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玄:我是62年1004日離開金門三士校七中隊敎育班長一職

圖片出處連結

妙玄
因緣和合,在桃園市蘆竹區長興路(聖安宮),護持神明近二十年----主神南無觀世音菩薩、準提佛母、降乩辦事:九天玄女娘娘、南屏道濟濟公禪師。

1.鳳山二士裁撤,主要是65年要成立國防幹部預備學校(當然也跟招生不足有關,二士校成立後有三個大隊,每個大隊有五個中隊)

2.所以二士常16,前半斷在鳳山受訓,後合併到第一士校。

3.作者文中所述預16期63年(陸官47期)畢業後,就遷到鳳山二士校,有待商確。應再查證。

4.我是62年1004日離開金門三士校七中隊敎育班長一職,到陸官參加46期入伍訓練。

陸軍第一、第二、第三士官學校沿革簡史

  《臨陣當先跟我來‧忠誠勇毅軍風揚》

  國軍為期建立完整士官制度,奉先總統蔣中正之令,於民國46年2月1日同時在桃園八德設立「陸軍第一士官學校」,高雄鳳山設立「陸軍第二士官學校」;並於民國54年5月16日在金門設立「陸軍第三士官學校」。陸軍士官學校創校目的,秉持「為戰而訓,戰訓合一。」培育陸軍所需之預備與常備士官。

  1、預備士官:施訓一年畢業後授予下士官階,服務四年。民國60年8月後,不再招訓預備士官班。

  招收初中畢業,實施一年之密集專業訓練,著重於連級、營級以下兵器之操作、射擊:

  兵器訓練課程:

  〈1〉輕兵器/手槍、卡賓槍、M1或57步槍。

  〈2〉重兵器/30、50、57機槍、60、81迫擊砲。

  連級以下基本與戰鬥教練課程:

  〈1〉班、排、連基本教練

  〈2〉單兵、伍、班、排、連等戰鬥教練(攻擊、防禦、搜索為主)。

  〈3〉生化防護、震撼教育、手榴彈投擲、各類兵器實彈射擊等等。

  施訓一年畢業後,授予下士官階,服務四年。

  2、常備士官:施訓二年半畢業後,授予中士官階,服務六年。

招收初中畢業或肄業學生,接受為期二年六個月密集高中教育課程,取得比敘高中畢業證書,然後再接受半年分科專業教育,畢業初期授予下士官階(民國59年8月後,改授予中士官階)。

  當年預備與常備士官,的確為陸軍部隊注入新血汰換老一輩士官,成為基層戰鬥部隊士官之骨幹,讓部隊充滿活力。

  民國63年11月1日第二士官學校裁撤,併入第一士官學校;陸軍第三士官學校更銜改稱陸軍第二士官學校。民國75年2月1日第一士官學校納編金門第二士官學校,並更名為「陸軍士官學校」。

  因應時代需要與任務變遷,各校經歷多次組織變革,轉型升級與創新改造,為永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現將三個士官學校歷年整改與合併經過,以及各校歷任校長分述如後:

《陸軍第一士官學校》

  陸軍第一士官學校,於民國46年2月1日在桃園八德霄裡籌設成立,初期以招訓陸軍在營士官及優秀士兵為主,施以專業軍事訓練及領導統御課程,培育為預備或常備士官,提升專長素養,強化基層領導,奠定部隊精實戰力。同年5月15日第一期士官班舉行開訓典禮,同時訂為校慶日。民國54年開設新制之「常備士官班」,招考初(國)中應屆畢業生或同等學歷之學生,施以兩年比敘高中教育及半年軍事教育(合計兩年六個月),培育陸軍所需之常備士官,新制常備士官班一、二、三、四期畢業後授予下士軍階,自常五期開始改為授予中士軍階;為陸軍部隊長役期(役期六年)士官主要來源,以及基層戰鬥部隊士官之骨幹。民國58年成立「領導士官班」,甄選部隊中具高中(職)學歷之常備兵,施以6個月軍事教育,加強培育以鞏固基層領導士官。

  陸軍第一士官學校歷任校長:郭修甲上校、陳應照少將、蕭宏毅少將、江學海少將、孟述美少將、葛先樸少將、常持琇少將、杜文芳少將、李 健少將、項世英少將、趙濟世少將、吳招有少將、張德廷少將、姚光宇少將,楊德輝少將。

《陸軍第二士官學校》

  陸軍第二士官學校,亦於民國46年2月1日於高雄鳳山籌設成立,亦以每年5月15日為校慶。本校設立目的、招訓方式、教育訓練內容,與第一士官學校相同。民國63年11月1日,第二士官學校奉命裁撤,相關業務併入第一士官學校。陸軍第二士官學校自設立到解編歷經17年又9個月,設校期間為陸軍基層部隊培育大量優秀領導士官,對鞏部隊士氣、強化基層領導、增進部隊戰力發揮了決定性的影響,為部隊樂戰、能戰、敢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民國65年5月16日,在第二士官學校原址成立「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

