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龍/理工學院26期萬克儉:張憲義根本不懂原子爐  他叛逃

陳東龍/理工學院26期萬克儉:張憲義根本不懂原子爐  他叛逃

陳東龍/理工學院26期萬克儉:張憲義根本不懂原子爐  他叛逃

CNN專訪「終結台灣核武的人」
張憲義:沒背叛自己

2025-03-03 00:20 聯合報/ 編譯盧思綸

陳東龍/理工學院26期萬克儉:張憲義根本不懂原子爐  他叛逃
一九八八年時任中科院核能研究所副所長的張憲義(右)叛逃美國,二○一七年他曾接受學者陳儀深(左)訪問。圖/遠足文化提供

一九八八年時任中山科學院核能研究所副所長、陸軍上校張憲義叛逃美國,洩露台灣的核武計畫,之後在美方壓力下我國核武夢告終。近日八十一歲的張憲義在CNN專訪中說,他不後悔當初的決定,「根本不存在背叛,我做的事對台灣人民有益」。

CNN報導指出,台灣內部對張憲義案有兩種不同評價。
有一種觀點認為
台灣情況跟烏克蘭放棄蘇聯時代的核武類似,少了核武的保護讓俄羅斯敢入侵烏克蘭。
另一種觀點是若台灣繼續發展核武可能增加中國大陸進攻台灣的風險,台灣也可能失去美國支持。

張憲義在訪問中表示,台灣沒有核武對兩岸關係更有利。他說,「我不想與中國大陸發生衝突,使用任何致命的化學武器或核武,對我來說這是愚蠢的想法。我相信我們都是中國人,這樣做沒道理。」

陳東龍/理工學院26期萬克儉:張憲義根本不懂原子爐  他叛逃
一九八八年時任中科院核能研究所副所長的張憲義叛逃美國(圖),二○一七年他曾接受學者陳儀深訪問。圖/遠足文化提供

赴美進修 真正任務學習武器

一九六四年大陸核試成功後,台灣開始擔心核武威脅,於一九六六年啟動核計畫,張憲義前往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進修核技術。他透露,儘管台灣對外聲明研究僅用於和平目的,但被派去美國的學生都清楚,真正任務是學習開發武器。

當時張憲義發現自己被盯上,有不明人士致電,自稱來自一家公司,稱對核電業務感興趣,邀約共進午餐。張憲義因專注工作任務且不感興趣便回絕了。多年後他才知道,對方是中情局。

回到台灣,張憲義晉升中校,並主持核能研究所模擬核爆程式碼計畫。核能研究所以民間名義秘密推進國家武器研發,當時為降低核武暴露風險,只尋求秘密建立能快速且隨時生產核武的能力,而不建立核武儲備。

4年線人 讓CIA掌握研究動向

一九七八年,中共領導人鄧小平警告,如果台灣獲得核武,大陸將以武力回應。這項聲明讓知悉核武計畫的張憲義備感壓力。一九七○年代末期,張憲義再度赴美,隨後在中情局接觸下於一九八四年正式成為美方線人。

張憲義回憶,接下來四年,每隔幾個月會與一名叫「馬克」(Mark)的中情局官員在台北一些安全地點碰面,包括士林夜市附近的公寓。張憲義會分享最新研究訊息,提供敏感文件照片,以及證實情報。中情局也會仔細記錄,同時表明會盡力保護張憲義及其家人。

美方阻止 關鍵在張提供資料

對於張憲義的告密行為,美國學者、「台灣前核武計畫」作者歐布萊特(David Albright)指出,台灣的核計畫以民間用途為名掩蓋得很好,張憲義的揭露讓美方能確定並阻止這一威脅。

一九八八年,張憲義在美方協助下叛逃,家人也輾轉前往美國會合。雷根政府隨後藉著蔣經國去世、李登輝就任契機,以張憲義提供的證據施壓台灣摧毀即將完成的核武計畫。數月後,美國派遣專家到台灣拆除一座鈽分離廠,還負責監督去除重水和核燃料。

