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照片出處連結

Karl SHih 臉書

切勿將國防經費與國防安全劃上等號

據媒體報導,111年度國防預算編列達3726億元,基金預算編列590億元,若加上新式F-16戰機採購特別預算401億元,總計為4717億元,其中軍事投資費為949億元、作業維持費為1069億元、人員維持費為1708億元。另外,國防預算書還披露陸軍要在104旅、153旅、203旅、101旅增設4處戰場抗壓模擬訓練館,從2021起分6年編列執行預算總計16億1644元;2億8404萬元增設「合理冒險訓練」設施,並從111年起至115年逐年編列。

然而,我們要問的是投資上千億的經費應用在國防事務上,其投資報酬率是否真正符合效益及滿足基層單位需求?或者只是長官「想當然爾」的線性思維下,所衍生出來的政策指導呢?近期審計部亦公布「109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內容即指出:「陸軍北測中心有設置簡易型戰車訓練模擬器,107至109年度使用頻率統計下來3年僅有48人次。」使用率太低正是其中一例。現在還要增設4處戰場抗壓模擬訓練館及「合理冒險訓練」設施,難道不怕重蹈覆轍嗎?

長期以來,國軍建軍備戰給國人的刻板印象,就是跟美國購買武器裝備來增加防禦能量,但是「硬體建設」的績效顯而易見,「軟體設施」的建立始終付之闕如。從人員素質的提升、軍事教育的精進到士氣的激勵、武器裝備的妥善維修等等,都不是在檯面上顯而易見的,都是需要經年累月的深耕才看的到成效。究其緣由,歷任主事者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好讓自己的軍旅生涯記上一筆功績,於是在短視近利的前提下,卻忽略了軟體設施也要同步更新。尤其讓民眾沉溺在演習期間體驗到的「聲光效果」,滿足其拍照、打卡留念之需求,使其感受到國軍有能力保家衛國的安全感,殊不知此「安全感」是建立在「華而不實」的基礎上,「金絮其外、敗絮其中」的亂象早為人詬病許久。

據悉,素有協助盟邦軍事訓練的美國陸軍合作安全旅派遣人員來台,對於陸軍北測中心之進訓單位實施評估,評估結束後的評價無論是訓練演習過程,偵察搜索、指揮通信,後勤維保等層面,幾乎負面評價居多,很顯然地「軟體層面」的更新始終是乏善可陳,更遑論派員出國受訓,返國後卻無法長留久用,人才逐漸流失的「隱形成本」也是不可言喻。

誠如前述,這4717億元的國防經費,其效益究竟是物超所值?還是某些花費實乃不切實際,後續則是步上蚊子館的命運,動輒又被審計部糾正檢討?令人不得不打起問號。二戰期間法國斥資300多億的法郎所建立的馬其諾防線,在面對德國閃擊戰的攻勢時卻是英雄毫無用武之地,法國在6週之內即向納粹德國俯首稱臣,歷史的教訓是如此的深刻,反觀國防高層卻無視歷史的借鏡,繼續樂此不疲!而且諷刺的是購買回來的武器裝備,價格不僅昂貴,年代老舊效能不彰,有時還變相造成使用單位的負擔。

再者,雖然美國一直要求台灣的國防預算要達到GDP之3%,但重點不是有沒有達到3%之要求,而是錢究竟有無花在刀口上?假若國防預算如前揭內容是如此揮霍的話,就算編列到5%也是不夠支應,甚至還造成財政入不敷出。

綜上所述,吾人要知道國防不單只是軍事上武器裝備的購買而已,國防事務也非是國防部就能全般掌握,只有跟行政院各部會整合協調,共同制定出具有前瞻性、以及效益能達到1+1大於2的政策,把國防預算的資源分配,搭配各部會的配套措施,並引進適當的評估機制,定期系統性地滾動檢討,才能將國防預算確切地用在刀口上,並且發揮極大的效用。假若不能拋棄門戶之見, 一直執著在「建軍備戰、唯我獨尊」的心態下推動國防政策,其效益不但是微乎其微,最後依舊是一事無成。

上文承蒙 Karl SHih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Karl SHih:軍團改制成作戰區,真能提升三軍聯合作戰能力嗎?

Karl SHih:軍人的下跪,突顯出軍隊的荒謬

Karl SHih:國防改革路迢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