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連結
于昇華 臉書
于昇華
預備班11期,陸官校42期,步兵雜學科。足跡踏遍本外島大部分地區,三個月兩次500公里,摸熟北部山區,主管師對抗兩次,所有中南部的大溪全下去穿插砂石車進出道,方便用兵。70年金馬自衛隊回台閱兵少校總教官【前後,都是上校級擔任】。編寫解嚴後海岸巡防班哨手冊,成全國範本。上過外傘頂洲。中壢事件時,中壢師戰情官、第一次抗議時,台北衛戊師中興橋守備營長。澎湖漢光一號演習,正規登陸及空降地武德守備指揮官。30年前的馬祖,澎湖,台灣地形瞭若指掌。有在駐地留下工程奇事。北竿的軍魂發電廠進出道、中壢雙連坡重慶八號大炮掩體、金門二士校改建戰鬥營洗滌工程、澎湖山水高地參觀台。
寫作經史:幾乎,寫作的作品,總是以多面向,大視野的俯視開場,又用同時報導方式呈現,使讀者既錯身在兩個甚至多種動機迥異,撲朔迷離的事件裏,又浸淫於詭譎懸疑,緊張刺激的小說情節中,背景更是都以發生在台灣和所有外島的軍旅,以及當今和歷史的真人真事貫穿,讓讀者有著似曾相識的臨場感以及不可思議的真實感!烴爆的連串事件導火線,直接引燃了故事的烈焰。每個故事高潮迭起的熱力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讓讀者再也「無法享受」看結尾就知事件的快閃感!如果讀者照著書上所述,上網查看,更會驚訝很多資料的正確性。恍惚間不禁要問,真有這回事嗎?!從無意中因為(疑青峰命案【抱歉不能直書】)奇異,又正逢農曆年,於是趁機振筆疾書,寫下了【誰殺了上校】一書。蒙書華書局約稿,三個月完成了四十萬字的【戰計畫~~攻略澎湖】一書,開創了台灣軍事預言書的先河。在香港和北美多種文字出版,也隱隱然成了研究台灣戰爭的軍事工具書。之後戲作【軍中求生手冊】更獲年青朋友喜愛,當成軍中摸魚的教科書。事隔十年,同時出印了【殺戮戰場台北101(誰殺了上校第二集)】,【野戰之狼成吉思汗】,【活棺人(穿越小說)】,再印【台灣阿甘(書局要的名字)】,【奔襲台灣救國軍】編成【玄機圖】(誰殺了上校第三集,310000字)未付印。承網路 曾彥霖 朋友幫忙,在臉書開了[于昇華軍史讀書會~奔襲台灣救國軍],變成寫作貼文之處。常敍軍旅心得和軍事未來發展淺見。承蒙網友不棄,貼出的像樣作品都有幾千的讀者涉獵,上萬的也不在少數。
美海軍如何看待解放軍戰力崛起。
兼論台灣地位及自保之法。
美國亞洲海軍,正在研究
如何面對中國崛起,向藍海發展的可能接戰戰略
詳如連結。
在此,略述個人對歐亞陸塊和中國的看法。兼解說,美軍為何要正面研究對解放軍的作為因應措施。
當年,在歐洲,美軍的北約組織就有[前進戰略]和[後退戰略]的爭議。
那年代是美軍拓展的時代,更可說是兩極互爭時代,而重點就在歐洲
基本上,美國以管住南美後園做最後回歸自守的保障。
經過越戰挫敗,卻在波灣戰中重生,而兩極對抗變成單一突起後的美國,在自滿於世界唯一強權,建立了雁行軍工,政治和工業體系,獨控金融秩序之下,現在遇到了中國的出世。
而中國所執行的不對稱作戰,現在己已經成型,籠罩了由陸向近海的區域,亦即可達第二島鏈,確定能有效制壓第一島鏈,甚或,僅以火剩箭炮兵,就能瞰制台灣島的情形下, 美軍確實要考量到,如何維持太平洋海域的獨佔性時,面對的是一個以陸基為主,海上兵力逐漸成型茁壯,正依經濟能力向東南亞,亞歐大陸拓展的地面大國。
美國對於中國而制定的陸,海包圍圈,已經給中國掀起了陸上包圍的蓋子。
當中國用民生樂利之法,經營新疆之後,十年有成,美國用於他國他地的假民族鬥爭之法,在中國軟硬兼施的經濟和文化支持下,
中亞的火藥庫,民族主義下的慫恿,因為中國懷柔政策的運用而土崩瓦解。
當一帶一路的刊列車疾馳穿越中亞,帶來了經濟和繁榮時,每天,三四十班車,幾百節車廂的轉運和營生,比起刀劍的入侵,更改變了大眾希望之夢。
阿富汗的撒軍,非美國本意,而是,插進中亞的利刃,己失去了著力點。想籍由中亞民族情節培養成疆獨攪局亂源,失去了基地。
畢竟,連美國都不願面對的解放軍地面部隊,中亞人民豈敢戳虎?
