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jpg
 

白刃戰存廢!
國軍刺槍術
好看還實戰?
看看國外這樣練...

https://youtu.be/4pyDE2IWqJw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 ★ ★ ★

Allen Lin
台灣台北人,17歲入美國陸軍預備役,2003年2次入伍,參與OIF3駐防伊拉克,2006年初 下士退伍。軍中經歷為經理士、軍械士、副職是通訊士與民政士。
老兵,這是用了很久的筆名,用這個名子寫了12年的軍事文章(多數是在yahoo部落格時期寫的),在動筆之前,是拿槍的,在美國陸軍預備役先後待了11年,也動員到伊拉克實戰駐防九個月(自由伊拉克作戰3號),曾駐紮在巴格達近郊,但大部分時間都在伊拉克北部的摩蘇爾市與伊拉克北方的省份,屬於心戰/民事部隊,是美國陸軍特種作戰體系裡的一個分支,與其他的特種作戰群有合作與業務上的往來,在伊拉克的任務是建立第一次民選政府體制,同時重新建立伊拉克民生基礎設施,還有訓練與裝配伊拉克新軍。

關於刺槍術總是一堆奇文,但首先我要說的是任何一種戰技,都有殲敵的作用,但是能不能在實戰中發揮?能夠發揮到什麼程度則代表其價值。

這個實戰中的價值則建立於你的裝備、器具、訓練密度與程度的深淺,還有你的國防資源與戰略規劃!

刺槍術不是不能練,但是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一名士兵能夠練到應用於實戰殲敵的時間需要多久?每一名士兵的持續保持熟練的訓練時間多久?而台灣目前的近身戰鬥與刺槍術訓練規劃,能不能做到實戰近身殲敵這個終極目標?還有目前台灣的守勢戰略與敵方重視火力投射下,近身戰鬥的科學數據與分析在哪?這些都是現代化軍事訓練的根本!如果你沒有一個答案與研究,貿然的存廢都是一種國防資源的浪費!你可以把刺槍術當作一個體育鍛煉,但它的功能就會僅止於強身健體,而不是你最終的訓練目標—近身殲敵,因為再深入就必須投入相當的時間與資源!就作戰效率來說,我不認為這是個明智的決定!

撇開海空飛彈遠程投射不說,就算是陸軍近身作戰做對比,中國方面投入的訓練時間與資源也遠超越台灣軍方,你現在才開始也追不過人家!現今中方的作戰於訓練也已經逐步轉成火力發揚為主。作戰講求優勢,你花時間資源在沒有優勢的戰術戰技上,不如優先考量能夠殲敵於百步之外!強化步兵射擊訓練與火力,在你的槍榴彈、班排機槍、步槍子彈打完之前就把敵人殺的一個不剩,真的要到50步內,你還有15顆至30顆手槍子彈與破片手榴彈。這些也都是你步兵需要優先訓練到熟練的戰技才能發揮其優勢!而相同的時間裡你只能選最有效率的作戰方式來訓練,藉以快速提升多數人的作戰能力!

我重申一次,任何戰技都有殲敵的作用,但能否發揮於現代戰場的實戰中,就是其價值。而刺槍術現今已經式微,不用緬懷,認真的面對現實環境來建軍備戰才是正途。

1.png

這是我實戰任務的彈藥攜行量,背心裡7個30發5.56mm步槍彈莢(1:4曳光彈),腿掛裡4個30發5.56mm步槍彈莢(全FMJ), M16A2步槍上1個30發上膛,所以總計12個30發步槍彈莢,M9手槍裡1個15發9mm Para上膛,腰帶上2個15發,腿掛2個15發,槍套1個15發,一共6個15發手槍彈莢。

車上背包裡備用步槍30發彈莢約20個(1:4曳光彈),車載5.56mm M249班用機槍200發彈鼓上膛, 備用彈藥約2000發。

各位覺得如果有這些火力,我還需還需要跟敵人拼刺刀嗎?如果有這些火力還打不死敵人,那絕對是你槍法爛、訓練差⋯⋯

沒看過這張的人,我大略說明一下,這照片是2004年巴格達綠區裡照的,在我第一次車隊要員護衛任務(實戰)之後。

https://youtu.be/uaILMlOAszs
美軍 班防禦 夜間照明與射擊 訓練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 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 YouTube觀看。

子彈打完,彈藥消耗過快這是可以經由訓練來預防的,單兵射擊的射速、精度是可以經過練習來控制的!即使是壓制火力看起來像是拼命朝敵人灑彈,但事實上也是有所控制的。

再來班級作戰的火力管制與射擊紀律也是一個方法,班長或是資深士官必須要注意彈藥消耗,必要時候下達節約彈藥的命令,這也是一種手段,這與基層士官的戰術素養與領導能力有關,也是需要經由訓練來培養。

如果補給不易或是作戰任務持續,這時可以透過重新分配所有人的彈藥來延遲消耗率,而所準備的彈藥基數越高,當然平均分配後的數量也會越高,這個就是任務預先規劃的部分,做到什麼程度靠經驗與學習訓練。

槍枝武器的妥善率也是任務前就必須做好準備的,而單兵對於自身配賦的武器故障排除也是一個很重要基礎,平時做不好,實戰中的反應與表現會更差!

