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留言  

留言網址: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5315479#comment-28735270

#1 陸過 於 2017/04/06 21:42             

大大您的部落格文章風格一向都是剪貼拼湊新聞或別人的文章,連訪客留言也被剪貼成文章一部分,惠請解讀人氣高的意涵為何?

版主回覆:

對不起,讓您久等了,因為彙整PO文資料關係,您的問題依序回答如下列五點:

一、我請您喝了碗糖水,您卻告訴我沒看到糖。請問您為何會長期「陸過」本部落格,這是答案也是問題。您為何對本部落格感興趣?鄉民為何瀏覽人次高?您該自己去思考這些問題,而非反過來問我。除非,您是意有所指的假議題!

二、您注意本部落格的時間不夠久,否則您不會不知道於「網站時期」(非部落格),化名「真理小子」的編組與網友們筆戰之外,還說我是共匪的同路人(如註1.2)。因此針貶國軍需要勇氣,否則將如文中所述上校榮民之遭遇(如註3.4)。所以本部格在PO文時,「部分」文章會彙整「新聞、影片」作為依據。

註1.網路「遭遇戰」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937679
註2.「神仙、老虎、狗 」架站10周年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27273205
註3.「台灣擋得住共軍三天嗎?」作者林朱進(退除役上校)家人遭跟監資料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937681

註4.上校資料被「誤植」殺人犯 退伍十餘年找工作外不是到處碰壁就是無故被炒魷魚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0312832

三、軍事領域博大精深,非我一人之力能夠全盤瞭解,必須尋找興趣結合或各有專精的「共筆夥伴(分享)」合作,纔能如魚得水、如虎添翼後,在軍事改革創新領域是個意見領袖的平台,具有內容產出與引導輿情的影響力。因此「固定專欄」的作者都是我逐一去函徵求同意後,方纔PO其軍事方面的文章。

神仙、老虎、狗「部落格」並不是甚麼都可以掰的媒體民嘴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2292484

四、今天您要網拍,會選擇哪個平台?抑或自己投資燒錢建立網站(比照雅虎、Pchome、淘寶)?那您今天想要投稿?自由、聯合、中時、風傳媒?若不想正式投稿只想隨興PO文,那就開個部落格,寫個三五年後,慢慢集中人氣,抑或由本部落格代為分享介紹後,迅速地幫您打開知名度?甚至是您於封閉性的臉書中PO文,我負責定期彙整,幫您留下紀錄後,長年保持搜尋點閱人數的增加,讓代代年輕的軍職幹部在本部落格中搜尋您的PO文資料與查詢您的建言紀錄。

從瀏覽人數談facebook與部落格和網站的差異性
http://chaoyisun.pixnet.net/blog/post/61323526

法治 

五、縱觀中國兩千多年皇權的歷史,唯獨北宋中期是最講法制的一個國家,在士大夫的努力下,編輯「祖宗之法」這樣的書給皇帝一個權力的牢籠。這個詞的重心可不在前兩個字祖宗之上,而是在後一個字上。就是用蜘蛛的方法「吐絲結網」,一點一點地把皇帝給捆死在一個制度當中,這就是寫書宋代之前的那些政治上的典故事蹟,三代夏商周直到五代編成了一部大書府元龜的作用。

當然不是說一本書就能起到這個作用,這也是歷朝歷代的宋代的士大夫,用一個綿綿密密的力量織成了這張大網,其中很多東西都表現為像冊府元龜這樣的書。

宋代祖宗之法的第一個特點叫有法必依,什麼事甭管你是皇帝還是官員,咱們按規矩來。第二個特點反對什麼革命一蹴而就包治百病,理性設計這些東西往往都不靠譜,現狀是由時間和人類的智慧逐漸積累而成的,其中合理的東西比我們想像的往往要多得多。王安石變法之所以失敗,只因一句祖宗不足法,就將北宋一百年士大夫含辛茹苦編織的一個限制權力的蜘蛛網,抬腳就給踹翻了。
欄位  

羅輯思維:君臣一局棋
124
發佈日期:2015年6月4日
https://youtu.be/zEh4je5Set0
若網頁無法觀看,則請點選YouTube連結網址,前往YouTube觀看。


感謝各位來到《羅輯思維》捧場。很多喜歡中國歷史的朋友都探討過一個話題,就是假設我們穿越回了中國古代,我們願意生活在哪個朝代?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宋朝,因為宋朝繁榮富庶,而且整個社會環境相對來說比較寬鬆。

 

那請問這種相對比較寬鬆的環境是怎麼獲得的,你去縱觀中國兩千多年有皇權的歷史,確實宋朝是一個特別突出的一個支點,在它之前皇上不好當,在它之後臣子不好當,只有在宋朝君臣之間獲得了一種,非常難得的均衡狀態,那均衡狀態一旦達到自然社會就比較寬容。

 

在以前我們曾經講過原來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和西方一樣,都是那種層層分封的貴族社會,那這個社會終結在什麼時候?就是秦朝。所以本季《羅輯思維》我們花了兩集節目時間去講秦朝的滅亡,還推薦了兩本書,一本叫《臻謎》,一本叫《秦殤》。是用這麼大的篇幅把那個社會的終結給講了,可是秦朝幹的事情就是建立了帝王的權力,這是一個非常孤獨的權力。所以為什麼宋朝之前皇帝不好當呢?因為你孤獨嘛,皇帝首先要避免任何上層階級,跟他分奪他的權柄,然後他還要防備自己同宗同族的,那些同姓的兄弟叔侄那怎麼辦呢?只好用外戚因為我娘家的舅舅嘛,可是外戚一掌權也容易威脅皇權怎麼辦呢?只好任用太監可是把太監搞起來之後?太監還凶太監甚至直接廢立皇帝。你看在東漢和唐代這樣的事情史不絕書,也不用太監還不用權臣那怎麼辦?中央就空虛外面藩鎮就容易起來。

 

比如說唐代的安史之亂對吧,那你說我再控制藩鎮,那又大事不好,什麼外患又會進來,你看五胡亂華以及宋代前期契丹的那個進攻的態勢,所以在宋代之前,皇權一直沒有想好我怎麼擲自己這一片孤子,這是一個圍棋術語叫擲孤。當然宋代通過一系列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可是宋代之後也有別的問題。比如說在南宋期間大儒朱熹,有一次跟自己的幾個弟子在那兒探討問題,突然大家說了一個八卦,就是北邊那個時候北邊不是金朝嗎,說金朝有一個大臣活活氣死了,為啥氣死了呢?因為金朝的那些皇帝對待臣下,那就是奴隸說打就打,而且是當堂掄翻了直接打屁股褪下褲子打。

