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Wu
中正預校5期(72年班)、陸軍官校正56期文史系,砲兵科。
陸軍防空飛彈部隊副排長、排長、副連長、連長、副營長、飛彈指揮部人事科首席參謀官、群作戰官退役(8.5年)。
退役後民間學歷: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企業人力資源主管。
現任企業講師、鐵道攝影師
陸軍官校預備班
海軍官校預備班
空軍幼年學校
發展的歷史
三軍官校的預備班,最早我就只知道空軍幼校,小時候我住在岡山就常常聽父親跟長輩們,談到空軍幼校如何如何,其他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海軍官校預備學生班,我完全沒有認知!
考進到中正預校就讀後,因為中正預校就是成立於原來陸軍軍官預備學校,還有來自海軍官像預備班,空軍幼校的長官,就常常會聽到大家都再討論以前怎樣怎樣如何如何.....
後來因為入學前空勤體檢沒過,就改選擇直升陸軍官校預備生, 陸軍官校四年, 陸軍官校預備班這名詞,就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不過, 也只大略知道陸官51期前的學長們,都是陸軍官校預備班出來的,非常兇猛剽悍,也沒有想特別去研究甚麼!
直到服役九年多就退役,進入職場工作數十載,人過了中年之後,就開始想整理很多過往的事情,可以留給大的人去做參考,因緣際會下發現,居然三軍官校預備學生(幼校),從何時成立歷史?到那一期(屆)併入中正預校,還都是模糊不清,所以,就很努力花了很多時間,去上網查詢、詢問,慢慢整理出來三軍官校預備班的歷史!
先說三軍官校與政戰學校,各校正期班成為四年制大學的時間:
陸軍官校是民國43年入學,為第一期四年制開始,也就是陸軍官校27期(民國47年班)
海軍官校是民國35年抗戰勝利隔年,就開始實施4年制,也就是海軍官校39年班
空軍官校是民國49年入學,為第一期四年制開始,也就是空軍官校45期(民國53年班)
政戰學校(政工幹校)從民國48年入學學生,為第一期四年制開始,也就是政戰學校(政工幹校)第9期(民國52年班)
那為何要成立三軍官校預備班?空軍幼校打從在大陸,國軍對日抗戰時候就成立了,因為,當時可以符合空勤體格的人太少了,所以,民國29年成立成立「空軍幼校」,開始招收國小畢業的學生,實施六年制完全中學,不過空軍幼校第一期,因為飛行員奇缺,就將六年學業壓縮成五年畢業,民國34年8月提前畢業!
空軍幼校第一期開學典禮
空軍幼校第一期畢業紀念冊
可惜第一期才剛畢業,抗戰就結束了,所以招收到六期以後也就沒有招收了
而且,不少空幼生後來都未追隨政府來到台灣, 甚至也未直升空軍官校,有些後來還加入解放軍空軍, 這真的是當初設校沒有想到的!
空軍幼校在大陸時期,一至三年級穿童軍服,四至六年級穿空軍制服
空軍幼校第二期畢業典禮
空軍幼校三期同學在校門前合影!
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是因為新制陸軍官校成立初期,高中畢業願意進來唸陸軍官校的人太少了,前幾期招收的學生都只有百來位,只能想辦法提前部署,就成立陸官預備班,但是,還是先招收高二肄業的學生!
海軍官校除了跟陸軍官校有碰到類似問題,還有就是海軍官校淘汰率太高,每一期幾乎都是2/1的淘汰率,考進來的學生本來就不多,再汰除能畢業的就更少,所以,也是跟陸官作法一樣,提前部署也都是先找高二肄業生。
政戰學校為何一直未開設預備班?應該是招生相對沒這麼困難,然後又在北部,又是文組的,幾乎可以讓很多高中文組畢業的學生所青睞?!
