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景良博士:陸軍官校教育改革之推手和領航者~陳秉民博士將軍
 

黃景良博士  臉書

黃景良博士
陸軍官校正42期、66年成大機械學士和68年碩士、70年赴美國密西根大學機械博士班深造二年、76年成大機械博士、82年陸軍官校教授兼系主任退伍受聘於崑山科大教授、103退休居住雪梨。

陸軍官校教育改革之推手和領航者
陳秉民博士將軍

陳秉民將軍官校正28期畢業,國防公費留學美國取得機械碩士和博士。

官校由27期開始仿西點軍校制度,實施四年制大學軍事科技通才教育,除國文和英文等一般大學必修基本科目外,電機、機械、土木、測量、物理、化學等與軍事有關專業科技知識都學,畢業授理學士。官校也學習西點軍校,培養部分學業優異學生回校作為專業教師,作為主導軍事科技教育之中流砥柱。在部隊服役兩年後,可考國防公費留學。又與成功大學工學院簽約,視師資需求每年培訓數位選優軍官到指定系插班三年級,二年完成該系專業所需學分畢業,取得工學士返校成為官校科技教育師資。

由於中美斷交停辦國防公費留美,我1975年部隊服役二年在連長任上考上成大機械系代訓,1977年畢業同時考上台大海洋研究所和成大機械研究所。成大畢業後回官校任教時,陳秉民已是官校自科部少將部主任。他平易近人特別重視學生出路,常常與我們軍校畢業老師座談。模仿西點軍校通才教育之制度,在官校教育上,看來是一大進步,但不切合台灣社會情況。因軍官退伍回歸社會後,沒有專長可以適合在社會就業發展。美國另一著名南方的維珍尼亞軍校卻是如一般大學分系教育,學有專長,退伍較易在社會就業。若官校實施分系專長制,畢業服役二年后,可以直接考硏究所,不必經過成大代訓加強專業能力。

參考美國維珍亞尼亞軍校制度對官校正期生教育改革,終於成為陳部主任之心中定案。陳部主任於是召開系主任教育改革會議,要求我列席作為該專案助理,幾次會議後得到所有系主任支持,報陸軍司令部核准。由正51期開始實施分系專長教育。共分為電機、機機、土木、理化、和文史專長班。學生於二年級下學期依志願選系專長,於三四級接受所選專長教育。同時為了輔導部分成績優異軍官投考硏究所,同時於1985年開始,成立科技軍官班,各系(不含文史系),每年底招考4到8員畢業服役二年以上之軍官,同時為防止部隊阻撓報考,特別指定畢業前10名必須報考。針對國內各相關研究所設定專業課目考試,錄取後到官校各系上課一學期18周,各系派優秀老師負責輔導,然後自行報名參加五六月間各校舉行之硏究所考試。

科技班第一屆正52期以前畢業均可報考,為補救科技班實施前同學也有能力報考硏究所。陳部主任在官校服役50期畢業排長中,挑出成績優秀八位軍官交給我,周六和周日由我義務上課,每周上課六至八小時。因52期開始才有科學軍官班第一期,我們後来戲稱他們是科技班負2期。我上共同科目必考之數學和英文。數學以微積分為主,英文以考大學英文文法書來教,以我豐富之考試經驗,主要為他們打好考試基礎。持續了一年,有時他們久沒放假,偶爾要求停課一次。由他們以後成就,可以看到當時之學習效果,八人中有️人取得博士。洪春棋中山大學機械博士,退伍後受聘樹德科技大學,現任助理校長。盧力華取得中正理工學院應用化學博士, 退伍後在輔英科大任學務長。曹以明取得數學博士,退伍後在義首大學任教。羅思明拿到中正理工博士學位。同樣,第二年陳部主任在官校任職51期排長中挑中成績優異軍官,要求各系派一自願義務老師,指導學生考硏究所。機械系仍由我負責,分配二位機械專長學生給我,是科技班負1期,以考機械研究所為目標。其中周卓明非常用功,考取淡江大學機械碩士和台大機械博士。退伍後受聘正修科技大學機械系,表現優異。由第一屆以51期為主科技班開始,我便擔任機械系科技班老師,教授熱力學和流體力學二門專業課目十年以上,培養碩士共約60人,其中後來取得博士廿五人。