 

那一般來說給這種大臣要留一點體面,那金朝皇帝的一般做法就是大臣打屁股的時候,也是脫褲子打地下要墊一塊毯子。但是有一次打一個大臣的時候,忘了墊這塊毯子所以這個大臣覺得很屈辱,被打完了之後就氣死了。南邊南宋的這些士大夫覺得這簡直,這成何世界。對士大夫對大臣哪能這樣的去折辱呢?所以大家談完這個八卦之後,互相之間非常的歎息。

 

朱熹你還別歎息就這一套後來,你別覺得什麼金朝後來的蒙古人野蠻,其實老朱家的明朝一樣,明朝兩大劣政,一個叫詔獄,一個就是廷杖,任何大臣直接拖翻了當地打板子。而且明朝是特別規定任何人在受廷杖的時,都是一定要嘴啃泥的,那一張最後的遮羞布,那個墊在身下的毯子也是沒有的,到了清朝就更過分了,哪怕你貴為軍機大臣,在皇帝面前也只能是跪受筆錄,皇帝說什麼你跪在地下把它記下來,然後出門去執行就完了。如果你是個漢族大臣,你連自稱一聲奴才的權利你都沒有。

 

你看到晚清的時候湘軍有一個名將叫鮑超,他是大老粗,不識字也不懂一些宮廷的規矩,就不斷地自稱奴才奴才,就跟那些旗人大臣學的,出來之後招人笑話。人家說你是個漢人你有什麼資格自稱是奴才,奴才雖然不好聽畢竟跟皇上是一家的,你一個漢人你是個被統治階層。所以你看整個兩千多年的中國皇權政治時期,權力的天平是不斷地向皇權去傾斜的。

 

那今天我們就回到這個均衡點,準確地講就是北宋中期這一段。那這一段真的是君臣相得對於臣下來說,北宋的那些士大夫是個性伸張的,最好的一代士大夫。你比如說錢穆先生對歐陽修有一個評價,說在歐陽修之前的這個儒生,他都不能叫儒生他本質上是個經師,就是不斷地去注釋解釋傳承,那些儒家的傳統的經典什麼十三經,只有到了歐陽修這個時候。他是直接回向三代,就是我直接承接我們儒家先師的理想。我不是要學孔子去注經,我自已就要當孔子,所以歐陽修是經史子集全通的這麼一個大家。

 

你再看北宋的那些文人,說的那些話那個氣象那種聖賢的氣,此前此後都是沒有的。比如說范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先憂後樂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氣象?簡直就是個帝王氣象對吧。北宋還有著名的那個張載張橫渠,他寫的橫渠四句,叫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叫橫渠四句,你聽那個氣象完全是帝王氣象。

 

這要是在清代一個知識份子敢說這樣的話,那跟造反有什麼區別?但是宋代的士大夫他就有這樣的氣象,可是你反過頭去再去看宋代的皇權,好像他們很謙讓於臣下,但是宋代的皇權無比穩固。宋代沒有發生過什麼皇族之間篡權的那些惡性的事件。明朝雖然皇權很穩固,畢竟朱棣明成祖還篡權成功,這樣的事情在宋代都沒有,所以你看宋代的君臣之間,它怎麼就能形成這樣的均衡態呢?聽到這兒很多現代憲政觀念的人,就覺得有點意思了,畢竟在中國歷史上也出現過這麼一段,臣下打造了一個籠子把王權放在裡面,不讓它胡作非為與此同時,站在王權這邊看也很划算,我既握有了權柄與此同時又感到很安全,所以中國古代所謂的叫儒家憲政主義

 

在北宋期間這短暫的實現是怎麼打造出來的呢那北宋時期最旺盛的時候應該算是宋仁宗一朝,仁宗掌權一共是四十二年。在這四十二年當中獲得的成就是嚇人的,雖然後來我們老說什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沒有說到這個宋仁宗,但是乾隆是特別識人的,他一生就服三個人。第一他爺爺康熙,第二唐太宗,第三就是這個宋仁宗。

 

宋仁宗執政四十二年,增加的戶口數是379萬戶。這是個啥數?379萬就是唐太宗貞觀年間全部戶口數的總和。他四十二年增長就有這麼多,而且宋仁宗期間,他那個財政收入達到的那個水準,是唐代最盛的時候就是開元盛世時候的四倍,所以宋代在宋仁宗時期真是達到了一個高峰。但是我們光講宋仁宗一朝是不夠的,因為任何盛世都得有一個準備期,所以要想搞明白宋仁宗一朝,就必須往前看一代就是宋真宗一朝。

 

在這方面我們終於找到了一本書,這本書我第一次看是五年前,它第一次在中華書局出版的時候,叫《宰相故事》。而我們《羅輯思維》和王瑞來先生,把它聯合復活則取名為《君臣》。因為君臣關係是宋代一朝的文眼,王瑞來先生本書的作者是宋史方面的大家,但是這本書可不是用那種,學術論文的那個口氣寫的,寫得非常之清新可喜。按照王瑞來先生很多朋友的評價,這本書和黃仁宇先生那本《萬曆十五年》,將來在史學界的地位是有的一拼的,這個話是史學界內部的話咱們不必當真,總而言之我讀完了之後,對宋真宗一朝有了非常貼近的,那種可感覺到溫度的理解。

 

