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報好厝編神槍手特訓!?】LAV戰術射擊實況體驗預告片
2019年1月12日 青年日報
青年日報記者余治賢(好厝編),赴國外接受專業戰術實彈射擊訓練,並採訪美軍退役特戰部隊教官Larry Vickers、洛杉磯警局(LAPD)射擊訓練教官Chris Yamate 教學狀況。 青年日報14日起,一連5天將推出美國LAV戰術射擊訓練系列報導及影音特輯,精采畫面千萬別錯過!
https://youtu.be/qoX2bLi6ZSw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邁向神射手的偉大航道!】第一節課帶你克服晃動障礙
2019年1月14日 青年日報
https://youtu.be/GX2isNuW5uU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去年11月,青年日報採訪團隊首次赴美實地採訪LAV戰術實彈射擊訓練,藉以掌握正確的用槍知識與技巧,體會槍械射擊運動的樂趣。(記者黃一翔攝)
【LAV戰術實彈射擊訓練】靈活授課 體會射擊迷人處
2019年1月14日 青年日報 記者黃一翔/洛杉磯報導
去年11月,青年日報採訪團隊首次赴美實地採訪LAV戰術實彈射擊訓練。參與的學員,雖然從事不同工作,或擁有殊異背景,但共同點是對射擊訓練的嚮往。每位學員都希望透過課程,掌握正確的用槍知識與技巧,體會槍械射擊運動的樂趣。
美軍退役特戰教官全程教學
採訪團隊抵達洛杉磯後,尚未及調整時差,即全力投入4天的射擊訓練採訪。有別於臺灣地狹人稠,多數部隊訓場與民宅相臨,此次在LAV教官的陪同下,從市區開車約1小時車程,始抵達位於洛杉磯北部山谷的靶場;那兒沒有網路訊號、也沒有比鄰的商店,只有此起彼落的槍聲繚繞及烈陽高照。
一連4天訓練,從早約略9時起至傍晚5時,除短暫的中午用餐時間,美軍退役特戰部隊教官Larry Vickers與學員都採武裝站立上課,而裝填彈藥就是休息時間,其餘一切聽從Larry Vickers的指示實施各項訓練。沒人喊苦、喊累,更沒有人低頭滑手機,因為根本沒時間。
親自示範 彈無虛發
有句廣告說得好「刮別人鬍子前,先把自己的刮乾淨」,不論是美國洛杉磯警局(LAPD)射擊教官 Chris Yamate或Larry Vickers,任何射擊動作,絕對親自示範命中目標,再讓學員操作;如果教官做不到,就不讓學員做,這是訓練吸引人之處。
真有如此神?看看標示「V」字,Larry Vickers專用的靶紙,靶心密布如蜂窩般的彈孔,就知道確實名不虛傳,無話可說。
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擺脫教條改採靈活的授課方式,也令人印象深刻。如為了凸顯射擊瞄準與扣扳機間的關係, Larry Vickers讓學員只負責瞄準目標,由他來扣扳機,結果槍槍命中目標;他用小小的示範,證明了扣扳機技巧的重要性。
無課表沒教案 自由發揮
當然,要讓學員克服射擊的心理因素,扣扳機穩定訓練是必要的課程。Larry Vickers除了在準星上放置銅板或空彈殼,採空槍擊發外;還會讓學員兩兩1組,1位學員將子彈選擇上膛或不上膛,再交由另1位學員未知槍械是否上膛的情況下瞄準、扣扳機擊發。在虛虛實實訓練中,讓大家逐漸克服射擊前的預期心理。
4天訓練過程,沒有任何教案資料,也沒有固定課表,進度全在主課人員的掌握之中,凸顯教學經驗豐富,擺脫了刻板的教條,取而代之的除了射擊,還是射擊;從不斷地射擊中,精進射擊技巧,正是此行迷人之處。
青年日報採訪團隊去年首次赴美實地採訪LAV戰術實彈射擊訓練,每位學員都希望透過課程,掌握正確的用槍知識與技巧,體會槍械射擊運動的樂趣。(記者黃一翔攝)
要成為一位合格的射手,建立正確的射擊觀念是首要工作,才能讓每發子彈發揮最大效益。(記者黃一翔攝)
專業射擊教官,第一堂課教的不是要你射得準,而是導正錯誤的射擊動作與觀念。 (記者黃一翔攝)
精通射擊要素,包括姿勢、握槍、瞄準、扳機扣壓,以及連續射擊等。(記者黃一翔攝)
張開雙眼射擊,俾利於緊張槍戰中,增加視界,及時發覺周邊可能的威脅。(記者黃一翔攝)
【LAV戰術實彈射擊訓練】靈活授課 體會射擊迷人處
2019/01/14 青年日報 記者黃一翔/洛杉磯報導
去年11月,青年日報採訪團隊首次赴美實地採訪LAV戰術實彈射擊訓練。參與的學員,雖然從事不同工作,或擁有殊異背景,但共同點是對射擊訓練的嚮往。每位學員都希望透過課程,掌握正確的用槍知識與技巧,體會槍械射擊運動的樂趣。
美軍退役特戰教官全程教學
