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國防部為黑鷹殉職鬥士舉行聯合公奠典禮,3架黑鷹直升機通過會場上空致敬。(蘇仲泓攝) 

揭仲專欄:
黑鷹意外暴露國軍兩種能量不足

2020-01-24 新新聞1716期/風傳媒

揭仲,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現任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研究領域包括中華民國國防政策、中華民國南海政策、中共軍事改革與中共強制外交專題等。

參謀總長沈一鳴上將等八位將士因直升機失事而殉職。承平時期,國軍軍令最高幕僚長遇難,國軍的緊急搜救能量尚且都暴露出這些問題,又如何能應付戰時的高強度狀態。

一月二日上午,國軍一架UH-60M黑鷹直升機在新北、宜蘭交界處山區失事,造成包括參謀總長沈一鳴上將在內、八位國軍將士不幸殉職。意外發生後,舉國哀傷。十四日上午在松山基地的儀式中,空軍四架幻象戰機也以失蹤者隊形通過台北市上空,表達哀悼與追思。然而,在意外發生後的搜救過程當中,其實也暴露出國軍在「戰鬥搜救」(CSAR)和「戰術戰傷救護」(TCCC)兩方面能量的不足。

兼任業務反而成為本務

首先要強調的是,在二日參與搜救的國軍部隊,其實都表現得很傑出。空軍救護隊在沈總長座機的光點八時七分於雷達幕上消失後,一小時內就已兩度派遣待命機飛抵失事現場附近,但都因山區能見度太低,無法進入救援。

特戰部隊則是在接獲出動命令後,迅速完成人員、裝備的整備與集結,於上午十一時偕同消防署搜救人員,在無道路的山區困難地形中開路前進;並在不到三小時內(意外發生後五小時),於下午一時三十分,搶在山區天候進一步惡化前抵達失事現場。

遺憾的是,據媒體報導,至少有包括副駕駛在內的兩名罹難者,最初還有生命跡象;副駕駛甚至開啟了個人座標發射器,送出準備的座標信號求救,但最後還是因為傷勢過重,無法撐到地面部隊抵達。

在失事現場範圍可確定,且兩支國軍單位的反應也非常迅速的情況下,卻還是無法早些抵達失事現場。原因除山區天候,也包括國軍在戰鬥搜救能量方面的漏洞。

在空勤總隊於二○○五年底成立前,空軍救護隊是國內唯一具備空中搜救能量的單位,承擔了所有「一般災害救援」的空中搜救任務。但在空勤總隊成立後,由於裝備性能限制,使空軍救護隊還是必須承擔一般性搜救任務。

2.jpg
黑鷹將士移柩車隊自三總出發,總統蔡英文在國防部門口向車隊致意。(蘇仲泓攝)

提升戰鬥搜救能量的聲音遭忽略

這個歷史因素,加上缺乏實戰經驗與民間的掌聲,使原本應該是「兼任」的一般災害救援,反而成為空軍救護隊的「本務」;應該是本務的戰鬥搜救能量,卻長期被忽略。

在這次意外的搜救過程中,如果第一批飛抵失事現場附近的待命機上,載有具備特戰能力、可執行特戰搜救任務,類似美國空降搜救隊(Pararescue Jumper, PJ)的人員,就可能在失事現場周邊、能見度符合最低標準的地區,以繩索垂降的方式,在困難地形中落地。然後憑自身的專業訓練與儀器設備,攜帶專業的拆解機身器材與醫療設備,自行開路,朝失事直升機副駕駛所發送的座標前進。

如果當時能這樣,整個地面搜救作業也許就能提早在上午九點,從更接近失事現場的地區展開,或許就能提早數個小時抵達失事現場,對重傷者施以緊急醫療,並擬定救援計畫,爭取更多拯救袍澤的機會。

事實上,國軍、尤其是空軍救護隊中,一直不乏應提升國軍戰鬥搜救能量的聲音,卻長期遭到忽略。八年下半年,立法院審查空軍新購三架救護直升機預算時,到立法院說明的國防部與空軍人員,就曾表示希望藉由新直升機的採購,逐步提升國軍戰鬥搜救的能量。但十一年過去了,此一缺失似乎並無多大改善。

此外,從媒體播放的現場搜救畫面中,可發現當地面部隊抵達後,主要還是由消防署人員對傷患進行醫療處置,國軍特戰官兵則擔任輔助工作。這似乎也反映出另一個問題:因為缺乏實戰經驗,加上台灣幅員狹小、醫療院所密度高的特性,使國軍在戰術戰傷救護方面也未獲應有的重視。這可能使國軍在戰時,因為無法迅速獲得非軍方醫療資源的協助,導致負傷官兵處於高風險中。

美國、英國、以色列等國之所以重視部隊戰術戰傷救護能量,主要原因就是在現代戰爭中,許多負傷官兵是在抵達治療機構前身亡。研究指出,有二八%的致死傷兵,在適宜的照顧環境下是可以生存的。美軍在伊拉克「持久自由行動」的數據顯示,死亡率由越戰的一五%下降到七.六%至九.四%;作戰官兵因肢體受傷,死亡人數由原本的九%下降到二%至三%。顯示戰術戰傷救護的訓練,可有效減少戰場上死亡人數,進而使軍隊得到良好的支撐和幫助。

「戰術戰傷救護」訓練時數不足

近年來國軍戰術戰傷救護能量沒有明顯的改善。例如國軍雖已開辦「戰術戰傷救護訓練班」多年,卻仍無法發展出相關準則;在訓練時數方面,國軍僅有不到四十五小時,但美軍則高達六四小時,新加坡也有五六小時;部隊的救護裝備多為越戰時美軍的標準,不僅落伍過時,加上體積大和笨重,使用上極不方便。

承平時期,國軍軍令最高幕僚長遇難的情況下,國軍的緊急搜救能量尚且都暴露出這些問題,又如何能應付戰時的高強度狀態。

延伸閱讀:

美軍華裔退役士官Allen Lin:國軍的「戰鬥搜救能量」應該要全力發展 (2020年1月4日星期六)

Casey Chao:除了傷痛與紀念外,是否應該從制度與思維上重新出發,不要讓英雄好漢的流血與犧牲白費? (2020年1月4日星期六)

施孝瑋:總長之死 突顯國軍建立戰搜能量急迫性 (2020年1月14日星期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