因為這本書的寫法特別有意思,它就寫了宋真宗一朝五個宰相的故事,要不怎麼原名叫《宰相故事》呢。說到宋真宗其實絕大部分中國人是不熟悉的,如果說要熟悉大概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著名的澶淵之盟,就是跟遼國打仗打輸了,或者說相持不下最後只好賠錢了事,這是我們在中學歷史教科書上就學的。另外呢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句話吧,叫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詞的作者是誰就是宋真宗,所以這個人是一個中國自古至今,最大的一個勵志大師。那在宋真宗一朝其實當過宰相的有好多位,真正對朝局有過決定性影響的,大概是以下這麼五位:就是李沆、王旦、寇准、丁謂和王欽若。這裡面好像只有寇准名氣大一點,因為在評書《楊家將》裡面他摻和過,後來在近年來拍的一部電視劇裡面,他也出演過所以民間名氣很大。但是真要說到對朝局的影響,其他四位一點也不比寇准差。而且我們在民間傳說當中瞭解的寇准,和歷史事實當中的寇准可壓根就是兩個人,好我們在這兒還要插一句題外話,就是宋代的宰相和此前漢唐時期的宰相,可不是一回事。漢唐的宰相往往是一個職位,但是到了宋代宰相的職權,因為防止臣下大權獨攬,就不斷地把他的權力進行分割,比如說剛開始宰相的名字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這麼一個職位,但是後來覺得軍權不能給你,所以分出一個樞密使的職位,後來覺得財權也不能給你,所以又設置了一個機構叫三司使,專門又任命一個管財政的這叫計相,這也算是宰相,後來還是不放心,又設了一個副宰相叫參知政事,參知政事的頂頭上司可不是宰相大人,他是單獨向皇帝彙報的這麼一個副宰相。所以只要你當上上面我講的這一坨官當中的任何一個,在宋代都可以算是宰相。當然宋代歷史上也出現過獨相,就是這個人只有他是幸相也有過。但是歷史上並不多。比如說我們今天要說的王旦,和後來南宋時期的秦檜就當過。

 

好我們回到第一個宰相李沆,李沆這個人在歷史上有一個外號叫聖相。聖人的聖,可見這個人的道德形象是多麼的高。他為啥有這麼高的形象呢?因為他敢於跟皇上做鬥爭嘛。那他為啥敢於跟皇上做鬥爭呢?因為他是皇帝的老師,你看以老師的身份帶著自己的弟子,那有時候經常掛個臉嚴肅一點,跟皇帝不客氣這事就可以理解。那歷史上最著名的一件事情,就是有一天宋真宗那也是剛上位不久,因為李沆就是宋真宗在位的前七年,然後他就死了,剛上位的時候,你看年輕人嘛他29歲繼位,就特別寵愛自己的一個小老婆劉娥,這個人在宋代歷史上是一個不得了的人物,回頭我們再講。這個時候還是個小老婆寵愛她,然後就大半夜的派人寫了一封手詔送到宰相府,說你跟李沆說我想把這個劉娥提升為貴妃,大半夜的李沆接了這麼一個手詔之後,二話不說拿蠟燭就給點了。把皇上的聖旨就給燒了,然後就講了一句話說去告訴皇上,說李沆以為不可,就是你們回去跟皇上講就說我李沆覺得這事不行,其他的話我都懶得跟你講。那為啥呢?就因為這個劉娥原來出身貧苦,而且原來有過前夫,所以李沆覺得這樣的女人是不能當貴妃的,但是我都懶得跟你皇上講,直接把你的手詔給燒掉。那你說這個人怎麼就有這麼大底氣呢?行得正坐得直而且是皇上的老師,所以有這個底氣。

 

有一次宋真宗就跟他說,說我打聽個事,你看我經常還有事要求你,你咋就沒有事來求我呢,叫臣向來沒有密啟,什麼叫密啟就是兩個人秘密地,偷偷地你跟我說點事,其他的臣子都有這樣的密啟你怎麼就沒有呢?李沆說既然是臣子,為國家辦事,所有的事都是公事我為什麼要密啟呢?但凡是密啟的人不是奸臣就是佞臣,這樣的臣子我怎麼會去效仿呢。就說了這麼一套話,你看擲地有聲吧。而且李沆對待他這個學生皇帝還有一個絕招,就是每天上朝的時候就跟他講什麼呢,叫四方水旱盜賊不肖惡行,就是說我就是跟你講八卦講社會新聞,就有點像我們現在打開那個新聞用戶端,到處都是四方水旱盜賊,各種各樣奇葩的社會新聞,就是天下大亂啊,不行啊,宋朝治理得不好啊。每次李沆下朝的時候,哎呦弄得這個真宗皇帝都是愁眉緊鎖,慘然不語就是面色慘然,其實你說這個國家是不是這樣的。我估計這件事也是真的。但是這其實也某中程度上的斷章取義,別人都是報喜不報憂,而這李沆是專門報憂不報喜。

 

有一次下朝之後旁邊的臣子就看不過去了,跟他說李老師啊你這也太欺負人了,你怎麼光說這個不好聽的,其實天下形勢大好的事也有很多嘛。這時候李沆就說了一段很重要的話,他說仁主豈可一日不知憂懼,不知憂懼則無所不至矣,就是坐在皇上那個位置上的人,如果不知道憂愁和恐懼,他什麼幹不出來啊。所以你看這其實是他以老師的身份,制約自己學生皇帝的一個招法而已。但這個招法它有一個前提,就是這爺倆他關係得好,這個學生真得打心眼裡服這個老師,所以你看真宗有一次出門,就去南郊祭天大概類似的典禮活動,然後回來的時候就路過李沆他們家,正好老師家在這兒敲門進去就吃飯,只要真宗皇帝想到他們老師家吃飯,就出去搞個典禮然後回來就去蹭飯,所以可見這兩個人的關係有多好。那這種關係是不可複製的所以說李沆這,用臣下權力制約君上權力的方法也是不可複製的。

 