採訪團隊抵達洛杉磯後,尚未及調整時差,即全力投入4天的射擊訓練採訪。有別於臺灣地狹人稠,多數部隊訓場與民宅相臨,此次在LAV教官的陪同下,從市區開車約1小時車程,始抵達位於洛杉磯北部山谷的靶場;那兒沒有網路訊號、也沒有比鄰的商店,只有此起彼落的槍聲繚繞及烈陽高照。
一連4天訓練,從早約略9時起至傍晚5時,除短暫的中午用餐時間,美軍退役特戰部隊教官Larry Vickers與學員都採武裝站立上課,而裝填彈藥就是休息時間,其餘一切聽從Larry Vickers的指示實施各項訓練。沒人喊苦、喊累,更沒有人低頭滑手機,因為根本沒時間。
親自示範 彈無虛發
有句廣告說得好「刮別人鬍子前,先把自己的刮乾淨」,不論是美國洛杉磯警局(LAPD)射擊教官 Chris Yamate或Larry Vickers,任何射擊動作,絕對親自示範命中目標,再讓學員操作;如果教官做不到,就不讓學員做,這是訓練吸引人之處。
真有如此神?看看標示「V」字,Larry Vickers專用的靶紙,靶心密布如蜂窩般的彈孔,就知道確實名不虛傳,無話可說。
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擺脫教條改採靈活的授課方式,也令人印象深刻。如為了凸顯射擊瞄準與扣扳機間的關係, Larry Vickers讓學員只負責瞄準目標,由他來扣扳機,結果槍槍命中目標;他用小小的示範,證明了扣扳機技巧的重要性。
無課表沒教案 自由發揮
當然,要讓學員克服射擊的心理因素,扣扳機穩定訓練是必要的課程。Larry Vickers除了在準星上放置銅板或空彈殼,採空槍擊發外;還會讓學員兩兩1組,1位學員將子彈選擇上膛或不上膛,再交由另1位學員未知槍械是否上膛的情況下瞄準、扣扳機擊發。在虛虛實實訓練中,讓大家逐漸克服射擊前的預期心理。
4天訓練過程,沒有任何教案資料,也沒有固定課表,進度全在主課人員的掌握之中,凸顯教學經驗豐富,擺脫了刻板的教條,取而代之的除了射擊,還是射擊;從不斷地射擊中,精進射擊技巧,正是此行迷人之處。
記者余治賢參與射擊訓練實況。(記者黃一翔攝)
【LAV戰術實彈射擊訓練】高手傾囊相授 神準射擊
2019年1月14日 青年日報 記者黃一翔/洛杉磯報導
射擊不是拚命扣扳機、消耗彈藥,要成為一位合格射手,必須建立正確的射擊觀念,才能讓每發子彈發揮最大效益。對甫接觸實彈射擊的人而言,熟練「第二道扳機」這個小小動作,可是學問大,更是許多射擊高手的「公開秘密」。
導正錯誤觀念 提升精準度
此次採訪團隊赴美體驗戰術實彈射擊訓練,實地接觸美國洛杉磯警局(LAPD)射擊教官 Chris Yamate,以及美軍退役特戰部隊教官Larry Vickers,領略箇中玄妙。對一位專業射擊教官而言,第一堂課教的不是要你射得準,而是導正錯誤的射擊動作與觀念。
在入伍訓射擊課程中,「托、抵、握、貼、瞄、停、扣、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八大要領,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但你了解多少其中的奧秘?
事實上,精通射擊要素,包括姿勢、握槍、瞄準、扳機扣壓,以及貫徹射擊意志(Follow Through),每一個步驟都做到正確,絕對可以大幅提升個人射擊準度。
練習射擊姿勢 增加穩定度
警匪槍戰影片中,帥氣的射擊姿勢,往往忽略了槍枝後座力等因素,絕對無法穩定身體。身經百戰的洛杉磯警察Chris Yamate,授課時即十分強調姿勢的重要,正確的手槍射擊站姿,雙腳必須分開與肩同寬或稍寬,與持槍手同邊的腳稍向後退,雙腳朝前,雙膝微彎,身體前傾朝向目標,雙手握槍朝前方伸出雙臂。
其次,人在射擊心理上,都會不自覺用力,試圖抵銷射擊後座力,反而忽略握槍的正確方式。以手槍而言,槍握把需置於手掌虎口處,盡可能地頂到握把後方最高處,大拇指朝前伸稍微朝上,四指環繞握把,緊緊握住;輔助手所施的力量要大於持槍手,大拇指朝前盡可能接觸槍身,即能穩定手槍射擊時的後座力,不至於產生歪斜或壓槍。
瞄準要領「三點一線」
「瞄準」指的是目標、準星、照門「三點一線」,人的眼睛需要像相機一樣對焦,瞄準時目標應該是模糊的,照門是略為模糊的,準星則應該是清楚的。Chris Yamate指出初學者常犯的錯誤,往往視覺鎖定在目標,卻沒把焦點移回槍上的準星。換言之,當完成「三點一線」瞄準時,射擊目標因射擊距離,應該被準星遮蔽部分或全部,而不可能完整清楚呈現在眼前。
至於瞄準到底要雙眼張開或閉單眼,射擊教官會要求學員學習張開雙眼射擊。因為在緊張的槍戰中,當射手兩眼瞄準可增加視界,及時發覺周邊可能的威脅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在手槍射擊訓練過程中,Chris Yamate傳授學員一個常被忽略的關鍵,或者說是只有真槍扳機才會有的「第二道扳機」。因此,初學者往往習慣扣壓扳機到底,造成槍枝出現明顯晃動,影響了射擊準度。