實戰中基本配賦武器被打壞,那還有多人操作自動武器或是手槍可用,一個班10個人不會只有10支步槍,這不是現代步兵班的規格⋯

上面很多都是經由訓練方式來避免陷入彈藥不足的方法,是很基本的原則,也需要時間練習與熟悉。有這麼多的方式可以避免上刺刀卻不去練,卻總是想著彈藥打完、槍壞了怎麼辦,這不是很白癡的事嗎?打仗不是單挑,能夠越有效率的殲滅對方就有必需熟練運用!

只是一點忠告

如果一天就能學會軍事技能(射擊、TCCC)那軍隊幹嘛每年花那麼多錢跟時間在複訓?另一方面,關心國防,學習新知絕對是好事,但是如果沒有一套系統性的學習,只不過是一頭熱的去了幾次講座或是課程,有了接觸卻沒有從基礎上開始充實,甚至是接受的是東拼西湊、毫無經過驗證的資訊時,那麼絕對是有害無益!當你不知道這樣做是為什麼的時候,那你是只是徒具形式!半吊子的技術不會幫助你生存。

而許多技術與知識長期沒有使用時,就會遺忘。你基礎越好,訓練越紮實,遺忘的速度就會越慢,覆訓時喚醒記憶的速度就會越快。

現在講的全民國防、民兵概念與技術在我看來就是很表淺的一個初步接觸,絕對稱不上可以應用在實戰環境中的程度⋯

#打仗的事不是露營或騎車環島

#裝備要求齊全也不是為了看起來帥

#不易學更難精

我個人多年的觀察與接觸來說,其實戰技好學,但心態卻是最難傳授與經驗複製的!心態不正確,那麼觀念就會有所扭曲,自然會影響到個人戰技實力的累積與運用,而很不幸的,這就是現在台灣人最為缺乏的⋯⋯因此許多東西都是流於形式,不知其所以然,那麼就算練了效果也不會很好,就像最近吹起的軍方與民間TCCC風是個例子。

對於必須要嚴謹與嚴苛以對的軍事技能訓練,我向來認為必須要做到100%到位!這些技術如果在戰場上,那麼就會是自身與他人生死的分別,那是個非常重的責任!很多人沒想清楚,只是覺得新鮮好玩的跟風,而如果不是抱著嚴謹的心態,教的人馬馬虎虎、學的人覺得反正就加減學,遇到了再說,那其實只是浪費自己的時間而已,一旦真的遇上,無法按照訓練出來的方式思考與操作,甚至慌張出錯,那結果就是搭了自己的小命還拉別人墊背。

同樣的問題也一樣出現在射擊上,射擊是一門非常深奧廣大的科目,它的確可以當作娛樂與競賽項目,但是在軍事上它的唯一目的就是「精確快速的在敵人撂倒你之前殺掉對方」,與娛樂跟競賽最大的區別就是「你是射手,但同時也是敵人的射擊目標!」當這種狀況發生時,射擊就不再是單純的扣板機而已,還有相當多的戰術知識與其他技術綜合在這個狀況之內,要能夠應付這種極度高壓、不是生就是死的狀況,當然在訓練上也就不可能只有打打氣球或是靶紙這麼簡單而已⋯而錯以為這些事做到好就叫做備戰,除了愚蠢,更是危險,那種在方向錯誤下產生的「盲目自信」一樣會讓自己跟別人送命!

戰場上軍事領域裡無非就是殺人跟救人,TCCC與射擊兩項技術則分別代表了戰場上最終所要面對的狀況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沒有想清楚與建立正確的心態,過分膨脹自信,最後只是害人害己,我之前反對民兵、游擊戰也來自於此,當你的訓練是建立於對戰爭狀況的幻想下,除了流更多不應該流的血外,是不會有任何意義與改變的。

台灣目前離準備好,真的還差的遠⋯

臉書網友留言:

以刺槍術論國軍反思:論刺槍術於現代戰爭的作用和戰例
這篇說的倒是不錯。

photo.jpg

沒錯,先把最基本的內紅點裝上啦...,不要又拆下放回白歸零了

Allen Lin
其實如果你歸零知道刻度,其實再歸零也不會花太久

引述我學弟的話「擁槍派的一處致命傷:基本刺,教習刺托擊攻防法到自由對刺,總共要花多少時數?當年陸軍士校常士班,從持槍運動開始,每周都排至少二小時。畢業時,還教不到二教習,更甭提托擊攻防法與對刺。那麼,為了稍縱即逝可遇不可求的肉搏戰機,我軍到底要排多少課程來滿足? 排課之後,又有多少官兵能精心體悟那高深莫測的腳動槍提之要領?」

在法國炮灰團4年多,從來沒有用過刺槍術...只有一次在哨兵行動用槍管捅人過,但也不是用像國軍刺槍術手握槍托的用法⋯⋯
photo.jpg

比較好奇法軍的刺槍術怎麼使

法軍沒刺槍術,是結合krav maga、手槍、小刀、槍械格鬥、拳腳搏擊跟擒拿的的近身綜合格鬥術

學廓爾喀拔彎刀就好,刺刀座鬆了也沒關係(?
photo.jpg

真的想叫雙方都去多讀點書
photo.jpg

隆帥在那場戰鬥中腳中了一槍,傷勢復原後繼續參戰而不是去當守門的。
這就是守門人跟元帥的差別。

自始至終…
問題在效率,而非存廢…

俄羅斯軍人表示:我們都丟工兵鏟

唉...講得這麼淺顯易懂,為什麼醬缸們還是看不懂

至少,不再強調剪草,都算是進步的一種

國軍要保留刺槍術也不是不行,好歹訓練模式更新一下吧
到現在連個矽膠假人甚至輪胎都沒有,更沒融入戰場運動和射擊情境,依舊在整個連隊拉開搞大會操
完全不具實戰想定的訓練模式在那邊扯淡什麼刺槍術有實戰效益,暈倒~~~