由於陳部主任領導推行官校正期生由51期實施四年分系專長教育改革,再加上科技軍官班之成立,大大提升學生讀書意願和品質。據我所知,十年內便培養碩士二百多人,博士數十人。官校學生因學有專長,退伍更有機會進入各行各業。同時由於傑出同學之優越表現,使社會從此對官校畢業生開始括目相看,大大提升軍人文武兼備之良好社會觀感,也吸引社會上優秀學生更加願意投考陸軍官校。

陳秉民將軍退伍後轉任逢甲大學航空系教授,七年前因病去世了。許多受到他教育改革受惠的知情者,都非常感激這位充滿教育熱忱的改革領航者。我寫這篇報導目的,是讓更多不知情之後期學弟了解,沒有這位勇於任事好長官努力推動與時俱進之教育改革,就沒有今天較進步之陸軍官校之教育制度。陳秉民將軍獻身領導改革之精神,長存我心。這一位難得充滿理想又身體力行之好長官,一直是我學習之典型,我永遠懷念他!

有權有勢之長官,更容易作出好事,若只為討好長官,保存官位,甚至想更上一層樓,不作義事,當官有何用,還比不上一些肯勇於任事,造福一方的小人物。

後記

我西點軍挍之網站查詢,西點軍校每年錄取一千多名學生生,錄取率10%,是美國最難申請大學之一。畢業率只有84%,有嚴格淘汰機制。西點軍校與時俱進,早已實施大學專業教育。視軍隊所需要人才設立工學院、理學院、法學院、商學院和文學院共五十個系。陳秉民將軍1983年三十七年前進行官校教育改革時,因為那時沒有網路,對西點軍校資訊只能由報章雜誌得知,仍然是舊時通才教育之資料。可見我們針對台灣社會環境需要,進行教育改革,幾乎與西點軍校是同步的。我國陸軍官校由於學生人數和財力限制,只能設立電機工程學系、機械工程學系、土木工程學系、管理科學系、物理學系、化学学系、资讯学系、政治学系、外文系等九个学系。西点军校服役只要五年,而我们服役十年,使不少有志青年却步。西点进修管道畅通,许多中高阶军官不但学有专长,多拥有硕、博士学位,切合现代的科技战争之需求。由于进入难和毕业门槛高,西点军官之高素质,退伍后很受社会欢迎,就業机率高。前朝国务卿龐比奧就是西點軍校畢業生。

上文承蒙 黃景良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Peter Wu:陸官28期第三名畢業的陳秉民將軍 留美攻讀碩博士 返國後擔任陸軍官校自科部主任 改革陸軍官校教育方式 畢業授理學士

黃景良博士:陸軍官校教育改革之推手和領航者~陳秉民博士將軍
延伸閱讀:

黃景良博士:懷念官校最開明和愛護部屬的長官~翁啟雄博士將軍

黃景良博士:充滿回憶的成大舊校園

黃景良博士:平生功業~我在戰車研究發展中心之日子~母校頌~感恩國軍栽培

黃景良博士:留美軍校生成功典範~張冠軍少將

黃景良博士:難忘陸軍官校三周剌激跳傘訓練之回憶

黃景良博士:對軍中改革有卓越貢獻之國防部長~陳履安博士

黃景良博士:懷念我人生中之好長官~徐博生將軍

黃景良博士:懷念我人生中點化迷津之貴人~童兆陽將軍

黃景良博士:我在部隊遇過的壞長官和好長官

黃景良博士:感謝官校充滿奉獻精神和真誠愛心之偉大恩師~梁家鳳教授

黃景良博士:感謝帶領我走入機械工程學術殿堂的恩師~成功大學陳朝光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