公開秘密─第二道扳機
事實上,在真實槍戰中,射擊不會一次擊發而結束,可能不斷地連續發生,射手盡可能用連貫一致的動作重新瞄準,為下次的射擊做好準備。簡單來說,當槍枝擊發後,手指不應完全將扳機釋放,而是稍微往回移動,僅需要釋放扳機至可重新復位待擊發點,即是專業射手的公開秘密—第二道扳機。
美軍退役特戰部隊教官Larry Vickers示範步槍射擊更換彈匣技巧,通常採直接退空彈匣後,換上新彈匣。(記者黃一翔攝)
美軍退役特戰部隊教官Larry Vickers示範步槍換手射擊技巧。(記者黃一翔攝)
美軍退役特戰部隊教官Larry Vickers示範步槍射擊更換彈匣技巧,通常採直接退空彈匣後,換上新彈匣。(記者黃一翔攝)
「清槍」是射擊訓練重要動作,退出上膛的子彈後,與同僚double check確定槍膛無子彈。(記者黃一翔攝)
LAV戰術實彈射擊訓練,學員頂著烈陽,全程站立上課,一整天訓練體能消耗極大。(記者黃一翔攝)
瞄準時,目標、準星、照門須達「三點一線」,人的眼睛如同相機一樣對焦。圖為Larry Vickers利用雙手示範。(記者黃一翔攝)
教官將銅板或空彈殼放置於準星上,訓練學員扣扳機穩定度。(記者黃一翔攝)
教官將銅板或空彈殼放置於準星上,訓練學員扣扳機穩定度。(記者黃一翔攝)
退役特戰部隊教官Larry Vickers授課嚴格,在射擊示範後,雙手比出勝利「V」,展現自信。(記者黃一翔攝)
【LAV戰術實彈射擊訓練】青報深入報導國際射訓 展現特色
2019/01/15 青年日報 記者黃雋永/洛杉磯報導
針對LAV訓練課程,青年日報不只派遣記者隨行採訪,深入報導國際最新射擊訓練方式,也規劃記者余治賢實際參與課程,體驗國內外訓練方式的異同,展現軍事專業報的特色。
「教官,我們等一下會用空拍機錄製射擊畫面」、「教官,射擊槍枝上可以裝GoPro嗎?」、「教官…」此次採訪本報投入長期致力數位轉型購置的空拍機、GoPro攝影機等器材,用於捕捉各種射擊畫面。
過程中,教官除對本報投注在多媒體影音的用心程度表達肯定,對於其中安排拍攝的各種視角、畫面,更是驚呼連連。由於Larry Vickers本身也經營YouTube頻道,對影音作業並不外行,看到本報記者接受強度頗高的訓練同時,仍然掛載不同攝影器材,對體力或精神層面都是一大考驗,也表達敬佩。
青年日報此次特派記者全程體驗射擊訓練,並使用GoPro攝影機及空拍機記錄各視角畫面。(記者黃一翔攝)
【LAV戰術實彈射擊訓練】步槍實彈射擊訓練 緊扣實戰
2019年1月15日 青年日報 記者黃雋永/洛杉磯報導
LAV戰術實彈射擊課程後半段進入步槍實彈射擊階段,其中,除了射擊瞄準的基礎觀念建立及各式距離、姿勢,也加入轉向、移動射擊及強弱手轉換等具變化性課目。此外,教官Larry Vickers並結合手槍射擊課程,進行手、步槍轉換綜合訓練;過程中,課程緊扣實戰應用,大大提升學員實際接戰能力。
一開始在建立基礎彈道觀念時,教官就地取材,以實際射擊彈道及瞄準線進行分析。課程強調彈道受槍枝設計及地心引力影響,會呈現拋物線運動;除和瞄準線產生2個交會點,並隨著不同的歸零距離設定、彈藥種類而有所不同。學員有了正確彈道、瞄準及扣引扳機觀念,接下來進行立姿、跪姿、坐姿及臥姿等射擊訓練,彈著點都能集中在指定範圍,展現初步學習成果。
轉向訓練 快速找到威脅目標
Larry Vickers是非常重視訓練與實務結合的教官,因此,他加入轉向及強弱手轉換的射擊訓練,以因應瞬息萬變的戰場。其中,轉向射擊強調先將頭部轉向感知所察覺的威脅方向,有快速掃視周遭環境,以找出威脅目標的概念。
其次,射手必須保持膝蓋彎曲彈性,並以最小幅度迅速轉向敵人,以爭取有效攻擊時間。他指出,轉向過程射手應維持槍口朝下或朝上的安全指向,直至轉向射擊目標,再將槍舉至射擊瞄準位置,以避免轉向過程,誤擊非射擊目標或危及他人。
在貫徹射擊意志(Follow Through)部分,教官要求學員從槍械、彈藥管理等心理層面便開始貫徹,直至目標擊倒。正如同武術中的「殘心」,不只是身體姿勢應對,而是心理層面的武裝;即便是射擊中進行故障排除或更換彈匣,也是同樣態度。因此,教官會要求每位學員射擊完成後,持續再做一次瞄準及射擊準備,直到射擊任務解除為止。
強弱手轉換 因應不同環境
強弱手轉換則是考量因應不同環境地形,迫使射手必須使用非慣用手的訓練。示範過程中,教官要求學員必須於固定槍托同時,快速將背帶拉至最長,使非慣用手能迅速繞出槍背帶外進行換手,甚至是轉向射擊。轉換中,除了槍口朝下或朝上,也要確定槍背帶在槍托下方,才能再舉槍射擊,以免槍背帶纏繞槍托而影響射擊。「Shooter Ready!」教官實際示範後,學員便開始進行強弱手轉換的空槍練習及實彈射擊;不絕於耳的槍聲,也意味學員鬥志高昂!
