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民國94年),
我在大陸台資廠推行的
「廠報、電子報、內部網站」
之所以能够成功,
歸功於在陸軍官校學生時,
歷練「實習輔導長」期間,
辦理壁報與莒光園地的實務經驗。
民國62年到民國66年,我就讀陸軍官校正期班的四年時間裡,學校取消學長學弟的混合編連,自治幹部也都是由自己同學們輪流擔任,因此我在四年期間分別擔任了幾屆的「實習輔導長」之外,高年級時還派至低年級的學弟連擔任「實習輔導長」。
官校二年級時,有位喬姓上尉輔導長,鼓勵我轉讀政戰學校政治系,但是被我給婉謝了。而馳名兩岸的金門山水畫家李沃源大師,當年是晚我一期的陸官生,轉讀政戰學校政治系後,靠其個人的努力與毅力,成功地再轉讀政戰學校美術系。
我之所以擔任了幾屆的「實習輔導長」,是因為我在官校圖書館的報章雜誌與軍事書籍中,尋找能夠激勵軍校生與軍人的文章,張貼在連隊走廊的莒光園地公佈欄後,引人入勝的吸引同學與長官們駐足圍觀,讓公佈欄變成不是張貼公告與標語的死板園地。其後在三軍大學國防語文中心,任職中校中隊長期間,也是依上述作法佈置我中隊的公佈欄,讓學員們願意看而間接進修。
在大陸台資廠「招工佈點」一文中提及的「彩色印刷的紙本廠報」,是公司員工人手一份隔週出版的報紙。原來是製造部的一位陸籍課長負責,他將「廠報」置重點於5S檢查,導致整份「廠報」幾乎都是檢查缺失的照片。
2005年(民國94年)我到職後,上級將該報的倆位編輯人員(1位男性組長負責採訪與寫稿、1位女性文員負責美工編輯與出版),改納編到我人事部門所業管的訓練課。
我告知他倆人「廠報」設立宗旨與目的「是為企業文化服務之外,也是對外宣傳與招募新人的重要刊物」。我也將上述,在陸軍官校學生時期,莒光園地公佈欄「不是張貼公文與標語的死板園地」一事讓他倆人知道,藉以表示我對「廠報」之期盼。並要求組長必需提早將下下週報導內容綱要,用公司內部電子郵件寄給我審核,要出版的文章也是一樣。幾次審核沒有問題後,我就授權讓組長自行決定與審稿。但是出版前必需在我辦公室,實施編排組合「樣張與標題」的提報。
基於我在大陸台資廠人事與管理部經理任內,對「廠報、電子報、內部網站」的定位與做法各有不同,如下所述。
●隔週出版彩色印刷的紙本廠報:如首途˙。
●週電子報:我用網頁軟體 FrontPage 編輯後,採用 Email 的方式,寄給上下級與同事的工作報告。除了可節省附加檔案照片傳輸的空間之外,還可圖文並茂一目所視。
●公司內部網站:我使用網頁軟體 FrontPage 結和網路免費的ASP共享程式所設計的工作職掌訓練與文員管理工具。
【公司內部網站架構】:
產、銷、人、發、財(生產、行銷、人資、研發、財務),由資訊經理負責。
【人事部網站架構】:
徵、選、育、用、留(徵才、選才、育才、用才、留才),由我個人自行負責撰寫。
2004年我任職蘇州某壓電陶瓷台資廠「協理」一職時,在製造課擺一部公用電腦,生產線的線組課長於下工前,必需在我所撰寫的網站留言表內,輸入當日的產能記錄(暫時取代ERP),而在福建的副總經理兼廠長,則會依網站IP進入後,逐一審核並留言回答他的疑問與電話追詢負責之課組長。
2009年我於廣東肇慶高新開發區,台灣股票上市公司的大陸水龍頭廠,任職管理部兼夜班經理時,台灣總公司資訊部門,見我的「管理部網站」成效不錯後而比照辦理。讓留美的第二代接班人,同意「生產資訊即時化」後,在大陸廠安裝了將近30台的觸控螢幕查詢電腦在各車間裡。
綜上所述,要感謝退伍後所服務過的民間企業,願意讓我發揮所長,為自己也為公司再造願景。
延伸閱讀:
大陸台商廠管理實務暨旅行經驗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