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_IMG_1687523412616.jpg


Peter Wu
中正預校5期(72年班)、陸軍官校正56期文史系,砲兵科。
陸軍防空飛彈部隊副排長、排長、副連長、連長、副營長、飛彈指揮部人事科首席參謀官、群作戰官退役(8.5年)。
退役後民間學歷: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企業人力資源主管。
現任企業講師、鐵道攝影師

這一張是周日在台北市政府穿堂舉辦的欣賞黃埔99周年校慶,百年特展的歷史照片,裡面的其中一張照片。

民國40年6月16日陸軍官校27周年校慶,唯一在校的陸官24期學生,穿著印著「24期」運動服運動員,正進入會場中,當時陸軍官校剛剛在鳳山復校沒多久,只有一期的學生在校,就可以塞滿整座操場,這跟後來新制軍校相比,真的有天壤之別。

陸軍官校24期於民國40年3月9日入學,入校人數為1001人,於民國42年6月16日畢業,畢業人數為965人。

另外,「戰車隊」因任務需要,於民國39年6月先行招生,並提早於民國41年3月畢業,畢業人數為192人。

「高射砲兵隊」則是委由空軍防空學校招生代訓,之後於民國42年年返回鳳山校本部學習第二專長-山野砲教育,及參加畢業典禮,在校期間被賦予第九中隊番號,當期總共畢業92人,故24期總計畢業人數為1252人。

不過,當年比序24期畢業的學生,有很多班隊人數也很多,據說當時也有原來23期生,以及在大陸入伍一個月不到就解散的「24期」生,都有人再度考入鳳山的24期。

上次有看到Youtube軍武節目,「譚兵讀武」有一集介紹24期是說到,24期入校人數為1001人,這多一個人是因為,原來錄取的人,家住東在部,接到通知後急忙趕來時,學校早已經過了報到時間,所以,就通知候補生來報到,結果,過了幾天,這位正取生也趕到,就一併入學,人數因此就變成1001位。

在陸軍軍官學校校史第三冊,有一個章節紀載,當年原由各兵科學校舉辦的「候補軍官班」,第一期改由陸軍官校統籌辦理,也就是「專修13期」開學典禮,當時的校長張立夫中將,就明確提到,為何要成立「專修班」?就是四年新制軍校,從27期一直到35期為止,畢業總人數,都未及1500人,實在無法滿足當時整個陸軍基層幹部的需求,然而光是「專修13期」入校人數,就超過1000多人,根本上是碾壓式的超越9個期,正期班畢業的人數。

想想當年國防部、陸總部,甚至時任總統蔣介石先生,在反攻備戰這麼緊張的狀況下,還能勇於突破,將陸軍官校從舊式改制為大學新制,勇氣還真的確實可佳,民國44年8月舊制26期畢業,民國47年9月畢業的27期學生,才84人,然後其中還有三分之一的人,被分發到飛彈部隊。

很多陸軍部隊要等到28期(民國48年畢業),甚至29期(民國49年畢業),或是30期(民國50年畢業),才有陸官畢業生進入基層部隊,可想而知,當年陸軍總部承受的壓力有多大啊!

上文承蒙 Peter Wu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部落格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Peter Wu:勝利女神飛彈與我的故事 Part I

Peter Wu:勝利女神飛彈與我的故事 Part II

Peter Wu:勝利女神飛彈與我的故事 Part III

Peter Wu:陸軍軍官學校四年制大學史

Peter Wu:錯誤又糟糕的決策制度 造成陸官正期生與專科班的衝突

Peter Wu:陸軍官校實習幹部肩飾演變史

Peter Wu:當年陸軍官校會按照身高編連 四年都不打散 主要原因就只為了「閱兵分列式」畫面好看 四年下來不要說學長學弟 連自己同學都不認識 這是當年長官「表面工夫」要求下的管理方式 從上而下影響深遠.....

Peter Wu:進入陸官的預校生的素質都不差 是陸官四年都不重視學年教育造成的

Peter Wu:民國50年初 陸軍官校曾經引進美國西點軍校的「賽爾教學法」 當時那幾期四年下來被刷掉都超過三分之一 能夠畢業程度與實力不輸當年的國立大學

Peter Wu:陸軍官校預備班 海軍官校預備班 空軍幼年學校 發展的歷史

Peter Wu:軍校的「實習旅長」權力與職責比大學的「學生會主席」 高的非常多

Peter Wu:在大陸最後一期的黃埔生~陸軍官校23期生

Peter Wu:1989年(民國78年)6月4日凌晨 當時所有飛彈連都被通知提升警戒 進入備戰戰備...對岸的共產黨要讓他們國內轉移注意力 最好的方式 就是讓戰機開始接進 騷擾台灣

Peter Wu:陸軍官校在大陸的最後一期 23期生的後續補充

Peter Wu:民國47年6月16日 陸軍官校34周年校慶 當時在校的陸官四個年級學生 總和也差不多400多人接近500人

Peter Wu:勝利女神飛彈部隊成軍的故事

Peter Wu/以前 其他軍官學校畢業的學長 都會半嘲笑的說:「陸軍官校」畢業的學生教育程度 相較落差很大的原因

Peter Wu:正常戰管跟飛彈連的OC線 是不能用來慰勞 旁邊的長官作秀給總統 結果踢到鐵板了!唉!

Peter Wu:從陸軍官校在台灣復校的第一任校長羅友倫先生 談歷屆幾位很「奇耙」的校長 也被當時學生所津津樂道 或是「印象深刻」的校長

Peter Wu:歷史就是歷史 曾經經歷過的 走過的 都是還是要被記錄下來 還能保存下來100年的事物 真的是很不容易

Peter Wu:今年是「中美混合聯隊」 成立80週年紀念

Peter Wu:陸軍官校在大陸最悲慘 是既沒名也沒利的軍校「24期入伍生總隊」

Peter Wu:「南京時期」的陸軍官校學生 戴著英軍製造的「布洛迪鋼盔」

Peter Wu:陸軍官校要侍奉的公婆真的很多 上頭有司令 總長 國防部長....都可以表達看法 不像海軍官跟空軍官校「專業素質」很高 非內行不能隨便開口說外行話 「陸地上」的事情 當然只要是長官們 都可以隨便指點。

Peter Wu:以前那個年代 沒有網路資訊 很多都是靠口耳相傳 「謠指部」的消息 就成了內幕資訊唯一來源

Peter Wu:個人非常不認同 這位作者的論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