那為何陸官與海官預備學生班一開始,只招收高二肄業生?這我也找不到正確的答案,自己判斷原因有二:
1.可以只受訓一年即可進入官校,成本比較低
2.以前初中畢業,進入高中已經非常困難,不只課業壓力大,那時候每家孩子都是一大堆,每學期的學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有不少人會選擇唸到高二肄業,先當完兵之後去工作,再以同等學歷去考夜大,所以,如果招考高二肄業生,在當時學生來源確實會有不少人!
以下就是三軍官校預備學生班成立的歷史敘述:
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
(陸軍官校校史館展出拍攝)
陸軍軍官學校預備學生班,成立於民國47年,開始只有為一個預備學生連,並直屬校部,招訓第一期至第四期,招收高二肄業生,招訓536人,升入正期班就讀者404人,由於效果良好,民國51年3月呈奉陸總部核定,成立預備學生班,擴增為預備學生班一個營,下轄三個連,仍然直屬校部,招收高二肄業生,教導一年的重點,為普通科學補習教育(國文、英文、數學、理化)。
陸軍軍官學校預備學生班第一期至第八期只招收高二肄業生,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32期-39期(民國52-59年班)。
附記:依據陸軍軍官學校校史第三冊(民國58年6月出版),第四篇第586頁紀載,民國43年11月13日國軍海軍太平艦遭襲擊後,全國學生響應獻艦復仇運動,當時有一群高中肄業學生,志願從軍加入陸軍軍官學校,陸軍官校特地成立一個 「預備教育連 」 ,於民國44年進入28期學習,不過,這一批學生,並未被列入預備班的紀錄內。
俯瞰陸軍官校預備班全景
民國53年秋,奉准從第九期(陸官正40期)開始,招收初中畢業生,並改為三年制高中,民國54年8月擴大預備學生班編制,下轄三個學生營,共計9個學生連。
民國53年為因應3年制教育,新建完工之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教室
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班部
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大樓全景
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班部
陸軍官校預備班從第一期至第十六期,均位於陸軍官校內,第九期開始,在陸軍官校東營區,正式建立預備班班部,設有立柱一座
不過,避免改制後兩年的斷層, 民國53年陸軍軍官學校預備學生班同時招收第七期與第九期學生,民國54年陸軍軍官學校預備學生班同時招收第八期與第十期學生。
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第一任班主任為周介西上校,繼任者為張之墊上校、彭峙東上校、周興全上校、魏有坤上校。
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畢業人數:
第一期為61人,民國47年入學,民國48年畢業 (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32期,民國52年班)
第二期為77人,民國48年入學,民國49年畢業(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33期,民國53年班)
第三期為104人,民國49年入學,民國50年畢業(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34期,民國54年班)
第四期163人,民國50年入學,民國51年畢業(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35期,民國55年班)
第五期218人,民國51年入學,民國52年畢業(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36期,民國56年班)
第六期235人,民國52年入學,民國53年畢業(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37期,民國57年班)
第七期280人,民國53年入學,民國54年畢業(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38期,民國58年班)
第八期250人,民國54年入學,民國55年畢業(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39期,民國59年班)
第九期423人,民國53年入學,民國56年畢業(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40期,民國60年班,三年制第一屆
第十期359人,民國54年入學,民國57年畢業(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41期,民國61年班)
第十一期383人,民國55年入學,民國58年畢業(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42期,民國62年班)
第十二期414人,民國56年入學,民國59年畢業(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43期,民國63年班)
