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 12 Thu 2024 18:37
吳崑玉:台灣的軍工產業為何始終是扶不起的阿斗
- Dec 12 Thu 2024 18:12
吳崑玉:誰害怕戰爭 誰就是輸家
- Dec 12 Thu 2024 17:45
局外人:社交媒體留給情報單位的功課
- Dec 10 Tue 2024 01:16
記者王烱華:紅隼不發彈傳火管「斷切面整齊」 中科院憂人為因素!即起派員進駐
- Dec 10 Tue 2024 00:59
譚遠漢:我於民國78年就讀淡江戰略研究所 教授紐先鍾先生曾言及 發動戰爭的是文人而不是軍人 看看戰爭史就知道
- Dec 09 Mon 2024 23:46
Peter Wu:分享帥氣的同學 郭力升將軍個人 對於即將來台灣的M1A2AT戰車的見解分享
- Dec 09 Mon 2024 23:13
劉文孝:台灣最早接觸艾布蘭的退將郭力升
- Dec 09 Mon 2024 23:05
劉文孝:國軍首見戰車防護柵欄
- Dec 09 Mon 2024 22:52
劉文孝:這張照片應該是我拍的
- Dec 09 Mon 2024 22:16
劉文孝:這是什麼飛彈?
- Nov 30 Sat 2024 19:18
劉文孝:追殺巫毒之女
- Nov 30 Sat 2024 18:34
Casey Chao:一個部長乃至其下的幕僚公僕 怎麼會有「自己比不屈志士地位更高」的幻想與錯覺呢?
- Nov 29 Fri 2024 19:21
Peter Wu:民國45年7月29日陸軍供應司令部 正式發文給陸軍官校 針對四年制官校的制服提出樣式
- Nov 29 Fri 2024 18:56
Peter Wu:陸官38期四年級臂章 掛在右臂不到一個月 就奉命改掛到左臂
- Nov 29 Fri 2024 18:34
Peter Wu:為何從陸官「42期」開始一系列的大改變 開始修正原來比照西點軍校的「學科」為重的作法?
- Nov 29 Fri 2024 17:46
Peter Wu:「陸軍神箭部隊」為人不知的歷史 被解密後在「六十五周年隊慶史」 才得以故事方式 「重現」於現在「世人」的面前
- Nov 29 Fri 2024 17:30
Peter Wu:民國五十年代 一份海軍艦艇命名資料 裡面很詳細的說明 各種艦艇的命名原則
- Nov 27 Wed 2024 22:46
Jelly Tsai:當兵的事(23)
- Nov 27 Wed 2024 22:30
楊中潭:第六修補大隊的日常 in 屏東機場(四)
- Nov 27 Wed 2024 22:15
James Lee:在軍醫院服役的奇聞
- Nov 27 Wed 2024 21:43
黃清陣:這張相片的女孩是連輔導長的女友 幫我拍的正是輔導長本人!
- Nov 27 Wed 2024 21:32
郭振宙/輔導長說故事給大家聽:(34)7月12日(星期五)~(37)7月14日(星期日)
- Nov 27 Wed 2024 19:37
崔怡楓:應該都是1945年1月初 在突出部戰役中陣亡的德軍 有6800多名戰士長眠於此
- Nov 27 Wed 2024 19:09
陳晞(法國外籍兵團退伍):法軍城鎮作戰單兵基本教範(五)單兵常攜行裝備篇
- Nov 27 Wed 2024 18:24
天武(法國外籍兵團成員):笑死敵方操作員 勤儉建軍果然名不虛傳 恐怖如斯
- Nov 27 Wed 2024 18:10
天武(法國外籍兵團成員):看聞說故事之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篇
- Nov 27 Wed 2024 17:49
張競博士(前中權軍艦艦長):共軍機艦迫近活動 預警意識逐漸模糊
- Nov 27 Wed 2024 17:37
《菱傳媒》紙本特刊獨家踢爆防空警報秘辛 對岸媒體也關注引述
- Nov 27 Wed 2024 17:18
吳崑玉:以為來台灣會看到一個以色列 沒想到卻看到越南
- Nov 19 Tue 2024 18:12
李忠謙:歷史風傳媒》「不是說要挺香港 怎麼挺成現在這樣!那美國還守得住台灣嗎?」雷根撰稿人與川普國安顧問的直球對決
- Nov 19 Tue 2024 17:13
江海衛:老兵有話說~退伍不褪色 退伍更不會染紅色
- Nov 19 Tue 2024 16:45
施威全:刪除吳斯懷條款 翁曉玲法律上有理 政治上孤傲拙劣
- Nov 18 Mon 2024 14:10
天武(法國外籍兵團成員):蒙古網紅油土伯 前往法國外籍軍團 5日體驗基本新訓的影片
- Nov 18 Mon 2024 13:52
Peter Wu:穿軍服的陸官學妹 就是很有精神!
