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聯合作戰不僅僅只是在指揮所內排排坐、吃果果,而是要打破各軍(兵)種之間的藩籬,發揮出統合戰力。(圖/翻攝自Facebook/蔡英文)

我們想讓你知道…
如果大家只是想在名稱上糾結誰抄襲誰,而忽略改革所要呈現的體質變化,那這種「只換招牌、沒換人腦」的作法,不僅缺乏說服力,也不會讓國人覺得有其必要而多此一舉!


黃竣民
國軍提升聯合作戰也得靠正名?

2021年05月13日 ETtoday新聞雲

photo.jpg
黃竣民/「James的軍事寰宇」粉絲專頁 主編。

為因應未來聯合作戰的需求,日前國防部長在國會以「國軍服裝供售站及副食供應站執行現況暨現地實務驗證」為題的備詢當中,首度拋出擬取消陸軍現行其中5個軍團及防衛指揮部的全銜案,欲改銜正名為「作戰區」。

目的是讓編制指揮於平、戰時期趨於一致,並賦予作戰區指揮官能有更大的指揮權限,以行跨軍種指揮管制的作戰;因此在這前提之下,未來作戰區指揮官或許也將會由非陸軍出身的中將擔任。

「為改而改」的改名熱潮?

而此項軍制的改變,預計將自明(2022)年元旦起,陸軍中的各「軍團」全銜將正式廢止,並更改為只使用「作戰區」的編制,包括:澎湖防衛指揮部(第1作戰區)、花東防衛指揮部(第2作戰區)、北部第6軍團(第3作戰區)、南部第8軍團(第4作戰區)和第10軍團(第5作戰區)。

雖然外界或許有過多的聯想,但這種以陸軍為主的「大陸軍體制」,在地小人稠的台灣早晚勢必要走入歷史,其實也不用太在意。但是聯合作戰效能的躍升作為,其重點應該是置於如何走;而不是關注在名稱怎麼改!

國內近年來掀起一股「正(改)名運動」的熱潮,不管是促轉會發起的正名運動;或是為吃免費鮭魚而改名,都能成為佔用媒體版面的話題。

或許國軍也不甘寂寞,想在此時也跟風拋出個「作戰區」正名案,雖不知真正的效果為何,不過一直以來國軍大大小小的組織調整案從未間斷過,但這種光會想在名稱上絞盡腦汁,在職務上謀求官位的作法,是否就能跟提升聯合作戰效能劃上等號?

聯合作戰涉及層面廣泛

或許在這一項議題上,國人早已習慣國軍高層老是只會在組織調整、防衛指導方針(N字箴言)或單位全銜…上花功夫,個個十足都是能「向下指導」的神人,卻不願意去正視基層如何去「向上支持」的基本功,看夠不夠他們去吹牛皮!

聯合作戰不僅牽涉到硬體的裝備更新,組織扁平化讓指揮架構精簡外,但運用新式裝備進行指揮管制的效能,卻得取決於各軍種裝備的互通性與共容性上具備一定程度的整合。

photo.jpg
▲ 聯合作戰不光只是硬體上的互聯互通,軍隊的思維能否升級才是關鍵要素。(圖/總統府提供)

此外,還有幹部對於聯合作戰觀念上的教育訓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塊重要資產,但很可惜,國軍在軍種交織歷練的程度依然很貧乏,畢竟在各軍種之間仍有不可抹滅的本位主義,這些不是作戰區指揮官由誰擔任就可以解決;但單位官兵肯定最不想由陸軍的擔任指揮官一職!

訓練出「聯參的小總長」

如果國軍認為這樣的方向是正確而且必行,正本清源的作法勢必要從教育訓練上著手,這並不是完成陸/戰院教育,就代表著具備各級聯合作戰指揮的能力,這距離要能成為「聯參的小總長」,遂行真正聯合作戰的目標其實還有漫漫長路得走。

photo1.jpg
▲軍種間的交職歷練不落實,光妄想靠陸/戰院的教育就養成未來的「聯參小總長」?(圖/軍聞社)

面對解放軍在軍事人才相對上的投資與關注,提出要建設一支複合型指揮幹部、專家型技術幹部、一專多能型技術士官和應用型技術士兵為目標,以適應新型態戰爭的各種攻防,不知道國軍在這一方面軍事人才的培育方向要怎麼走?

不然光是老會喊口號、改關防,結果國人對於軍隊的各項改革依舊嗤之以鼻,不正是屢屢印證了各種「速食化」的改革其實都只是在上位人想留下一些執政的「紀錄」罷了,等時間過了之後,回過頭來檢視幾乎全是一堆勞民傷財、不堪一擊的空架。

別再玩名字遊戲

台灣原本就不大,以什麼樣的名稱對內關起門胡搞瞎搞本無傷大雅,不然各作戰區、軍團、指揮部的牌子各個既震撼又響亮,編階高得不像話不說,底下部隊卻只有小貓兩三隻(外島尤其明顯),顯然是自己玩得開心就好;反正人家玩真的,我們真的在玩!

photo2.jpg
▲基於軍種特性,作戰區的官兵應該不會喜歡由陸軍的指揮官出任。(圖/國防部)

但是,一旦要對外軍說明時,總是會先讓外人先有丈二金剛的反應。「語言」,可是聯合作戰的基礎,這不僅止於國內的各軍種通聯上;如果國人一直奢望未來在台海的戰爭中會有外軍勢力支援,那麼國軍要講人家也聽得懂的話就非常重要囉!所以如果要改,不妨一次全改到定位吧!

