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空有戰傷急救包卻等嘸救護車
陸軍基層憂:
戰時難續命
國防部2022年對外採購219輛野戰型救護車,雖然廠商已陸續交付82輛給陸軍接收,但陸軍司令部仍在進行性能檢驗及野戰功能測試,目前仍無法交付部隊使用,基層部隊憂心單兵就算擁有新式的「單兵戰傷急救包」,卻沒有野戰型救護車接力送到醫院治療,戰時恐無法提升戰傷士兵的存活率。
有鑑於中共解放軍對台威脅日益嚴重,國防部推估到2025年時中共解放軍將具備全面犯台能力,為此國防部積極規劃戰時相關因應作為,編列4億4051萬8300元採購14萬套新式「單兵戰傷急救包」,盼在發生戰爭時能夠第一時間搶救戰場上官兵生命,另編列5億8千多萬元採購337輛城市型救護車,預計2022年至2026年間完成交付。
野戰救護方面則編列13億7千多萬元採購219輛野戰救護車,從2022年開始繳交,第一批24輛、第二批2023年繳交58輛、第三批預計在2024年繳交41輛,2025年繳交第四批31輛、第五批則預計在2026年繳交65輛,依序撥發各軍種使用。但有陸軍單位人員爆料,原訂去年底就要開始接收野戰救護車使用的陸軍單位,迄今不僅沒看到野戰救護車,就連接收救護車裝備的公文也未見過。
對此陸軍司令部表示,已交貨的野戰型救護車目前正在進行全車性能檢驗及野戰功能測試,一旦檢驗合格符合國軍規定項目後,即可撥交部隊使用。陸軍指出,承商已完成第一批及第二批交貨,目前刻正執行各項檢測作業,完成後才能撥發至各單位。陸軍坦言,承商在第二批交貨時,因原料延遲而有逾期交貨情形,將依合約給予承包廠商計罰。
至於已完成繳交的82輛野戰救護車狀況,陸軍表示,根據採購契約規範進行檢測項目,目前並交由「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實施檢測,以符合作戰需求。
對於廠商已交付82輛野戰型救護車,但所有車輛卻仍在陸軍庫儲中,等待完成全車測試,待合格後才能撥交部隊使用一事,曾任中科院的資深人士表示,近年陸軍在輪型車輛採購案都犯了嚴重錯誤,初始採購規格都不夠詳盡,廠商繳交數十部車輛後,才會要求進行檢測與戰術使用,這不僅造成廠商交裝後,無法立即撥補給單位使用發揮戰力,還造成軍方庫儲、人力管理等問題。
中科院資深人士批評,廠商需投入大批資金及時間等待軍方檢驗,如果一次檢驗就能過關也罷,一旦檢測不合格,廠商還要將已繳交軍方的車輛進行修正、改裝,並再行覆驗,這種陋習恐讓廠商、軍方採購單位及使用部隊面臨三輸局面。
軍備局將領坦承,美軍在任何新式裝備研發換裝前,都會讓有意投入國防產業的民間廠商,先依美軍採購單位的需求提出計劃,經美軍審核通過即會提供預算讓廠商進行研製,且至少讓二家以上的廠商進行研發製造,兩家廠商產品經實地測試後,再選擇最優的產品進行生產。
將領指出,美軍此種做法讓其裝備永遠都是國際領頭羊,也扶植整個美國軍工產業發展,反觀台灣自製軍用產品絕大多數都是所謂的拚裝貨,不僅使用單位罵聲連連,國內廠商也不敢大規模投資,常使用次級品提供部隊使用,導致台灣整個軍工產業迄今仍在摸索階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