第十三期363人,民國57年入學,民國60年畢業(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44期,民國64年班)
第十四期355人,民國58年入學,民國61年畢業(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45期,民國65年班)
第十五期350人,民國59年入學,民國62年畢業(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46期,民國66年班)
第十六期497人,民國60年入學,民國63年畢業(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47期,民國67年班)
第十七期495人,民國61年入學,民國64年畢業(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48期,民國68年班),前移至陸軍第二士校,並更名為陸軍軍官預備學校,簡稱陸官預校
第十八期464人,民國62年入學,民國65年畢業(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49期,民國69年班)畢業前夕,學校更名為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簡稱中正預校
第十九期468人,民國63年入學,民國66年畢業(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50期,民國70年班),官方正式名稱為中正預校66年班
第二十期378人,民國64年入學,民國67年畢業(畢業後直升陸軍官校51期,民國71年班),官方正式名稱為中正預校67年班(陸幼20期資料,感謝中正預校承辦人周先生的協助幫忙找尋)
陸軍軍官學校預備學生班在第16期畢業後(陸軍官校正47期,民國67年班),從陸軍官校東營區遷往原「第二士校」,也就是現在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現址,並改名為「陸軍軍官預備學校」,簡稱「陸官預校 」。
到預20期為最後一期(陸官正51期,民國71年班),就改制為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陸官預備班18期也是唯一經歷 「陸官預備班 」、「陸官預校 」、「中正預校」,三所學校的期別。
陸軍第二士校原址
陸軍軍官預備學校(原陸軍第二士校)校門,陸軍官校預備班17期以後,搬遷過來並改名為 「陸軍軍官預備學校 」 ,簡稱 「陸官預校 」。
穿著內衣印有「陸官預校」的陸官預備班第17期學生(學號為17XXX)
陸軍官校預備班學生領章
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冬季艾森豪夾克
陸軍官校預備班16、17、18期籃球隊與教練合影,軍便服臂上的勾勾為年級識別,一勾為一年級,兩勾為二年級,三勾為三年級
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第15期
陸軍官校預備班第17期學生,一年級與排長合影
陸軍官校預備班學生,平日穿著的草綠服,臂上的勾勾為年級識別,一勾為一年級,兩勾為二年級,三勾為三年級
陸軍官校預備班第16期學生,二年級時左臂掛著兩個勾勾,預備班16期也是在陸軍軍官學校內畢業的最後一期
陸軍官校預備班第17期學生,一年級在預備班教室上課合影
陸軍官校預備班第17期學生,二年級結束,準備搬遷到陸軍第二士校前合影
陸軍官校預備班第17期學生,三年級時合影,當時已經搬遷至陸軍第二士校原校地,並更名為 「陸軍軍官預備學校 」 ,簡稱 「陸官預校」
陸軍官校預備班第八期畢業照(一年制預備班教育最後一期)
陸軍官校預備班第九期畢業照(三年制高中第一期)
陸軍官校預備班第13期畢業照(畢業後直升陸官官校44期)
陸軍官校預備班第18期畢業照(學校已經遷移至原陸軍第二士校),並改名為陸軍軍官預備學校,該期學生畢業前,學校又改名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
陸軍官校預備班第20期畢業照(陸軍官校預備班最後一期,對外名稱為中正預校67年班)
陸軍官校預備班,在第九期改制成為三年制高中以後,同時也成立了鼓號樂隊,還找來曾經就讀過空軍幼校肄業,知名綜藝節目,故藝人倪敏然先生,幫忙協助教導,陸軍官校預備班鼓號樂隊,在傳承到預備班第19期後,轉由新成立的中正預校鼓號樂隊接手,陸軍官校預備班20期並未接手,所以,陸軍官校預備班鼓號樂隊,總共存在11期(9期-19期)。
陸軍官校預備班13期鼓號樂隊
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鼓號樂隊
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第15期鼓號樂隊
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第16期鼓號樂隊
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第17期鼓號樂隊
海軍官校預備學生班
海軍官校預備學生班,成立於民國52年年9月(海軍官校57年班預備學生班),海軍官校預備學生班,不像陸軍官校預備班與空軍幼校,在預備班或是幼校會自行有個期別,海軍官校預備班一成立,就會以海軍官校畢業年班為全名,例如民國60年進入海軍官校預備班,全名是海軍官校67年班預備學生班,而不是海軍官校預備學生班63年班!!