如果大家只是想在名稱上糾結誰抄襲誰,而忽略改革所要呈現的體質變化,那這種「只換招牌、沒換人腦」的作法,不僅缺乏說服力,也不會讓國人覺得有其必要而多此一舉!就像現在的「騎兵」早就不騎馬了,但誰會去說美軍的「第1騎兵師」(1st Cavalry Division)沒戰力?

photo3.jpg
▲我國的地理環境複雜,作戰區指揮官要勝任「聯參小總長」的職務,必須在軍種交職歷練上多下功夫。(圖/軍聞社)

原文網址: 
https://forum.ettoday.net/news/1980127

★ ★ ★ ★

1.png
 

黃河
左營海軍官校一九八年班,美國波士頓大學系統工程學碩士。曾任海軍總部武獲室「先進戰系(小神盾)」專案參謀,成功艦首任副艦長、獵雷艦艦長、張騫艦首任艦長。二○○○年以上校軍職退伍後成為專業作家,迄今創作二十六部長篇小說,成立「黃河渡」與「擺渡黃河」網站,寫作類別以小說為主。早期善用其軍事專業,從政治、歷史的角度建構與現實暗合的軍事小說;後期則跳脫軍事範疇,轉向驚悚、推理、科幻。作品具東方特有的人性味,以及對軍人臉譜的生動刻畫,節奏明快、風格流暢,在緊張衝突中透露出對人「性本善、關心、互信」的期待。

從「軍團」到「作戰區」 

2021/05/14 擺渡黃河

幾天以前,國防部長邱國正在立院證實,未來軍制改革擬取消陸軍現行三個軍團,以及澎湖、花東防衛指揮部的全銜,不分平戰皆採「作戰區」編制,賦予作戰區指揮官更大的跨軍種指揮權限,其角色猶如「小參謀總長」。

此新聞一出,頓時引來正、反兩方評價。

反對方理由諸如陸軍掌控作戰區的人事權,此舉無異吃掉海、空軍的指揮權;台灣戰鬥部隊的數量有限,作戰指揮應盡量扁平化,區分成作戰區猶如疊床架屋。

至於肯定方的言論,例如邱部長能放棄陸軍本位主義,因為作戰區指揮官也可能是海、空軍將領;這項變革可以解決陸軍軍團與作戰區指揮權責的問題;另外,三軍聯合作戰是未來戰場的趨勢。

其實,無論是正面或反面言論,首應考量的是國軍未來將會面對什麼樣的戰場環境?

我們不妨想像一下未來兩岸戰爭,發動者定然為解放軍,絕不可能為國軍。因而台灣將承受第一擊,而第一擊的目標也必定包含「指管通情」的神經中樞。

也因此,國軍必須認真思考指管通情遭到破壞後的作戰指揮能力。作戰區成立之前,指揮中樞集中在衡山指揮所,如今加上五個作戰區,猶如生出五個「副指揮所」。至於指揮所與副指揮所之間的關係,「副」應為備份,僅在取代戰時「正」遭受攻擊,無法遂行原定的作戰指揮任務。

畢竟台灣幅員狹小,兩岸一旦爆發戰爭,整個台灣與鄰近海空域只可能屬於同一個戰場;作戰區表面上讓指揮「三度空間」立體化,其實仍停留在「地境線」的二度空間,因為戰機起飛以後很可能已經進入另一個作戰區,硬是把空軍或海軍劃分成五個作戰區,對作戰指揮而言有一定的難度。

然而就戰損後的指揮能力,作戰區的改革值得肯定。改革的首要之務不是哪個軍種占哪個缺、哪個作戰區指揮哪個作戰部隊,而是盡快建立各個作戰區的「作戰指揮中心」。至於建立的標準,一在遭受第一擊後的存活力,二在具備獨力指揮全台作戰的能力。如果能做到以上兩點,改革就有非凡的意義,否則只是換湯不換藥,徒有虛名卻無法提升國軍的戰力!

原文網址:
http://yellowriver69.blogspot.com/2021/05/blog-post_14.html

延伸閱讀:

《脫離大陸軍制…平戰合一 軍團改稱作戰區》《邱國正證實規劃軍團改制作戰區 讓指揮官統合轄內三軍》《作戰區指揮官 不再限定是陸軍》《國防部出招:將軍團改名戰區 張競博士(前中權軍艦艦長)籲留意組織編裝之安定性》

丘智賢:漠視聯合作戰 軍團改制何用

張競博士(前中權軍艦艦長):對比兩岸戰區與作戰區軍事術語定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