移動中射擊 考驗穩定與熟練度
特別值得介紹的是「移動中射擊」(Shooting on Move)。課程中,學員進行「行進間持續性射擊」,除考驗射手用槍的穩定性與熟練度,也能測試其控制扳機的能力。「前進移動射擊過程,最重要的並非刻意放慢腳步,而是要將身體重心控制在腳跟至腳尖的連帶運作中」。Larry Vickers一邊講解,一邊示範重心的運作。「如果善用下半身運作的緩衝機制,瞄準圖會呈現橫向的八字型穩定移動。接著,最重要的便是維持扳機的正確扣引了」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Larry Vickers指出,除了維持穩定腳步,如何於行進間連續射擊時,隨時將手指保持在預壓第二道扳機,維持快速射擊能量,也是移動間射擊的關鍵。
教官Larry Vickers結合手槍射擊課程,進行手、步槍轉換綜合訓練。(記者黃一翔攝)
美軍退役特戰部隊教官Larry Vickers對學員認真學習的態度,雙手豎起大拇指,比「讚」!(記者黃一翔攝)
學員進行「移動射擊」不僅考驗射手瞄準的穩定性,也測試其控制扳機能力。(記者黃一翔攝)
美軍退役特戰部隊教官Larry Vickers逐一檢視每位學員的彈著點,針對打不準的問題,不厭其煩詳細解說。(記者黃一翔攝)
學員進行「移動射擊」不僅考驗射手瞄準的穩定性,也測試其控制扳機能力。(記者黃一翔攝)
射擊姿勢小學堂。
射擊姿勢小學堂—立姿。
射擊姿勢小學堂—跪姿。
射擊姿勢小學堂—坐姿。
射擊姿勢小學堂—臥姿。
LAV戰術實彈射擊訓練,除著重瞄準基礎外,也加入各距離、姿勢射擊變換,學員必須在指定的秒數內完成射擊。(記者黃一翔攝)
青年日報此次特派記者全程體驗射擊訓練,並使用GoPro攝影機及空拍機記錄各視角畫面。(記者黃一翔攝)
【LAV戰術實彈射擊訓練】步槍實彈射擊訓練 緊扣實戰
2019/01/15 青年日報 記者黃雋永/洛杉磯報導
LAV戰術實彈射擊課程後半段進入步槍實彈射擊階段,其中,除了射擊瞄準的基礎觀念建立及各式距離、姿勢,也加入轉向、移動射擊及強弱手轉換等具變化性課目。此外,教官Larry Vickers並結合手槍射擊課程,進行手、步槍轉換綜合訓練;過程中,課程緊扣實戰應用,大大提升學員實際接戰能力。
一開始在建立基礎彈道觀念時,教官就地取材,以實際射擊彈道及瞄準線進行分析。課程強調彈道受槍枝設計及地心引力影響,會呈現拋物線運動;除和瞄準線產生2個交會點,並隨著不同的歸零距離設定、彈藥種類而有所不同。學員有了正確彈道、瞄準及扣引扳機觀念,接下來進行立姿、跪姿、坐姿及臥姿等射擊訓練,彈著點都能集中在指定範圍,展現初步學習成果。
轉向訓練 快速找到威脅目標
Larry Vickers是非常重視訓練與實務結合的教官,因此,他加入轉向及強弱手轉換的射擊訓練,以因應瞬息萬變的戰場。其中,轉向射擊強調先將頭部轉向感知所察覺的威脅方向,有快速掃視周遭環境,以找出威脅目標的概念。
其次,射手必須保持膝蓋彎曲彈性,並以最小幅度迅速轉向敵人,以爭取有效攻擊時間。他指出,轉向過程射手應維持槍口朝下或朝上的安全指向,直至轉向射擊目標,再將槍舉至射擊瞄準位置,以避免轉向過程,誤擊非射擊目標或危及他人。
在貫徹射擊意志(Follow Through)部分,教官要求學員從槍械、彈藥管理等心理層面便開始貫徹,直至目標擊倒。正如同武術中的「殘心」,不只是身體姿勢應對,而是心理層面的武裝;即便是射擊中進行故障排除或更換彈匣,也是同樣態度。因此,教官會要求每位學員射擊完成後,持續再做一次瞄準及射擊準備,直到射擊任務解除為止。
強弱手轉換 因應不同環境
強弱手轉換則是考量因應不同環境地形,迫使射手必須使用非慣用手的訓練。示範過程中,教官要求學員必須於固定槍托同時,快速將背帶拉至最長,使非慣用手能迅速繞出槍背帶外進行換手,甚至是轉向射擊。轉換中,除了槍口朝下或朝上,也要確定槍背帶在槍托下方,才能再舉槍射擊,以免槍背帶纏繞槍托而影響射擊。「Shooter Ready!」教官實際示範後,學員便開始進行強弱手轉換的空槍練習及實彈射擊;不絕於耳的槍聲,也意味學員鬥志高昂!