李,王二人的留德報告是時任國防部長的經國先生矚付李,王二人撰寫,蓋留德軍官回國撰寫報告者應該是只此二人,其建議事項之一是將練習刺槍術的時間拿來練習衝鋒射擊,該報告蔣緯國將軍與時任陸軍總司令的于豪章將軍是閱讀過的,但因事涉政戰業務,經國先生的部下並未上呈,而民國105年4月號的傳記文學刊載的明德顧問傅美爾少校撰寫的步兵營營測驗參訪心得報告中也提出關於刺槍術的改進方式(排隊成列大刺影子槍)
少校關於步兵營營測驗的參訪報告部份內容

photo.jpg
留德報告,翻拍自民國89年版明德專案
photo.jpg

除了刺槍術,應該連鏟子十字鎬都該教導使用,直接進入群架鬥毆模式。
記得一位英國廓爾克兵在反恐戰爭時子彈手榴彈打完後用機槍三腳架繼續打,最後活著到英國領勳章他爺爺以前活著領維多利亞勳章,一家都很猛啊!

photo.jpg

會越多當然是越好
但國軍的現況是光學一樣就沒餘力了
國軍要也是證明刺槍格鬥優先於射擊
然後才把稀薄的訓練時間拿去搞刺槍

書上說...日軍當年就堅持刺搶突擊戰法在瓜島戰爭不知道玩掉的多少人.....

不是更早的諾蒙汗或203高地嗎?

長官只想看到整齊劃一.......哎

果軍高層迷信刺槍術那是因為牠們不學無術的學長們在二戰中被日本帝國陸軍捅出心理創傷,完全不講自己不重視基層軍士官兵的訓練教育,刺槍術有它的價值但是不要無限放大認為只要有它就能縱橫戰場,那只會讓他們身上出現一堆彈孔而已。

每次看到工兵鏟這種德軍神話的神物,我還想穿著鎧甲拿著日本刀搭乘軍艦去撞擊055、052然後帶人殺進去冽!
開山刀、格鬥刀、闊爾克刀都比它好用。

沒辦法西線無戰事教壞太多小朋友,人家隆帥在他的著作有講到工兵鏟拿來近戰的背景,前線補給在法軍的砲擊妨礙下常常不到位,砲擊完要修補工事所以工兵鏟隨手可得,於是就被拿來跟法軍PK

每次近戰的話題都會有工兵鏟冒出來,如果真的要PK我還比較怕十子鎬冽,鏟子?開山刀、廓爾刀都比那強又不貴!

目前的工作地點是在軍事區域內,上週該單位戰備週,看著陸戰隊在那操演,步槍上著刺刀,在那吶喊衝鋒……
心裡OS:
都什麼年代了,還是在大陸軍的思維……
唉……

原來陸戰隊也是如此...感謝更新資訊

後來有機會,跟士兵閒聊:
連頭盔上的ARC RAILS,能裝什麼輔助配件,都不清楚(後來硬擠說可以裝NVG,「NVG是固定在RAILS上?!」我傻……)
而頭盔後方的POUCH,跟我說是拿來裝東西的……(那是裝NVG時拿來配重用的啊,老弟)
連我都比那位現役的老弟還暸解頭盔的功能(據說還是因應對岸斬首行動而備的QRF……),人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連用來保護自己的頭盔都不熟悉了,更何況NVG、更何況刺槍術……

請問Lin大方便略略談一下你的部隊是做什麼的嗎?因為我一向都以為PsychOps是不會上前線,而是用非戰鬥手段來取得優勢的?

Allen Lin
原則上我們部隊是做關於美國軍方跟當地政府機關協調的事務,有點像外交官,只是出發點是軍事的事宜,例如我們會招募、訓練、裝配當地的伊拉克國民兵,但同時他們必須在美軍離開自身能夠護衛的範圍時,為我們提供護衛車隊保護,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任務,雖然不是作戰單位,但由於必須要東奔西跑,所以遭遇戰的機率很大,必須配備相當的火力保護自己。

國軍:「六發裝子彈」

實際上會裝滿彈匣,6發純打靶用

夜射戴夜視鏡槍上綁上雷射筆可不用歸零就能打中目標

重點還是要有亦光彈,在超過50公尺情況下,仍需要役光彈輔助修正彈道。

我軍只想打實彈反正就是高官講的才算數,就算這時翻準則給牠看,可能還會生氣呢

機槍訓練量上的差別 作夢夢到的 第一次打到整支槍管通紅換預管上陣
photo.jpg

也是1:4的曳光彈耶

更何況是守勢作戰
除非後勤已死

我覺得更麻煩的是通信聯絡失效交通網路又被阻斷,補給的部隊不知道前線部隊在哪裡,就像當年的德軍一樣到處吃鱉,我們光承平時期就問題一堆開戰後我不認為後勤能量會好到哪裡去

想跟人家比戰術比不過,身材也沒比人家好,後勤又爛,都不知道該打什麼

我們連演訓時 單兵 班級 排級 連級 營級別 的通訊都有問題了 更何況是戰時 那種需要大量交換訊息的 機子根本是磚塊 結果就是我們自購民用手扒雞 木瓜 來用

我是覺得真正開戰的時候我們的指揮鏈應該會亂成一團..

