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引用自網路
筆者於民國66年陸軍官校畢業後,留校任職官校「專修指揮部(簡稱專指部)」的排長,帶領「專科一期」入伍結訓時,所負責訓練的刺槍術,在結訓測驗時榮獲第一名。之所以會榮獲第一名的關鍵因素在於刺出後的拔槍技巧,刺刀需要向左旋轉後再行拔槍。因為刺刀刺入人體後,需要配合刺刀的「血槽」滲出血液後,纔能順利拔出,所以需要在人體內旋轉90~180度。這個技巧後來在我任職野戰部隊步兵連的連長,所屬連隊接受五項戰技測驗時,也派上用場了。
但是在我的認知裡,刺槍術只是單兵戰鬥教練項目中的一個小科目,如首圖照片中「美軍刺輪胎」的戰鬥教練畫面,而非體能戰技的全部。特別是在金門外島任職海防前線的第一線營長後,這個認知更是強烈,為什麼這麼說?
某次「步訓部兼步兵學校」教官,到我營的第一線據點連測驗後,想要將該連的「據點群戰鬥計畫」帶回去,作為教案寫作的範例,被我給拒絕了。拒絕的理由是,此乃機密資料,怎可隨意帶走,必須經「防衛部」簽核奉准。
該位教官之所以想帶回去,作為教案寫作的範例的原因,居然是「據點火力計畫」結合「彈藥屯放位置」的現況,讓他驚訝之外,更別提據點的阻絕設施與上級兵器連與砲兵部隊的火力支援涵蓋集火點,而這些每年都會實彈校正射擊。
在外島待過的,尤其是第一線的班據點,床上床下都塞滿了彈藥,隨時隨地要射擊,沒人會去管「彈藥帳籍清冊」與「空彈殼的收回」。問口令不回答就是亂槍掃射,哪位天兵會等你靠近再用刺刀對付?
所以在外島第一線據點待過的,對火力的認知要強過第二線部隊,更別提只待過台灣本島的部隊的。而台灣本島部隊只有「戰術思維」,欠缺「火力思維」!
※ ※ ※ ※ ※
防護射擊
越戰時美軍一「步兵連」於凌晨三點,被越共「步兵團」包圍於一叢林密怖之「鞍部」,周朝都是原始叢林,密佈「藤類植物」而導致手榴彈無法使用(丟出去後碰到藤類植物會反彈回來)。連長陣亡!弟兄則死傷過半,哀嚎聲不斷,而此時又聽到敵人於四週逐漸接近之聲響,排長召開「小型作戰會議」,判定敵將發起拂曉攻擊,在士官長的建議,下決心於始曉前實施「防護射擊」......
該「防護射擊」的確打散了越共的攻擊編組,而待越共退回「重整戰力編組」,再行發起攻擊時「天色已亮」,而遭致美軍空中飛機及地面重型火炮攻擊後「潰退」。
事後該「排長」與「士官長」分別獲頒獎章。
筆者將這一戰例於民國75年起,於不同的職務及場合中採角色扮演的方式,詢問過眾多的學員生及各級幹部「貴官將如何處理」?而多數答案均朝戰術方面思維,鮮有朝火力方面思維者。
國軍幹部均無實戰經驗,因此對「小部隊火力運用」無臨場磨練之機會,建議參考「國軍軍事翻譯叢書」-「韓戰小部隊戰例」(黃色封面)、「越戰小部隊戰例」(紅色封面)以彌補不足之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