那我們就要說到第二個人,李沆是執政七年之後就死了,然後順帶接班的一個人叫王旦,不是李沆走王旦接不是這麼回事。兩個人有反覆運算有過渡的,王旦這個人他跟皇上沒這交情了,用什麼方法呢就是不吱聲。他如果這事他不同意皇上就問他,這事怎麼樣我想辦一個這事,他不吱聲,時間一長皇上心裡也有數,就是王旦只要不吱聲了,就是這事不靠譜就不要辦了,而王旦這個人他特別在意君上的權威。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我們前面講的那個寇准,寇准這個人脾氣比較大,皇上有時候就不太喜歡他,又覺得他很能幹所以用著用著,一看一個事惹煩了皇上就把他攆跑,所以有一次寇准也是宰相,就又要被皇帝攆跑了,到地方上去,等於是也不叫發配充軍,只是到地方上去任職。這寇准就厚著臉皮跟這王旦商量,說你看哥們兒不行了,能不能給我一個使相的頭銜呢。什麼叫使相頭銜?就是我去當節度使已經變成了地方大員,能不能給我掛一個頭銜,我還是宰相,雖然是名義上的,但是說著總是好聽一點嘛。這王旦說,說我們人臣之間不要搞這一套,使相請托你怎麼說得出口,就等於當面啪啪打倆嘴巴,這寇准就很鬱悶。但是王旦轉臉跑去就跟宋真宗講,所以宋真宗後來就真給了這個寇准使相。寇准激動壞了還是皇上你瞭解我呀,跑到宋真宗那兒哭了一鼻子。這一邊哭一邊感謝的時候,宋真宗就跟他講說這事可是王旦幫你求的情。所以寇准就覺得心下非常慚愧,你去理解王旦這個行為背後的那個動機,就是雖然我幫你這個忙但是你不要感我的情,所有的對你的好處叫恩出自上。我過去看史料的時候,其他書都把這個行為解釋為叫謙虛,哪裡是這麼回事呢?這是一種精妙的政治算計,要把權威還給主上。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澶淵之盟的時候,當時王旦和寇准是同朝為宰相,那寇准性格比較張揚比較剛烈,就堅決不同意宋真宗往南跑遷都,就是要迎難而上要御駕親征,後來宋真宗也就同意了,就帶著這幫宰相往前線開拔。真到了前線之後,這寇准又提出一個過分的要求,說皇上你待在這兒可不行,咱得渡過黃河直達前線,要知道那個時候的黃河,可沒有高速公路和黃河大鐵橋,過去了之後一旦潰,能不能回得來可就不一定了。王旦說慢著,你說讓皇上過黃河我沒啥意見,但是有一件事咱得說清楚,萬一皇上回不來怎麼辦?皇上你得留一句話下來。你想宋真宗他也知道這個危險程度,馬上要過去回不回得來不知道,這個時候聽到這麼一句喪氣話,他心裡也不好受,但是沒辦法還是得丟一句話,說如果我回不來你們就立太子。王旦說行了有你這麼一句話,於是他帶著這句話星夜趕回了東京汴梁,然後一個人就紮到深宮當中,關門落鎖堅決不洩露消息,連他的家人都不知道王旦老爺子回來了。所以後來澶淵之盟達成了之後,他的家人還跑到郊外去迎接,以為老頭是跟著皇帝一起回來的,那請問為什麼他要做這麼好的保密工作。你來算計如果皇上回來了萬事皆休,皇上回不來萬一太子繼位的過程當中,出現任何風吹草動有人覬覦皇位,那王旦以宰相的身份出來一說話,是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的。但是王旦為什麼要保密呢?就是因為萬一皇上回來了我如果不保密的話,所有人都說王旦了不起啊,帶著太子在東京留守,他是有定策之功等等。王旦不願意居這樣的名字,我回來了只是準備在關鍵時刻起一下作用,如果沒發生這個關鍵時刻全當這事沒發生,所以你看他是一個在執政思路上,就是保障君主權威的這麼一個宰相。

 

但是作為回報呢,特別奇妙的一個政治效應就出來了,就是皇帝特別放心他什麼事都交給他,所以宋真宗到了後期基本上,就是什麼事只要王旦說行那就OK,甚至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就是一件事情本來皇帝應該寫詔旨他不寫,讓王旦寫然後他自己抄一遍,就像後來蔡京和宋徽宗之間那個關係。

 

那請問為啥呢?就是王旦特別會辦事。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宋真宗有一次就看中了一個將領叫張浩,屢次要把他提拔為樞密副使,這王旦就不同意死活就不同意。後來這張浩在下面徵兵有一次征急了,下面的人就密謀造反這事就傳到中央了。這個宋真宗就很緊張要造反怎麼辦,這個時候我們把張浩給擼了,還是趕緊去抓那些反叛的士兵啊?王旦說都不妥這兩件事都幹不得。第一如果你這個時候把張浩給抓了,請問我大宋以後的將領怎麼帶領士兵,只要我們不滿意我們就能造反,一造反這個將領就要被懲罰,所以這件事肯定不行。那第二呢也不能去抓捕這些士兵,因為他畢竟叫密謀造反,還沒有造反你這一抓沒準兒還把人逼反了,宋真宗說那咋整呢。以前你要提拔張浩當樞密副使,我不是不同意嗎我現在同意了。你給他升官,一升官之後整個這個扣就全解了,宋真宗說聰明真宰相也,給了王旦四個字的評價。

 

你看我們剛才講的這兩個宰相,一個李沆一個王旦,他們都是中國傳統士大夫,特別理想的那種聖賢人格。首先一身正氣在道德上無可挑剔,第二我又特別能幹能夠處理政事,這叫內聖外王這一套。那這樣的人就相當於政治洪流當中的定海神針,只要他們在不管朝局怎麼樣變化,這樣的聖賢在位那對權力的制約,尤其對王權的制約就會永遠存在。

 

 這樣的聖賢其實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多見,那如果不是聖賢人格,請問怎麼把權力關在籠子裡呢?今天我們給大家降重推薦的是這一本《君臣》,王瑞來先生的名著。

 

寫的是宋真宗一朝的朝局和五個宰相的故事,副標題是《士大夫政治下的權力場》,那好我們來說下一個宰相,就是大名鼎鼎的寇准,一般都是通過評書或者電視劇,你看葛優不是還演過寇准嗎?寇准外號叫寇老西兒,山西人愛喝醋,性格非常的平和幽默機智聰明,都錯了。首先寇准就不是山西人,他是陝西渭南人,而且他的性格完全不是那種聰明幽默型的,是一個暴脾氣。他這個人少年就很有才學。尤其寫得一手的好字,1?9歲就中了進士,是在宋太宗時候叫太平興國五年,和我們前面講的李沆王旦是同年的進士,但是他年紀要輕得多,他剛開始官就當得很大因為宋太宗特別喜歡他,甚至覺得我就是唐太宗他就是我的魏征,你看性格多麼的剛強。可是剛強到最後這宋太宗也受不了他,給大家舉個例子。有一次是因為一個官員的排名問題,他因為看不上誰就要把誰排名在下面,偷偷摸摸地幹後來這個事事發了之後,寇准說這事不是我幹的不是我幹的,我是跟那個正宰相呂端我跟他彙報過的,後來宋太宗就把呂端紿叫來。呂端說我不知道他沒跟我說過,今兒我們必須把這事說出一個子丑寅卯,你必須得承認。宋太宗說小事算了算了不要說了。不行必須爭辯一個水落石出,最後實在吵得不像話,宋太宗就說,說你們大臣把這種事情在朝堂上吵來吵去,有失大臣之體不要吵了,不行必須吵,吵到最後逼得宋太宗說了一句什麼話,說鳥雀尚知人意況人乎。就是那個畜牲都知道我這番意思是什麼,你們當人的你還不懂嗎,所以把宋太宗也給搞煩了,所以寇准這一生仕途不是很順幾上幾下。宋太宗親手就把他攆到地方上當官去了,等宋太宗一死宋真宗繼位,李沆再一去世那天下設有可用的宰相了,怎麼辦呢有人就推薦寇准。宋真宗說我原來沒當皇上的時候,可知道這個人,聞准剛,使氣奈何,說我聽說寇准這個人性格剛烈。萬一到朝中之後當了宰相,跟我鬧脾氣可咋辦呢?相當於一個小夥子追姑娘姑娘是很漂亮,可是聽說性格太作,萬一娶回家來跟我作,鬧得全家不得安生這可怎麼整呢?但是後來沒人可用只好召還寇准。