  陸軍第二士官學校歷任校長:史逸中上校、汪奉曾少將、張聞聲少將、宋邦緯少將、張建勛少將、劉舜元少將、葉曜蘅少將、韓其澤少將。

《陸軍第三士官學校》

陸軍第三士官學校,奉先總統 蔣中正之命,於民國54年5月16日於金門山外太湖旁設立,主要任務為招訓金門地區優秀士兵及當地青年,培植戰地基層幹部,並負責新制常備士官班步兵分科教育,技勤常備士官班軍事訓練,預備士官班基礎訓練,警衛士官班基礎訓練,成為培訓戰地士官幹部的搖籃,民58年後專責承接第一、二士校畢業之士官分科教育訓練。

民國61年8月25日與少校隊長韓則舜在金門莒光樓

  民國63年11月1日因應高雄鳳山第二士官學校裁撤,併入第一士官學校,陸軍第三士官學校更銜改稱陸軍第二士官學校。民國75年2月1日,金門陸軍第二士官學校奉命併入陸軍第一士官學校,原址設施及部分員額改編成立金門防衛司令部幹部訓練班。陸軍第三士官學校歷任校長:張嶸生少將、張華庭少將、伍召叔少將、劉迪忠少將、陳文俊少將、王天進少將、劉鳳訑少將、李世達少將。

《陸軍士官學校》

  民國75年2月1日奉國防部令,第一士官學校納編金門第二士官學校,並更名為「陸軍士官學校」;至此三個士校正式整編為唯一的陸軍士官學校。民國80年開辦新訓師「教育班長訓練班」,為全軍新兵訓練奠定良好基礎與規範。民國82年配合精進士官學制,改常備士官班為三年制,10月開辦「士官長正規班(早期由軍團主辦)」,統一全軍士官長教育學制,負責陸軍士官進修教育。

民國87年7月1日為精進士官學制,將常備士官班之三年(含分科教育)教育改制為完整之三年制綜合高中,並分設八個學程。同年為因應陸軍「精實案」推行,合併(縮減)各技勤士官學校之教育資源,如兵工、通校等,學生畢業後可透過甄試,升讀士官二專班(由陸軍官校專科部代訓),也可再藉由此機制轉入陸軍軍官學校專科班朝向軍官發展。

民國89年10月1日「陸軍士官學校」正式更名為「國立陸軍高級中學」(註1)。

陸軍士官學校暨國立陸軍高級中學歷任校長:楊德輝少將、劉寧善少將、江中柱少將、張鑄勳少將、劉艾迪少將、劉北陵少將、吳達澎少將、黃奕炳少將、郭亨政少將、張志範少將。

《弘揚忠誠勇毅光榮校風 擔負承先啟後重責大任》

《陸軍專科學校》

  民國94年8月1日奉教育部核定「國立陸軍高級中學」升格,正式更名為「陸軍專科學校」,為二年制專科;學校設有通識中心(共同科),電子工程科,機械工程科,飛機工程科,電腦與通訊工程科,車輛工程科,動力機械工程科,化學工程科,土木工程科,應用外語科,體育科共11個科系。

  早期招收對象為在營的國軍士官幹部,嗣後開始對外(社會青年)招生,並且持續招收在營士官入學,目標是提升國軍士官幹部的學習能力與學歷。陸軍專科學校同時亦是各軍種單位委託受訓或專長訓練的軍事學校,該校不僅只協助陸軍一個軍種受訓與教學,同時協助了海軍陸戰隊、聯勤、憲兵、後備、軍備局、飛彈指揮部、勤務指揮部等軍種或單位輔助在校學生修習學業,學生畢業後回到各自所屬軍種服務。近年更增加總政治作戰局、空軍、電訊發展室、資電作戰指揮部等軍種單位協助輔導修業(註2)。

  陸軍專科學校歷任校長:張志範少將、戴宏聲少將、喬元雷少將、潘家宇少將、劉必棟少將、童光復少將、曹君範少將、李福華少將,代理校長李志萍上校(教育長代理),石文龍少將、周國健少將。

【註釋】

  (註1)有關陸軍士官學校簡史,主要內容參考並取材自網路隨意窩劉鼎漢將軍紀念館。

  (註2)有關陸軍專科學校內容主要取材自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上文承蒙 妙玄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圖文,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妙玄:陸軍官校於民國65年 實施不同於以往與以後之學長實習幹部制度

妙玄:正信與迷信

妙玄:浩氣長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