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Wu
中正預校5期(72年班)、陸軍官校正56期文史系,砲兵科。
陸軍防空飛彈部隊副排長、排長、副連長、連長、副營長、飛彈指揮部人事科首席參謀官、群作戰官退役(8.5年)。
退役後民間學歷: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企業人力資源主管。
現任企業講師、鐵道攝影師
陸軍飛彈605群第二代隊徽。
當初飛彈605群之所以能順利成立,是因為51年8月飛彈部隊除了661營跟662營外,還計畫成立一個新的力士飛彈663營,三個營當然可以擴編成群,理由充足。
前文提到,民國53年1月22日,奉總部63(如妣字)第051號令,裁撤了剛剛成立一年的663營。
瀏覽了這個短暫663營的隊史紀錄,到52年12月底時,被招考進來的保修軍官、士官還在接受英文補習、電子學的訓練,還計畫在年後,開始進入評鑑。
沒想到才剛跨過新年,裁撤的命令就下來,人員無預警的被解散。
本來國軍已經計畫,從美國購入新的力士飛彈營後,可以在第一軍團跟第二軍團,各配屬一個力士飛彈營,隨著本次軍購落空,計畫也就無疾而終。
前文提到,三顆飛彈的第一代605群群徽,當然很受神箭官兵的喜愛,沒想到才佩掛一年多,三顆飛彈就少了一顆!
剩下兩個營的飛彈群,只能重新改變設計,把代表力士飛彈營的「龍」,以及代表鷹式飛彈營的「鷹」,兩種元素放入臂章的設計理念。
中間白色應該表示是飛彈的概念,這樣的設計風格,也被延續到面後面正式的飛彈群與飛彈指揮部的隊徽。
這款臂章,有別於以往的前幾種隊徽,都僅佩掛沒兩年,這個龍與鷹的臂章,一直使用到民國57年6月底,國防部下令為了保防的安全,取消團體臂章之佩掛為止。
民國54年以後,力士飛彈的尾翼上,也陸續改塗這款新隊徽,甚至在國軍團體臂章取消後,還留存在飛彈尾翼上一段時間。
陸軍飛彈605群,也維持六年多,只有兩個飛彈營的編織。
佩掛時間:53年7月以後至57年6月為止。
上文承蒙 Peter Wu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部落格與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承蒙 Peter Wu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部落格與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Peter Wu:民國75年初的冬季 我們陸官三年級 期上同學到合歡山接受一週野營訓練 在我們那時候 陸官以軍事訓練為主 學術課業為輔
Peter Wu:1960年(民國49年) 2月10日至3月21日 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三次會議結束後 前往空軍基地 參觀雷虎小組九架戰鬥機表演
Peter Wu:民國60年 力士飛彈連 使用水冷式「白朗寧M1917重機槍」 在射控區(雷達區)實施自衛戰鬥
Peter Wu:早期位於台北縣土城市 中央路四段頂埔營區內 專門在培養陸軍運輸幹部的學校~「陸軍運輸學校」
Peter Wu:陸軍官校的「南側水泥地」
Peter Wu:民國61年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先生 視導當時正在陸軍官校預備班就讀三年級 陸官預備班第14期學生
Peter Wu:民國43年雙十國慶閱兵大典 由陸官26期騎兵科學生騎著馬 帶著國旗出場的『校騎隊』
Peter Wu:民國60年 國軍運輸兵「48鐵道兵指揮部」 出版「軍用鐵路」書籍
Peter Wu:民國89年5月以後 陸軍官校撥發新式制服 民國95年7月全面穿著新式校服 新校服恢復以前陸官生的榮譽帶
Peter Wu:要乘長風破巨浪 不止理工要強 也要能耐的住暈船 這些選擇海軍官校就讀的女生 令我打從心裡更敬佩!
Peter Wu:現在空軍官校女生通過飛行考驗的人數直線上升 越來越多優秀的女生 開始駕駛戰鬥機
Peter Wu:民國64年1月30日出版的老書~「鐵道運輸勤務教範」
Peter Wu:相較於三軍官校的女生表情嚴肅 政戰學校的女生相對有親和力
Peter Wu:民國64年12月22日 由國防部出版的舊書~「國軍內務教則」
Peter Wu:軍隊能否作戰 「士官」素質與能力 佔大半的要素
Peter Wu:陸軍官校正式分系又選兵科 是從正51期開始
Peter Wu:今日「神箭」易轉空軍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我們這些人早已交棒 只在杯酒中笑談過去 追憶過往的辛酸 努力與驕傲
Peter Wu:民國52年7月9日 陸軍總司令劉安祺上將 視導勝利女神飛彈第661營第四基地
Peter Wu:陸官剛畢業下部隊 擔任飛彈射控排中尉副排長 到連上報到的第一天 晚上連長跟幹部舉辦歡迎宵夜 我的排長叫我帶著臉盆去 我還傻傻的不知道幹嘛?
Peter Wu:目前查到的陸官校史 從新制27期到40期為止 學生在校都有開舞會 在艾靉將軍擔任第七任校長時 幾乎每周週末 都會在校內的「黃埔俱樂部」 帶著他的夫人開舞 引領學生跳舞
《Peter Wu:台灣防空雷達的大改變 就跟照片上的「鳳陽演習」有很大的關係》《江東霖:火箭飛行軌跡偏離中共先前預告 國防部才發警報 「王立戰研所臉書」可參考 留言很精闢》
Peter Wu:當年沒日沒夜守在雷達變 不讓敵機跨越領空一步 這些幕後的英雄辛苦事蹟 真的不為人所知
Peter Wu:在舊書攤發現這本 專門研究「台糖南北平行預備線」的書籍
Peter Wu:在二手市場買到 罕見的第662營第九連的連徽
Peter Wu:美國陸軍發行 專門介紹防空砲兵(Air Defense Artillery) 各單位的隊徽與隊史
Peter Wu:今天是0117日 剛好是陸軍神箭部隊楊梅基地 遭飛機撞擊50周年紀念
Peter Wu:從史上「最狂美國小姐! F-16飛官 哈佛學霸」論國軍軍人與軍校學生能否這樣正大光明參加選美?又能同時兼具德 智 體 群之美?比較令人覺得好奇?
Peter Wu:陸軍官校正期班畢業後下部隊後 教我最多的是預官和專科班學長
Peter Wu:2008年(民國97年)5月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出版 美軍顧問團在台工作口述歷史
Peter Wu:民國86年10月17日 海軍官校文藝編輯社 為了慶祝海軍官校五十周年校慶 所彙整發行的「海官與我」海軍官校50周年校慶特刊
Peter Wu:民國74年7月底 本期同學在陸軍官校就讀二年級 第五學期的學年教育剛剛結束 學校開始安排我們實施第四次野營訓練 路過 通過 穿過「旗山」
Peter Wu:很古早少見的661營臂章
Peter Wu:保修一廠的歷史
Peter Wu:我們那年代 剛好是戰後嬰兒潮最高峰時 只要有來賓參訪 就是停課表演閱兵分列 踢正步給來賓欣賞 感覺就像動物園的動物一樣 動態被人免費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