真的開戰大概只有北部某旅的通信網還能正常運作了,目前我還沒見過其他單位真的有保持這種大規模開設的。

通信沒砸個時間跟人力下去整頓的話,真的就會是一堆問題,很多民間能替代的零組件都比公發好(品質好的六級廠也很重要)

GPS/GIS這種系統在一線野戰還是罕見,而且即便配發了很多也只是放倉庫而已。(更別提更先進的系統了)

講到重點了 !
國軍的通訊GG .......

想到國軍有些無線電接頭還是特規與美規不通…

我一直對您說當年步槍是拿M16-A2印象深刻!

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上面好像裝了個COLT的鏡

台灣那個子彈配置少得可憐⋯⋯六夾

哈哈....國軍是以5個彈夾⋯⋯刺刀,跆拳, 我在役時就有提出,我們的訓練資源非常的浪費。 當你穿上防彈背心鋼盔還有所有的是裝備, 莒拳不能用了,刺刀也沒辦法刺.....

要與時俱進。
我改變不了什麼
但是我可以做的就只有改變自己的體能。現在的我自己也只能做好強國必先強身
報告營長。我身體很強壯。體能很飆

隆美爾在參加一戰開始的第二個月就遇到近距離戰,他對自己的刺槍術十分的有信心,認為自己一打三都沒問題,然後.......他就被近距離的法軍開槍打成重傷了........
後來他在軍校裡面教步兵戰術時,才把那次經驗寫成教材並得出經驗教訓:在近距離的白刃戰中,勝利是屬於彈匣裡多一顆子彈的人。

最提倡近身肉搏的,就屬福音戰士了...
photo.jpg

其實在前年演練時就有演練發放排備用步槍彈藥(兩箱),當下就有提疑問了:為啥不是讓各兵多準備彈匣而是要在作戰期間時還要拍人提著彈藥箱作戰 並演練發放彈藥,上面給的答案是依據單兵作戰準則,士兵就是只能帶一日攜帶量150發 不能多,打完在找彈藥兵補足到150發,符合國軍作戰準則,所以那時演練就看到很蠢的情況,兩個士兵一下車作戰提著彈藥箱跟著跑...

因為果軍提倡一發一個敵人,150發團滅對方一個連都夠...XDDDD
還有三不打原則,槍槍要命,顆顆中要害....

步訓部教官近期有打算提升到七顆滿彈匣以上,只不過高官能不能採納,要看牠們是否龍心大悅

150發/30發=5個彈匣

我都想在搞5個DD彈匣補足10個滿足自己了

除了基本攜行量需要提升之外,能不能把彈匣分訓練用及實際作戰用啊,好多彈匣都變形了...

攜帶量不能多,那就會發生祖魯人幹掉英國佬的畫面…

可能覺得跟COD一樣吧~連續擊殺幾個就可以增加攜彈量

光要修改全軍編裝表大概就被打槍了,還要加發一個單位的彈夾,預算上也會打槍

公發跟自購並存是有多難
給不出來又限制一大堆

因為一把槍只配發五個彈匣,沒有多的可以給,想多帶彈匣只能拿陣亡同袍的,不然就是自購,但長官不接受自購裝備,在這種矛盾的情形之下,我們就算真的打仗了,只能求神保佑150發子彈夠用.......

這彈量,屌打國軍單兵配給彈量

我聽説5個彈匣的子彈數量是有算過的⋯其實我聽的時頭暈暈的!真的打仗時每個人的戰鬥情況不同,彈藥消耗就不同,五個彈匣能打多久,他們期望每人都能一發子彈換一條命!?

建軍整戰沒聽過?連打靶都只肯給入伍生打六發了,你認為能配給幾發給單兵?

重點還要清點彈殼,真的OOXX

五個彈匣那是說法,實際上能省就省了,到彈庫檢彈時,效期要過了就拿來消耗射擊!步槍是這樣,更別說機槍⋯說到50機槍射擊我還有一堆鳥氣!

連在島上射擊時還要規定如何擊發,絕對不能連發。。。唉

不是最多三發點放⋯

就是,跟本不能連發。。。

島上74我還打過3點放,恆春50搞臥射單點放⋯吐血不!?你指的不能連發是搶的問題⋯⋯

帥!可是看著看著,我為果軍感到哀傷⋯⋯

好奇全部彈藥有多重?

Allen Lin
沒秤過,但的確不輕

一個鋁製滿匣大約550g左右,所以用KWA M4彈匣(軍版,560g)來當基準就可以體驗囉!!!

就算照國軍配賦量5匣150發…
如果一個士兵都善用了…
已經有拉了不少人墊背…早就值得了…
事實也對差多不多那一個…

所以上面的希望每個人打出的子彈都是一發換一命,人人神槍狙擊手!要是戰友需要火力掩護時千萬別浪費拿出來打!

請鄰兵以火力掩護我
:不好

但是我們的彈藥跟假想敵的防護裝備真有辦法一槍換一個嗎?

某個配置只有五個,想到就好笑

在這種狀況下還必須能跑......

