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Wu
中正預校5期(72年班)、陸軍官校正56期文史系,砲兵科。
陸軍防空飛彈部隊副排長、排長、副連長、連長、副營長、飛彈指揮部人事科首席參謀官、群作戰官退役(8.5年)。
退役後民間學歷: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企業人力資源主管。
現任企業講師、鐵道攝影師
民國47年6月16日,陸軍官校34周年校慶,當時在校的陸官四個年級學生,分別為27期、28期、29期、30期。
這兩天看到有學長分享,陸軍官校準備在8天後,99周年校慶預校,人數少的可憐,當然啦,可能各學生連,都派出部分人員,還有中正預校學生沒有加入,陣容確實稀薄許多。
照片上陸軍官校34周年校慶,應該是從新制成立以後,人數最少的時候,27期入學109人畢業84人,28期入學182人畢業113人,29期入學144人,畢業88人,30期入學185人畢業117人,校慶當時27期已經是四年級即將畢業,人數應該跟畢業人數84人雷同,28期三年級即將結束,人數應該也差不多在120人以下,加上29、30期,總和也差不多400多人接近500人。
那時候陸軍官校學指部,設有9個學生連,兩個學生營,以及一個實習團部,這規模要是放在我們那年代的標準,連一個學生營都達不到,陸軍官校四年制,人數最多的一期是陸官正53期,入校720人以上畢業699人,還特地在學四營,增編一個學21連,(學16-學21連)。
所以,陸軍官校34周年校慶,9個學生連,一個連平均50人上下,當下27期四年級生,還要拉出來當實習團長、實習營長、實習連長,然後還有校旗隊,學生團、營、連也有掌旗手,套句現在的話來說,真的是小孩穿大人的衣服,閱兵式還好,分列式踢正步那看起來真的很「寒酸」...
拜現在的少子化,還有這些年教育「鍵盤愛國者」,會願意投身到「軍旅」「保衛國家」的年輕人日漸稀少,慢慢又回到65年前的「精簡陣容」。
我們那個年代的教育是「以身作則」,老師不斷跟我們教到「知易行難」,講那多麼、那麼有想法,那就去做啊,「批評別人前,先想想自己」,用「一隻手指頭指著別人時,自己的四隻手指頭是指著自己」.....反正,現在的「鍵盤俠」,既不用真名,也可以隨意說說,至於「做不做的到」?那沒關係,先「說」再說....
想起20多年前,在企業很多主管都會私下提到,海峽那頭不少員工,總是很會「說」....「交給我肯定沒問題」、「保證完成任務」、「只要我在,一切都搞定」...那時候大家還暗暗慶幸,還好,我們台灣的同仁「做」的比「說」的多,事隔多年後,現在.....唉!
不過,現在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女生願意從軍,以後可能這個陣容,會有不一樣的變化,那一天碰到一位今年應屆畢業的女生,說她自願選擇步兵,讓我當下敬佩萬分,只是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像我們以前一樣,去野營行軍訓練,一周走個百來公里,回來打死沒人要去當步兵走路了.......
上文承蒙 Peter Wu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部落格與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Peter Wu:錯誤又糟糕的決策制度 造成陸官正期生與專科班的衝突
Peter Wu: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Peter Wu:當年陸軍官校會按照身高編連 四年都不打散 主要原因就只為了「閱兵分列式」畫面好看 四年下來不要說學長學弟 連自己同學都不認識 這是當年長官「表面工夫」要求下的管理方式 從上而下影響深遠.....
Peter Wu:進入陸官的預校生的素質都不差 是陸官四年都不重視學年教育造成的
Peter Wu:民國50年初 陸軍官校曾經引進美國西點軍校的「賽爾教學法」 當時那幾期四年下來被刷掉都超過三分之一 能夠畢業程度與實力不輸當年的國立大學
Peter Wu:陸軍官校預備班 海軍官校預備班 空軍幼年學校 發展的歷史
Peter Wu:軍校的「實習旅長」權力與職責比大學的「學生會主席」 高的非常多
Peter Wu:1989年(民國78年)6月4日凌晨 當時所有飛彈連都被通知提升警戒 進入備戰戰備...對岸的共產黨要讓他們國內轉移注意力 最好的方式 就是讓戰機開始接進 騷擾台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