移動中射擊 考驗穩定與熟練度
特別值得介紹的是「移動中射擊」(Shooting on Move)。課程中,學員進行「行進間持續性射擊」,除考驗射手用槍的穩定性與熟練度,也能測試其控制扳機的能力。「前進移動射擊過程,最重要的並非刻意放慢腳步,而是要將身體重心控制在腳跟至腳尖的連帶運作中」。Larry Vickers一邊講解,一邊示範重心的運作。「如果善用下半身運作的緩衝機制,瞄準圖會呈現橫向的八字型穩定移動。接著,最重要的便是維持扳機的正確扣引了」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Larry Vickers指出,除了維持穩定腳步,如何於行進間連續射擊時,隨時將手指保持在預壓第二道扳機,維持快速射擊能量,也是移動間射擊的關鍵。
【LAV戰術實彈射擊訓練】教學重方法 訓練有效果
2019年1月16日 青年日報 記者孫立方/洛杉磯報導
此次參加LAV訓練課程的學員,包括喜愛射擊運動的民間人士、曾經服役的退伍軍官,以及青年日報採訪團隊中並無服役經驗、實彈射擊屈指可數的女性小編等,背景相當多樣化。但大家對訓練結果,一致認為相當滿意,覺得進步明顯。除了任教洛杉磯警局(LAPD)射擊教官Chris Yamate循循善誘,Larry Vickers的教學經驗豐富,其實還有些特殊亮點。
射擊節奏緊湊 累積熟能生巧
首先,4天手步槍戰術射擊訓練課程,射手總共射擊多少發子彈?答案是1500至1600發。換句話說,每天的射擊量概約400發。扣除要領講解、裝彈、靶勤、休息等時間,學員在5至6個小時內,是以每小時概約7、80發的速度,進行射擊,訓練強度不低。當然,節奏如此緊湊的前提,是課程中沒有回收彈殼等雜務的干擾,而是以機器清掃等方式取代。以大量實彈在短時間累積熟能生巧的效果,非常明顯。由此引證,部隊不同成員的主、次要單兵武器,配賦射擊訓練量是否充足?是否應定期複訓、每年鑑測,以維持合格射手水準?都值得思考。
學員相互提醒 落實安全規範
其次,除了訓練強度高,4天的課程,學員多數時間,都是長、短槍不離身,甚至攜帶實彈上膛的「Hot Gun」,與記憶裡傳統的「靶場規則」不同。這麼說,並非意味教官不重視射擊安全。事實上,正式訓練開始前,教官必然會耳提面命、反覆強調「4大基本安全守則」,並且要求學員彼此相互提醒,疏忽者難免會接到一票白眼。
因此,隨時保持「熱槍」在身的目的,其實是依據實戰需要,發展出的訓練的一部分。誠然,以美軍在伊拉克、聯軍在摩蘇爾的作戰經驗,即使處於表面安全的環境,接戰也隨時可能發生。電光石火間,愈短的接戰準備,愈能做到制敵而不制於敵,進而保護自己、乃至同伴的安全。畢竟在戰場上的殺傷力與存活力相輔相依,惟有比對手更快、更準,才能撂倒對方、而不被撂倒。
靈活訓練方式 考驗臨機反應
尤其重要的,是儘管射擊訓練的本質,必然是嚴肅的;但卻不代表訓練方式,必然刻板石化。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學員感受到的愉快經驗,正是增進學習效果的重要基石,LAV系列課程也體現了此種特色。因此在訓練間,教官除基本射擊要領,也會間歇安排些具備競賽性質的射擊活動,其中不僅要求射擊技能,也考驗臨機反應,同儕相互比較、「漏氣」,甚至利用休息時間主動加碼練習。這樣的氛圍,相較於傳統打靶射擊時,「靶場指揮官」怒吼震天,射手僵硬持槍戰戰慄慄,效果自然天差地別。
提升配件性能 強化射擊效果
除了戰技層面,手、步槍武器及相關配件的性能提升,對射擊效果,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此次訓練使用的步槍,均安裝內紅點等光學瞄準具,讓動、靜態射擊都更為輕鬆、準度也大幅提升;特殊設計的槍背帶,可以依接戰狀況需要,迅速調整槍枝位置,即使沒有太多高科技,實用度卻很高。
事實上,對單兵武器裝備的小投資,可以獲致提升戰力的大效果,已經獲得驗證。如澳洲陸軍使用新式EF88步槍,加裝「幽靈」(Specter DR)1至4倍快速切換瞄準鏡後,可以讓適切訓練的士兵,準確接戰600公尺的目標,是傳統300公尺射擊的兩倍。此種遠距射擊的戰術運用方式或許尚待論證,但對單兵殺傷力、存活力的提升,無疑都具有正面效果。
除了射擊專業,妥適的教學設計與方法,亦是提升射擊水準的不二法門。 (記者黃一翔攝)
在LAV戰術實彈射擊訓練中,除了會射擊,還要懂得拆解槍枝機械進行故障維修。(記者黃一翔攝)
步槍彈匣只要和快速填彈器接合,就能一次把子彈推送裝填完成。(記者黃一翔攝)