 

在召還寇准的過程當中還有這麼一個小段子,寇准有一個哥們兒叫張允,這個人在他臨去東京汴梁之前就說,你讀過《漢書-霍光傳》嗎?霍光是西漢時期一個著名的外戚,在漢武帝死了之後輔佐了好幾任小皇帝,寇准說棒我這哥們兒拿霍光來比喻我。我現在到朝中去輔佐小皇帝了,可是他回家一翻開《霍光傳》再一看,你看他沒學問《霍光傳》裡面大字寫著,說霍光這個人叫不學無術,這成語就是這麼來的一在《霍光傳》裡面,寇准說原來罵我不學無術呢。確實張允後來也背著他跟別人講過一句話,說寇准這個人實在是太聰明,別人要用幾千句話也說不清楚的事,他一句話就能把它說清楚,但是這個人叫得仕太早,然後用太速,不及學而。就是說他考中進士實在是太年輕了1?9歲嘛,當大官也太快所以他來不及做學問,你看他《漢書-霍光傳》都沒有看過,對於當時的士大夫來說這叫基本功。寇准寫詩可以學問不行,那學問不行就會帶來一個什麼問題,一個人他的視野和胸懷,不容易得到陶冶和提升,當然了他還是確實是非常能幹。

 

他剛開始回到朝中的時候官當得沒那麼大,但是該他命好,很快就爆發了澶淵之盟的那件事情。北邊的遼國是大舉進攻國家社稷危在旦夕,那宋真宗就不管你使氣作不作了,趕緊把當時大家都公認的非常能幹的寇准,給提拔到了宰相的位置上。那寇准的執政方略非常簡單跟丫拼了,叫直以熱血相潑爾什麼認慫的事,什麼遷都南遷想都甭想,皇上咱倆一起親征就帶著皇上親征,當然後來打得不錯,也簽了和平協議。那寇准就覺得特別得意,你看安邦定社稷,那是我老寇的功勞。所以後來打完仗還沒回到東京汴梁,他在路上遇到皇帝就跟皇帝說,怎麼著當時要是用你的想法,你要跑能有今天這成績嗎?宗真宗說是是聽你的不錯。你說這種性格的人他怎麼搞得下去,尤其是澶淵之盟簽完之後,那寇准就裝不下他了。整個那個性格張揚到爆棚的程度,經常把滿朝文武高官拉到自己家裡喝酒,說到酒酣耳熱說這麼地把門都關了,誰都不許回家跟我徹夜飲酒賦詩。那也就是你是宰相大家拿你沒辦法,你像羅胖這樣堅決不喝酒的人真是死的心都有。

 

但是大家也沒辦法,寇准這種事就幹得特別多。比如說吧寇准作為一個宰相,你是代表國家和政府行政,你應該做事一秉大公對吧,但是寇准公然地去搞什麼地域歧視,因為他是北方人,他就公開地看不起南方人公開地排擠。北宋有一個著名的詞人叫晏殊,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那個詞人,當年他考中進士的時候,寇准就排擠他理由就是一個南方人沒有好人的,當然他排擠完之後又出來得意洋洋地說,我為我們中原人又搶得一個狀元,就這個名額沒有讓南方人搞去。你想這個姿態就不是一個,叫正色立朝的大臣的姿態,他跟皇上也來這一套。

 

有一次跟宋真宗不知道說什麼問題,說嗆嗆起來了他那個暴脾氣,就在那兒又跳又叫宋真宗就很生氣,就離席要走我不理你了,那不行拽著皇上的袍子,按到椅子上接著說說明白為止,然後我再退下。你就這麼個脾氣的人,他在朝中肯定是幹不長嘛。因為別人也在看原來皇帝並不喜歡他,於是就有人在當中下蛆,這就牽扯到我們後面要講的一個人叫王欽若,是這本書要寫的第五個宰相。

 

王欽若有一天趁寇准下朝去了,就跟宋真宗在一起看著寇准離去的背影說,你是不是覺得他真不錯啊,宋真宗說不錯啊,當年他澶淵之盟怎麼怎麼地多虧了他。他說澶淵之盟這事兩說著,第一條澶淵之盟叫城下之盟,人家打到跟前了咱們不得不簽,這種事有什麼好炫耀的呢。就算在春秋戰國那個時候,大家打了這種仗也不好意思談什麼功勞吧,你看寇准那個德性,這是第一條。第二條寇准當年把你老人家往前線拖的時候,你知道這叫什麼嗎?我給你普及一個知識這叫孤注,什麼叫孤注就是賭錢的人把錢輸光了,就剩最後一票錢的時候,他還是把它押到了賠臺上這就叫孤注。而陛下您就是寇准的孤注,寇准是一個賭紅了眼的賭徒,他最後是把你和整個國家社稷的命運,都放到了賭台了,就算是賭贏了,這樣的人有什麼可感謝的。宋真宗聽完是渾身大汗說想想是這麼回事,所以很快寇准第二次罷相被攆出朝廷,但是後來又過了很多年,他又回來了。第三次當宰相但是毛病可是一點兒都沒改,最後他發展到什麼程度直接要造反。他可不是自己要當皇帝他是替宋真宗操心,因為宋真宗在他第三次回朝的時候,已經得了中風身體意識什麼都不行了。這個時候真正掌權的是他媳婦叫劉娥,劉娥這個人在中國歷史上不得了,慈禧太后經常就講這個劉娥的事,這是她的人格典範。為啥?因為劉娥有一個稱號叫女中堯舜,就是她像堯舜這樣的名君一樣掌管朝政,所以歷史上對劉娥這個人有一個評價,說她有呂後武后之才而無呂後武后之惡。呂後就是劉邦的媳婦,武后就是武則天,說這個劉娥有她倆一樣的掌管國家的才能,但是不像她倆作惡.所以才叫女中堯舜嘛。