說個笑話,很多人都還不會裝子彈呢,彈藥兵裝好好

也許有人連實彈都沒有拿過...

陪公子練箭,上射擊線只要趴好、扣引扳機就好

我還看過有人彈匣裝半天裝不上去,結果一看是他拿顛倒的,當然裝不上去

恐懼源自於火力不足

這攜彈量讓我想到開戰車的那個酋長XD他出任務上級要求他大槍大砲帶好帶滿,槍彈多到不用領刺刀~

國軍5匣彈量 指望人人神槍手
但是又不給正式開放自購瞄具
可能全軍視力9.0 近戰如AIMPOINT 遠攻如NIGHTFORCE吧
難怪超英趕美......
然後5匣打不到一定是沒有放感情下去打!
沒關係 沒子彈再來前進塗賜
保證賜到敵人心坎裡......

其實大家都不用擔心
各單位平常那些沒有在操課,不會用槍來混時間的那些打工仔,不是第一時間烙跑 就是第一時間陣亡
所以都想好了 只需要從那些陣亡的人身上拿取所需的彈藥及零附件就好了

史達林格勒戰法

正確啊
我們也有蘇式心戰喊話

能拿子彈換 為啥要用生命換

國軍除了基本攜行量需要提升之外,能不能把彈匣分訓練用及實際作戰用啊,好多彈匣都變形了....不然就是開放自購彈匣

彈匣管制品 國軍才懶得去整理配套措施讓你們軍職人員購得呢
連平日身著軍服上街被民眾狗幹都不挺了
我們怎能期望他們

哭啊,規定搞死自己人

我對鋁合金彈匣感到厭惡!

鋁製彈匣容易變形又一堆人打靶時抵地射擊,這樣不變形才怪,然後變形又不申請新的彈匣也不開放自購,到底是三小

子彈夠多能打死敵人!我還要刺槍幹什麼。刺槍就是突顯你子彈該給的數量不足啊?

可是國軍身上不會帶那麼多子彈啊

國軍久無實戰...一些制度僵化下.其實狀況不是很好...大型武器對抗可能還行.短兵相接可能會是罩門

Casey Chao
那你為何不發聲敦促制度革新?

某島很奇怪。很多老人喜歡玩刺槍,年輕人喜歡tacticool. 沒什麼人想先練最基本的班排戰術。

最基本的步兵戰技都不熟,就只想要Tacticool!!!

也是可以但是PMC傭兵也不是誰都可以做的

airsoft玩家很多就是這樣。有些個人技巧比我們還好,但是沒有什麼班排戰技。

練這個需要團隊, 但是這很無聊阿~
很多人不喜歡搞這些團隊練習

玩家跟部隊還是有差啦,就跟打電玩一樣要算count,下場玩小組就很難搭了,更別說班排了....

打仗是打團體,不是打個人。

還有不是同一起練習的人們就算是同樣的戰術也會差很多。不過至少大家有同樣的底線才不會一盤散沙。

老賊沒上過戰場只會賣弄情懷、青年滿口虛言又怕苦怕難,低能加無能

因為很多人覺得生存只是個遊戲,我只是來開槍紓壓,搞那麼複雜做什麼?曾經想在槍隊推團隊戰術搞到心很累的人路過

玩也沒什麼不好的,只是有人認為玩就是真正的訓練。我也不是說沒有訓練價值,只是說不完全一樣。

我玩重演也是很少看到有人在學戰術。

我是覺得訓練有價值,有經過訓練的對散兵就是有差,團隊協同很重要,打起來也更有感覺

玩和訓練根本差超多 偏偏很多人看了的影片就高潮 人家是拿airsoft 來練 不是打aIRsOfT練出來的......

如果這火力,不用,直接可以叫砲火或空援了

偶棉只有150發...然後有些彈閘簧力還有問題只能裝20發...

還有可以打三到五百公尺的槍只練一百七十五公尺。

明明彈藥就很夠遲遲不願意改善射擊訓練

「槍法差,訓練差」
沒那麼複雜,簡單一個字「懶」!

這樣嚴苛的環境還要帶上這麼重的彈藥,其實我想問問國軍弟兄的平均體能能不能辦到......

所以訓練很重要,專注能量系統和重訓才有辦法勝任現代戰爭所需的單兵裝備攜帶量,而非只是每天跑三千⋯

誒嘿~這個時候就會有笨蛋跳出來拿越戰的命中率來說嘴了

你的攜帶量!是國軍單兵一年訓練課程都達不到的數目

扛這些,就有人嫌太重,有這個必要嗎?之類的話

這不是開玩笑的
photo.jpg

迫砲班真可憐

比起刺槍。。。真的有必要打到肉搏戰的時候那不如多學點更實用的格鬥技還比較有用些。。。

那個綠區是怎麼區分啊?

Allen Lin
綠區是舊伊拉克使館區,美軍叫綠區啦

根本是會走路的彈藥庫

對某軍的線列戰術來說,150發的攜彈量夠多了,打完當然就是順理成章地上刺刀肉搏囉
photo.jpg

刺槍術的菁華:
退後十三步~快跑!

台灣一堆人覺得踢正步刺槍術代表精實戰力強啊.....

沒辦法遇到一群老古板,老兵兄你說在多都沒有因為他們回你說子彈有用完的時候。

重裝步兵無誤!

