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傑:巾幗不讓須眉  紅顏更勝兒郎


林俊傑 臉書
輔仁大學體育學系 第20屆 
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科學研究所
1999年 以書法技術移民澳洲布里斯本
2002年 輔仁大學傑出校友
2002年 澳洲聯邦社區服務獎
謙光書道會 暨 昆士蘭大學書法社教師

巾幗不讓須眉,紅顏更勝兒郎 🥰
 
這兩個月來,在我探訪過許多澳洲的退伍軍人,舉凡陸海空軍都有,而其中也不乏有幾位女性的軍官,雖然他 ( 她 ) 們的年齡大多已是八九十歲,但讓我驚嘆的是:不管公司安排希望我們能幫他們些生活起居的照料,縱使有些人的身體健康已有狀況,但他們仍都常選擇什麼都要自己來!
 
就以最近我探訪的兩位澳洲皇家空軍退役的女性軍官,她們的年齡都已超過八十歲,如一位才剛開刀裝上人工膝蓋,一位則有長期背部疼痛的舊疾,可從她們兩位分別跟我分享~她們是如何從年輕時的單親媽媽,一邊工作,一邊撫養小孩子長大,自己買房,經濟獨立自主,很令人讚賞!
 
如昨天有位 81 歲的女飛官,她自稱戲謔自己很:
 
Fassy!
 
我雖然聽過這詞,但剛才我仍特地上網搜尋意思
 
Fassy,coarse slang
 
A stupid, irritating, or contemptible person; a person who behaves despicably. Also as a contemptuous form of address.
 
這句粗俗俚語的解釋是:不容易滿足的, 過分挑剔的;難以滿足的, 過分裝飾的, 過分裝飾的,過於繁瑣的,如嬰孩般調皮,難以取悅的。
 
也俗稱比喻為:愚蠢、惱人或可鄙的人; 行為卑鄙的人。 也可作為一種輕蔑的稱呼。
 
但其實她是個很堅強獨立,思維清晰,很禮貌,並對人很客氣的一位慈祥和藹長者,如她都會稱我:Gentleman (紳士),嘴邊也常掛 Thank you
 
既然談到澳洲皇家空軍,我便先分享它的沿革:
 
澳洲皇家空軍 ( Royal Australian Air Force, 縮寫為 RAAF)是澳洲國防軍的空軍部隊,前身為於1912年3月成立的澳洲飛行隊(Australian Flying Corps)為世界上第二支空軍,於1921年3月獨立成軍。
 
它的格言是:Through Struggle to the Stars
 
透過奮鬥走向星空!( 吉祥物是澳洲袋鼠 )
 
✨️ 巾幗不讓須眉,紅顏更勝兒郎 ✨
 
巾幗不讓須眉出自《三國志·魏志·明帝睿傳》
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我們都常聽到~母國,母校..... 就不曾聽過以“父”字來形容孕育我們的出生成長之地,大概就是因為所有的動物,都是由母性所生育,且大多數也都是由雌性的母親所餵養長大,而用母親來比喻學校,並不是中國人的發明。如:Alma mater 是一個拉丁語,意思就是:滋養(智慧)的母親!
 
巾幗不讓鬚眉
 
巾幗不讓須眉。 幗,婦女頭髮上的飾物。 巾幗,婦女的頭巾和頭髮上的裝飾物。 諸葛亮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巾幗,意謂司馬懿如同婦人。 後來以「巾幗」為婦女的代稱。 古人稱男子為須眉。
 
女子有作為時,說女人不比男人差
 
 成語解釋
 
 封建傳統歧視女性,所以當一個女人很有作為時,就叫巾幗不讓須眉,意思是說女人不比男人差。 源出《三國志·魏志·明帝睿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亮既屢遣使交書,又致巾幗婦人之飾,以怒宣王。”
 
 巾幗介紹
 
 由來:古時候的貴族婦女,常在舉行祭祀大典時戴一種用絲織品或髮絲製成的頭飾,這種頭巾式的頭飾叫巾幗,其上還裝綴著一些金珠玉翠製成的珍貴 首飾。 巾幗的種類及顏色有多種,如用細長的馬尾製作的叫“剪耄[mào]幗”;用黑中透紅顏色製作的叫“紺[gàn]縐幗”。 因巾幗這類物品是古代婦女的高貴裝飾,人們便稱女中豪傑為“巾幗英雄”,後人又把“巾幗”作為婦女的尊稱。
 
 須眉介紹
 
 鬍子和眉毛。 古時男子以鬍鬚眉毛稠秀為美,故以為男子的代稱。
 
 鬍子為男子獨有,眉毛雖然男女都有,但古時候婦女為了美觀,去掉眉毛,用青黑色畫眉代替,雖有如無,所以須眉代指男子。
 
「巾幗」是一種古代髮飾,不過最初並非女性專屬。先秦時期,男女都會佩戴巾幗作為飾物。到了漢代,巾幗就成為了婦女專用。巾幗通常以絲織品或髮絲製成,顏色華美,再配搭珠寶首飾。
 
比如三國裡面有這麼一句話:「亮既屢遣使交書,又致巾幗婦人之飾,以怒宣王。」相傳三國時期,諸葛亮曾贈送巾幗給司馬懿,諷刺他不敢與蜀軍交戰,好似女人般膽小,意謂司馬懿如同婦人。 後來以「巾幗」為婦女的代稱。 
 
而「鬚眉」二字,就是指鬍鬚和眉毛。在古代,有濃黑眉毛和整齊鬍鬚,才能稱為美男子。東漢詩句「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就是用來形容男子相貌出眾的 。古時男子以鬍鬚眉毛稠秀為美,故以為男子的代稱。
 
《紅樓夢》中的「何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哉?」也用鬚眉代表男子。之後,中國文化中,巾幗和鬚眉的用法,一路延續到今天。
 

上文承蒙 林俊傑 先生同意,引用他的「臉書」系列文章,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林俊傑:龍騰虎躍山河動~一個逃離後備軍人職責二十年的下士班長回憶

林俊傑:我曾參加過的~漢光十號演習

林俊傑:不可能讓人愛 但大多都恨的~兩噸半綠皮軍卡

林俊傑:躲過「山訓」&「寒訓」的三十一年前之我在「衛武營」

林俊傑:我當年當兵時的恩人~我的參三老長官~舒開敬 中校 作戰官!

林俊傑:1993年 我在衛武營區發生的一件故事

林俊傑:部隊起床。。。

林俊傑:️三十年前 三十年後的~衛武營

林俊傑:很像通緝犯照的軍中三部曲

林俊傑:好男兒志在四方 鐵漢子百鍊成鋼

林俊傑:人生沒有對錯 只有結果

林俊傑:單兵基本教練~立正(俗稱:夾卵蛋)

林俊傑:呼應這位「唐」弟兄的提醒 突然想起這首「軍紀歌」

林俊傑:向英勇的老兵致敬 & 我與一位老兵的故事

林俊傑:回役兵

林俊傑:我已退伍三十年

林俊傑:當兵運~看一個土木科的如何成為國防部通信兵

林俊傑:我所知道的~政戰連~政治作戰特遣隊

林俊傑:一對 95 歲澳洲退伍軍人老夫妻給我的溫馨

林俊傑:與另一位95歲澳洲退伍軍官談~第一滴血(1982) 想想這些老兵 再想想活在一生太平幸福的我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仙、老虎、狗 的頭像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神仙、老虎、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