 

但是就這麼一個人,寇准看不慣,你們老趙家怎麼能女人當政呢。這事我得出來管管,就相當於一個人看不慣隔壁家人過日子,就說沖進去你得跟你媳婦離婚,你這老不中用的你得擱一邊去,你們家當家的得是你兒子他替皇上操這心。他真的還就準備了一套造反的計畫,要把皇后廢掉要尊真宗為太上皇,然後立那個皇太子仁宗,那按說也沒錯按照儒家的那一套理想,寇准心裡肯定也有一種正義感爆棚的那個感覺。但是這在那個皇權時代,這不就是兵變這不就是造反嗎,所以事發之後寇准最後被貶到雷州那個地方,就是我們現在攤開中國地圖看,海南島的對岸,最後他就死在雷州。所以寇准這一生,真的是被他自己那個暴脾氣給壞掉了。

 

《君臣》這本書裡還介紹了第四個宰相,叫丁謂。他的故事就更長更精彩,今天我們已經沒空去說他了。他的故事和寇准其實是類似的,就是一個絕頂聰明又特別能幹活的,但是最後把握不住自己的性格,落到了一個悲慘的下場。所以你看像寇准這樣的強人,他通常都會帶來兩個毛病,強人,你可別覺得這叫剛正不阿,這是歷史上寇准希望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其實不然,我們在生活當中也觀察到吧,那種對下屬動不動就打就罵,見到上級越家奴顏婢膝,所以性格特別暴烈的人其實是有缺陷的,寇准其實也是這樣,咱們不是在抹黑寇准。在歷史上也有這樣的記載,寇准原來在朝中的時候,最看不慣宋真宗搞什麼封建迷信那一套的,這是另外一個故事,以後我們要跟大家講,就是宋真宗一朝關於封禪泰山的那個故事。

 

 原來寇准完全看不慣搞什麼祥瑞都是騙人,可是他自己被貶到底下之後,他自己開始往上面報祥瑞,說我們這個地方蝗蟲都感恩戴德,覺得皇上太聖明了,蝗蟲都不捨得吃糧食,抱草而死,說我們這兒的蝗蟲抱著草不吃,生生把自個兒餓死給報上來。他自己也幹這個,後來宋真宗為什麼第三次把他召回去,就是覺得這人慫了那我把他叫回來吧。沒想到他回來又這樣所以往往脾氣越暴的人,性格的缺陷是越大的這是一個問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君權和臣權之間,它不是一定是誰壓過誰就好,像寇准這樣的人這是沒發展到後來。宋朝有一個詞專有的政治名詞叫把定,什麼意思就是皇帝一旦把定在某一個權臣手裡,政局會發生突變的。那曹操不就是這樣把定了漢獻帝之後,他就變成權臣,他就有可能篡位,所以歷史不能假設。如果寇准真的把定了小皇帝之後,他變成什麼樣其實不知道的,所以我們今天講的君臣關係。是君臣關係的一種均衡態勢。誰也別把誰欺負了大家得有一個法度,得有一個標準,所以用寇准這種方法去張揚臣權,其實也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但問題在於宋朝人最後是怎麼找到這個解決方案的呢?

 

好我們接著講君臣,在宋代真宗一朝發生的士大夫政治的權力場,那這本書一共寫了五個宰相,最後一個重要的宰相叫王欽若。王欽若這個人真的是個倒楣催的,號稱叫三無產品,哪三無呢?第一他沒有門第,這還不只是指他家裡窮,而是指他是個南方人,當時朝中就這個風氣,排斥南方人。第二無呢,是沒有顏值。長得實在太醜,不僅個子矮,而且脖子上長了個大瘤子,當時人稱他為癭相,癭就是病字頭下面加一個嬰兒的嬰,就是古人說的大肉瘤的意思。癭相就是說那個脖子上長肉瘤的宰相,說的就是王欽若。那第三還沒有人品,比如說前面我們講的,給寇准背後使絆子下刀子滴眼藥的。就是這位王欽若,所以當時在歷史上有一個稱呼叫北宋五鬼,差點列入奸臣傳就是這位王欽若。但是我們要說的都不是這些,王欽若這一生幹了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惰,就是編了一部大書叫《冊府元龜》,宋代幾個開國皇帝有一個愛好,就是老是讓自己手下的臣子給自己編書看。這些自媒體召集來編了好多書,比如說最著名的宋代的四大類書,第一本叫《文苑英華》,寫的是一些文壇掌故;然後還有比如說《太平廣記》,搜集一些志怪小說:還有《太平御覽》就是各種各樣的八卦文摘。但是最重要的是王欽若編的這一本《冊府元龜》,這是一本政治著作,把上至三代就是夏商週一直到五代,宋代之前的那些政治上的典故事蹟,編成了這麼一部大書規犢很驚人,一千卷。雖然《太平御覽》也是一千卷,但是每一卷的篇幅只有《冊府元龜》的一半。我們為什麼講這部書非常重要,因為它代表了臣下來控制君上的權力的一種方式,你看我們前面講的四個宰相,他用的是兩種方式,一種是寇准式的,我凶我狠我跟你不客氣,這是一種;第二種就是李沆和王旦那一種,就是我行得正坐得直我像定海神針一樣,置身於政治洪流,從而能夠限制君權。但是你不覺得嗎?這兩種方式都沒有用,人亡政息甚至搞得君權會反彈,所以你看像寇准,包括我們前面沒有深講的丁謂,後來下場都不好。但是王欽若這個奸臣他搞出來這套方法,反而是有用的什麼方法,就是用蜘蛛的方法我吐絲我結網,我一點一點地把你給捆死,這就是寫書的作用。

 