民國52年海軍官校大門
海軍官校預備班在海軍官校內門內
海軍官校預備學生班,初期也是僅招收高二肄業生,一年後直升海軍官校57年班。
民國54年海軍官校預備班開始擴編,同時招收初中畢業生,也就是海軍軍官學校61年班預備學生班(民國57年預備班畢業),海軍官校都以這一年班為海軍官校預備班第一屆。
海軍官校61年班預備班,於民國54年入學的照片
海軍官校預備班最初與學生總隊在一起,民國54年興建兩棟三層大樓,一為學生宿舍名為 「維源樓 」 ,一為學生教室名為 「師俊樓 」。
海軍官校61年班預備班在 「師俊樓 」 上課情形
避免改制後兩年的斷層,民國54年也同時招收高二肄業,海軍官校59年班預備學生班(民國55年預備班畢業)。
民國55年同時招收高二肄業,海軍官校60年班預備學生班(民國56年預備班畢業),還有初中畢業的海軍軍官學校62年班預備學生班(民國58年預備班畢業)。
海軍官校61年班預備班學生,穿著制服放假。
民國64年入學的海軍軍官學校71年班預備學生班(民國67年預備班畢業)為海軍官校預備學生班最後一屆,隔年預備班的教育業務,就全部轉由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負責。
海軍官校預備學生班共招收十一屆(海軍官校61年班-海軍官校71年班),
海軍官校預備學生班畢業人數統計:
#海軍官校60年班預備學生班:畢業人數:59人,民國55年入學,民國56年海軍官校預備班畢業(一年制最後一期)#
海軍官校61年班預備學生班:畢業人數:116人,民國54年入學,民國57年海軍官校預備班畢業
海軍官校62年班預備學生班:畢業人數:112人,民國55年入學,民國58年海軍官校預備班畢業
海軍官校63年班預備學生班:畢業人數:102人,民國56年入學,民國59年海軍官校預備班畢業
海軍官校64年班預備學生班:畢業人數: 97人,民國57年入學,民國60年海軍官校預備班畢業
海軍官校65年班預備學生班:畢業人數: 58人,民國58年入學,民國61年海軍官校預備班畢業
海軍官校66年班預備學生班:畢業人數: 75人,民國59年入學,民國62年海軍官校預備班畢業
海軍官校67年班預備學生班:畢業人數: 65人,民國60年入學,民國63年海軍官校預備班畢業
海軍官校68年班預備學生班:畢業人數: 112人,民國61年入學,民國64年海軍官校預備班畢業
海軍官校69年班預備學生班:畢業人數: 110人,民國62年入學,民國65年海軍官校預備班畢業
海軍官校70年班預備學生班:畢業人數: 90人,民國63年入學,民國66年海軍官校預備班畢業
海軍官校71年班預備學生班:畢業人數: 107人,民國64年入學,民國67年海軍官校預備班畢業
目前查閱在海軍官校預備班時期,幾期海軍官校年班進入海軍官校時,幾乎都是海軍官校預備班畢業人數,低於高中聯招人數比例,比較不像陸軍官校與空軍官校,預備班與幼校生占比得比率較大,應該跟海軍官校淘汰率很高有關係。
海軍官校預備班組織圖
海軍官校預備學生班,位於海軍官校內
海軍官校預備學生班班部
海軍官校61年班預備學生班
民國61年由海軍校預備班學生,自力興建完成之噴水池。(海軍官校65年班、66年班、67年班預備班在校)
海軍官校64年班預備班第一名上台頒獎(民國60年)
海軍官校64年班預備班畢業典禮
海軍官校66年班預備班畢業,他們是在是民國62年預備班畢業
海軍官校67年班預備班畢業,他們是在是民國63年預備班畢業
海軍官校68年班預備班畢業,他們是在是民國64年預備班畢業
海軍官校三年制第一屆預備班,海軍官校61年班預備班,於民國57年畢業前夕合影
海軍官校62年班預備學生班
海軍官校預備班夏季軍便服,肩飾是勾字形,一個勾代表一年級,三年級為三個勾
海軍官系61年班預備學生班,學生初期沒有袖章
海軍官校預備班冬季軍常服在左臂上,也是以勾勾來代表年級
海軍官系61年班預備學生班,初期學生沒有肩飾
海軍官校預備班夏季軍常服,肩飾也是勾字形,一個勾代表一年級,三年級為三個勾
海軍官校63年班預備學生班,著夏季常服與佩掛肩飾
海軍官校預備班,夏季軍便服領章上,也是以勾勾數量代表年級識別
(上面照片節錄於海軍官校66、67年班臉書)
海軍官預備班學生於畢業後,在進入海軍官校後,依照成績與志願,選擇陸戰組(陸戰隊),一直到民國71年班為止。
海軍官校66年班,分到陸戰組,受訓完後的合影!
