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計畫作為 (1053)
- Jul 23 Thu 2020 16:48
王臻明:不是最好的選擇,也非最壞的方案~勇鷹高教機的利弊得失
- Jul 23 Thu 2020 09:20
吳崇涵:從愛國者三型飛彈延壽「烏龍軍購」專案,論多少保護費藉軍購而行!
- Jun 30 Tue 2020 09:56
洪哲政:《「美軍在台灣」聯訓實況首曝光 國防部罕見表尊重》《美軍披露在台戰訓實況 學者咸認罕見 兩岸戰略互疑加深》
- Jun 30 Tue 2020 08:03
洪哲政:《美神秘部隊連4年來台 傳授國軍「不對稱作戰」》《美軍籲台成立聯合特戰指揮部 AIT增派校級特戰聯絡官》
- Jun 12 Fri 2020 11:16
Flak聊軍事/台版「刺蝟戰略」:外購魚叉飛彈,打造多層次打擊火力
- Jun 07 Sun 2020 06:49
徐子軒/封鎖空中間諜橋:美國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的新冷戰躁動
- Jun 01 Mon 2020 15:53
《美軍售大開 台灣準備砸錢軍備競賽了嗎?》《美逼我百億買舊飛彈 中科院基層氣炸 軍購預算也爆炸》
- Jun 01 Mon 2020 10:45
Casey Chao:拿這麼多國的東西湊在一起,然後說「國造」,就和拿你的錢買了必勝客的披薩,肯德基的炸雞和麥當勞的漢堡,堆滿一桌之後再說「晚餐是我煮的」一樣
- May 31 Sun 2020 04:02
聯合報社論:虎口下的台灣,剩多少趨和避戰的自主性?
- May 24 Sun 2020 08:37
單艦多工整合:美軍分散式聯合特遣艦隊概念正式登場
- May 23 Sat 2020 09:05
前雄三飛彈總工程師 張誠博士/國防軍事不需要做超前部署?
- May 23 Sat 2020 03:09
二大一廣場/吳崑玉:「不對稱作戰」怎麼打?國軍其實很陌生
- May 21 Thu 2020 14:33
廖英雁:是護疆神艦,還是執勤考驗?海巡版沱江艦入陣曲的異音
- May 19 Tue 2020 00:10
王臻明/美中爭霸菲律賓海:談關島戰略地位與美軍在西太平洋的嚇阻能力
- May 05 Tue 2020 09:35
王臻明:被壓縮的地緣戰略空間,台灣與南韓的不同選擇!
- May 03 Sun 2020 15:11
黃年:大屋頂下/北京不吃玻璃 台灣不喝汽油
- Apr 29 Wed 2020 17:09
王臻明/作戰訓練或火力展演:漢光演習如何擺脫「聲光秀」的質疑?
- Apr 27 Mon 2020 20:14
陳立文:民國86年7月到準則會準則審驗室後的首要工作就是準則發展體系,新編陸軍作戰要綱及編裝驗證
- Apr 23 Thu 2020 09:14
Flak聊軍事/填補防禦網缺口:台灣該買標準三型中段反彈道系統嗎?
- Apr 23 Thu 2020 08:04
新新聞蕭介雲:提醒台灣加強備戰的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莫健,再度來台推銷百億美元標準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