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iot Wuu:吃飯皇帝大

Elliot Wuu:吃飯皇帝大

Elliot Wuu 臉書

吃飯皇帝大

“吃飯皇帝大” 起源於台灣諺語。這話的意思就是-  吃飯為人世間最重要的活動,天大的事也得等吃飽了再説!

我是家中七個孩子的么兒,幼時先母買菜,燒飯時,我都是小跟班,從小耳濡目染"燒菜"對我來說就好像跟吃飯一樣容易。六十年前去公館水源市場買菜,豆腐,魚和豬肉都是用姑婆芋的葉子包起來再用草繩串起;我對菜價的記憶也比讀書來的靈光。 

當年公教人員有米,麵,油,鹽的實物配給,按年紀分成- 員工,大口,中口, 小口,我的年紀領到的花生油是小瓶,米是一小麻袋;每次到巷口領配給,我都拿著我的小油瓶說- 這是我的油!長大以後才知道油瓶不能用"拖"的。

民國66年上成功嶺大專集訓,各縣市議會,軍人之友社都輪流有派團來勞軍並致贈加菜金,整體而言成功嶺的伙食算是中上,但是十八九歲的孩子出操打野外,特別容易餓,每次用餐時班長一說開動,我們就如風起雲湧,秋風掃落葉之勢用完餐,有些文縐縐的學生,慢條絲理的用膳,我們吃完收空盤下桌,那最後的只能用湯汁拌飯。

一般軍中加菜多半是豬肉的菜餚居多,但是我排上有一位海專同學撒忠鼎,他彈的一手好吉他,低沉磁性歌喉不知讓多少小女生拜倒他的吉他之下,畢業後他曾經參加五燈獎得到五度五關獎五萬。撒同學是信回教不吃豬肉,所以在連上每天吃單獨的伙食,蔬菜,雞蛋,雞,鴨,魚,就是任何菜都不能有豬肉或是豬油摻雜其中,每次加菜我們大快朵頤的吃豬肉,他只能一人吃"獨食"。

民國69年到衛武營入伍預官基礎訓練,七月份正是南部酷暑炙熱的月份,用餐時是整個營集體用餐,幾百個官士學員魚貫進入餐廳,湯桶和飯桶在前方和走道中間,只看到飯桶裝的是黑色的米飯,我還以為部隊也注重養生,改吃黑米; 前去盛飯時, 飯上的蒼蠅嗡一聲都飛起來,露出飯桶裡的白米飯。 有一次出公差去伙房抬開水,看到大鍋燒水,我們拿杓子舀熱水倒入水桶,同時炊事兵就拿水管放生水到大鍋裡,這些水是有煮但是沒有煮開。 還有一次去伙房出公差,看到伙房在炸魚,伙委從副食中心買來一簍一簍的魚,炊事兵拿起魚來也沒洗,有些還黏著碎報紙,就直接丟入油鍋,炸的香噴酥脆, 裝盤後淋上醬汁,就是一道"香酥糖醋魚"。我們在衛武營吃了六週到結訓,也沒聽說有人生病拉肚子。

基礎訓練完,搭火車到政戰學校接受三個月專業訓練,在"復興崗"沒機會到伙房觀摹學習,但是每天三餐我都吃飽吃好,從沒有一餐份量不夠吃或是不好吃。尤其是有幾次週六用完晚餐可以外宿,一半的同學,當天晚餐開動後不到三分鐘就下桌急著外出和女友共渡"一刻千金"; 八人一桌的菜餚,只有三四個同學慢慢享用,待吃飽飯喝足湯,擦擦嘴巴油漬我再到校門口搭指南客運,一趟車回到公館的家中。

抽籤分發到馬祖,下部隊以後這才知道外島伙食之差,連衛武營一半的伙食水準都比不上; 外島一斤只有12兩,除了少數蔬菜,雞蛋,雞隻和馬祖大麴酒由當地供應,其它全都要從台灣海運進口,價格自然不便宜,若是伙委還要沾點油水,伙食自然辦不好。我們後指部指揮官- 盛德上校,綽號"盛蛋",對我們直屬連隊主官主管講話,一再要求每天早上要讓弟兄吃一顆蛋,白水煮蛋,荷包蛋,茶葉蛋,滷蛋都行,就是不准炒蛋,因為炒蛋就不知道到底放了幾顆蛋。

我從幹訓班回來,原先的輔導長急著回原單位歸建,我比同期預官早三個月接輔導長,為了想把伙食一步步搞好,首先每天審核採買單,商家送菜來,我挑幾樣秤重看有無短少,再和商家"交心",明令不准借錢給伙委,如發現斤兩不足,品質不佳,價錢偏高,就列為拒絕往來戶,不到三個月我們早餐就可以每人一顆蛋,同時派員返台休假買小豬回來,增加養豬數量,達到每個月可以殺一頭豬加菜,搞好伙食事在人為,端看用心與否,外島的部隊構工,清運,訓練,夜行軍輪著來,把伙食搞好是是給弟兄最基本的福利。