民國48年海軍官校校長宋長志上將,成立海軍官校鼓號樂隊,不過,主要是在海軍官校四年級,舉行敦睦艦隊遠洋時,能夠表演給友邦國家欣賞,成員並沒有預備班學生。
民國48年海軍官校鼓號樂隊,剛剛成立時校長為宋長志將軍
民國48年海軍官校鼓12周年校慶,海軍官校鼓號樂樂,第一次上場表演。
海軍官校民國59年敦睦艦隊,鼓號樂隊在基隆港表演
海軍官校民國59年敦睦艦隊,鼓號樂隊在韓國釜山表演
空軍幼年學校(簡稱空軍幼校)
空軍幼年學校(簡稱空軍幼校),第一期於民國29年開始招收國小畢業生,實施六年初中與高中教育,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民國34年招收第六期後,即停止招生。
空軍幼校第一期畢業201人,民國29年入學,民國34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26期(五年制中學)
空軍幼校第二期畢業105人,民國30年入學,民國36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28期(六年制中學)
空軍幼校第三期畢業213人,民國31年入學,民國37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29期(六年制中學)
民國38年2月1日空軍幼校從大陸四川成都搬來東港和空軍入伍生總隊合成 「空軍預備學校 」 ,簡稱 「空軍預校 」。
空軍幼校第四期畢業109人,民國32年入學,民國38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30期(六年制中學)
空軍幼校第五期畢業168人,民國33年入學,民國39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31期(六年制中學)
空軍幼校第六期畢業231人,民國34年入學,民國40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32期(六年制中學)
「空軍預備學校 」自幼六期畢業以後,從民國40年至47年間,招訓飛行生(空軍官校33期至44期)官校、機校、通校、防校正科班,以及其他短期訓練班之入伍訓練。
民國47年「空軍預備學校 」恢復招收初中中畢業生,為「空軍預備學校 」幼年生242人,成立空軍幼校第七期,民國50年2月1日「空軍預備學校 」改回「空軍幼年學校 」重新復校,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46期(民國54年班)。
空軍幼校最後一期為第24期(民國67年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63期(民國71年班)。
空軍幼校與空軍官校畢業生,習慣會將他們預校與官校期別擺在一起,例如空軍幼校15期,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54期,他們就會打上空幼15-54。
空軍幼校15期直升空官54期期徽
空軍幼校第七期畢業133人,民國47年入學,民國50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46期(民國54年班),台灣復校第一期(三年制高中)。
空軍幼校第八期畢業108人,民國48年入學,民國51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47期(民國55年班)。
空軍幼校第九期畢業133人,民國49年入學,民國52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48期(民國56年班)。
空軍幼校第十期畢業116人,民國50年入學,民國53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49期(民國57年班)。
空軍幼校第十一期畢業106人,民國51年入學,民國54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50期(民國58年班)。
空軍幼校第十二期畢業136人,民國52年入學,民國55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51期(民國59年班)。
空軍幼校第十三期畢業130人,民國53年入學,民國56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52期(民國60年班)。
空軍幼校第十四期畢業145人,民國54年入學,民國57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53期(民國61年班)。