步槍彈匣只要和快速填彈器接合,就能一次把子彈推送裝填完成。(記者黃一翔攝)
射手透過內紅點瞄準鏡,可以快速精準命中目標,為世界各國特種部隊採用。(記者黃一翔攝)
射手透過內紅點瞄準鏡,可以快速精準命中目標。(記者黃一翔攝)
青年日報採訪團隊參與LAV戰術實彈射擊訓練,了解軍備局代工WOLF彈藥使用情形。(記者黃一翔攝)
軍備局出口美國之T-91(上半槍身)販售版。(記者黃一翔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準備實彈射擊前,應先檢查裝備是否齊全。(圖:編輯組製)
【LAV戰術實彈射擊訓練】教學重方法 訓練有效果
2019/01/16 青年日報 記者孫立方/洛杉磯報導
此次參加LAV訓練課程的學員,包括喜愛射擊運動的民間人士、曾經服役的退伍軍官,以及青年日報採訪團隊中並無服役經驗、實彈射擊屈指可數的女性小編等,背景相當多樣化。但大家對訓練結果,一致認為相當滿意,覺得進步明顯。除了任教洛杉磯警局(LAPD)射擊教官Chris Yamate循循善誘,Larry Vickers的教學經驗豐富,其實還有些特殊亮點。
射擊節奏緊湊 累積熟能生巧
首先,4天手步槍戰術射擊訓練課程,射手總共射擊多少發子彈?答案是1500至1600發。換句話說,每天的射擊量概約400發。扣除要領講解、裝彈、靶勤、休息等時間,學員在5至6個小時內,是以每小時概約7、80發的速度,進行射擊,訓練強度不低。當然,節奏如此緊湊的前提,是課程中沒有回收彈殼等雜務的干擾,而是以機器清掃等方式取代。以大量實彈在短時間累積熟能生巧的效果,非常明顯。由此引證,部隊不同成員的主、次要單兵武器,配賦射擊訓練量是否充足?是否應定期複訓、每年鑑測,以維持合格射手水準?都值得思考。
學員相互提醒 落實安全規範
其次,除了訓練強度高,4天的課程,學員多數時間,都是長、短槍不離身,甚至攜帶實彈上膛的「Hot Gun」,與記憶裡傳統的「靶場規則」不同。這麼說,並非意味教官不重視射擊安全。事實上,正式訓練開始前,教官必然會耳提面命、反覆強調「4大基本安全守則」,並且要求學員彼此相互提醒,疏忽者難免會接到一票白眼。
因此,隨時保持「熱槍」在身的目的,其實是依據實戰需要,發展出的訓練的一部分。誠然,以美軍在伊拉克、聯軍在摩蘇爾的作戰經驗,即使處於表面安全的環境,接戰也隨時可能發生。電光石火間,愈短的接戰準備,愈能做到制敵而不制於敵,進而保護自己、乃至同伴的安全。畢竟在戰場上的殺傷力與存活力相輔相依,惟有比對手更快、更準,才能撂倒對方、而不被撂倒。
靈活訓練方式 考驗臨機反應
尤其重要的,是儘管射擊訓練的本質,必然是嚴肅的;但卻不代表訓練方式,必然刻板石化。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學員感受到的愉快經驗,正是增進學習效果的重要基石,LAV系列課程也體現了此種特色。因此在訓練間,教官除基本射擊要領,也會間歇安排些具備競賽性質的射擊活動,其中不僅要求射擊技能,也考驗臨機反應,同儕相互比較、「漏氣」,甚至利用休息時間主動加碼練習。這樣的氛圍,相較於傳統打靶射擊時,「靶場指揮官」怒吼震天,射手僵硬持槍戰戰慄慄,效果自然天差地別。
提升配件性能 強化射擊效果
除了戰技層面,手、步槍武器及相關配件的性能提升,對射擊效果,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此次訓練使用的步槍,均安裝內紅點等光學瞄準具,讓動、靜態射擊都更為輕鬆、準度也大幅提升;特殊設計的槍背帶,可以依接戰狀況需要,迅速調整槍枝位置,即使沒有太多高科技,實用度卻很高。
事實上,對單兵武器裝備的小投資,可以獲致提升戰力的大效果,已經獲得驗證。如澳洲陸軍使用新式EF88步槍,加裝「幽靈」(Specter DR)1至4倍快速切換瞄準鏡後,可以讓適切訓練的士兵,準確接戰600公尺的目標,是傳統300公尺射擊的兩倍。此種遠距射擊的戰術運用方式或許尚待論證,但對單兵殺傷力、存活力的提升,無疑都具有正面效果。
LAV戰術實彈射擊訓練,美軍退役特戰部隊教官Larry Vickers親自示範動作要領。(記者黃一翔攝)
【LAV戰術實彈射擊訓練】槍械配件不可少 讓射擊功力大增
2019年1月16日 青年日報 記者黃一翔/洛杉磯報導
世界各國步槍發展歷程,除了不斷研改結構,讓槍枝射擊更穩定、更精準外,與射手射擊運動關係密切的戰術護木滑軌、伸縮槍托,以至背帶,都逐漸模組化,可替換適合個人習慣或任務需求的配件,提供射手最佳的射擊輔助,也讓槍枝設計更加人性化。