有一次撥補新兵,我做背景調查知道有一位新兵是中華商場一家知名餐廳小開,他也會燒,我就把他分派到伙房去,果真是有兩把刷子,同樣食材他燒的就是比較可口,每天飯都不夠吃,這下苦了豬圏養的豬隻,因為豬的伙食主要來自我們弟兄吃剩下的餿水。 可惜好景不常,不到一週防衛部就通知要馬防部直屬單位選派有經驗炊事兵去司令官廚房參加甄試,回來以後我問他考什麼,他說就是兩道菜,紅燒豆腐和炒青菜。當天晚上馬防部就下電話記錄,要該員明早去司令官廚房報到,從此以後我們豬圏的豬又有正常份量的餿水可以吃飽。

還有一次撥補新兵,有麵包師傅的經驗,就分到廚房去,結果連續一週早餐饅頭都不夠吃,這位麵包師傅揣的饅頭又鬆又軟,再配上"奶酥醬" 用植物奶油拌砂糖,(四十年前沒人管反式脂肪會對心臟和血管不好),剛開始早餐饅頭都不夠吃,我交待炊事班長每天多蒸一些饅頭,但他說這樣不到月底麵粉就會不夠,要動用戰備麵粉,過了一兩週大家吃習慣了,每天饅頭和麵粉的用量也回復正常。

馬祖地區冬天寒風凜冽,氣溫比七星山還要低。軍中推廣"復興鍋",但是基層連隊很難能夠配合,酒精膏,爐具都是問題,後來構工建抽水站機房工程有剩餘鋼筋,有一位弟兄小學都沒畢業,寫莒光夜作文是他最痛苦的事,我都讓他抄一篇"革命軍"文章,寫滿一頁即可,就當練習國文,這位弟兄有民間專長是電焊,他畫圖我們借電焊機,幾天不到他就焊了幾十個放復興鍋有酒精容氣的爐架,我們化學兵連有紅色工業酒精,做好安全措施,不准自行添加酒精,避免起火危險,冬天一週也能吃兩三次簡單版的"復興鍋" 天冷袪寒。

民國71年後指部政戰主任鼓勵各連輔導長投稿馬祖日報,只要有刊登,不論長短發獎金五十元鼓勵,當時買一條國光軍菸也才一百元,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我從參加三民主義講習班開始,每天投稿馬祖日報,後來馬祖日報主任約見我,之後我的投稿就署名"馬祖日報特約記者",一個半月刊登四十篇文章,主任趕緊叫停,發給我兩千元紅包,當時我輔導長薪水也不過4,500元而已。

我把兩千元交代伙委辦個小加菜,每桌有白斬雞,紅燒肉和一人一片紅西瓜,在外島吃西瓜是很難得的。 台灣不要錢的水果每當香蕉滯銷,陸總部用登陸艦送香蕉來馬祖,但香蕉在坦克艙高溫都蒸熟爛掉了,各單位還是要派車去馬港灘頭把爛香蕉拉回去,餵豬拋海悉聽尊便。

民國71年五月我退伍返台,在馬祖待了一年半,雖然在本身職掌的政戰工作沒啥建樹,慶幸官兵沒有因公或意外傷亡,也無人犯軍法治罪,最重要我有用心把連上伙食管好,讓弟兄在吃飯時感覺和"皇帝"一樣大!

Elliot Wuu:吃飯皇帝大

 

Elliot Wuu:吃飯皇帝大

Elliot Wuu:吃飯皇帝大

Elliot Wuu:吃飯皇帝大

Elliot Wuu:吃飯皇帝大

Elliot Wuu:吃飯皇帝大

Elliot Wuu:吃飯皇帝大

上文承蒙 Elliot Wuu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Elliot Wuu:伙房的炊事兵(一)

Elliot Wuu:伙房的炊事兵(二)

Elliot Wuu:伙房的炊事兵(三)

Elliot Wuu:伙房的炊事兵(四)

Elliot Wuu:伙房的炊事兵(五)

Elliot Wuu:黃魚的故事

Elliot Wuu:鯧魚的故事

Elliot Wuu:「井水」的故事

Elliot Wuu:三桅帆船

Elliot Wuu:郝杯杯

民國62年馬祖南竿 當時島上僅有四輛計程車 但只有二輛可跑全島

Elliot Wuu:緬懷一位平凡的軍訓教官~羅文恭

Elliot Wuu:當年在馬祖 退伍前連上蓋了現代化的廁所 簡直是五星級的待遇!

Elliot Wuu:退伍四十二週年 看圖說故事

Elliot Wuu:軍中樂園憶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