當然不是說一本書就能起到這個作用,這也是歷朝歷代的宋代的士大夫,用一個綿綿密密的力量織成了這張大網,其中很多東西都表現為像《冊府元龜》這樣的書。宋代的文人還有一個習慣經常給皇帝獻書,這獻書的內容大慨就是說,你看古代的那些聖君,那些賢臣是怎麼辦事的是怎麼搞政治的,我們整理出來給你,經常就會獻一本一本地獻,這其實就是那些蜘蛛在吐絲結成了網。這其實就是那些蜘蛛在吐絲,把皇帝捆在一個制度當中,所以在整個宋代歷史上,有一個詞就變得特別重要叫什麼,祖宗之法請注意,這個詞的重心可不在前兩個字祖宗之上。而是在後一個字法上,如果你去細看宋代的政治,你去讀讀《君臣》這樣的書,還有像鄧小南教授寫的《祖宗之法》這樣的書,你會發現宋代是中國歷朝歷代當中,最像一個法治國家的樣子,這就是祖宗之法在幾代士大夫的努力下,給皇帝造成的這樣的一個權力的牢籠,那這個牢籠大概有三層意思這是我總結整理的,第一層意思就是所有的事咱們按規矩來,不能由著性子來比如說我們推薦給大家去到新浪微博上關注一個號,這個人叫吳鉤,他就是專門研究宋代史。他告訴我們宋代的法律,比今天我們很多國際上有些那些,法制不健全的國家,我沒說咱們。我說的是其他國家,比他們要健全得多。比如說宋代要判一個犯人至少有推司和法司,就是事實審和程式審是分開的,而且有所謂聚錄製度,就是所有的法官判這一件案子。你要在法律檔上共同簽字,如果將來發現是冤,你們全部要受牽連等等等等。宋代想要判一個人死開,那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三審才能定讞。所以我們經常覺得,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門前擺了三口鍘,什麼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一旦一言不合馬上就給你鍘了,這種事在宋代是不可能發生的,這完全是評書先生胡扯的一件事情。

 

宋代是最講法制的一個國家,而且這種法制它針對誰啊?我們都說中國古代的法都是那個制嗎,是刀字旁的制都是去制底下人,但是在宋代恰恰相反它制的就是君上,就是權力這和現代的法制觀念幾乎是一樣的。比如說我們給大家講一個例子,在宋神宗一朝的時候,有一天神宗因為在陝西用兵失利,心情特別不好殺一個人泄洩憤吧。正好抓到一個小官這個人叫漕官。就是管漕運的估計就是管糧食後勤的。可能在戰爭失利當中也負有一些責任。神宗說把他殺了吧當時就出了聖旨。第二天當時的宰相叫蔡確就進來,跟皇帝彙報工作。皇帝說那個狗官殺了沒有。蔡確說我正要找你說這事,這事有什麼可說的殺了不就完了嗎?哎呀你看我朝的祖宗之法從來不殺士大夫,這件事咱們不能從你皇帝開始,不能從您老人家身上開始。皇上說說得也對沉吟良久,說這樣吧在他臉上刺字,配遠惡軍州,把他發到那個遠遠的地方,生活條件不好的地方。旁邊又有一個人就在說話了這個人叫章惇,章惇其實名聲也不太好,但是在這件事裡表現得特別好,章惇說那你還不如殺了他呢。宋神宗說那怎麼呢?因為土可殺不可辱,你在一個土大夫的臉上刺字你還不如殺了他呢。把這個神宗給氣的然後當時講了一句話,說快意事一件都做不得嗎,就是這種讓我覺得很痛快的事我就不能幹嗎?

 

然後蔡確和章惇就在說,對這種快意事不做也罷。所以你看看宋代的皇帝他是被法律管住的,他什麼事你想快意一下,只要你違反了法律臣下是不會讓你做的,所以你看宋代之後的那些明朝的皇帝,和清朝的皇帝,什麼詔獄,就是一紙詔書就可以把臣下,繞過當時的司法制度關起來這就叫詔獄。什麼按翻了直接打廷杖,我們多次說過這樣的完全無視法度的事,在宋代是不能出現的。

 

這是宋代祖宗之法的第一個特點叫有法必依,什麼事甭管你是皇帝還是官員,咱們按規矩來。那第二條呢宋代的祖宗之法的特點。就是不要輕易改變什麼。比如說我們前面講的那個王旦,有一次西夏那個地方有一個官員要調回內地,這當時不就出現了一個空缺嗎,那派誰來接任呢王旦選來選去,選了一個大家都認為很膿包的傢伙去接任,當時這個皇帝說,你怎麼選了這麼個傢伙過去啊。王旦講他的道理說你看,前一任這個人幹事非常棒,各種處置都非常得宜,現在我們把他調回來,如果你要派一個聰朋的人過去什麼結果,聰明人肯定覺得前任幹得不好,我來改一改,這一改就容易壞事。我現在看中的這個人在創新方面沒什麼能耐,他沒什麼能耐的人自己都知道自己沒什麼能耐,所以他就不會改這種事。那前一任的那些政績,那些成果就容易保持下去。你聽一聽王旦這個理他對不對,其實我們《羅輯思維》節目就多次聲稱,我們是一個保守主義價值觀的節目,我們反對什麼革命一蹴而就包治百病,理性設計這些東西往往都不靠譜,現狀是由時間和人類的智慧逐漸積累而成的,其中合理的東西比我們想像的往往要多得多,這和宋代土大夫的那種祖宗之法的智慧,其實是相通的,而且在不要輕易地更改成例上。當時的士大夫還有一個算計,這個算計就更深了。

 