早期美軍使用的M16系列步槍上半部為固定提把,並不適合用來安裝瞄準鏡或夜視裝備;直至後期的M16A4增加了戰術滑軌設計,讓裝置瞄準鏡等裝備變得非常便利。
但隨城鎮戰趨勢,M16系列當時受限槍管長度較長,不利於在狹小空間作戰,因而研改短槍管版本的M4A1步槍,重量也更加輕盈;同時槍托採滑動伸縮式設計,可配合不同射擊姿態,調整伸縮長度。增加機匣與護木的戰術滑軌設計,更加滿足各種任務或環境使用需要。
美特種部隊廣泛採用M4系列步槍
一直以來,M4系列被美特種部隊廣泛採用,雖然氣體直推系統其具備射擊精度高等諸多優點,加上MIL-STD-1913皮卡汀尼導軌(Picatinny rail)的出現,可說為突擊步槍開創高度模組化的新世界通用標準,但令人詬病的卻是在惡劣環境下的表現不如預期。例如機件易乾燥,在沙漠地區出現可靠性問題等;因此,隨著M4A1卡賓槍面臨超期服役問題,讓美軍特戰部隊打算打造新一代步槍,即是HK416。
但由於HK416導氣活塞系統加上其護木後重量過重,重心比起傳統AR要靠前許多;且由於護木表面布滿皮卡汀尼滑軌,操作時可能需要戴上手套,或滑軌裝上護片來改善手感。
近年來AR的護木系統出現了KeyMod和M-LOK兩種新設計,以前是恨不得整個護木都是滑軌構成,現在則只在護木頂部保留滑軌,其他三面預留安裝滑軌的螺絲孔,如需要裝戰術燈等設備時,才裝上一小段滑軌,既可減重,也提高手感。
多功能槍帶滿足換手射擊需求
除了戰術滑軌外,槍帶也是極為重要一項配件。最早期槍帶主要功能就是「背槍」,直到3點式槍帶出現,才賦予槍帶「戰術」功能。3點式主要從MP5衝鋒槍發展而來;然而,隨著戰場的使用經驗發現,多數認為3點式在步槍上並不適用。
美軍在伊拉克戰役中,多以乘車方式作戰,單點式槍帶開始出現。以一個有彈力的槍帶,掛在機匣尾部,滿足換手射擊等需求。但隨著戰場從伊拉克轉移到阿富汗,也因為訓練方式因作戰需求多所致,士兵需要長時間攜槍,以及考量舒適性等需要,轉而青睞兩點式。
事實上,背槍及射擊姿勢需要的槍帶長度不同,傳統兩點式,無法將槍帶迅速調整到合適位置;新式2點式背帶則多了快速調整的裝置,解決許多作戰運動與射擊的變換問題。
退役特戰教官融入實戰經驗
美軍退役特戰部隊教官Larry Vickers表示,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者,即是他為Blue Force Gear公司設計的背帶,是可以快速調整背帶長度的2點背帶。針對各式背帶的差別,Larry Vickers說,單點式只連結槍的一個端點,對於T91或M4等必須以雙手輔助的步槍而言,較不理想。例如,若你要彎腰或抓取東西,會很難控制單點掛著的槍枝;若要爬梯子,或是幫助你的同伴爬窗,都會造成困擾。
而3點式則會影響對於槍的控制,對於右撇子而言,它會影響槍機釋放;對左撇子則會影響拋殼窗,因此3點式背帶不太適合美軍使用,幾乎看不到AR、M4會使用。可以快速調整的2點式,或單點式的背帶各有擁戴者。Larry Vickers認為「2點式的最為理想,但3點式的背帶真的就沒有市場。」
美軍退役特戰部隊教官Larry Vickers致贈青年日報社其各國槍枝圖解著作,由社長孫上校代表接受。(記者黃一翔攝)
Larry Vickers在其著作上簽名,祝雙方友誼長存。(記者黃一翔攝)
為提供國內讀者詳盡報導,青年日報採訪團隊專訪美軍退役特戰部隊教官Larry Vickers,分享槍枝設計和使用經驗。(記者黃一翔攝)
為提供國內讀者詳盡報導,青年日報採訪團隊專訪美軍退役特戰部隊教官Larry Vickers,分享槍枝設計和使用經驗。(記者黃一翔攝)
為提供國內讀者詳盡報導,青年日報採訪團隊專訪美軍退役特戰部隊教官Larry Vickers,分享槍枝設計和使用經驗。(記者黃一翔攝)
Larry Vickers設計的槍背帶,已獲美海軍陸戰隊採用。(記者黃一翔攝)
洛杉磯警局槍械首席教官Chris Yamate,是知名的亞裔射擊教官。(記者黃一翔攝)
【LAV戰術實彈射擊訓練】槍械教官:態度+勤練 純熟用槍要訣
2019年1月14日 青年日報 記者黃一翔/洛杉磯報導
基本射擊是各國軍警人員必備的專業能力,在槍擊案頻傳的美國洛杉磯,警員更是戒慎恐懼,每一次的勤務都可能與歹徒交火。面對生死關頭,槍枝的使用不亞於軍事行動。要如何純熟用槍習慣?洛杉磯警局教官強調,「態度」與「homework」很重要!