啊就喜歡線列步兵啊
之前操演還有高官要求假敵進攻要班面切齊,模擬槍聲的哨聲要一致

年輕的肉體

嗯...這種配備擋不住IED和狙擊手...

Allen Lin
對,但是這是2004年的配備,所以之後美軍步兵防護裝備全改了,載具車輛也換成全新的防爆車種。

美軍進化的速度是每一天(資訊化,知識化)
我們是以60年來起跳。

以前也是覺得五個彈匣應該夠 但自從打了ARMA3(我知道拿遊戲會被嘴 但是這是最貼切的)後...永遠八個彈匣不離身 有時候激烈一點 一場戰鬥六個彈匣就沒了

彈藥永遠不嫌多

武器故障排除這一點在志願役就很難落實了,彈藥節約什麼的更不可能

還有志願役連彈匣都裝不好了

因為以前都是助教在裝....

不是很難練也不是士兵素質太差,是上位者不重視,根本沒有完整的相關訓練

也不是沒準則,偏偏就是都沒照著做(這基本阿)

準則也很久沒更新了..

沒更新是一回事,但連未更新的都沒落實了..

彈藥節約跟故障排除這一些即使不更新也有,但現在有多少志願役會,我打問號

剩有危機意識的人會自己 練了,當大環境都是想爽的人怎麼推也推不起來。

我看過彈匣插反的
然後還卡住拔不出來

我們不少將官的決策思維還是停留在日俄戰爭前夕的“八甲田山的青森第8師團第5聯隊”

當時第五聯隊極少數倖存的有的是運氣爆表,有的是有特意充足準備自購裝備
多數人都是被一名超級外行的山口少校給害死的(連神成上尉也是)

那些老人,其實是想恢復~大刀隊訓練XD

還有大刀隊當時是因為槍械彈藥不夠用才想出來的方案
但這個是拿人命去堆積

大刀隊的成員都會幹譙說 直娘賊的,給俺多發點彈藥,俺還需要那命去拼鬼子嗎?

我們的訓練還在用二、三十年前的做法,不會與時俱進

拍拉鬆瞄射

因為練射擊花錢又麻煩啊,刺槍術出人跟槍就可以了,有什麼對外活動的話又可以拿來秀一波顯示我們的精神戰力強,何樂而不為呢

這個很黃埔

然後花錢搞戰鼓隊和艾森豪夾克不手軟

這也是增強精神戰力的一部分啊

你講到重點了。

我問過一個營長退伍的保全同事,為什麼子彈才150發,不多發一點?他冷冷地回了一句:“給你多了又跑不動…”
呃…,有載具不用,擔心我帶太多子彈,這啥邏輯????

永遠只有純步兵兩條腿的思維,連摩托化都沒有

Casey Chao
所以最後也只能去當保全

你那同事顯然不知道有個東西叫戰術背心,可以帶六到八個彈匣

狗屎S腰彈袋,裝完四匣彎腰就頂到胃食道逆流

知道也別想帶多,陸軍這方面想法顯然一脈相承,你有注意過,新個裝上的彈匣數嗎?不多不少,正好4個,就別幻想什麽雙聯彈匣袋外面或戰術腰封上再多出幾支彈匣來了

亞美尼亞祖孫穿的防彈衣都可以裝六個彈匣了

還好啦,至少我用過的帆布單彈匣袋,在臥倒跟匍匐前進的時候,還能保護肚子,也比較敢做動作

其實他要表達的是,現在的兵體能已經沒有以前那樣了

真的,不進步就只能退步。
我不歧視保安人員,但是這種人去當保安,真是拉低了格調⋯⋯

我相信那種人也不會想裝備防刺衣

飛彈危機的時候我在莒光,彈藥已經配發到個人身上。因為是幹部有戰備資料袋,我還多抓了200多發在身上。為了活命還不是背著跑來跑去。 少校連長配手槍,他也是一樣抓了一把65k2 和一堆彈藥 他說65比較實在

台灣的訓練法都很奇怪,明明都21世紀了,打靶次數少的可憐;教刺槍術不教用槍技巧(大多數所謂的教官,其打靶次數也少的可憐),每個都講的百步穿楊,八百公尺外打十元銅板等級一樣.....
銅環跟皮鞋擦的很亮,但是對槍枝的使用卻一竅不通,只會幻想可以像CS一樣一發爆頭 U_U

你知道「頭痛醫臉,腳痛也醫臉」的概念嗎?

不會,只要對岸出現像全斗煥這種等級的開火,前面幾個被打趴後後面就會對全斗煥這樣的人喊萬歲了

我看抗戰的大刀隊指日可待

還有刺刀隊.紅隼隊呢

憲 兵 快 反 連

別想太多了,我們只有戰鼓隊..........

非常認同
這種做法
十幾年前遇到一個士官長
也是類似的你這種教法
在外島服役的時候更需要精準射擊
節省彈藥消耗
因為要等支援來的時後會多久不知道

不會射擊,給你再多子彈也浪費完!!!
現在的國軍射擊訓練效率低落除了浪費子彈…也浪費時間…

更好笑的是,很多人不願意拿別人歸的槍,說習慣不一樣打起來會不準
蛤???

