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sily Hua 臉書
在風傳媒擔任作家2022年1月5日至今。之前在 YouTube 擔任遊戲直播2020年8月22日~2021年4月6日。
我覺得對於對岸機降突擊在我國空防體系下會完全失敗為告終的結論,某方面可以認為是一種自我安慰式的一廂情願
姑且先不論以機降進行突擊時對面進行防空、電戰壓制…甚至是配合其他主輔兵力進行聯合作戰
就是認為一堆低速機飛過來絕對會被我們的飛彈按在地上打這個論點本身就已經非常荒謬
如果防空運作能夠如此成功,那麼2/24機場突擊行動的VDV直升機應該在去機場的路上被揍到一台不剩,而不會還能上演機場爭奪戰
重點不在於以何種方法進犯,從頭到尾所有作戰想定裡面最重要的是「突然」
而這個突然,是以一種如同每天飛中線的劇本為基底
當然,對於機降後部隊是否集結,這一點我倒是有著不同的看法,甚至另一方面在必要情況下,我不認為有必要對機降部隊實施集結,甚至分散點足以製造混亂也許能有更好的效果
但如果真的是後者,那麼對於「合適機降場」的防禦想定,就很有可能會撲空
上文承蒙 Vasily Hua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Guilliman Hua:《濫用國軍在災防體系的重要作用》《全專業化志願兵 質或量的選擇題》《在承平時期做不到的事 就不要想戰爭能做到》
Guilliman Hua:我們將人訓練成戰爭機器 卻從未得出一套有效的方法將戰成機器訓練回人
Guilliman Hua:義務役與志願役根本上最大的區別就是在「訓練」與「專精程度」
Guilliman Hua:志願役與義務役的優缺點
Guilliman Hua:《中途島海戰「勝利兵推」的歷史教訓》《不是沒有軍官或士官看出來有問題 而是即便反對或提出質疑都有可能因為「場合」與「身分」而被否決》
Vasily Hua:去年跟一位將軍聊天 當時他說了一個很有趣的論點
Vasily Hua:孫子兵法部分的結論可能在這個時代出現了轉變?對抗以軍事最為直觀 但超越軍事之後的對抗 往往也至關重要
Vasily Hua:單兵的偽裝(尤其以頭部/頭盔為主)非常重要
Vasily Hua:軍士官兵在殘酷的戰場上不崩潰的訓練 然而 當把這一防衛機制套用在日常生活時 長遠來看是會出問題的
Vasily Hua:海軍持續落水官兵搜救這件事 有些時候是一種默契
《劉燕婷:陷入道德泥淖 以色列難逃指控》《游瑪雅:打擊恐怖組織 非種族滅絕》《Vasily Hua:談巴以局勢的時候 能不能不要一開場先談道德?》
Vasily Hua:不要過分低估窮國戰爭能夠給未來戰爭帶來多大的影響
Vasily Hua:我對於武裝直升機在城鎮戰的進攻 能提供多大的幫助 其實是很質疑的
Vasily Hua:戰鬥場景配上交響樂 就跟人類本身一樣荒謬又合理
Vasily Hua:我們已經進入了「低成本大規模殺傷武器」擴散的時代
Vasily Hua:優秀的「謀師」可以抵過多員「戰將」跟「精兵」
Vasily Hua:這些東西是我個人得出關於阻擊渡海至上灘的結論沒有絕對 也是在看了一些資料後得出的個人論點
Vasily Hua:如果真的進入城鎮戰 那麼現行一般的班組編制與火力是極有可能不夠用的
Vasily Hua:在現有的背景下 孤狼恐攻正在越來越「專業化」
Vasily Hua:國軍不是一個會保護吹哨者的機構 我在重申一次 國軍 不是一個保護吹哨者的地方
Vasily Hua:下一代的軍事革新 我個人認為會將歪腦筋打在「人」身上 步兵 在未來不會退出戰場舞台 相反「加強火力與機動力與態勢感知能力」的步兵極有可能成為未來的主流
Vasily Hua: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是過去式了 拿著可以打死人的大棒但卻願意放下身段跟別人談話才是合理的方案
Vasily Hua:有的人可以為了拯救別人而犧牲自己 有的人可以為了自己而犧牲全世界
Vasily Hua:把軍人當志業的人後面只有少數人能夠不忘初心的達成「理想」 更多人是被軍中的現實擊垮放棄理想
Vasily Hua:《虐殺器官》一部每次看每次都有新感受的電影(強烈推薦看小說)
Vasily Hua:米爾斯海默在2024/02/23的採訪說出了一個在我心中想說卻不怎麼說的話
Vasily Hua:同時給予一樣的後勤物資 甲種師的使用效率與乙種師完全是不一樣的情況 乙種師甚至會出現操作不成熟導致的非戰鬥損失 彈藥與後勤物資過度浪費
Vasily Hua:老一輩的長官必須承認 時代不一樣 每一代人承受的壓力也全然不同
Vasily Hua:過分重視單兵戰技而忽略情報與後勤支援本身就是一件難以理解的事
Vasily Hua/目前各國的核武器使用理論皆指向一個底線:在對方不使用核武器的情況下 不論衝突如何發生 都將會是傳統武力與國力的比拼
Vasily Hua:媽祖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