空軍幼校第十五期畢業155人,民國55年入學,民國58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54期(民國62年班)。
空軍幼校第十六期畢業222人,民國56年入學,民國59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55期(民國63年班)。
空軍幼校第十七期畢業245人,民國57年入學,民國60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56期(民國64年班)。
空軍幼校第十八期畢業232人,民國58年入學,民國61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57期(民國65年班)。
空軍幼校第十九期畢業205人,民國59年入學,民國62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58期(民國66年班)。
空軍幼校第二十期畢業220人,民國60年入學,民國63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59期(民國67年班)。
空軍幼校第二十一期畢業109人,民國61年入學,民國64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60期(民國68年班)。
空軍幼校第二十二期畢業183人,民國62年入學,民國65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61期(民國69年班)。
空軍幼校第二十三期畢業184人,民國63年入學,民國66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62期(民國70年班)。
空軍幼校第二十四期畢業245人,民國64年入學,民國67年畢業,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63期(民國71年班)。
空軍幼校在台灣復校建立的大門
空軍幼校後來改建後的大門
民國47年9月1日在屏東港恢復招生,空軍預校幼年生第七期。
空軍幼年學校復校典禮
空軍幼年學校復校揭牌典禮
空軍預校幼年班第七期,參加民國49年雙十國慶閱兵(當時剛晉升三年級,艾森豪小夾克手臂上有三條槓)
空軍幼校領章
空軍幼校年級識別是直接在左胸上,繡上直槓,一槓為一年級兩槓為二年級,三槓為三年級,軍常服雷同。
空軍幼校19期畢業照
空軍幼校15期畢業紀念冊
民國49年空軍幼校從第九期學生中,開始組建鼓號樂隊,隨後並第一次參加民國50年國慶閱兵,並全台巡迴表演。
空軍幼校鼓號樂隊成立目的,是為吸引青年學子投考軍校,其後在宣慰僑胞、婦聯會到訪、運動會及國慶日等重要節日也會參與演出,最後在空軍幼校第二十三期結束,前後共有15期的鼓號樂隊(9期-23期),二十四期因為是空軍幼校最後一期,學校業務都轉移至中正預校,故未傳接鼓號樂隊。
空軍幼校鼓號樂隊制服
參加民國64年國慶閱兵的空軍幼校鼓號樂隊
那個年代也只有空軍幼校學生,同時跟三軍官校、政戰學校,配發制式典禮服,在國慶日除了鼓號樂隊表演外,空軍幼校學生也會組建閱兵連,穿著典禮服參加國慶閱兵。
在搜尋相關資料中,有某位空軍幼校畢業後直升空軍官校的大學長,曾經提到某一年的國慶閱兵,國防部長官認為為何空軍官校學生的正步,踢的比陸軍官校來的好?事後還讓陸軍官校派人來空軍官校參觀、學習,這位學長提到,應該是空軍官校大部分都是從空軍幼校直升,而且,他們從空軍幼校就要北上參加國慶閱兵,也因為上場機會多,當然正步會踢得比陸軍官校、海軍官校來的強很多。
著典禮服參加雙十國慶閱兵的空軍幼校學生
參加民國50年國慶閱兵,穿著白色典禮服的空軍幼校學生部隊
參加民國50年國慶閱兵,同頭到腳都是白色的空軍幼校學生部隊
空軍幼校鼓號樂隊隊服
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簡稱中正預校)
民國64年經時任行政院院長蔣經國主持第22次國防會談中指示,合併三校並增訓政治作戰預備生、海軍陸戰隊預備生,整合成一所新的三軍幹部預備學校。
民國65年5月16日在臺灣省高雄縣鳳山市(今高雄市鳳山區)中興莊營區,接收原陸軍預備學校校舍(前身為陸軍第二士官學校校區)正式設校招生,以培訓三軍官校及政治作戰學校(今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海軍陸戰隊預備軍官學生,完成高中及預備教育為宗旨。
自中一期起海軍陸戰隊預備生畢業後,直接改安排全部進入陸軍官校就讀,四年級分科時,再配合陸戰隊司令部名額分配,至陸戰隊學校(步兵科)、陸軍砲兵學校、陸軍裝甲兵學校、陸軍工兵學校、陸軍通信兵學校、陸軍運輸兵學校實施分科教育。
中18期(85年班)取消海軍陸戰隊預備生,改從海軍官校預備生,於進入海軍官校後再遴選!
