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署下令改變海巡艦艇舷側文字塗裝,在現有「R.O.C. COAST GUARD」上方,增加醒目的「TAIWAN」字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重磅快評】
海巡加漆TAIWAN
當真有助「國際辨識」?
2021-02-18 16:28 聯合報 / 主筆室
海巡署將所屬艦艇側舷文字,在英文ROC COAST GUARD之外加上TAIWAN。消息被媒體披露後,海巡署一度發宣稱,此舉並非高層指示,不料總統府發言人張淳涵隨後宣布,在海巡艦艇上加塗TAIWAN,正是蔡英文總統日前主持海巡安平艦交船,當場所下的指示。被公開打臉的海巡署只好唾面自乾,不但宣布收回新聞稿,並且對外致歉。
為何要加漆TAIWAN?官方說法是總統指示「讓國際清楚辨識」,避免我方海巡被誤會成中國大陸的海警。不過這就衍生兩個問題:
第一,真會有誤認的問題?
第二、真會有協助辨識效果?
蔡總統當然沒有受過航海訓練,可能不知道國際規定,一定噸位以上的船舶,都必須裝設AIS船隻定位系統。船隻會發出標示自己身分、所在座標的無線電訊號,也可在系統上看到其他船隻訊號。因此不管海上航行船隻,或是各國政府海巡單位,對某一海域上有哪些船隻活動,最先獲得也最重要的消息來源,都是透過相關識別系統。
在AIS系統上,對於船隻身分一目了然,不會分不出ROC與PRC的差別。另一方面,海巡艦艇執勤時若需與其他船隻聯繫,在進入目視距離前,就已透過公用無線電頻率表明身分,更不可能被誤認為中國大陸海警船。
就算不考慮所有電波類特徵,單純就目視而言,各國的海巡艦艇,習慣在左右兩舷前段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位置(艦橋前下方),漆上專屬識別色。例如日本海上保安廳是藍色橫臥的S型;美國海岸防衛隊是紅色寬帶中有隊徽,後有藍色細帶;中共海警是紅色寬帶,前後各有一與三道藍色細帶;南韓海巡是紅黃綠三色;我國海巡則是紅藍兩色,中有白色大型T字。任何一個夠格的船長,都必須能夠根據識別色,從遠距離辨識艦艇屬於哪一國家,而非貼到近處,再去讀船身上的小字。
因此說穿了,此舉和護照改圖案、華航改塗裝一樣,都是民進黨政府在不敢推動台獨之下,只能聊表自慰的小動作。至於對外的「專業」理由,卻根本禁不起專業檢驗。
以當今局勢而言,兩岸海巡艦艇在海上相逢,機率其實比海軍更大,更可能在救難或執法方面進行接觸。政府的舉動有無考慮在目前的兩岸關係之下,會不會使得彼此的緊張關係更加嚴重,破壞既有的默契?如果在北京的要求下,大陸海警也跨越海峽中線巡弋,故意在接近台灣領海或鄰接區的國際水域執法,我方要怎麼應對?
甚至於,如果對方「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也效法我方海巡,在海警船舷側的CHINA COAST GUARD字樣上方,漆上所屬單位的省分,諸如福建、廣東、浙江,那麼我方用心良苦加上的「台灣」,豈不反而被對方大吃豆腐?
當然,當局的目的也許就是要激起對方採取報復行動,然後可以轉頭向民眾討拍,再一次強調「中國打壓」,呼籲加強敵愾意識。究竟對如今的政府來說,還有什麼比大內宣更值得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