張憲義表示:「至少我們沒有挑釁中國,避免了台灣遭受侵略戰爭。」他說,他本著良心行事,「不存在背叛,至少是沒有背叛自己」。

陳東龍/理工學院26期萬克儉:張憲義根本不懂原子爐  他叛逃
張憲義經歷 製表/程嘉文 圖/聯合報提供

陳東龍/理工學院26期萬克儉:張憲義根本不懂原子爐  他叛逃
曾任我國陸軍上校的張憲義,近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專訪,談論當年擔任中情局線民且阻止台灣研發核武一事。圖為張憲義2017年新書發表會場景。攝影/本報記者程嘉文

他終結台灣核武夢!
張憲義罕見受訪CNN:
不後悔向美通風報信

2025-03-02 11:13 聯合報/ 編譯盧思綸

近四十年前,台灣核子工程專家、陸軍上校張憲義成為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線人,並在1988年叛逃美國後洩露台灣秘密核武計畫,最終導致台灣在美國壓力下摧毀核武設備,終結核武夢。近日,81歲的張憲義在CNN一場罕見的專訪中直言,他不後悔當初的決定,強調「根本不存在背叛,我做的事對台灣人民有益」。

回顧1964年北京成功試爆核武後,台灣政府開始擔心核武威脅,並於1966年啟動核計畫。張憲義作為其中一員,前往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進修核技術。他透露,儘管台灣對外聲明研究僅用於和平目的,但被派去美國的學生都清楚,真正的任務是學習開發武器。

當時張憲義也發現自己被盯上,有不明人士致電,自稱來自一家公司,稱對核電業務感興趣,邀約共進午餐。張憲義因專注工作任務且不感興趣便回絕了,他直到多年以後才知道,對方是CIA。

回到台灣後,張憲義晉升中校,並主持核能研究所(INER)模擬核爆程式碼的計畫。INER以民間名義秘密推進國家武器研發。

當時為了降低暴露核武的風險,只尋求秘密建立能快速且隨時生產核武的能力,而不建立核武儲備。

1978年,中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警告,如果台灣獲得核武,中國將以武力回應。這項聲明令知情台灣核武計畫的張憲義備感壓力。

1970年代末,張憲義再度赴美,隨後在CIA接觸下於1984年正式成為線人。

張憲義回憶,接下來4年裡,每隔幾個月會與一名叫「馬克」(Mark)的CIA官員在台北一些安全藏身處所碰面,包括士林夜市附近的一個公寓。張憲義會分享最新的研究訊息,提供敏感文件照片,以及證實情報。CIA也會仔細記錄,同時表達會盡力保護張憲義及其家人安危。

對於張憲義的告密行為,美國學者、《台灣前核武計畫》(Taiwan’s Former Nuclear Weapons Program)作者歐布萊特(David Albright)指出,台灣的核計畫以民間用途為名掩蓋得很好,但張憲義的揭露讓美方能確定並阻止這一威脅。

1988年,張憲義在美方協助下叛逃,攜家帶眷叛逃美國。雷根政府隨後藉著蔣經國去世、李登輝就任為契機,拿著張憲義的證據施壓台灣摧毀即將完成的核武計畫。

幾個月後,美國派遣專家到台灣拆除一座鈽分離廠,還負責監督去除重水和輻照燃料。

至今,台海敵對狀態存續,張憲義告密美國、終結台灣核武的行為仍有爭議。
有人視他
為英雄,
有人認為他是叛徒。面對目前擁有世上最大軍隊的中國,如果台灣擁有核武器,將發揮終極威懾作用。誠如烏克蘭若保留蘇聯時期核武器,也許就不會遭到俄羅斯入侵。

但是張憲義堅信,台灣沒有核武的立場對兩岸關係更為有利。「我不想與中國大陸發生衝突,」他說,「使用任何致命的化學武器或核武器……對我來說,這是愚蠢(nonsense)的想法。我相信我們都是中國人,這樣做是沒道理的。」

張憲義表示:「至少我們沒有挑釁中國,避免了台灣遭受侵略戰爭。」

他還說,他以良心做出此事,「不存在背叛,至少是未背叛自己」。

延伸閱讀:
張憲義是悲劇英雄亦或國家叛徒?