中正預校剛成立於中興莊(原陸軍軍官預備學校)
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破土典禮(照片來自余長錚學長臉書)
現在的中正預校大門
民國67年3月3日嚴前總統視察新成立的中正預校!
中一期(68年班)特有,短袖上衣+短褲+長襪+長襪上別上穗花
68年班(中一期開學典禮)
另外,中正預校各期班正式名稱是年班,而不是期別?以成立當時的三軍四校,除了海軍官校是國際軍種外,包含國防管理學院、國防醫學院、中正理工學院,甚至警察大學都是期為主,年班為輔,甚至陸官預備班、空軍幼校也是以期為主。
68年班(中一期)畢業典禮
中正預校69年班(中二期)畢業照
中正預校70年班(中三期)畢業照
中正預校72年班(中五期)畢業照
主要原因是民國65年,中正預校在陸軍軍官預備學校(陸官預備班)校地,直接改名成立,這時候陸官預備班19、20期都還在校,他們原來的學校消失了,入校時候是陸官預備學校,生活2年、1年後,學校不見了,被改成了中正預校。
這時候中一期正式入校,上面陸幼19、20期名稱上也是中正預校學生,所以,就直接改成中正預校66年班、中正預校67年班、中正預校68年班。
所以,中正預校入校的第一期是68年班,畢業的第一期是66年班(陸幼19期),所以,中正預校才會異於其他軍校(海官除外),都會以畢業年班,作為每期新生入學的正式名稱,當然私底下,我們還是會自稱中X期。
著中正預預校典禮服,陸軍官校預備第20期精八班畢業合照(官方正式名稱為中正預校67年班)
中一期至中三期學生胸前名條,以年級紅色直條,來區分各年級,中三期開始為了降低每年升級,全校學生都要去增繡一條紅槓的麻煩,直接把胸前名條旁邊,直接用紅色字體繡年班(如中三期就繡70、中四期繡71、中五期繡72),這種做法至少延續到中六期(73年班)畢業無止。
筆者在中正預校72年班就讀時,左胸是直接繡上72字樣
中正預校冬季艾森豪夾克
中正預校冬季夾克
中正預校因為是結合陸軍官校預備班,海軍官校預備班,以及空軍幼校三所學校,所以,學生制服都有原預備班與幼校的痕跡,大盤帽是白色,上衣與褲子為藍色,冬季夾克與外出艾森豪夾克均為深藍色。
典禮服在中一期至中五期時為白色大盤帽,藍色典禮服,胸前左、右、中間,有三排金色鈕釦相對稱,三排金色鈕釦之間,各有一條金色布線相連,肩膀上有一對黑色肩式,上面有三個金色<<<,典禮服左、右手的手腕處,有三條黑色直槓,白色典禮褲兩側有條紅色帶子,腰際為白色S腰帶。
民國70年後典禮服即改成現今模樣,舊式典禮服也曾經為中一期至中五期鼓號樂隊隊服,差別在燕尾服造型,改成新式典禮服後,原本別具特色的高頂羅馬帽換成白色大盤帽。
中正預校生,習慣都會自作非制式鼓號樂隊黑色小帽,旅遊時都會配戴
舊式典禮服
新式典禮服
1976年(民國65年)中正預校剛成立時,每一期分為兩個營,如下所示:
中一期(民國68年班)
學一營(學1連-學5連)
學四營(學16連-學20連)
中二期(民國69年班)
學三營(學11連-學15連)
學五營(學21連-學25連)
中三期(民國70年班)
學二營(學6連-學10連)
學六營(學26連-學30連)
每一連有四個教授班,各營教授班前面分別以愛(學一營)、親(學四營)、誠(學二營)、精(學六營),忠(學三營)、義(學五營)來分別,例如中二期學14連第三個教授班,稱之為忠15班。