其實不是不願意拿別人的槍 是不想自己的槍被白癡亂調 部隊一堆不懂射擊的 軍士官兵都一樣

還有一點 要有一個跟老兵葛格一樣可靠的後勤士官才可以喔 

國軍的後勤......唉......我作業做到快瘋了

看到一大疊欠撥 就是沒有彈藥

沒戰爭的時候
就是要用來準備戰時的消耗啊
不是一張嘴逞凶鬥狠然後戰時兩手一攤
再說用槍還怕彈藥消耗
那大概用不起砲兵了

黃埔醬缸不會懂

雖然我不確定這數據是否具有參考性
不過國軍採購的T91步槍現役24萬把
T65k2 還有6萬5千把服役中
這個數字還不確定有沒有灌水或者全數都是正常運作
我比較好奇很多人在嗆後備軍人動員起來可以動員40萬人
假設全部都在三天內到部隊報到
我們的船艦 戰車 機動車 槍枝能不能有效分配至這40萬人
還是其中20萬人只有漆黑的掃把

我就先講我是以小人之心度人之腹。
以前我在某個軍武討論版發現有一種高手,他是被A戰之後就把A的論點拿到別處戰人,然後B出來戰之後再拿B的論點回過頭去戰A,然後旁人看了就會以為他是大師。我稱這種人是越戰越勇型魔人,所以如果有人拿那個學長的回應來戰你,對論點內容用詞請手下留情一點,因為有問題的是人不是論點,而且我們的焦點是放在基層軍士官兵的教育訓練,ˊ至於體制什麼的我們是使不上力。
我是覺得有問題有意見就直接來找你或是夏兄弟,到別處版扯這裡幹啥,而且他真的理解我們在批判什麼嗎?
裡面是用一間工廠的營運作比喻
「這很像是一間工廠的營運,你照產線作業員的意見去更改全場所有的守則,最後倒掉的機會很高。」
我們要改變的是產線作業員們的教育訓練,因為高層還在用過去舊機器的生產模式教育產線作業員們使用新機器,那不出問題才怪!
Poi Tso 如果你看到就在這裡把話說開來,要不然請人家過來大家溝通溝通。

photo.jpg

別處看到的,那版主算是我學長,有一種網路高手會玩「二虎競食」之計。

這兩位所發表的,大部分都不是負面的,而是具有"建設性"的意見!

民間需要一條龍的訓練機構市場,商機$$
有風氣很好,但是認知跟想定的方向也要正確,講難聽一點全台灣軍警系統能用的槍也才佔0.02%的人口數(全妥善的話),也就是說真的能武裝的也就這一點人,所以該注重的是民防體系才對。

Allen Lin
不幸的是,我認為這個市場太小,而且很多人只是一窩蜂

所以目前有做起來的單位並不多,太多認知錯誤了...

因為沒有真正威脅到一般人,所以沒人會認真搞,就算是最正規的國防部也是.........

內政部也把民防系統整個搞爛掉,光是救災都靠國軍跟義工硬扛,這種狀況下還能期望什麼?

正事都
擺爛,靠大家做功德..

某市還在好大喜功說防災士全國最多,但實際上那一套從日本抄來的也只不過是日本的1成左右而已,連政府相關計畫都沒地位,班隊訓練又丟給保險業還有物業(保全)去搞,一天拿照又沒複訓配套的東西只是拿來消耗為數不多的預算罷了。

跟零分比是好一點,但離及格還好大一段

不不不,實際依然是零分

不得不說,救災動員能力,慈濟非常強大。之前訪問過一個退役軍官,他說當年921救災的時候,部隊抵達時,慈濟都紮營完成,發放物資了....

那時有錢的很多教徒也是,內幕就看你有沒有緣分了

戰場上的威脅常常連讓人想的時間都沒有,這也就是為什麼身體記憶有其價值。
偏偏身體記憶不是一時半刻可成的,看看那些NBA球員為什麼可以在場上痛宰街球好手⋯⋯
然後有些蠢蛋說自己在夜市打氣球或是學了開槍就能保家衛國我也是笑笑⋯⋯
這還只是基本的技能,還不包括系統性知識的學習。
戰爭不是一對一街頭幹架啊⋯⋯

夜市打氣球,這不是XX署的文宣嗎?XDD

推一個「半吊子的技術不會幫助你生存」

要訓練到那種變成"反射動作"等級很不容易

這年頭資訊發達,但也多了很多那種去了幾次講座就以為出師的磚家,而且這些講座,請來的師資還不一定專業,例如之前找牧師教TCCC的,那個團體好像最近在搞戰術射擊........身邊很多最近一窩蜂參與這種活動的朋友,反而好像都沒聽過「極光」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11230933301060117821?fbclid=IwAR2bdIip-_gWHJOk8l_9CqOEN8fPLshc7rdgUVMufuZYGGK5QGXARW6jrKw
photo.jpg

要看清楚,教TCCC的是民團協會的人,牧師講的是大方向

原來民團協會的教就沒問題哦?長見識了,這專業知識這麼廉價

怕人民手上有槍怕得要死

怎麼可能

Allen Lin
除了射擊,還有很多軍事技能也是一樣

是心態上的問題,你猜忌我還希望戰爭時我為你賣命,我只會回牠「趕羚羊雞賣」!

這跟CPR每年都要持續練習,才不會忘記

可是在台灣,非現役人士難以接觸訓練,更別提現役自己的訓練可能....

該不會以為地下停車場可以隨意改裝成靶場,
身邊正好有個手槍隨便一打就中紅心的猥瑣中年男子吧。

啊!! 不是認為自己拿到槍就變成香港片的向華強了??