- Nov 18 Mon 2024 13:42
Peter Wu:很多人都誤以為「黃埔陸軍官校」 是先總統蔣介石先生所創立 其實真正創辦者是「國父孫中山先生」
- Nov 18 Mon 2024 13:11
Peter Wu:順利出版「神箭65周年紀念專輯」
- Nov 18 Mon 2024 12:45
Peter Wu:1958至1969年 佈署在台灣的美軍勝利女神力士飛彈「第298防空部隊」
- Nov 18 Mon 2024 12:34
Peter Wu:美軍「屠牛士飛彈」部隊於民國47年元月即開始佈署於台南;美軍「勝利女神力士飛彈」是民國47年10月才開始佈署於北部
- Nov 18 Mon 2024 11:52
許劍虹:川普上台 台灣該怎麼辦?
- Nov 18 Mon 2024 11:42
季達功:前艦長呂禮詩的言行辜負新江艦官兵
- Nov 18 Mon 2024 11:01
王紹章:泰北孤軍慶祝美斯樂建村60周年
- Nov 18 Mon 2024 09:03
戴世瑛:被淡忘的這些人 那些事~為紀念黃埔百年校慶而作
- Nov 18 Mon 2024 08:30
James Lee:服兵役時 陸軍醫院院長 要求我做的「官兵識別證」
- Nov 18 Mon 2024 08:14
Jelly Tsai:當兵的事(22)
- Nov 18 Mon 2024 07:56
楊中潭:第六修補大隊的日常 in 屏東機場(三)
- Nov 18 Mon 2024 07:40
記者 王烱華:將官未起立惹惱賴清德餘波盪漾! 部隊流傳服儀「錯誤示範」防晉任典禮出包
- Nov 18 Mon 2024 07:28
謝闕棋:基層軍官起家難
- Nov 18 Mon 2024 07:07
郭振宙/輔導長說故事給大家聽:(33)7月10日(星期三)
- Nov 18 Mon 2024 06:54
黃清陣:當兵時在基隆港西六號碼頭 進出人員最複雜 最容易被滲透的營區
- Nov 18 Mon 2024 06:31
溫德生(林野):遇見小徑
- Nov 18 Mon 2024 06:12
吳家驥:父慈子孝感人肺腑
- Nov 16 Sat 2024 12:19
黎樵:人生最甜美的是「記憶」
(圖片取材自網路)
- Nov 16 Sat 2024 11:57
崔怡楓:諾曼地大空降影集(Band of Brothers)完美地重現原著主角的場景
- Nov 16 Sat 2024 11:42
楊建平:軍旅憶往(七)d 巴拉圭戰爭學院受訓 擴展工作領域
- Nov 16 Sat 2024 11:20
林俊傑:巾幗不讓須眉 紅顏更勝兒郎
- Nov 16 Sat 2024 11:07
華爾街日報》戰死沙場比工作一輩子還賺:俄羅斯靠「死亡經濟學」維持兵源不斷
- Nov 16 Sat 2024 10:42
揭仲:川普重返白宮 中華民國的國防預算可能會增加多少
- Nov 16 Sat 2024 10:12
張競博士(前中權軍艦艦長):臺灣是美國議價籌碼但川普無法出賣
- Nov 15 Fri 2024 03:45
吳崑玉:台灣的保護費應該怎麼付?
- Nov 15 Fri 2024 03:28
賀增原/謝沛學:CPE電腦兵棋系統的運用與發展
- Nov 15 Fri 2024 02:54
施威全:傭兵戰死烏克蘭~日本政府噤聲 台灣立委代高調
- Nov 15 Fri 2024 02:27
黃柏彰:台灣國軍曝光自己飛彈佈署
- Nov 15 Fri 2024 01:56
楊太源:陸軍「長泰-19號操演」的 弱點與不足
- Nov 15 Fri 2024 01:06
張大任/賴清德危險了?「中樞防衛憲兵」竟嚴重缺員 盧德允:是跟老共說歡迎來打嗎
- Nov 08 Fri 2024 00:43
基地雜談 與 美軍華裔退役士官Allen Lee :是在打二戰時期的戰車嗎? 現在都2024年了 誰家的現代裝甲車用低碳鋼當裝甲的⋯⋯?