進入大門面對校本部中興樓,右邊椰林大道的六棟樓,分別為覺民樓、維源樓、志航樓、佑錫樓、百韜樓、清泉樓,期別為單數期二至三年級的寢室與宿舍,(中一期、中三期、中五期)。
進入大門面對校本部中興樓,左邊椰林大道的六棟樓,分別為皓東樓、師俊樓、懷生樓、剛甫樓、自忠樓、晉元樓,期別為偶數期二至三年級的寢室與宿舍,(中二期、中四期)。
每三棟為一個營,一年級兩個營分別住在中正堂後面兩座舊大營區。當一年級即將晉升二年級暑假時,再與三年學長交換房舍,單期接單期(中五期接中三期,中三期接中一期),雙期接雙期(中四期接中二期)
王明洵少將於民國70年7月接任第三任校長後,下令營舍不再搬遷,各營番號也重新改變:
中四期(民國71年班)
學一營(學1連-學5連)
學二營(學6連-學10連)
中五期(民國72年班)
學三營(學11連-學15連)
學四營(學16連-學20連)
中六期(民國73年班)
學五營(學21連-學25連)
學六營(學26連-學30連)
各營教授班番號前面也改成忠(學一營)、孝(學二營)、仁(學三營)、愛(學四營)、信(學五營)、義(學六營)。
中正預校鼓號樂隊傳承自空軍幼校與陸軍官校預備班,民國89年轉型為樂旗隊,
中正預校鼓號樂隊,曾是國慶閱兵序列的班底,每年固定北上操演,全團約250人,當年鼓點「先進」繁複的程度,每年北上都有學校帶著錄音機在遊行行列後錄音,希望「偷師」,但因為擊打鼓具的方式難度太高,中鼓鼓棒如何在周身飛旋,穿插「挑花」、「架花」、「平花」後驀然擊打鼓面,錄影也難解訓練方法,尤其表演開場時「衝天砲」鼓點,鼓棒急風驟雨式地擊打奇低角度鼓面的「特技」,至今無人出其右。
中正預校鼓號樂隊第一次在國慶日表演,是在民國70年雙十節(漢武演習)時,當時由中四期(71年班)與中五期(72年班)一起編成。(感謝中四期學長訊息補充說明)
中正預校第一期(68年班)鼓號樂隊期隊
中正預校第三期(70年班)鼓號樂隊期隊
中正預校鼓號樂隊表演
後面幾張戴大盤帽的鼓號樂隊,是在民國70年,第一代典禮服更改後,鼓號樂隊的穿著。
中正預校鼓號樂隊隊徽
原文網址:
https://peterprimax.pixnet.net/blog/post/47736978
上文承蒙 Peter Wu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部落格與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Peter Wu:錯誤又糟糕的決策制度 造成陸官正期生與專科班的衝突
Peter Wu: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Peter Wu:當年陸軍官校會按照身高編連 四年都不打散 主要原因就只為了「閱兵分列式」畫面好看 四年下來不要說學長學弟 連自己同學都不認識 這是當年長官「表面工夫」要求下的管理方式 從上而下影響深遠.....
Peter Wu:進入陸官的預校生的素質都不差 是陸官四年都不重視學年教育造成的
Peter Wu:民國50年初 陸軍官校曾經引進美國西點軍校的「賽爾教學法」 當時那幾期四年下來被刷掉都超過三分之一 能夠畢業程度與實力不輸當年的國立大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