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計畫作為 (1053)
- Jul 29 Fri 2022 15:59
林祐生:用爆破鍊阻擋氣墊登陸艇的新戰法仍須驗證
- Jul 29 Fri 2022 10:11
施威全:沒有成果驗收 萬安演習就沒意義
- Jul 28 Thu 2022 08:50
只去喊燒?當觀眾?海巡台南艦衝帛琉 前海軍艦長張競博士:疑未參與美日演習空跑一趟
- Jul 27 Wed 2022 03:28
張競博士(前中權軍艦艦長):總統視導漢光演習 傳遞政治信號
- Jul 26 Tue 2022 09:20
陳威臣:11兆的威懾力?日本2022《防衛白書》護台防中戰略
- Jul 25 Mon 2022 07:58
蕭介雲:顧立雄「接手」潛艦國造主導權 府方高層擬砸3千億元特別預算搶救建造工程
- Jul 24 Sun 2022 07:23
陳弘美/裴洛西訪台 拜登拿軍方當擋箭牌反對 前海軍艦長張競博士揭幕後玄機:讓人意外
- Jul 23 Sat 2022 10:50
張競博士(前中權軍艦艦長):拜習通聯成局之政治算計
- Jul 21 Thu 2022 04:32
郭正原:中國需擁有6至7艘航母抗衡印太戰略 數量將僅次於美國
- Jul 21 Thu 2022 03:54
張競博士(前中權軍艦艦長):美前國防部長訪台 熱燒政治冷灶!待他日復燃
- Jul 19 Tue 2022 07:23
郭文鍾:台灣的地形地貌 有根本性的變化嗎? 就只是~兵力裁減了點 如此而已! 老戲新推!難以創新!
- Jul 19 Tue 2022 06:47
Casey Chao:從二戰的諾曼地至今 哪一次登陸行動是單靠海上載具為之的?在這樣多不利條件下 我們還得以繼續「以浮橋車克氣墊船」的任務嗎?
- Jul 18 Mon 2022 17:19
洪哲政:淡水河面部署「縱火油桶」 梅復興:能擋下野牛登陸艇?
- Jul 18 Mon 2022 08:18
林哲良:歷史新新聞》勇鷹交機了 當年規畫過程卻出現「洋機國造」雜音 連經濟部都插上一腳
- Jul 18 Mon 2022 03:49
洪哲政:直擊漢光勤王新戰法 浮橋車淡水河變身阻殲氣墊船 軍方「勤王」效忠 眼到更要手到
- Jul 17 Sun 2022 10:07
陳敦瑋:安倍半旗事件(完)~結論
- Jul 16 Sat 2022 03:32
趙春山:賴清德訪日 岸田「一箭雙鵰」
- Jul 15 Fri 2022 03:12
王瀚興:論法談史 為安倍下半旗的思索
- Jul 15 Fri 2022 02:50
湯紹成:安倍給台灣的啟示及其影響
- Jul 14 Thu 2022 16:08
郭正原:美退將批陸戰隊「2030兵力設計」 削減過多火砲減損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