- Nov 07 Thu 2024 23:54
Jelly Tsai:當兵的事(21)
- Nov 07 Thu 2024 23:41
楊中潭:第六修補大隊小兵的日常 in 屏東機場(二)
- Nov 07 Thu 2024 23:03
James Lee:新訓中心的意外傷害事件
- Nov 07 Thu 2024 22:36
黃清陣:友軍艦長半夜硬闖營區
- Nov 07 Thu 2024 22:30
郭振宙/輔導長說故事給大家聽:(32)7月8日(星期一)
- Nov 07 Thu 2024 22:12
Peter Wu:國軍的團體臂章 開始於民國48年8月 結束於民國57年7月
- Nov 07 Thu 2024 22:00
Peter Wu:民國40年代的國慶閱兵大典
- Nov 07 Thu 2024 21:42
林俊傑:與另一位95歲澳洲退伍軍官談~第一滴血(1982) 想想這些老兵 再想想活在一生太平幸福的我們
- Nov 07 Thu 2024 21:30
崔怡楓:巴斯通戰役80周年
- Nov 07 Thu 2024 21:11
楊建平:軍旅憶往(七)c 就讀瓜地馬拉在職碩士專班 拓展人際關係
- Nov 07 Thu 2024 19:46
劉文孝:研究軍事不能不懂政治
- Nov 07 Thu 2024 19:24
劉文孝:張友驊的書桌與藏書
- Nov 07 Thu 2024 18:52
劉文孝:台獨是美國強迫的 老共的玻璃心
- Nov 07 Thu 2024 18:40
劉文孝:國軍怎可配備比哈瑪斯更爛的武器?
- Nov 07 Thu 2024 18:25
《劉文孝:從66進化到67火箭彈》《張曜麟:台灣官兵會用66火箭彈還精準命中 美軍看到淚流滿面》
- Nov 07 Thu 2024 04:02
步兵季刊294期/郭晉愷少校:以步槍射擊低空無人機~探討最佳彈道學理
- Nov 07 Thu 2024 02:08
60砲的部落格:陸軍步兵127師暴行案(二)
- Nov 07 Thu 2024 01:23
來自台灣高職同等學歷的士官@cruisefu 如何成為一個全球最佳航空公司的機長!
- Nov 07 Thu 2024 00:52
楊中潭:第六修補大隊小兵的日常 in 屏東機場(一)
- Nov 06 Wed 2024 19:30
Jelly Tsai:當兵的事(20)
- Nov 06 Wed 2024 19:18
James Lee:凌子楚唸完台大研究所後 從深藍的政戰軍校生 突然轉向成為 本土台聯黨的候選人 更添傳奇色彩
- Nov 06 Wed 2024 18:51
黃清陣:軍中最好用的證件「傳達證」!
- Nov 06 Wed 2024 18:38
郭振宙/輔導長說故事給大家聽:(31)7月8日(星期一)
- Nov 06 Wed 2024 16:45
楊建平:軍旅憶往(七)a 進政戰學校政治研究所 鑽研共黨理論及國際共黨
- Nov 06 Wed 2024 16:35
崔怡楓:突出部戰役 VS 守望萊茵
- Nov 06 Wed 2024 16:08
林俊傑:一對 95 歲澳洲退伍軍人老夫妻給我的溫馨
- Nov 06 Wed 2024 15:53
張鈞凱 陳穎 鄭紹成:華嫂在意一首「中國人」嗎?劉德華意外打開的「潘朵拉盒子」 馮淬帆喊:我是中華民國人
- Nov 06 Wed 2024 15:01
Issac Wang:台灣文化戰的戰略觀是什麼?產業戰略是什麼?怎麼讓影視產業工作者能活得下來 不必為了生計離鄉背景 為他人作嫁 這些課題才是該看到的!
- Nov 06 Wed 2024 14:19
陳晞(法國外籍兵團退伍):只會讓烏克蘭方更賭爛台灣政府 因為他們會覺得台灣官方不可信任 流出內部訊息
- Nov 06 Wed 2024 14:09
天武(法國外籍兵團成員):法軍和北約軍隊在某些訓練乃至新訓都有隨身攜帶步槍的習慣 而看訓練內容也會讓士兵攜帶滿空包彈的彈匣 所以顧部長說的完全沒有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