擔任射擊訓練教官10餘年、現任美國洛杉磯警局(LAPD)槍械首席教官Chris Yamate,是此次LAV戰術射擊訓練課程首日授課教官,也是洛杉磯知名的亞裔射擊教官。從基本射擊瞄準姿勢,到用槍射擊技巧,每個動作鉅細靡遺,全都親自示範,不假他手。
洛杉磯警察學校(LOS ANGELES POLICE ACADEMY)學生必須完成相當時數射擊課程,並經過嚴格淘汰。Chris Yamate分享授課經驗,由於警察以打擊犯罪、保護民眾安全為天職,對射擊必須有嚴謹的紀律,他認為學習射擊最重要的是「態度」,如果學習過程態度不好,即便具備再好的射擊能力,也會被汰除。
Chris Yamate並強調「homework」的重要性。射擊練習是不分場域、時間,除了在靶場上的實彈射擊課程外,也可無時無刻自主訓練,利用隨手可得的身邊物品,練習握槍或手指扣壓扳機等動作,這也就是學習態度。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激勵員警士氣,洛杉磯警局設置名為「400 CLUB」的射擊紀錄排行,凡是能完成射擊測驗滿400分者,每個月可加薪美元20元;從1964年迄今,只有39人獲得,Chris Yamate正是其中一員。
針對政府機關採購槍枝如何評鑑?Chris Yamate說,會依照需求實施測試,例如遴選6家廠商或3把新槍,每把槍射擊約略1萬發子彈,確定其準度;同時以最差的射擊環境,包括在泥水中進行射擊,以及在6公尺高、不同角度丟置水泥地面等,測試其耐用度。
對於未來槍枝發展,Chris Yamate認為,科技運用於槍枝設計,會大幅提升射手射擊的能力,舉凡內紅點瞄準器,以及透過螢幕鎖定牆後的目標等技術,都是未來趨勢,樂觀其成。
【戰術射擊訓練】High Ready! 戰術射擊 練就好槍法
2019年1月17日 青年日報 記者黃雋永/專題報導
國內生存遊戲運動盛行,吸引不少青年加入,國內民間射擊訓練公司提供相關戰術射擊訓練課程,讓對軍事有興趣或曾經服役的退伍同袍,有機會大展身手。
該訓練以基礎瞄準、武器持握及射擊姿勢為主,對初學者而言,有足夠空間及時間練習站馬步、練就基本功,也會在課程後半段進行雙人、多人配合的小組搭配,宛如一場民間版全民國防教育。
首先學習「武器使用四大安全要領」
青年日報採訪團隊此次特別採訪國內民間射擊訓練公司,在課程方面,不僅提供對射擊訓練有興趣的生存玩家或軍事迷,各項戰術射擊訓練課程,並經常與其他國家的高階訓練機構配合,提供國內軍警人員訓練、開辦各式射擊競賽等活動;也於2015年底引進IDPA國際防衛手槍協會射擊運動,均有所成果。
事實上,對嚮往射擊快感的軍事迷而言,參與戰術射擊訓練,並非一開始就讓學員接觸槍枝,而是從最基本的「武器使用四大安全要領」開始,或許稍嫌枯燥,卻是所有武器使用的基礎,也是確保所有用槍人及其周遭人員安全的有力確保,即便課程使用的只是瓦斯槍。
「High Ready!」一句口令,參與訓練的學員立即上緊發條。完成基本瞄準及槍枝操作原理等說明後,學員開始站上射擊線,進行手、步槍射擊。過程中,教官不斷強調第1與第2道扳機間的控制,並練習如何將手指迅速伸至護弓,完成射擊前準備。此外,課程中也安排扳機控制練習,訓練手指的穩定度;種種基礎練習雖然繁瑣,但學員完成,並進入實際射擊練習時,集中的彈著群則說明了它們的重要性。
擬真對戰環境 學員獲益良多
在課程最後一天,則會規劃進階的雙人、多人小組搭配,區分防禦與進攻方來場廝殺。由教官組擔任的守方,往往讓學員連踏進門口的機會都沒有,甚至全數陣亡。事實上,小組對抗演練講究團隊間的溝通與默契,並置重點於行前的溝通與討論。
學員必須明確分工,並掌握槍枝運用與瞄準技巧。雖然過程中學員不敵技高一籌的教官組,但擬真的對戰環境與接戰過程,讓學員獲益良多、大呼過癮,也為進階訓練課程奠定基礎。
延伸閱讀:
女神槍手LIYIYI(01):溫柔而有力量的新女性形象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3229498
女神槍手LIYIYI(02):手槍室內靶場練與實戰訓練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3232471
神槍手LIYIYI(03):從為什麼訓練到三個月後的訓練成果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3232624
神槍手LIYIYI(04):我離世界頂尖水平有多遠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3232756
神槍手LIYIYI(05):哭笑不得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3232933
神槍手LIYIYI(06):ISIS來了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3233170
神槍手LIYIYI(07):蕾絲+槍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3233260
神槍手LIYIYI(08):學用槍是希望不用槍,Hello好萊塢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3233722
神槍手LIYIYI(09):如何使用手槍短刀?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3233863
神槍手LIYIYI(10):跟美國人一起訓練是怎樣的體驗?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3233821
神槍手LIYIYI(11):美國的華人狙擊手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3234394
女神槍手LIYIYI(12):我是在美國的中國籍槍械戰術女教官
與應急救生包介紹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32302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