和學者教授們鴉雀無聲,聽他介紹事件處理進程,服從他安排調度。其指揮若定的架勢與威嚴的語氣令我頓生直覺:此人定是附近駐軍的准將旅長。
那真是一個奇異的夜晚,最後也一直未聽見驚天動地的爆炸聲。第二天弄清楚兩件事:
第一件是那枚被清除的炸彈並非來自恐怖主義組織,而是一個失戀軍官報復情敵,將炸彈置情敵轎車的後備箱內;未料到開車的不是情敵而是前女友,這輛車開到皇家軍事科學院後他終於良心發現,打電話告之車內有炸彈,讓眾多部門緊張忙碌了大半天。
弄清楚的第二件事,是晚間禮堂內那位威風凜凜、指揮若定的軍人其實不是軍官,更非什麼準將旅長,而是皇家軍事科學院的總軍士長。第二天為“國防與外交”班全體軍官照集體相,他又站在那裡,很權威、很準確地調度我們每個人的站立位置,然後理所當然地坐在了第一排正中總負責人泰勒教授的一側。這種軍士長制度、他們的地位和管理能力,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但是這起炸彈事件還是使英國人大大地丟了面子。當晚對國際研討班的歡迎酒會也被迫取消,成為各國軍官談論的笑柄。第二天上課路上,馬來西亞軍官桑德指著路邊一個遺留的橘紅色塑膠袋大聲說:“小心,炸彈!”周圍人都哄堂大笑。英國人後來再不對我們提及此事,顯然不想在人們心中留下太多印象。
他們丟了面子,其實他們也掙了面子。從接到報警到建立警戒線直至機器人出動清理炸彈時間之短,可見其對緊急事態反應的迅速與敏捷;快速疏散中的有效組織與周圍人員的協力配合,又見其安全觀念深入人心;寒冷中男女學員穿單薄運動衣褲困于禮堂內卻無人牢騷滿腹,面對突發事件更沒有小道消息滿天飛,人人只待來自權威方面的解釋,更見其教育訓練之有素。
一枚汽車炸彈使他們的弊端和優勢都展露無遺,成為我們在皇家軍事科學院第一天的意外收穫。
上文承蒙 于昇華與Peter Wu 先生同意,引用他們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