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瓦多軍官學校1979年班畢業
和拉丁美洲軍人一起受訓、進修共達9年之久(軍官學校4年、指揮參謀學院2年、碩士2年、戰爭學院1年),少將軍職退伍之後在宏都拉斯國防大學擔任地緣政治訪問教授4年(2016-2019)
翻譯工作的經驗趣談
2022年8月3日上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拜會立法院期間,負責口譯的女譯員不僅數度打斷裴洛西談話,還邊聽邊跟著開懷大笑,在一個多小時的談話過程中,裴洛西議長被口譯人員打斷談話四次,譯員的專業程度受到批評。
翻譯的三大原則為「信、達、雅」,
「信」指意思不悖原文,譯文要準確,不偏離,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原意;
「達」指不拘泥於原文形式,譯文通暢明白;
「雅」則指譯文詞語要得體,優雅不粗俗。
「筆譯」可以有時間推敲、潤飾後再成為譯文,
「口譯」則需「即席」,困難度遠較「筆譯」為高。
擔任翻譯不僅中文及外文兩種語文皆要有相當的造詣,所涉及專業領域知識更為重要,除了對訪賓背景、訪問目的等之基本瞭解,談話內容在一般禮貌寒暄外,主題是有關國際關係意見交換? 或政治及經濟議題合作? 抑或軍事與國家安全交流? 並非只要在國外唸過書的,人人都可以擔任翻譯。我對國外街頭及公園中佈道兩人組(主講者說英文,另一人即席翻譯為西班牙文)之口譯特別佩服,翻譯者必然對佈道的聖經內容有相當程度的認識,例如當主講者高舉雙手以英文高呼「Oh, my God!」(我的神啊!),主講者語音一落,另一位負責翻譯者隨即亦振臂以西班牙語高呼「oh, Dios mío!」(Oh, my God!),口譯者與主講者音調的抑揚頓挫完全一致,配合可稱完美。
個人曾經多次擔任過李前總統登輝接待中南美洲高層訪賓的口譯,由於訪賓是我服務單位所邀,事先呈給總統的「建議談話參考資料」等亦是我本人所撰寫,加上晉見總統前已經和訪賓相處了幾天,對訪賓的口音也已熟悉,所以對擔任總統的口譯任務尚能勝任。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在談話中,李總統冒出非我建議談話資料稿中「博印古」三個字,我當時頭皮一陣發麻,這是啥米碗糕? 聽到李總統接下來說「例如博印古,雖然我們台灣雖比中國大陸小,但買的飛機比他們多」,原來李總統日本口音的「博印古」是指美國的「波音」(Boeing)客機。
在兼任口譯生涯中,有一次在國內長官宴請來訪的中美洲E國國安首長夫婦擔任口譯,在宴會中負責口譯是無法跟大家一起用膳的,所以在餐宴前自行先利用空檔時間扒了碗泡麵充饑。那次是吃套餐,服務小姐送第二道餐點時,見我第一道還沒吃,我手在桌下揮了揮請她直接收走,第三道、第四道餐點都是如此。當時為便於翻譯,我坐在主持長官的左手邊,這情景被坐在主持長官的右手邊的訪賓夫人盡收眼底,她用左手臂碰了碰主持長官的右手,說:「X中校都沒吃飯!」,我當時是全桌最小的官,「中校」在我們國家若不是因為擔任翻譯,是不可能參加這樣層級的餐會,但是「中校」在中南美洲訪賓的國家算是高級軍官,因此她很訝異我在餐桌上僅「工作」而無法和大家一起吃飯。既然訪賓夫人說話了,主持長官不得不採納,只得跟我說「你吃!」。
但我吃誰來翻譯呢? 放眼看去與宴者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長官,曾在中南美服務很長一段時間,大家自然認為他的西班牙文沒有問題,主持長官於是說:「那就麻煩S先生幫忙翻一下好了!」。說實在話,老長官夾雜濃厚鄉音的非正統西班牙文我都聽不太懂,但到底薑是老的辣,他儼然一代翻譯大師毫不心虛的胡亂翻;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我正把一塊美味的日本和牛小牛排放進嘴裡,聽到完全悖離原意,「不信、不達、不雅」的翻譯,嚼都沒來得及嚼就趕緊將剛入口的高檔牛肉囫圇吞進喉嚨,喝了口果汁趕緊接過來翻譯。好笑的還在後面,晚宴結束送訪賓夫婦離席上車後,老長官竟然在其他尚未離去的參加宴會長官面前,以一副指點後輩的姿態對我說:「Y中校,你西班牙文翻譯還是要多加強、加強!」。當時年紀較輕,實在難以嚥下這口氣,但現在回想起來,對老長官的處變不驚,真心地除了佩服、還是佩服!
上文承蒙 楊建平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楊建平:冷戰時期派駐拉丁美洲的上將大使(1)~薩爾瓦多羅友倫上將
楊建平:冷戰時期派駐拉丁美洲的上將大使(2)~巴拉圭王昇上將
楊建平:冷戰時期派駐拉丁美洲的上將大使(3)~巴拿馬宋長志上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