陳東龍/理工學院26期萬克儉:張憲義根本不懂原子爐  他叛逃

※ ※ ※ ※ ※

陳東龍/理工學院26期萬克儉:張憲義根本不懂原子爐  他叛逃
張憲義近來接受CNN專訪,談及當年的「叛逃事件」。(資料照,陳明仁攝)

陳東龍  臉書
在東愷圖書有限公司擔任撞鐘兼校長
之前在東森新聞擔任Executive producer
之前在國防部擔任小搗蛋

去你個叛國賊張憲義!
理工學院26期萬克儉學長出面了!
以下原文照po!
 
🏴🏴🏴🏴🏴🏴🏴🏴🏴🏴🏴
 
看來這位 CNN 駐台北記者張偉明是別有用心,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叛國記者為已叛國者進行漂白報導。
 
張偉明還很年輕,寫 81 歲叛國者的故事,沒有可信度。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事實,還很可能是透過張憲義獲得單方面的說辭而幫忙漂白。刊文說照片是張憲義本人提供的,話也是張憲義本人口述的,這就很有問題了。
 
很不幸,當年最直接接觸 TRR 事件的當事人只剩下我一個人了,事發當時的主任方成光不久前在中壢騎車被撞身亡,事發後拆廠前的另位主任謝得志不久前腎臟病去世,在郝柏村當政主持拆廠計劃下的當事人只剩下我了,沒有其他人熟知當時 TRR 的狀況,想知道也難,畢竟 TRR 不是一個那麼容易就能被弄懂的東西。
 
我要事先聲明,中華民國根本沒有造核武的計畫,我從未接受過任何口頭或書面的命令要我們造核武。換句話說,張憲義是賣國求榮,誣陷我們在造核武,以便他在被中華民國政府發現是叛徒前得到美國的保護而容光煥發,卻毀了中華民國當年花了 20 億美金買來的 TRR ,同時也毀掉了中華民國所有的核能技術及所有的研發成果。
 
關於核武技術,事實上跟核能研究完全相關,只要學核工的學生足夠認真,大學四年花一萬小時以上學通所有的相關知識,他必然懂得如何造核武。我自己就是最好的證明,每天至少花 8 小時以上讀書,一星期七天就有 50 小時以上累積知識,一年有 52 個星期,就拿 50 個星期換算,一年就能累積出 2500 小時的核工技術能力,四年就是一萬小時,這就跟披頭四在英國成名前,已在德國演出一萬小時一樣,成為最專業的能手。所以說我自己就是最好的證明,我的核工資歷遠超一萬小時,而且是認真學習、實際動手的好手。我就能說,核工技術全跟造核武有關,真懂核工就真懂核武。更何況我終生認真學習,至今從未中斷。
 
那麼,難道說任何其他有核能技術的國家都在造核武嗎? 這樣認知事情是不對的,張憲義不能往自己臉上貼金,賭上中華民國整個核能技術發展給他自己得好處,中華民國這樣的犧牲有多大知道嗎? 他個人算什麼? 叛國就是叛國,有什麼好美化的? 他世世代代的子孫都該跟著丟臉,寫這篇報導的記者當然也就是一個叛徒。
 
