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Wu:空軍「第四戰術戰鬥機聯隊」 所屬之團體臂章


Peter Wu
中正預校5期(72年班)、陸軍官校正56期文史系,砲兵科。
陸軍防空飛彈部隊副排長、排長、副連長、連長、副營長、飛彈指揮部人事科首席參謀官、群作戰官退役(8.5年)。
退役後民間學歷: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企業人力資源主管。
現任企業講師、鐵道攝影師

空軍「第四戰術戰鬥機聯隊」,
所屬之團體臂章。

空軍第四戰術戰鬥機聯隊(簡稱第四聯隊),前身為第四驅逐機大隊(簡稱四大隊),於民國25年10月16日成立於杭州,這個「四大隊」從小看電影「筧橋英烈傳」,就常有所耳聞。

電影裡由影星「梁修身」扮演的空軍第四大隊大隊長「高志航」,真的讓觀眾「淚流滿面」,感動到不行,立志成為捍衛國家領空的飛行員。

這個空軍「四大隊」,可以說是中華民國空軍王牌部隊,有趣的是國軍海軍,對於數字是「四」,覺得非常不吉利,沒想到國府空軍完全不僅不忌諱「四」這個數字,王牌部隊還是這個「四」大隊。

民國37年12月,四大隊奉令自北平經青島、上海、進駐台灣嘉義,繼續執行大陸各地保衛戰,並一度進駐定海、衡陽、海南島,支援友軍作戰,民國42年1月14日,「第四大隊」擴編成立空軍「第四聯隊」,駐地於嘉義機場(嘉義水上機場)。

民國45年7月21日,時任「第四大隊」的歐陽漪棻中尉,駕F-84 132號戰鬥機擊落中共米格十七機2架、擊傷2架,獲頒青天白日勳章。

民國65年第四聯隊,更改番號為「第四五五戰術戰鬥機聯隊」,民國67年換裝F-5E/F戰機,民國86年開始換裝F-16A/B戰機。

民國106年「第四五五戰術戰鬥機聯隊」番號,重新更改回「第四戰術戰鬥機聯隊」。

寫到這裡也才發現,我老爸民國46年從政工幹校畢業時,分發到空軍部隊的嘉義基地,原來這單位就是「 第四聯隊」,以前曾聽他說過,當時他租屋在嘉義市區,上下班都騎著腳踏車,不過,從水上機場騎到嘉義市區,還真的有點距離,以前車少也有農田小路,距離雖遠可以抄近路來回?

上文承蒙 Peter Wu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部落格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Peter Wu:民國49年11月5日 陸軍總司令羅列上將 主持「候補軍官班」簡稱「後官班」聯合畢業典禮

Peter Wu:陸軍神箭部隊 以前真的是「人才聚聚」 當然也是最浪費「人才」的地方(人才絞肉機) 每個期分發進來的人 遠比分發到軍團砲兵的人數還多很多 可是職缺卻跟一個砲兵群差不多

Peter Wu:在網路二手市場買到 民國77年「神箭二十八號演習」紀念鑰匙圈

Peter Wu:民國51年5月3日 神箭部隊在淡水基地實施「神箭二號」演習 當時在場維持秩序的憲兵弟兄

Peter Wu:民國57年空軍幼年學校聖誕賀卡 使用紙材質料為厚銅板紙 再以對折方式呈現

Peter Wu:國軍在抗戰時期 成立僅有七期的「空軍軍士學校」

Peter Wu:民國60年元月出版的「中國陸軍畫刊」第113期 封面為一位前一年 剛從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年輕中士

Peter Wu:民國62年8月出版的「中國陸軍畫刊」第144期 P13 14 用彩色照片介紹「教學進步 設備新穎」的陸軍「第二士校」

Peter Wu:找到當年鳳山第二士校 最後一期校友的留言 二士校最後一期是常十七期 後併入第一士校常十九期

Peter Wu:民國48年至57年間 金門「第三士校」的團體「臂章」與紀念「徽章」

Peter Wu:民國48至57年間 陸軍「第一士校」以及鳳山時期「陸軍第二士校」 早期的團體臂章型式

Peter Wu:鳳山陸軍「第二士校」舊照片!

