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在作戰篇中提出了三大警語
1.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2.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3.不盡知用兵之害,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
不過我們可以思考這次俄烏戰爭得出的經驗
到底是我們久未戰而忘記了一場戰爭可以持續多久的時間?
還是孫子兵法部分的結論可能在這個時代出現了轉變?
俄烏打得久嗎?看起來很久,但相比一戰二戰的戰爭而言,卻如同戰爭的初期一般
※ ※ ※ ※ ※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不論是在軍事、政治、國際關係上…這一條是絕對的鐵律,不會有改變
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
兩岸的「正」已經失衡,那麼如何用「奇」取勝,或者讓「奇」成為「正」
是我們該思考的問題
畢竟,對抗以軍事最為直觀,但超越軍事之後的對抗,往往也至關重要
上文承蒙 Vasily Hua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Guilliman Hua:《濫用國軍在災防體系的重要作用》《全專業化志願兵 質或量的選擇題》《在承平時期做不到的事 就不要想戰爭能做到》
Guilliman Hua:我們將人訓練成戰爭機器 卻從未得出一套有效的方法將戰成機器訓練回人
Guilliman Hua:義務役與志願役根本上最大的區別就是在「訓練」與「專精程度」
Guilliman Hua:志願役與義務役的優缺點
Guilliman Hua:《中途島海戰「勝利兵推」的歷史教訓》《不是沒有軍官或士官看出來有問題 而是即便反對或提出質疑都有可能因為「場合」與「身分」而被否決》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