在細部內容上,報導也是胡說。張憲義根本不碰原子爐,怎麼可能真懂核工? 我在他手下工作過,搞的是軟體的訊號處理,與核工實務不太相關。當時,他主持支援台電的計畫,在碰到訊號有 60Hz 電源雜訊時,整個 group 束手無策,我剛調進他的小組,是我在計畫拖延兩次還不能結案的情況下,親自動手裝出硬體過濾器幫他們解決問題才能結案的。這事可以跟小組內的任何人對質,我向來擅長於動手實作,不喜歡講空話。
 
我才是當時原子爐的負責人,而且是從基層幹完工程師後出身的好手,熟知 TRR 的一切。張憲義叛逃前一天找過我,問了我不是他該管的事情,因為當時有四個副所長,核研所有十六個分組,每個副所長管四個組,TRR 歸何松齡副所長管,不歸張憲義管,他問 TRR 的事情確實是撈過界了,所以在我退出他的辦公室前,他要我不要告訴任何人說他找過我。這事,我現在也能跟張憲義對質,次日,張憲義就叛逃了。所以了,我說張憲義根本不懂原子爐,他叛逃亂講的事情是為了要抬高自己的身價,以便美國能養他一輩子,他光彩了,結果,中華民國的核能技術發展也壽終正寢了。
 
這篇小作文允許轉載,以正視聽。張憲義看了若不服氣,那就來跟我當面對質。
 

上文承蒙 陳東龍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陳東龍:在黃埔百年的今天 如果大家還在高喊親愛精誠跟著拿香拜 而不願檢討那些不適任的軍人 國軍根本就不用敵人來 我們自己就跨了啦!

陳東龍:俄烏戰爭哈爾可夫這一仗 竟然是民用微型遙控載具大顯神威

陳東龍:中華民國是黃埔打下來的 在黨國無法分割的年代 這是不能抹滅的功蹟

陳東龍:演戲的叫劇本 演習的叫計劃! 沒了劇本 演員只是胡扯!但沒了計劃 國家安全就亂了!

陳東龍:我們安心的睡覺 是因為有他們為我們站衛兵

陳東龍:救災的軍人不是別人家的小孩嗎?!

陳東龍:記住自己曾經的經歷 都是可以午夜夢迴會心一笑的.....

陳東龍:軍旅生涯 「你多擔待了!」這幾個字 真是沉重負擔啊!

陳東龍:在國軍基層單位幹過主官管的 誰不知道基層單位是個什麼樣!經過沒肩膀的長官英明指導 國軍的戰備配賦從來就沒有達到準備面對編裝改變的要求!

陳東龍:兵役制度改為一年期造成的連鎖反應 不單單只是人事和經費的問題 身為行政院長不願出面協調資源分配 真的很掉漆 尤其內政部的角色 難道可以裝聾作啞搞瞎?

陳東龍:貴古賤今的退伍職業軍人 在軍職時沒責任嗎?你還有臉回頭罵軍隊嗎?

陳東龍:幹!怎麼這樣!

陳東龍:九一記者節回顧感言 同業們 你(妳)們有找到自己喜歡的生活品質嗎?加油!

陳東龍:精進士官制度下的必然 士官的肩膀有責無權 士官參謀們繼續在辦公室內享受精進士官制度的苦果

陳東龍:試問⋯⋯國軍部隊在什麼狀況下可以編好編滿編實且人員均有戰力?

陳東龍:唱衰近戰格鬥的 我唯一的看法 就是你們根本就是只想投降而已⋯⋯

陳東龍:不管哪個顏色的陣營執政 這塊土地都需要一個又一個好鐵不打釘的男女為國家站衛兵!

陳東龍:教師節 我會想念副參謀長 他教了我很多參二三的文案 是我老師

陳東龍:緣字真是太奇妙 送文件給張友驊 一頭闖進媒體圈

陳東龍:論國軍退場機制的公平性

陳東龍 許誠宜:這些動作才是實戰中可能應用的動作!

陳東龍:等待拆解或當靶艦的除役LST開口笑⋯⋯

陳東龍:我的美軍朋友跟我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