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計畫作為 (1044)
- Jul 21 Thu 2022 03:54
張競博士(前中權軍艦艦長):美前國防部長訪台 熱燒政治冷灶!待他日復燃
- Jul 19 Tue 2022 07:23
郭文鍾:台灣的地形地貌 有根本性的變化嗎? 就只是~兵力裁減了點 如此而已! 老戲新推!難以創新!
- Jul 19 Tue 2022 06:47
Casey Chao:從二戰的諾曼地至今 哪一次登陸行動是單靠海上載具為之的?在這樣多不利條件下 我們還得以繼續「以浮橋車克氣墊船」的任務嗎?
- Jul 18 Mon 2022 17:19
洪哲政:淡水河面部署「縱火油桶」 梅復興:能擋下野牛登陸艇?
- Jul 18 Mon 2022 08:18
林哲良:歷史新新聞》勇鷹交機了 當年規畫過程卻出現「洋機國造」雜音 連經濟部都插上一腳
- Jul 18 Mon 2022 03:49
洪哲政:直擊漢光勤王新戰法 浮橋車淡水河變身阻殲氣墊船 軍方「勤王」效忠 眼到更要手到
- Jul 17 Sun 2022 10:07
陳敦瑋:安倍半旗事件(完)~結論
- Jul 16 Sat 2022 03:32
趙春山:賴清德訪日 岸田「一箭雙鵰」
- Jul 15 Fri 2022 03:12
王瀚興:論法談史 為安倍下半旗的思索
- Jul 15 Fri 2022 02:50
湯紹成:安倍給台灣的啟示及其影響
- Jul 14 Thu 2022 16:08
郭正原:美退將批陸戰隊「2030兵力設計」 削減過多火砲減損戰力
- Jul 14 Thu 2022 08:02
陳敦瑋:安倍半旗事件(續二)~台灣的安全處境
- Jul 14 Thu 2022 04:40
張競博士(前中權軍艦艦長):面對安倍亡故之理性政治算計
- Jul 12 Tue 2022 08:47
蔡英文下令降半旗悼安倍 張競博士(前中權軍艦艦長)揪疑點:為何會決定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7月11日執行此項禮節?
- Jul 12 Tue 2022 07:10
王臻明:台灣已有能力攻擊北京?淺談國軍刺蝟戰術的下一步
- Jul 11 Mon 2022 09:01
陳敦瑋:安倍半旗事件(續)
- Jul 10 Sun 2022 19:48
陳敦瑋:安倍之降半旗事件
- Jun 24 Fri 2022 18:22
張競博士(前中權軍艦艦長):福建艦下水 但窩在何處?
- Jun 20 Mon 2022 11:41
羅正方:「國防產業化,產業國防化」始終是蔡政府的核心思維 建立台灣軍工產業鏈「平戰轉換」機制
- Jun 14 Tue 2022 13:35
戴志揚:向陸軍借殼!空軍飛彈指揮部突傳搬遷 神秘新營區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