世界改變了。
當年一手策劃中國出走,奠定美國脫離越戰後的艱苦歲月得以重新起步,以退為進的吉辛吉,一樣地,不建議與中國對幹。歷史早就明確指出,陸地板塊的經營者,能夠對抗海洋來的侵蝕。
可能,美國需要考量的是
就像一戰或是二戰初期的美國一樣
該美國韜光養晦,重回門羅主義的作為重新經營。
等待著歐亞大陸再一次的自我沉淪而掀起爭戰。
至於台灣,如果連孫子兵法的始計篇都不好好讀,就別想看謀攻後面的所有啦。哈,作戰跳過了,那要用心才行,其他嘛可以詭詐。
如果要再談台灣的地位說
那重看二戰初期的歐洲吧
為什麼英法一定要向波蘭保証會投入攻擊?
無他!
波蘭可是個大國,又瞰制了德國的出海和西向,間接保護了丹麥挪威和芳芬蘭。
理論上以波蘭的國力,可抗衡德國一段時間,有利英法等最起碼,建立起西線。
結果呢?
所以,台灣要思考的是什麼?
很簡單
不當棋子的自保法。
上文承蒙 于昇華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民國65年3月底:257師步一營上尉連長于昇華,遇到了「湖口一輛戰車叛變事件」始末
于昇華:《壯志凌雲》美國ROTC大學儲備軍官訓練團的「海軍飛行員」自述書
于昇華:從漢光火力秀「同時彈著」 談「無劇本」的演習要怎麼做?
于昇華:民國74年,野戰部隊與陸軍總部計畫署電腦小組,在「電腦兵棋」的理念差異
于昇華:民國62年官校剛畢業,最基層的帶兵官,怎麼可能讀懂這大部頭的「隆美爾戰史名將書信」?但,我就是讀了,而且還上癮了,為爾後兩年營長譜出快樂的生命樂章。
于昇華:反向思考/站在美國的立場想/美國會不會和中國打一場爭島作戰?
于昇華:後備部隊獨立於陸軍體系之外 完全暴露出對國軍地面部隊的不解
于昇華:陸軍官校於民國59年「取消學長學弟混合編連與實習制度」和「畢業任官中尉」之過渡時期的亂象!
于昇華:民國58年三月四日「陸軍官校預備學生班 (中正預校前身) 三年級生」不三不四的絕食事件!
于昇華導讀:張競博士(前中權軍艦艦長):《解析加勒萬河谷遭遇戰影像紀錄》《再談加勒萬河谷遭遇戰》
于昇華:搜索排和排搜索課程完全不同 不要把搜索集訓和特種部隊混在一起
于昇華:為什麼刺槍教官的表演,永遠拿根大木槍!那個部隊有這種長槍的?沒這種長槍,訓練出的能用嗎?
于昇華導讀:《國防線上/2021實兵模擬接戰系統》《張競/電子軍事地圖潛力無窮》
于昇華:波灣第一次作戰,如果沒有堅實的管理數據,根本無法計算出,60萬大軍怎麼在180天內完成集結和要多少軍用物質才能完成備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