不是萬能刺槍術嗎?跟戰鼓隊Buff嗎?

那些人是電影或韓劇看太多了。
photo.jpg

台灣人都是鋼彈主角,玩點皮毛就能在戰場把職業軍人壓在地上打了

結果碰上狠一點的兇犯整個都愣在原地了

這個國家只有全國防民沒有全民國防

我明天結束海外行動戰力測驗,之後再寫一篇關於伍、班、排射擊彈藥、火力分配等戰術系統的文章,也剛好給您的文章補充一些東西,到時候也再請您分享及指正

我覺得跑路、野外求生、山地行軍比較實用,畢竟開打躲回山上老家比較實在

這方面學海無涯, 特別是民間人士, 一踏進這塊只會愈學愈覺得知識和訓練不夠啊, 特別是在基本上禁槍, 防民>民防的條件下。 單是養成肌肉和後坐力記憶, 排障處理等已經是難事。 沒有恆常的射擊和全套訓練,最多也是不至於萬一拿到槍,連開槍也不懂/嚇壞的應急程度❪壓力下射擊又是另一門需恆常習慣的學問❫。 過度自信可是相當危險的事。

我覺得射擊只是軍事技能的起點
但在台灣好像是頂點
甚至在夜市射射氣球就是頂尖戰士了

訓練要讓一個人記到骨子裏…每天練 不到3-5年真的很難...

苦口婆心他們還是聽不見

連玩具槍都在管制了、還全民國防....

心態、視野是最難的,但也是從戰技養成產生的,可現在連戰技都無法由下而上養成高層心態、決心;那麼最後一步可能只剩殘酷的戰場血淋淋教訓才可能有方法喚醒戰技,再又產生心態,徹底在「軍事事務革新」(軍事事務革新這應該說了幾十年了吧)

也很難了,到時候付出的代價恐怕是會被像全斗煥這樣的強人治理,軍隊被迫解編效忠強人

其實每當政治人物、覺青網紅等談到有關國防訓練的議題時,應當審慎的思考其言論是否有代風向的可能,訓練不是嘴巴說說打打鍵盤就可以了,而是不斷的重複同一動作達到肌肉的反射,同時還須克服startle的狀態,現在的時空背景下,只有顧好自己才是真的

台灣民間要到TCCC/TECC還差遠了,連推FA都是各種不被重視,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只要會CPR就好,什麼止血、休克、骨折、頸椎傷勢等等的都不用學沒關係,反正CPR就能打天下了,但實際狀況是這些人很多連安妮都壓不好了,還想壓真人?!搞笑吧!!

Casey Chao
您確定可以代表台灣民間這樣評論?那不知道您認為在下到TCCC或TECC還差多遠?

大大的能力小弟是知道的,但是民間一堆跟風的心態就是連FA都不行

我想他想表達的是那些現在到處看到,參加者眾的一日TCCC,不是這些長期耕耘的,隔壁ITW棚幾個月開一次課呢

這是真的沒有甚麼比無意義的犧牲更不值得了

然後現在的政戰完全沒當年政委的作用

這是最適合臺灣那些,會摳扳機而且自稱水準有軍警水平或是在美國長大,獵熊做香腸夜市氣球殺手,打手槍99分還厚顏無恥廣發挑戰書的覺青網紅屁孩用的陸上防守策略
photo.jpg

同意 心態難學

真正有效的訓練就是實戰
狗急會跳牆
當子彈飛過來時
什麼看家的本領
都拿的出來
可是
國軍已經多少年沒有和共軍比畫比畫了啊?

Allen Lin
等到那時就來不及了

上文承蒙 Allen Lin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國防部表示「美軍新兵既胖且弱才放棄刺槍」?!退役體幹班教官回應「白刃刺不穿防彈背心」

Casey Chao:美軍將新兵練刺刀的時間,挪去做其他「戰場上用得到」的技術,而非「既胖且弱」才放棄刺槍術的

聯合報/主筆室:刺槍表演術與殺敵保命技

前步訓部體育組上校組長張博智:刺槍術 與其改良不如「落實」對刺

于昇華:從「彈藥消耗應對表」談「練刺槍」幹什麼?

曾睿翔:使用刺刀時代表你與對方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射擊,相反地對方也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射擊你,你會選擇開槍還是用刺刀?

于昇華:為什麼刺槍教官的表演,永遠拿根大木槍!那個部隊有這種長槍的?沒這種長槍,訓練出的能用嗎?

Casey Chao:隆美爾將軍在其著作「步兵攻擊」中,提出一句名言「在近距離的白刃戰中,勝利是屬於彈匣裡多一顆子彈的人!」

美軍平均一個新兵:一天在靶場上至少消耗掉三百多發的彈藥量,夜間戰鬥實彈射擊(防護射擊)一個新兵就打光了約三十個三十發連裝的彈夾;而國軍新訓中心新兵於受訓全程,最多只接受44發子彈的射擊訓練

美軍華裔退役士官Allen Lin:在美軍服「預備役」時,一年一次手步機槍實彈測驗,我一次上場的練習彈藥消耗量就一千發起跳,國軍教召一輩子都超不過這個量⋯⋯

美軍國民警衛隊機槍訓練:子彈管夠

美國空軍安全部隊:機槍射擊訓練,使用M249和M240兩種機槍,開啟無限子彈模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