Peter Wu:照片為陸軍官校31期第一營第一連 值星實習排長 穿著冬季軍常服 正受命於連長的命令下達校

Peter Wu:政戰學院的氣質美女軍官

Peter Wu:民國59年 鷹式飛彈第七基地 參加第十次A.S.P紀念徽章

Peter Wu:民國53與54年的「政治作戰學院」 曾經開辦兩期「預備班」

Peter Wu:台灣復校後進入官校的學生 超過六成以上都是本省籍 有更高的比例母親也是本省籍 用自己的青春歲月保護自己的故鄉 還會被質疑?

Peter Wu:民國60年代 記者參訪空特部 位於屏東大武營區傘訓的高塔!

Peter Wu:今年已經加入敦睦艦隊的海軍官校113年班女學生

Peter Wu:民國84年9月1日出版「空軍防砲警衛部隊建軍紀念特刊」

Peter Wu:在民國47年10月以後 美國陸軍「防空砲兵71團第二營」發射排的士兵所拍攝 兩位帶著「鋼盔」的國軍士兵 輾轉由後代子孫拍賣

Peter Wu:找到一個早期 對於陸軍軍官學校校徽說明

Peter Wu:民國84年9月1日出版「空軍防砲警衛部隊建軍紀念特刊」的「警衛部隊」

Peter Wu:民國54年3月2日 經國先生巡視90高砲陣地

Peter Wu:政戰輔導長 兩個世代下來 不一樣的「時空背景」

Peter Wu:民國50年前後「美軍顧問團」(MAAG)陸軍組飛彈顧問 正在陸軍飛彈第一營第二連發射排結合組 指導國軍中尉結合官

Peter Wu:陸軍官校的校徽很有趣的是 不同世代居然有不同的形狀 顏色

Peter Wu:陸軍官校的制度真的變化很大 換一位校長就有一種不同的管理思維

Peter Wu:這本「海軍眷村文物的故事」並未公開發行

Peter Wu:今年是黃埔建校100周年 也恰逢神箭部隊成軍65周年慶

Peter Wu:這徽章是空軍幼校第15期的期徽 他們預校畢業後 直升空軍官校54期(民國62年班)

Peter Wu: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簡稱中正預校) 從創校至今 一直都在冬季 穿著的「艾森豪夾克」

Peter Wu:民國56年3月11日完工的陸軍官校「中山堂」

Peter Wu:陸軍軍官學校預備學生班班本部

Peter Wu:入伍是民轉軍奠基塑形的起點 痛苦挫折是標配 卻也是無價

Peter Wu:民國76年2月底到3月初 我們分科教育前 全期同學搭乘「52X」號的運輸艦 前往金門去參觀見學

Peter Wu:當過兵的人(尤其是陸軍) 都肯定忘不了 這個折棉被的畫面

Peter Wu:陸軍官校在大陸最後一期 23期學生來台灣補發的畢業證書 還有畢業前夕由兩個總隊自行製作的畢業同學錄!

Peter Wu:海軍官校39年班畢業證書

Peter Wu:謝謝網友!在「神仙 老虎 狗」部落格 留言並分享有關陸官23期 在台灣晉升將軍名單的相關資訊

Peter Wu:中正預校前幾期 穿著舊式典禮服 正排演與對外演出的鼓號樂隊

Peter Wu:民國72年 中正預校畢業前使用當年大學聯考的試卷 同日來測驗我們的實力 當時幾乎我認識的人成績大都可以上大學 三年考試下來 淘汰接近二分之一 只可惜到了陸軍官校只在乎軍事訓練不重視學科政策 讓很多同學的能力無法發揮與提升 甚至還退步

Peter Wu:位於台北木柵的政治大學「百年樓」 前面的「精神堡壘」 裡面寫的犧牲人員 居然跟陸軍官校有關係 而且是未被兩岸黃埔所承認的「陸官24期生」

Peter Wu:「陸軍軍官學校第二十四期~畢業五十週年特刊」一書 這本書非常詳盡的敘述陸官24期許多的事蹟

Peter Wu:陸軍軍官學校第二十四期裝甲兵科~畢業五十週年特刊

Peter Wu:空軍「第一戰術戰鬥機聯隊」隊徽

Peter Wu:空軍「第二戰術戰鬥機聯隊」簡稱空軍「第二聯隊」目前駐地位於新竹基地

Peter Wu:空軍「第三戰術戰鬥機聯隊」臂章 簡稱空軍「第三聯隊」 目前駐地位於臺中清泉崗機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