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復興認為,若要打贏中共的輿論戰,建議「有關方面」拿出這樣一張照片公開,就能在兩岸的軍備宣傳戰及鬥爭上低調撈回一把。圖/翻攝自梅復興「鈞事評論」臉書粉絲專頁
打贏遼寧艦宣傳戰不用扯雄三 專家:出這張照片就贏了
2017-01-13 聯合新聞網
中共遼寧號航空母艦編隊航經台灣海峽,引發我國高度關注與討論。台海安全研析中心主任梅復興上午透過臉書表示,面對強大、狡於謀略而又無所不用其極的對手,台灣不需要更多這種實際上在幫中共深化恫嚇我們社會民心士氣的「專家」或此類的 「分析」。
梅復興認為,若要打贏中共的輿論戰,建議「有關方面」拿出一張照片公開,就能在兩岸的軍備宣傳戰及鬥爭上低調撈回一把。他出示的是一張自潛艦潛望鏡視野中攝得的航艦身影。
梅復興在其臉書粉專「鈞事評論」中貼文表示,「遼寧艦」出巡遶境,北京嘴上固然是學老美宣稱只是公海自由航行無害通過,但骨子裡耀武威嚇的意味欲蓋彌彰,而且從初步的結果來看似乎也是任務目標基本上圓滿達成。
他表示,其他國家暫且不談,純就台灣部分而言,有被嚇到的,有繼續否認威脅日彰的,有深化麻木的,有破口謾罵的,有痛責政府(+軍方?)無能的,甚至還有引(中共兵武旺盛)以為傲的,當然也不缺(台灣)自己人賡續對罵內耗的。
他進一步表示,然而,當敵人對我們示以兵威的時候,我們的反應不應該僅僅限於前述這些浮面的,原本就係對方意欲操縱利用的,更無建設性的動作或言行。其實,遼寧支隊的遠航,提供了不少讓我們觀察與情蒐中共海軍能力,軟硬體/戰術戰法暨指管通情優缺點,甚至中共政軍運作模式難得且良好的機會。
梅復興強調,面對強大,狡於謀略而又無所不用其極的對手,我們在研究敵情時最重要的更不能總是局限於闡述(覆頌?)敵方之威力與優勢,或強調其之不可對抗/防禦。用白話說,台灣不需要更多這種實際上在幫中共深化恫嚇我們社會民心士氣的「專家」或此類的「分析」,因為工農兵祖國自己就養了一大堆(水準往往還比台灣某些名嘴要高些)的打手了。我們真正迫切需要的是理性客觀,具專業素養(不僅是軍事知識,更需要能將政治/政策與技術/軍事層面融合之能力),並懂得如何反制中共各種樣式,層級與力度之鬥爭威脅的人才!
他說,唯物的中共只在乎、也只尊敬實力與鬥爭能力,若欲與此虎謀皮,我們勢須深挖洞,廣積糧,加強自己各方面之存活性,持續能力及各種籌碼,並不時的藉由反制作為,無論是政治上的,還是必要時在軍事上的,來展現我們力戰不屈的決心,以及我們做為一個他們仍需費心應付之對手的存在價值。也惟有不示弱,不自我瓦解,不賤賣,我們才有可能以最近乎和平的方式取得對國家與全民最有利的兩岸解決結果。
他說,這幾天看到很多網友說要用雄三(或其他武器)擊沉遼寧艦之類的發言,情緒上固然可以理解,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不可行,沒必要,更無建設性。他倒是建議有關方面不如考慮過一陣子,選擇個有利時機,公布一張類似這樣的照片,以在宣傳戰及鬥爭上,低調的略事撈回一把。
延伸閱讀:
兵推想定?假想敵?國家戰略?
從解放軍的遼寧號示威看台灣無聊政客與輕佻將領和不良媒體
台灣只怕有中士手癢,中共只怕航行有狀況
赴陸交流退將有問必答:讓解放軍繞台飛行與遠航,付諸實施的最後一根稻草?
遼寧艦南海演訓(1/2):中蘇海軍核潛艦為何需航艦護航?
遼寧艦南海演訓(2/2):中國海軍是否將步上前蘇聯的後塵?
從解放軍少將「國家安全戰略」講演:
談1975年解放軍喪失攻台機會原因與張憲義爆台灣曾擬以IDF載小原子彈攻擊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