比如說在慶曆新政的時候,就是宋仁宗的時候也搞過一次改革,它的主持者就是范仲淹這些人,《岳陽樓記》是寫于慶曆四年,我們都背得出來,慶曆四年舂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就在這前一年,就是慶曆三年的時候,范仲淹和富弼兩個人之間發生了一次對話。這兩個人都是慶曆新政的主持者。當時出了這麼一個事,淮南那個地方準確地講就是高郵這個地方,有一個官員因為境內起了盜賊,他覺得自己也搞不定這些盜賊怎麼辦呢,就搜刮一些民財然後給這些盜賊,說這樣咱倆做筆交易你走,不要在我這兒鬧好不好啊盜賊就走了,後來這件事情就案發,那中央掌權的像富弼這些人就非常的生氣,要把這個人給殺了。你看又遇到了宋朝的這個祖宗之法不要殺士大夫,富弼就主張殺。范仲淹就主張不殺,兩個人就吵起來了。後來范仲淹就跟富弼私下講,說咱倆說個悄悄話,說不殺士大夫是祖宗之法,這個事情我們倆不要輕易地破它為啥呢,你和我之間關係好但是你再看看周邊的人,在我們這夥人當中,有幾個人是跟咱倆同心同德的,而且就看今天的皇上他想什麼其實也不一定,等待將來的有一天那個詞用得特別好,叫萬一手滑,就是手滑一下,我們能不能生存下來也不知道。所以我們不能引導皇帝動不動就去殺士大夫,這也是我們保存自己生命的一種智慧。聽到這兒你聽出一點深意了吧對,把現狀和已經用智慧積累下來的規則輕易地改變,你看似好像是一個非常正確的目的,但是旁邊有小人事情有不確定性,他們就會鑽這個空子。把成例改變之後帶來的後果,往往是你始料不及的,所以宋代士大夫有一個說法叫利不百倍不變法。就是好處沒有到一百倍的時候過去的法不能動。那宋代的法制精神還有第三點,你以為所謂的保守主義就是坐在地下不動彈嗎?不是好的東西當然要保持,不好的東西仍然要把它幹掉,什麼最大不是法最大,是道理最大,聽著好像跟第二條相反,一點不反。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宋太祖幹過一件事,有一年他特別寵愛宮中的一個小姑娘,一個小丫鬟特別好,所以晚上工作就一直工作到深夜,第二天早上就起不來床,上朝就晚了。很多大臣就說你看你寵愛女色,上朝晚這事不對,宋太租一想,對確實不對,然後回宮去一看那個小姑娘,還在那兒睡覺就拿刀把她殺了。那後來北宋有一個名臣叫韓琦,韓琦就講此豈可為萬世法,這種事情怎麼能為萬事的法律呢,人家無罪你憑什麼要殺人家,所以你即使是這麼講祖宗之法的北宋的士大夫,遇到皇帝,哪怕你是祖宗皇帝,你幹了壞事我們也不足為法。再比如說宋神宗之後,我們都知道王安石變法失敗了,有一個大臣叫范祖禹,他是宋神宗的那個兒子宋哲宗的老師,他也在跟宋哲宗講祖宗之法,你爹一說到他爹,這范祖禹就得犯嘀咕。為什麼“因為宋神宗搞的王安石變法不成功,他就拼命地誇他爹小時候怎麼勤學上進,怎麼用心讀書他說這個,其他的一概不跟小皇帝提,所以你看宋代士大夫搞的祖宗之法。其實是有選擇的。說白了是一種與時俱進的祖宗之法,你看慶曆新政的時候就是我們剛才講什麼,范仲淹富弼這些人搞改革,那是口口聲聲講我們要實現祖宗之法,在這兒我們說一句題外話過不了幾集節目,我們就要開始講王安石變法,為什麼王安石變法在歷史上名聲不好,就是因為王安石公開地講出了三不足:哪三不足,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這最要命的最後一句,你想如果祖宗都不足法那請問誰還足法呢,難道誰當政誰的話就是法嗎?那請問那些昏君那些暴君,那些權臣那些奸臣,不就靠著這句話可以胡作非為了嗎?所以王安石這一句祖宗不足法,其實是把北宋一百年士大夫含辛茹苦編織的一個限制權力的蜘蛛網,抬腳就給踹翻了,所以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人。

 

其實不見得是那些所謂的反動派保守派,不一定他可能就是改革派。比如說那個富弼當年做慶曆新政的時候,他是響噹噹的改革者。為什麼他後來也反對王安石變法,反對的就是這種祖宗不足法的精神,所以後來在南宋包括更長遠的中國歷史上,王安石這個人的名聲不好聽,就是因為他破壞了北宋時期,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君臣默契和共識。祖宗之法,那在祖宗之法這個體系下大家都有好處,不僅是大臣們有好處其實對君上也有好處,舉個例子講我們前面講到的那個劉娥。她掌權十一年身為太后,因為宋仁宗剛剛繼位的時候小孩才十幾歲,她作為太后掌權十幾年號稱女中堯舜,但是民間和朝中不是沒有聲音的,很多人都覺得女人當政,這別是要當武則天吧等等。劉娥老太太就把定一條,說我行的是祖宗之法,所以她動不動講我是趙家老婦,就是我是他們老趙家的老太太,我行的是祖宗之法,你們還能拿我怎麼,所以人家幹了十一年之後,留下了女中堯舜的稱號。所以你看這件事情對大家都好,因為有一個共同的遊戲規則和確定性,說到這兒我們真的是要稱頌一下,一千年前的我們那些祖宗們,他們搞出了這一套政治制度,和現代西方的憲政制度是多麼的相似,首先什麼都得按規矩來什麼都沒有法大,什麼風能進雨能進我的房間國王都不能進,因為這是我的私有產權,哪怕你是國王你也得按社會通行的規則來。第二條就是什麼東西不要輕言改革,我們反復講的英美保守主義,不也是這樣一個核心思想嗎。第三我們也不死心眼,有好東西我們把它吸收,有壞東西我們把它隨時扔掉,我們遵從的那個制度體系本身就是一個活物。它能不斷地生長,你可能會說你羅胖這叫牽強附會,人家英國人人家美國人,人家有議會人家有成文的憲法等等。有表決制度有一人一票等等。宋代有這些嗎?你還真就別說這些,那些東西都是憲政精神的實現方式,要知道在非洲有一些國家,那是成本一字不差地抄美國憲法,但是你能說那叫法治國家嗎?法治國家的核心恰恰不在於,你看到的這些什麼成文法,什麼投票什麼會議制度,而在於用時間和歷史去結成一個巨大的共識,再把這個共識返回到時間當中讓它慢慢沉澱,直到它變成一個大家公認的偉大的,牢不可破的傳統這就是憲政社會,這就是法制制度的最穩固的基石。看到我們一千年前的歷史,我們當代中國人建成一個法治社會,真的有那麼難嗎

 
http://www.luojiji.com/thread-543-1-1.html

延伸閱讀: 

論「網站風格及教化功能」

當「留言」變成「黑函」

「神仙、老虎、狗」係非營利模式的部落格

從本部落格2017/03/31單日瀏覽人氣5萬7千5百37,
談「前行政院長唐飛」建議國防部長馮世寬「軍事事務革新比艦(機)國造更重要」


美軍華裔退役士官Allen Lin:
漢光演習po文被立委轉用質詢國防部長之感想與本站單日瀏覽人氣 3萬1千6百32


溜覽人數破百萬與熱門文章瀏覽率人次

本版業已全球聞名,美國洛杉磯多家媒體對本網站大幅報導。

本站留言網友就好比是全民亂講的得獎演員

 

在照亮別人的同時,也請別燙傷自己。

轉貼:蠟燭

 

您是 破壞者 亦或 心存善意 的網友?

本部落格「網站」功能時的網友討論彙整(1/10~10/10/)

本部落格「網站」功能時的網友留言彙整(1/2~2/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